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摸清土壤污染底数,为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支持。笔者日前获悉,有关部门正在编制详查总体方案。按计划,2018年将完成农用地详查,2020年将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详查。
调查精度难满足管控需要
来自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尽管上述数据已经让我们对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有了大致了解,但在业内专家看来,我国已开展过的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耕地地球化学调查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等,总体上,调查的精度尚难以满足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的需要。
亟待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笔者了解到,除环保部门外,与土壤相关的行业监测网主要涉及农业部门和国土部门。农业部门针对耕地地力的监测,在全国建立了107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针对农产品产地及周围环境污染,重点在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等布点监测,计划设立15.2万个产地安全监测国控点。国土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但尚未建立常规监测网。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中,提出了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防治区域、污染场地及周边地区、菜篮子基地等土壤污染风险,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情况的要求。
目前,环保部开展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建设,正在全国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基础点位和风险点位。其中,基础点位布设以耕地土壤为主,覆盖我国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汾渭平原主产区、河套灌区主产区、华南主产区和甘肃新疆主产区等七大粮食主产区。
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
通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评估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和人群健康的影响,探明土壤污染成因,了解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获取权威、统一、高精度的土壤环境调查数据,建立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分类、分级、分区的国家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满足环保、国土、农业和卫生等需求迫在眉睫。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近期正在利用环保、农业、国土等部门有关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污染源排放、土地利用等数据,建立全国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将科技、教育、工信、住建、林业、中科院等部门和单位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科研成果、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环境与健康等相关数据纳入数据库。
调查精度难满足管控需要
来自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尽管上述数据已经让我们对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有了大致了解,但在业内专家看来,我国已开展过的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耕地地球化学调查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等,总体上,调查的精度尚难以满足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的需要。
亟待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笔者了解到,除环保部门外,与土壤相关的行业监测网主要涉及农业部门和国土部门。农业部门针对耕地地力的监测,在全国建立了107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针对农产品产地及周围环境污染,重点在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等布点监测,计划设立15.2万个产地安全监测国控点。国土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但尚未建立常规监测网。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中,提出了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防治区域、污染场地及周边地区、菜篮子基地等土壤污染风险,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情况的要求。
目前,环保部开展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建设,正在全国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基础点位和风险点位。其中,基础点位布设以耕地土壤为主,覆盖我国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汾渭平原主产区、河套灌区主产区、华南主产区和甘肃新疆主产区等七大粮食主产区。
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
通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评估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和人群健康的影响,探明土壤污染成因,了解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获取权威、统一、高精度的土壤环境调查数据,建立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分类、分级、分区的国家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满足环保、国土、农业和卫生等需求迫在眉睫。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近期正在利用环保、农业、国土等部门有关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污染源排放、土地利用等数据,建立全国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将科技、教育、工信、住建、林业、中科院等部门和单位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科研成果、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环境与健康等相关数据纳入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