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物理专用教室的设备——电教媒体、实验仪器等来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电教媒体;演示实验;分组实验;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45分钟内,突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下,给予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时间,把发现问题的机会和动手操作的过程尽量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专用教室种类很多,如: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物理实验室等,但它的魅力和作用可非同凡响。物理专用教室除了具备实验仪器外,几乎都有电教媒体。随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电教媒体如:教学课件、视频、幻灯、实物投影等,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优势被教师广泛应用。因此要利用物理专用教室来实现高效课堂,不仅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也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下面就以《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为例,浅谈如何利用物理专用教室来实现高效课堂。
一、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创设物理情境,放大实验现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用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物理现象和本质,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例如:讲到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比较手拉轻球做圆周运动和抛链球,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抛链球的视频,从运动员双手使劲拉着链球做圆周运动,可以很清楚地得到向心力与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质量有关。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一些表格和例题等来节约文字书写的时间,加大课堂容量;也可以利用投影仪将演示实验放大。有的演示实验由于仪器本身的局限性——仪器小、刻度小、可见度差,学生无法详细、全面地观察到教师的具体操作过程,因此给教学造成不应有的困难。若利用投影仪将演示实验放大,增强实验可见度,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避免了具体操作逐个辅导的麻烦,节约了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介绍向心力演示仪时,必须利用投影仪将其放大,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若教师能设计出巧妙的演示实验,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通过层层设问,将其逐渐引向深入,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培养逻辑思维,从而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提高课堂效率。演示实验是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其形式多样。
例如:“轻球提起重球”的演示实验,即轻球和重球之间用一根穿过笔套的细绳相连,若手握住笔套,将轻球放在笔套上端,重球放在下端,轻球不能提起重球向上运动,设问:“如何才能使得轻球提起重球向上运动呢?”学生:“让轻球做圆周运动。”进一步设问:“为什么轻球做圆周运动时就能提起重球向上运动?”引出主题——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当学习完向心力的概念后,再回到“輕球提起重球”的实验,更进一步设问:“若轻球做圆周运动提起重球稳定时,增大重球的质量,要如何做才能使重球不往下掉呢?”为此设计了两套一样的实验装置,只是两个重球的质量不相等:m1>m2。请一个学生配合演示:控制轻球的转动半径r1=r2,得出:转速ω1>ω2,即向心力与转速有关;当r1>r2时,得出:,即向心力与转动半径有关。这组演示实验首先融合了“教师演,学生看”和“师生一起演”这两种师生互动的形式,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高潮;其次是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学生通过“观察-兴趣-疑问-思考”使思维达到高度集中和活跃,并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概括”,把感性知识上升为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条格言告诉我们,听、看、动手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不完全一样,“动手”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学生分组实验即是提供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获得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的授课是以听为主、看为辅,而在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眼、脑、手并用,同时调动了听、看、动手这几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获得的物理知识印象更深刻,并逐步转化为物理技能。分组实验的类型有很多,但高中物理的分组实验大多数以归纳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如:感受向心力实验,属归纳性实验,先提出三个问题:牵绳的手有什么感觉?如果松手会发生什么现象?什么原因使得小球做圆周运动?接着感受向心力,再由学生画受力图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得出向心力的概念。这类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再如:向心力演示仪的分组实验,属验证性实验,先猜想向心力大小可能与转速、转动半径及物体的质量有关;再通过分组实验验证,并得出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最后得出向心力的表达式。这类实验可训练学生的想象推理及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动手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总结出事物发展的新规律。
以上是对“利用物理专用教室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些粗浅的教学实践和体会。相信只要教师足够用心,每节课都可以将物理专用教室充分利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实方法还有很多,希望得到更多有经验的教师的指点。
关键词:电教媒体;演示实验;分组实验;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45分钟内,突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下,给予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时间,把发现问题的机会和动手操作的过程尽量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专用教室种类很多,如: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物理实验室等,但它的魅力和作用可非同凡响。物理专用教室除了具备实验仪器外,几乎都有电教媒体。随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电教媒体如:教学课件、视频、幻灯、实物投影等,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优势被教师广泛应用。因此要利用物理专用教室来实现高效课堂,不仅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也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下面就以《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为例,浅谈如何利用物理专用教室来实现高效课堂。
一、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创设物理情境,放大实验现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用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物理现象和本质,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例如:讲到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比较手拉轻球做圆周运动和抛链球,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抛链球的视频,从运动员双手使劲拉着链球做圆周运动,可以很清楚地得到向心力与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质量有关。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一些表格和例题等来节约文字书写的时间,加大课堂容量;也可以利用投影仪将演示实验放大。有的演示实验由于仪器本身的局限性——仪器小、刻度小、可见度差,学生无法详细、全面地观察到教师的具体操作过程,因此给教学造成不应有的困难。若利用投影仪将演示实验放大,增强实验可见度,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避免了具体操作逐个辅导的麻烦,节约了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介绍向心力演示仪时,必须利用投影仪将其放大,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若教师能设计出巧妙的演示实验,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通过层层设问,将其逐渐引向深入,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培养逻辑思维,从而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提高课堂效率。演示实验是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其形式多样。
例如:“轻球提起重球”的演示实验,即轻球和重球之间用一根穿过笔套的细绳相连,若手握住笔套,将轻球放在笔套上端,重球放在下端,轻球不能提起重球向上运动,设问:“如何才能使得轻球提起重球向上运动呢?”学生:“让轻球做圆周运动。”进一步设问:“为什么轻球做圆周运动时就能提起重球向上运动?”引出主题——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当学习完向心力的概念后,再回到“輕球提起重球”的实验,更进一步设问:“若轻球做圆周运动提起重球稳定时,增大重球的质量,要如何做才能使重球不往下掉呢?”为此设计了两套一样的实验装置,只是两个重球的质量不相等:m1>m2。请一个学生配合演示:控制轻球的转动半径r1=r2,得出:转速ω1>ω2,即向心力与转速有关;当r1>r2时,得出:,即向心力与转动半径有关。这组演示实验首先融合了“教师演,学生看”和“师生一起演”这两种师生互动的形式,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高潮;其次是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学生通过“观察-兴趣-疑问-思考”使思维达到高度集中和活跃,并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概括”,把感性知识上升为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条格言告诉我们,听、看、动手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不完全一样,“动手”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学生分组实验即是提供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获得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的授课是以听为主、看为辅,而在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眼、脑、手并用,同时调动了听、看、动手这几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获得的物理知识印象更深刻,并逐步转化为物理技能。分组实验的类型有很多,但高中物理的分组实验大多数以归纳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如:感受向心力实验,属归纳性实验,先提出三个问题:牵绳的手有什么感觉?如果松手会发生什么现象?什么原因使得小球做圆周运动?接着感受向心力,再由学生画受力图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得出向心力的概念。这类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再如:向心力演示仪的分组实验,属验证性实验,先猜想向心力大小可能与转速、转动半径及物体的质量有关;再通过分组实验验证,并得出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最后得出向心力的表达式。这类实验可训练学生的想象推理及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动手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总结出事物发展的新规律。
以上是对“利用物理专用教室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些粗浅的教学实践和体会。相信只要教师足够用心,每节课都可以将物理专用教室充分利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实方法还有很多,希望得到更多有经验的教师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