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一种综合训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生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仔细观察体验生活,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书面语言表达和作文教学与听话、说话、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所以说抓好书面语言表达和作文教学,可谓一举多得,不仅可以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作文教学。
然而现如今初中生的作文能力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内容和结构及思想情感等问题。
(1)作文内容的“假"。学生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把自己“伪装”得很“高尚”,不敢说真话。因此作文中就都是一些假话。
(2)作文内容的“大"。学生为写出好作文,东拼西凑一些华丽的辞藻、语句,发一些故作深沉的感悟,排列几句名人名言或诗词典故,讲讲理论,喊喊口号,其实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3)作文内容的“空”。学生不明确写作要求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以写出的东西多是无病呻吟。巴金老人倡导“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应是我们写文章的基本原则。叙事,应是真事;抒情,应是真情。
(4)作文结构、段落安排不合理,一件事没写完又写另一件,回头再写第一件事,或者不同意思的内容不分段、乱分段。
(5)好跑题,把握不住中心。这种情况一般多会出现在话题作文中。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对词语或话题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其次是常由话题一步步蔓延开去,先是由话题写起,越写离主题越远;再有就是只从材料引申出观点来,却不顾话题本身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在材料作文中只抓住了枝叶,丢了主干。感情虚化,或是没有真情实感,隐藏自己的情感是所有初中生作文的通病。
针对以上原因,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对策:
1.宏观对策
(1)改变作文教学观念。解决作文教学观念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过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步树立起大作文教育观。这里说的大作文教育观是针对传统的封闭的作文教育观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是:写作目标由“应试”转向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写作内容呈开放型,以社会生活为写作源泉;写作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人”为本位。关于这个问题叶老早有论述。他曾指出,写作目的应由“应试”为目标转为以“应需”为首务,写作是人的一种生活能力应该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
(2)平衡电视、报刊、网络及广告等宣传媒体对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影响,加强社会道德建设,限制其副面影响。
2.微观对策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情感、引发共鸣,在开展观察生活,或课外参观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要丰富作文教学形式,不要拘泥于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从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生活的能力,学校教育这一块做得不够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条件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
(3)加强小练笔。小练笔的形式比较灵活,也比较容易,教师应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写日记、写片段、写对生活中的小感受,写灵感,但切记不可过多。
(4)加强学校对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要求,让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做到:认真写教案,认真指导,认真批改,认真讲评。
(5)学生应加强平时的基础知识积累,包括标点符号、词类、句法、修辞等语文知识基础, 汉字的拼写,标点符号运用等基础在平时应得到长期的训练。我本人认为,语文课本当中不能少了系统的语法知识,如果觉得枯燥,可以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来完成教学,我们这一代学了语法的初中生比下一代的语文基础要好得多。
(6)多阅读、勤摘录,吸知识之精髓。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并帮助学生养成摘录的好习惯。在摘录这一块上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从而能更好地让学生把积累的词汇、语句、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7)学生在写完作文之后应修改,而且不止一次地改,改错别字、标点符号、病句……等等,直到改出好文章。
初中生的作文能力现状不乐观。就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来看,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宏观原因又有微观原因。既有老师作文教学的外因,也有学生学的内因。虽然初中生的作文能力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作文教学改革,但情况在短期内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变,而这个问题又关系到改善初中生作文能力和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意义重大,所以改变现状还有待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多多配合。
然而现如今初中生的作文能力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内容和结构及思想情感等问题。
(1)作文内容的“假"。学生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把自己“伪装”得很“高尚”,不敢说真话。因此作文中就都是一些假话。
(2)作文内容的“大"。学生为写出好作文,东拼西凑一些华丽的辞藻、语句,发一些故作深沉的感悟,排列几句名人名言或诗词典故,讲讲理论,喊喊口号,其实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3)作文内容的“空”。学生不明确写作要求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以写出的东西多是无病呻吟。巴金老人倡导“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应是我们写文章的基本原则。叙事,应是真事;抒情,应是真情。
(4)作文结构、段落安排不合理,一件事没写完又写另一件,回头再写第一件事,或者不同意思的内容不分段、乱分段。
(5)好跑题,把握不住中心。这种情况一般多会出现在话题作文中。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对词语或话题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其次是常由话题一步步蔓延开去,先是由话题写起,越写离主题越远;再有就是只从材料引申出观点来,却不顾话题本身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在材料作文中只抓住了枝叶,丢了主干。感情虚化,或是没有真情实感,隐藏自己的情感是所有初中生作文的通病。
针对以上原因,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对策:
1.宏观对策
(1)改变作文教学观念。解决作文教学观念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过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步树立起大作文教育观。这里说的大作文教育观是针对传统的封闭的作文教育观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是:写作目标由“应试”转向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写作内容呈开放型,以社会生活为写作源泉;写作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人”为本位。关于这个问题叶老早有论述。他曾指出,写作目的应由“应试”为目标转为以“应需”为首务,写作是人的一种生活能力应该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
(2)平衡电视、报刊、网络及广告等宣传媒体对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影响,加强社会道德建设,限制其副面影响。
2.微观对策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情感、引发共鸣,在开展观察生活,或课外参观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要丰富作文教学形式,不要拘泥于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从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生活的能力,学校教育这一块做得不够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条件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
(3)加强小练笔。小练笔的形式比较灵活,也比较容易,教师应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写日记、写片段、写对生活中的小感受,写灵感,但切记不可过多。
(4)加强学校对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要求,让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做到:认真写教案,认真指导,认真批改,认真讲评。
(5)学生应加强平时的基础知识积累,包括标点符号、词类、句法、修辞等语文知识基础, 汉字的拼写,标点符号运用等基础在平时应得到长期的训练。我本人认为,语文课本当中不能少了系统的语法知识,如果觉得枯燥,可以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来完成教学,我们这一代学了语法的初中生比下一代的语文基础要好得多。
(6)多阅读、勤摘录,吸知识之精髓。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并帮助学生养成摘录的好习惯。在摘录这一块上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从而能更好地让学生把积累的词汇、语句、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7)学生在写完作文之后应修改,而且不止一次地改,改错别字、标点符号、病句……等等,直到改出好文章。
初中生的作文能力现状不乐观。就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来看,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宏观原因又有微观原因。既有老师作文教学的外因,也有学生学的内因。虽然初中生的作文能力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作文教学改革,但情况在短期内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变,而这个问题又关系到改善初中生作文能力和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意义重大,所以改变现状还有待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多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