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寻诗意,是对语文本真的回归;强调诗意,是对生命特质的坚守。诗意语文就是要召唤出儿童的诗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力、感受力,让他们拥有一个诗性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应当回归语文诗意的本源,以文本的诗意滋养儿童的诗性,使之成为情感丰富、思维敏捷的独立自由人。
一、回归语境:缘情以入文,沿波而讨源
要想真正地融入到文本之中,融入到文本情境之中,融入到文本情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开语境,让文字的信息流在起伏的律动中,不断呈现“对话”的可能,打通时间、空间以及文本媒介,让情义、情感、情愫在特定的语境中,实现不一样的思辨。
1.依循作者语境,创生诗意
现代散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一篇都极具个人色彩的触感和思量。《桂花雨》平淡的文字背后潜藏着香甜、温馨,处处透露出琦君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眷恋,对快乐童年生活的怀恋,对故乡人、物的思恋,都散落在那儿时故乡的阵阵桂花雨中了。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是对真实的人与事的抒写,不联系到被写的人与事,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也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
我们只有走进作者的世界,才能感同身受,进而明了作者的情思。课堂伊始,应当介绍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出生于温州,12岁到杭州读中学,1949年去了台湾。《桂花雨》是琦君在1976年写的。一个离开家乡20多年的60岁的老人,当她一边回忆家乡、回忆童年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她的内心有着怎样的变化呢?正是缘于这样的构思,沿着作者的情思,披文入境,就能较好地走进文本了。
2.紧扣文本语境,寻找诗意
《桂花雨》的语言文字并不华美夺目,笔调也不特立雄奇。文本的笔触是恬淡清雅、平实温暖的,文本语境所呈现的是一种天然的去雕饰的自然之美、率真之实,于平实中透着生活的诗意。短短七百多字的文章,营造出了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生命诗意的美丽图景,一下子吸引住了读者,让人觉得亲切舒心。读者如同与文字融为一体,仿佛走进琦君的童年,走进琦君童年的家乡,走进童年家乡的那一片桂花香海中。
薛法根老师指出:散文的教学价值之一就在于品味语言之美,让学生在文本语言文字的品味中,生长出对语言的敏感性。课文的第2自然段就是讲作者在“赏桂花”:與梅花作比较“赏”桂花的姿态的笨拙,“赏”桂花的迷人香气。这份“赏”,与众不同,又在情理之中。教学中,就要牢牢紧贴语言,沉潜字里行间,抓住这份特别的“赏”感受作者对桂花的爱。
3.建构文化语境,品味诗意
正如桂花摇落时纷纷落下的畅意与作者心理的畅意相交汇,桂花“雨”与思乡“愁”紧密契合,“雨”就成了“乡愁”的象征。绵绵不断的“雨”,延绵不绝的思乡“愁”;芳香四溢的“桂花雨”,“香雨”即“乡情”。《桂花雨》平淡温暖的笔触,营造出了温馨隽永的“乡愁”,你感受不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暮年酸楚,也体会不到“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浓浓哀戚。愁思,亦情思。正如作者在文章结尾所说的: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时出示琦君的一组散文《水是故乡甜》《烟愁》《琦君说童年》让学生读一读,体会故乡、童年,仿佛成了一张张老照片,印在琦君的生命中,永不褪色,永不磨灭,化为缕缕情思,隽永、恒香。
二、回归情感: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
散文的关键点,不在于所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于在记叙、描述中所倾注的作者主体的鲜明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学的诗意,正如散文一样,是一种情感的诗意,是一种文本诗意的情感表达。在散文教学中,只有回归情感,才能情动而辞发。
1.躲不过的花“香”——品词炼字,闻见诗意
词语是语言的构成要素,关键词句往往凝聚着作者鲜明的思想情感和独特匠心。抓住关键词,就是找到破解文意的钥匙,才能读景如临其境,读情如具其情。琦君的思乡情,在那芬芳的桂花香中。尤其是两个“浸”字,不仅写出了其香,更溢出了其情。
第一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
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哪个词写出了桂花的香?
生:香飘十里。说明桂花香
很浓。
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浸。
师:浸是指物体泡在液体中。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桂花香里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生:桂花香很浓,好像包裹着村子。
师:大家想想浸泡物体的水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这里的香
气呢?
生:香气看不见,摸不着。
师:这里的香气可不是一般的香气哦!
生:桂花香气浓得似乎要变成液体,仿佛可以看到、摸到。
师:一个“浸”字,把无形的东西写得可感,把香味写活了。
第二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桂花明明是秋天开放的,为什么说全年会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生:桂花晒干,随时泡茶喝,香味飘散开来。
生:桂花还可以做成桂花糕,
嘴里、碗里、屋子里都是香味。
生:我的家乡还会用晒干的桂花做成菜,也特别香。
师:细细品味,这里的“浸”字意思与前面的一样吗?
生:这个“浸”字表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桂花。
生:这个“浸”字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桂花香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每个文字都有它的意义,不同句子的表达,更是丰富着这些文字的内涵与意蕴。我们应该聚焦这些特殊的词句,重锤敲击,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散文遣词造句的秘妙,感受独特的情感,品味个性化的语言。
2.道不尽的花“事”——想象补白,看见诗意 散文中的客体是作者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是作者情感的诗意栖息地。文章以芳香馥郁的桂花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 “摇桂花”之乐。作者的情,就凝聚在这一段段花“事”中。
作者围绕“摇桂花”写了童年时与桂花的有关记忆。有母亲的担忧,摇桂花对于母亲来说是居家过日子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做糕饼、做桂花卤都靠它。她担心台风来临影响桂花的收成,影响自家生活的品质,同时意味着不能照顾到邻里乡亲了。更有“我”的快乐,对于“我”来说,摇桂花更像是一个游戏。一个“缠”字,充满了画面感,充分表达了“我”对摇桂花的期盼之情。“抱”“使劲摇”“喊”这一个个鲜活的字眼写出了“我”的童真与烂漫,充分表达了“我”摇桂花的快乐。所谓“言以明象”“情以物迁”,抓住了这些花“事”,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学生透过语言的外表,咀嚼语言的味道,引导学生观察插画,启发学生想象一段段花事场景,在体悟细微处凝聚着情感的力量,语文的诗意由此迸发。
3.剪不断的花“意”——超越在场,牧养诗意
语文的诗意体现在文章的意象中,这就需要学生深入意象具体感知,要求教师通过对学生诗意主体的唤醒和陶冶来实现。文本中的意象不是简单的存在,其往往是作者情感的凝结。诗意就是在学生、教师、作者的交流中,在情感共鸣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
(师出示: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杭州的桂花不香吗?
生:杭州的桂花很香,我从“香飘十里”看出来的。
生:母亲爱自己的家乡。
生:“我”渐渐长大,再也看不到一家大小的摇花乐。
师:母亲,比的是桂花的香气的浓与淡吗?
生:不是。比的是情感,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师:谁来读出母亲对家乡
的眷恋之情?
……
師:琦君思念家乡却不得归,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沮丧、伤心……
师:想念家乡却不得归,这就叫乡愁。
师:这句话还饱含着作者
的乡愁。该怎么读?
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通道打开,发掘出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于是有了不同于平常的情感效应,形成了意象。于是本文就焕发着震撼人心、令人沉湎不已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
一、回归语境:缘情以入文,沿波而讨源
要想真正地融入到文本之中,融入到文本情境之中,融入到文本情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开语境,让文字的信息流在起伏的律动中,不断呈现“对话”的可能,打通时间、空间以及文本媒介,让情义、情感、情愫在特定的语境中,实现不一样的思辨。
1.依循作者语境,创生诗意
现代散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一篇都极具个人色彩的触感和思量。《桂花雨》平淡的文字背后潜藏着香甜、温馨,处处透露出琦君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眷恋,对快乐童年生活的怀恋,对故乡人、物的思恋,都散落在那儿时故乡的阵阵桂花雨中了。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是对真实的人与事的抒写,不联系到被写的人与事,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也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
我们只有走进作者的世界,才能感同身受,进而明了作者的情思。课堂伊始,应当介绍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出生于温州,12岁到杭州读中学,1949年去了台湾。《桂花雨》是琦君在1976年写的。一个离开家乡20多年的60岁的老人,当她一边回忆家乡、回忆童年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她的内心有着怎样的变化呢?正是缘于这样的构思,沿着作者的情思,披文入境,就能较好地走进文本了。
2.紧扣文本语境,寻找诗意
《桂花雨》的语言文字并不华美夺目,笔调也不特立雄奇。文本的笔触是恬淡清雅、平实温暖的,文本语境所呈现的是一种天然的去雕饰的自然之美、率真之实,于平实中透着生活的诗意。短短七百多字的文章,营造出了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生命诗意的美丽图景,一下子吸引住了读者,让人觉得亲切舒心。读者如同与文字融为一体,仿佛走进琦君的童年,走进琦君童年的家乡,走进童年家乡的那一片桂花香海中。
薛法根老师指出:散文的教学价值之一就在于品味语言之美,让学生在文本语言文字的品味中,生长出对语言的敏感性。课文的第2自然段就是讲作者在“赏桂花”:與梅花作比较“赏”桂花的姿态的笨拙,“赏”桂花的迷人香气。这份“赏”,与众不同,又在情理之中。教学中,就要牢牢紧贴语言,沉潜字里行间,抓住这份特别的“赏”感受作者对桂花的爱。
3.建构文化语境,品味诗意
正如桂花摇落时纷纷落下的畅意与作者心理的畅意相交汇,桂花“雨”与思乡“愁”紧密契合,“雨”就成了“乡愁”的象征。绵绵不断的“雨”,延绵不绝的思乡“愁”;芳香四溢的“桂花雨”,“香雨”即“乡情”。《桂花雨》平淡温暖的笔触,营造出了温馨隽永的“乡愁”,你感受不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暮年酸楚,也体会不到“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浓浓哀戚。愁思,亦情思。正如作者在文章结尾所说的: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时出示琦君的一组散文《水是故乡甜》《烟愁》《琦君说童年》让学生读一读,体会故乡、童年,仿佛成了一张张老照片,印在琦君的生命中,永不褪色,永不磨灭,化为缕缕情思,隽永、恒香。
二、回归情感: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
散文的关键点,不在于所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于在记叙、描述中所倾注的作者主体的鲜明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学的诗意,正如散文一样,是一种情感的诗意,是一种文本诗意的情感表达。在散文教学中,只有回归情感,才能情动而辞发。
1.躲不过的花“香”——品词炼字,闻见诗意
词语是语言的构成要素,关键词句往往凝聚着作者鲜明的思想情感和独特匠心。抓住关键词,就是找到破解文意的钥匙,才能读景如临其境,读情如具其情。琦君的思乡情,在那芬芳的桂花香中。尤其是两个“浸”字,不仅写出了其香,更溢出了其情。
第一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
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哪个词写出了桂花的香?
生:香飘十里。说明桂花香
很浓。
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浸。
师:浸是指物体泡在液体中。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桂花香里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生:桂花香很浓,好像包裹着村子。
师:大家想想浸泡物体的水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这里的香
气呢?
生:香气看不见,摸不着。
师:这里的香气可不是一般的香气哦!
生:桂花香气浓得似乎要变成液体,仿佛可以看到、摸到。
师:一个“浸”字,把无形的东西写得可感,把香味写活了。
第二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桂花明明是秋天开放的,为什么说全年会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生:桂花晒干,随时泡茶喝,香味飘散开来。
生:桂花还可以做成桂花糕,
嘴里、碗里、屋子里都是香味。
生:我的家乡还会用晒干的桂花做成菜,也特别香。
师:细细品味,这里的“浸”字意思与前面的一样吗?
生:这个“浸”字表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桂花。
生:这个“浸”字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桂花香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每个文字都有它的意义,不同句子的表达,更是丰富着这些文字的内涵与意蕴。我们应该聚焦这些特殊的词句,重锤敲击,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散文遣词造句的秘妙,感受独特的情感,品味个性化的语言。
2.道不尽的花“事”——想象补白,看见诗意 散文中的客体是作者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是作者情感的诗意栖息地。文章以芳香馥郁的桂花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 “摇桂花”之乐。作者的情,就凝聚在这一段段花“事”中。
作者围绕“摇桂花”写了童年时与桂花的有关记忆。有母亲的担忧,摇桂花对于母亲来说是居家过日子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做糕饼、做桂花卤都靠它。她担心台风来临影响桂花的收成,影响自家生活的品质,同时意味着不能照顾到邻里乡亲了。更有“我”的快乐,对于“我”来说,摇桂花更像是一个游戏。一个“缠”字,充满了画面感,充分表达了“我”对摇桂花的期盼之情。“抱”“使劲摇”“喊”这一个个鲜活的字眼写出了“我”的童真与烂漫,充分表达了“我”摇桂花的快乐。所谓“言以明象”“情以物迁”,抓住了这些花“事”,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学生透过语言的外表,咀嚼语言的味道,引导学生观察插画,启发学生想象一段段花事场景,在体悟细微处凝聚着情感的力量,语文的诗意由此迸发。
3.剪不断的花“意”——超越在场,牧养诗意
语文的诗意体现在文章的意象中,这就需要学生深入意象具体感知,要求教师通过对学生诗意主体的唤醒和陶冶来实现。文本中的意象不是简单的存在,其往往是作者情感的凝结。诗意就是在学生、教师、作者的交流中,在情感共鸣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
(师出示: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杭州的桂花不香吗?
生:杭州的桂花很香,我从“香飘十里”看出来的。
生:母亲爱自己的家乡。
生:“我”渐渐长大,再也看不到一家大小的摇花乐。
师:母亲,比的是桂花的香气的浓与淡吗?
生:不是。比的是情感,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师:谁来读出母亲对家乡
的眷恋之情?
……
師:琦君思念家乡却不得归,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沮丧、伤心……
师:想念家乡却不得归,这就叫乡愁。
师:这句话还饱含着作者
的乡愁。该怎么读?
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通道打开,发掘出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于是有了不同于平常的情感效应,形成了意象。于是本文就焕发着震撼人心、令人沉湎不已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