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孩子们作为教育的主体,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新兴媒体和技术的快速普及,孩子们的性格、习惯在多重复杂背景的影响下变得愈见顽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让家长和教师无计可施。他们称学校是监牢、地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孩子和教育的矛盾、和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矛盾、和监护人——家长的矛盾。矛盾的出现意味着双方的潜在利益发生了冲突。那么在孩子眼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呢?本文结合电影《小孩不笨》分析这些矛盾发生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途径。
关键词: 社会位移 教育公平 分层教育 教育评价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和实施过程、实施途径的发生地,却是孩子们“受控制”的地方。孩子和教育什么时候发生了“矛盾”,矛盾的根源又在何处呢?
一、社会位移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生与教师不同,他们是学校中最游离不定的成员,作为社会性未成熟者生活在一个多重社会之中。他们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这三者是具有不同社会学特征的三个“小社会”,学生在其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小社会”各以其独特的优势对学生施加种种影响,他们在三个社会里不同的身份和角色的转换就构成了学生的社会位移,这种社会位移除了身份和角色的变化还包括时间、地点的变化;不同类型的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影响力,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辐射。
(一)来自生活环境的影响因素
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生活条件、父母工作、同学朋友……例如影片《小孩不笨》中的人物terry,家庭环境好,备受溺爱,生活独立性差,懦弱胆小,打针怕疼,两次不敢为同学作证,只会听妈妈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孩子们无法改变的,他们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家庭;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有的人生来可能就是富二代,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的人生来就能当管理者;而有的人生来就注定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和成就……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吗?笔者坚定地认为不是。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可能有美好的家世,但也许就没有幸福的情感;他可能衣食无忧,也许一事无成;可能她相貌标致,或许身高不足……父母在给予我们优点的时候也会随机分配到某个缺点,对于已无法改变的东西,要辩证地看待,收获到的才会更多,活得就会更快乐……
(二)来自媒体的影响因素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媒体的向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青春期的孩子们更喜欢电视、电脑等新鲜媒介,而现在的网络在发布消息时并没有筛选功能,也没有规定来访者的年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影片中国彬考试作弊,被教导主任告诉家长,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报道,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子因不满家庭暴力而跳楼泄愤,遂产生了跳楼的想法……
(三)来自“偶像”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的思维还没有成熟,很容易受到身边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榜样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有一项关于“偶像”的调查显示:1982年时的中学生对“最崇拜、最敬佩的人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最多、最集中的是“马克思、毛泽东、雷锋、孙悟空、拿破仑和自己”等人物;1988年调查时,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周恩来、福尔摩斯、爱因斯坦、邓小平、超人、慈禧太后、毛泽东、居里夫人、列宁、林肯、项羽、斯大林、卡耐基、翁美玲、马克思、孙晋芳、上帝、撒切尔夫人、阿兰.德隆、达尔文、郑振铎、聂卫平、贝多芬……”[1]说明中学生崇拜的人物迅速增多且越来越呈分散态势,没有一个受崇拜人物同时被10%以上的学生选择。
学生的偶像性人物,日趋“偏离”学校教育长期宣传倡导的“榜样人物圈”,如我国学校教育多年宣传的榜样人物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雷锋、张海迪、赖宁等。榜样的偏离化正说明学生的思维逐渐成熟,不喜欢受家长和老师的控制,强烈追求自己的想法和意识,所以此时正确的点拨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等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以至于以自身取代偶像性人物的“榜样”地位。所以教师应巧妙地运用榜样效应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使其按照积极正常的轨道发展。
二、教育公平视阈下学生们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即教育机会的均等。传统意义上,教育公平就是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前提是在不考虑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的情况下且以分配平等为基础的,即以平等的机会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教育起点的公平即受教育权的平等;教育过程公平即受教育的条件相同;教育结果公平即学业成功的机会相同。
鉴于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教育公平广义上来说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整体规划、分配及制定教育政策时考虑的地域差异等基本条件。而本文所指的教育公平是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均衡影响下,不同孩子依据其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感受到的相同教育后的不同感受和不同效果。
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中,学生分班是按成绩和天赋的好坏,成绩好的同学在EM1班,中间程度的在EM2班,成绩不好还不肯努力的学生被分在EM3班。按成绩的好坏将学生分班,让在EM3班的孩子们很没有自信,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学不好、就是学不会、就不是好孩子,渐渐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家长在去书店买教辅材料时,有关EM3班的配套材料都没有,书店老板说:“EM3哪还有希望,不要再学了。”好像EM3班的孩子就是被放弃的一类。
教育体制改革下,对学生的评价远达不到彻底的公平。第一,成就中心论——学校是对未来社会成员进行甄别的选拔机构,而甄别的依据是学生的成就(学习成绩、能力水平等);成就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赋予地位的主要乃至唯一凭据;第二,认知评价在学校的成就评价中处于重要地位。教师已经认准某一学生是后进生,这种印象根深蒂固很难改变,随着这种印象在教师头脑中的加深,这个孩子的头上也在慢慢地打上“差生”的烙印。第三,文化课程成绩的好坏永远代替了兴趣课程。孩子们的爱好被扼杀在了摇篮中,他们感兴趣的所有活动都被家长和老师偷换成了“玩”的概念。例如电影中的人物国彬,从小喜欢画画,却得不到任何支持——他的妈妈不许他画画,拿着藤条督促他学习,可是国彬还是学不好。可是当孩子们被绑架后,国彬快速地画出了绑匪的画像凸显了他的绘画天赋…… 为了改变对学生的这种不科学不客观的评价方式,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后经美国教育家研究提出了分层教育的理论。美国的教育大致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就大致相当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我国义乌工商学院的校长贾少华教授培养出不少的成功企业家。他认为当教育不能改变命运的时候,必须改革。在美国,水暖工的工资要高于政府公务员的工资。孩子们不喜欢学专业课,喜欢学技能,为什么不满足他们的兴趣呢,所以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得很好。时代赋予每个人均等的机会,人人生来平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可能文化课学不好,但是他们实践能力强,创造力强并且有独特的创新才能。还是印证了上帝在分配兴趣和潜能的时候也是遵循带走一个、送来一个的交换模式。
三、分层教育影响下学生的相对公平
(一)分层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育是指针对学校教育的整体要求,以适应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需要,采用分主题、分阶段、分年龄、按照能力差别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是适应生源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
分层教育下一门课程可以按难度不同,分成A、B、C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择。一个学生选择的课程可能是语言A,数学B,物理C,也或许是其他组合。[3]这样的分层教育,实现了学校因材施教与学生自由选择的匹配,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由于自由选择,也保证了教育机会的平等。
分层教学中,后进班的孩子要提高自信,其实他们并不是做不好,而是自己认为自己做不好。例如,影片中的文福,很讲义气,小小年纪就担负起帮助妈妈管理店铺和照顾弟弟的责任,但是成绩不好,也被安排在EM3班级学习。换了新班主任李老师后,李老师善意巧妙地拉近了和学生的关系,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文福开始喜欢数学并且认真学习数学,他说他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其实不只是文福,影片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变化,胆小的terry从被绑架也不肯逃跑到后来主动给国彬的妈妈捐献骨髓,成长在生活细微处得到体现……国彬的妈妈突然得了血癌,国彬迅速成长,孝顺、懂事……这充分说明孩子与生俱来的本性都是好的,他们善良、淳朴,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及时关注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正义感和道德责任感的正面激发和影响。
(二)教育对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对人性的诠释
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terry的姐姐。terry的父母对她的教育也存在很大问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应及时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换位理解。而terry的父母却以给孩子买了双她心仪已久的鞋子收场,矛盾看似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但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能仅靠物质维系,毫无情感的沟通又能维持多久呢?
情感能用金钱衡量,那么人性呢?
社会规范作用着人的社会行为模式,而人的社会行为模式又制约着社会规范,对社会规范形成反作用。例如,一本德育书中写道:“三鹿奶、红心蛋、地沟油、瘦肉精,我们还能吃什么?天价药、过度疗、小悦悦、楼脆脆,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周老虎,躲猫猫,假慈善、卢美美,我们还能信什么?范跑跑、韩抄抄、假作真、钱规则,我们的下一代信什么?”[4]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当我们都尊老爱老的时候,看见老人倒地却不敢扶;当我们都尊师重道的时候,学生有问题却不敢问;……是什么变了呢?道德还是教育?只有家长和教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加强沟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他们定会创造出新的奇迹。
舞台上演出的戏剧正是人类社会的缩影——因为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当教育成为主要媒介,教师和学生就成了主角,如何在成长之余演好人生的这部戏呢,需要我们所有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2]靳淑梅.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史亚娟,华国栋.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7,(1):36—40.
[4]童南茜.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5.
关键词: 社会位移 教育公平 分层教育 教育评价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和实施过程、实施途径的发生地,却是孩子们“受控制”的地方。孩子和教育什么时候发生了“矛盾”,矛盾的根源又在何处呢?
一、社会位移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生与教师不同,他们是学校中最游离不定的成员,作为社会性未成熟者生活在一个多重社会之中。他们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这三者是具有不同社会学特征的三个“小社会”,学生在其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小社会”各以其独特的优势对学生施加种种影响,他们在三个社会里不同的身份和角色的转换就构成了学生的社会位移,这种社会位移除了身份和角色的变化还包括时间、地点的变化;不同类型的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影响力,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辐射。
(一)来自生活环境的影响因素
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生活条件、父母工作、同学朋友……例如影片《小孩不笨》中的人物terry,家庭环境好,备受溺爱,生活独立性差,懦弱胆小,打针怕疼,两次不敢为同学作证,只会听妈妈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孩子们无法改变的,他们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家庭;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有的人生来可能就是富二代,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的人生来就能当管理者;而有的人生来就注定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和成就……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吗?笔者坚定地认为不是。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可能有美好的家世,但也许就没有幸福的情感;他可能衣食无忧,也许一事无成;可能她相貌标致,或许身高不足……父母在给予我们优点的时候也会随机分配到某个缺点,对于已无法改变的东西,要辩证地看待,收获到的才会更多,活得就会更快乐……
(二)来自媒体的影响因素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媒体的向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青春期的孩子们更喜欢电视、电脑等新鲜媒介,而现在的网络在发布消息时并没有筛选功能,也没有规定来访者的年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影片中国彬考试作弊,被教导主任告诉家长,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报道,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子因不满家庭暴力而跳楼泄愤,遂产生了跳楼的想法……
(三)来自“偶像”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的思维还没有成熟,很容易受到身边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榜样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有一项关于“偶像”的调查显示:1982年时的中学生对“最崇拜、最敬佩的人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最多、最集中的是“马克思、毛泽东、雷锋、孙悟空、拿破仑和自己”等人物;1988年调查时,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周恩来、福尔摩斯、爱因斯坦、邓小平、超人、慈禧太后、毛泽东、居里夫人、列宁、林肯、项羽、斯大林、卡耐基、翁美玲、马克思、孙晋芳、上帝、撒切尔夫人、阿兰.德隆、达尔文、郑振铎、聂卫平、贝多芬……”[1]说明中学生崇拜的人物迅速增多且越来越呈分散态势,没有一个受崇拜人物同时被10%以上的学生选择。
学生的偶像性人物,日趋“偏离”学校教育长期宣传倡导的“榜样人物圈”,如我国学校教育多年宣传的榜样人物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雷锋、张海迪、赖宁等。榜样的偏离化正说明学生的思维逐渐成熟,不喜欢受家长和老师的控制,强烈追求自己的想法和意识,所以此时正确的点拨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等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以至于以自身取代偶像性人物的“榜样”地位。所以教师应巧妙地运用榜样效应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使其按照积极正常的轨道发展。
二、教育公平视阈下学生们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即教育机会的均等。传统意义上,教育公平就是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前提是在不考虑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的情况下且以分配平等为基础的,即以平等的机会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教育起点的公平即受教育权的平等;教育过程公平即受教育的条件相同;教育结果公平即学业成功的机会相同。
鉴于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教育公平广义上来说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整体规划、分配及制定教育政策时考虑的地域差异等基本条件。而本文所指的教育公平是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均衡影响下,不同孩子依据其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感受到的相同教育后的不同感受和不同效果。
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中,学生分班是按成绩和天赋的好坏,成绩好的同学在EM1班,中间程度的在EM2班,成绩不好还不肯努力的学生被分在EM3班。按成绩的好坏将学生分班,让在EM3班的孩子们很没有自信,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学不好、就是学不会、就不是好孩子,渐渐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家长在去书店买教辅材料时,有关EM3班的配套材料都没有,书店老板说:“EM3哪还有希望,不要再学了。”好像EM3班的孩子就是被放弃的一类。
教育体制改革下,对学生的评价远达不到彻底的公平。第一,成就中心论——学校是对未来社会成员进行甄别的选拔机构,而甄别的依据是学生的成就(学习成绩、能力水平等);成就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赋予地位的主要乃至唯一凭据;第二,认知评价在学校的成就评价中处于重要地位。教师已经认准某一学生是后进生,这种印象根深蒂固很难改变,随着这种印象在教师头脑中的加深,这个孩子的头上也在慢慢地打上“差生”的烙印。第三,文化课程成绩的好坏永远代替了兴趣课程。孩子们的爱好被扼杀在了摇篮中,他们感兴趣的所有活动都被家长和老师偷换成了“玩”的概念。例如电影中的人物国彬,从小喜欢画画,却得不到任何支持——他的妈妈不许他画画,拿着藤条督促他学习,可是国彬还是学不好。可是当孩子们被绑架后,国彬快速地画出了绑匪的画像凸显了他的绘画天赋…… 为了改变对学生的这种不科学不客观的评价方式,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后经美国教育家研究提出了分层教育的理论。美国的教育大致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就大致相当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我国义乌工商学院的校长贾少华教授培养出不少的成功企业家。他认为当教育不能改变命运的时候,必须改革。在美国,水暖工的工资要高于政府公务员的工资。孩子们不喜欢学专业课,喜欢学技能,为什么不满足他们的兴趣呢,所以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得很好。时代赋予每个人均等的机会,人人生来平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可能文化课学不好,但是他们实践能力强,创造力强并且有独特的创新才能。还是印证了上帝在分配兴趣和潜能的时候也是遵循带走一个、送来一个的交换模式。
三、分层教育影响下学生的相对公平
(一)分层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育是指针对学校教育的整体要求,以适应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需要,采用分主题、分阶段、分年龄、按照能力差别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是适应生源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
分层教育下一门课程可以按难度不同,分成A、B、C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择。一个学生选择的课程可能是语言A,数学B,物理C,也或许是其他组合。[3]这样的分层教育,实现了学校因材施教与学生自由选择的匹配,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由于自由选择,也保证了教育机会的平等。
分层教学中,后进班的孩子要提高自信,其实他们并不是做不好,而是自己认为自己做不好。例如,影片中的文福,很讲义气,小小年纪就担负起帮助妈妈管理店铺和照顾弟弟的责任,但是成绩不好,也被安排在EM3班级学习。换了新班主任李老师后,李老师善意巧妙地拉近了和学生的关系,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文福开始喜欢数学并且认真学习数学,他说他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其实不只是文福,影片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变化,胆小的terry从被绑架也不肯逃跑到后来主动给国彬的妈妈捐献骨髓,成长在生活细微处得到体现……国彬的妈妈突然得了血癌,国彬迅速成长,孝顺、懂事……这充分说明孩子与生俱来的本性都是好的,他们善良、淳朴,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及时关注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正义感和道德责任感的正面激发和影响。
(二)教育对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对人性的诠释
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terry的姐姐。terry的父母对她的教育也存在很大问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应及时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换位理解。而terry的父母却以给孩子买了双她心仪已久的鞋子收场,矛盾看似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但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能仅靠物质维系,毫无情感的沟通又能维持多久呢?
情感能用金钱衡量,那么人性呢?
社会规范作用着人的社会行为模式,而人的社会行为模式又制约着社会规范,对社会规范形成反作用。例如,一本德育书中写道:“三鹿奶、红心蛋、地沟油、瘦肉精,我们还能吃什么?天价药、过度疗、小悦悦、楼脆脆,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周老虎,躲猫猫,假慈善、卢美美,我们还能信什么?范跑跑、韩抄抄、假作真、钱规则,我们的下一代信什么?”[4]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当我们都尊老爱老的时候,看见老人倒地却不敢扶;当我们都尊师重道的时候,学生有问题却不敢问;……是什么变了呢?道德还是教育?只有家长和教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加强沟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他们定会创造出新的奇迹。
舞台上演出的戏剧正是人类社会的缩影——因为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当教育成为主要媒介,教师和学生就成了主角,如何在成长之余演好人生的这部戏呢,需要我们所有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2]靳淑梅.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史亚娟,华国栋.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7,(1):36—40.
[4]童南茜.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