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是人学,只有当它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体会各种生活滋味,认识各类社会人物,从而丰富感情,陶冶性灵,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
【关键词】语文;中学;教学;人文精神;个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学习那些包含着民族独特文化精神及情感的作品和语言,学习和了解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情感,从民族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获取丰厚的养分,陶冶心性,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最根本体现,应该是展示人的个性,塑造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生活。
一、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展示人的个性,要让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都焕发异彩
从新课标教材中的文学篇目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个性、才华、感情以及思想的结晶,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说,每一个教师的个性气质,学识修养不同,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理解、领悟也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师也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个性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富有鲜明个性的学生。
再从中国语言文字本身来说,它所特有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种角度的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成年的教师和未成年的学生肯定是不同的。即使是学生之间,年龄相同经历不同,他们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既然如此,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应该允许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读者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允许学生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 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充分展示每一个人的鲜明个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塑造人的心灵
语文是工具课,但它的工具性并非只体现在语言文字表达和运用上。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文养性,以文冶情”,都是指通过读书来学会做人。这个道理在今天依然如此,学生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千载”。具体到语文教学中,便是通过文学的影响,让学生把语文的养料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养料,把语文学习内化为自己生存的需要,进而塑造心灵,健全人格。
以学习老舍的文章为例。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出了知识分子对人性、人情、人道的渴望。无论《小麻雀》,还是《在烈日和暴雨下》,都体现出他对弱者的同情,对人性的关注。老舍的人道主义情怀,宁为玉碎之气节,才是每一个学生“学以致用”的精髓。
三、语文教学应该贴近人的生活,关注现实,深入心灵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它是作者以独特的语言方式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从这点来说,以文学作品为基本载体的语文教学,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的一种工具。……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语)“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够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时书斋形象,关注现实,投身生活。
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能以情动人,因为文学是诉诸感情的。它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沟通,能使我们体会到他人有苦恼,有无奈,有希望和绝望,有欲望和矛盾,有奋进和退缩,有欢喜和惆怅。这些,都是人的生活、人的气息、人的色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文学作品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深入人心,使人沉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感情有着既复杂又微妙的联系。文学是人学,只有当它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体会各种生活滋味,认识各类社会人物,从而丰富感情,陶冶性灵,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
参考文献
[1]杜建勤.“工具语文”向“人文语文”的跨越[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关键词】语文;中学;教学;人文精神;个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学习那些包含着民族独特文化精神及情感的作品和语言,学习和了解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情感,从民族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获取丰厚的养分,陶冶心性,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最根本体现,应该是展示人的个性,塑造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生活。
一、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展示人的个性,要让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都焕发异彩
从新课标教材中的文学篇目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个性、才华、感情以及思想的结晶,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说,每一个教师的个性气质,学识修养不同,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理解、领悟也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师也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个性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富有鲜明个性的学生。
再从中国语言文字本身来说,它所特有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种角度的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成年的教师和未成年的学生肯定是不同的。即使是学生之间,年龄相同经历不同,他们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既然如此,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应该允许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读者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允许学生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 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充分展示每一个人的鲜明个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塑造人的心灵
语文是工具课,但它的工具性并非只体现在语言文字表达和运用上。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文养性,以文冶情”,都是指通过读书来学会做人。这个道理在今天依然如此,学生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千载”。具体到语文教学中,便是通过文学的影响,让学生把语文的养料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养料,把语文学习内化为自己生存的需要,进而塑造心灵,健全人格。
以学习老舍的文章为例。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出了知识分子对人性、人情、人道的渴望。无论《小麻雀》,还是《在烈日和暴雨下》,都体现出他对弱者的同情,对人性的关注。老舍的人道主义情怀,宁为玉碎之气节,才是每一个学生“学以致用”的精髓。
三、语文教学应该贴近人的生活,关注现实,深入心灵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它是作者以独特的语言方式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从这点来说,以文学作品为基本载体的语文教学,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的一种工具。……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语)“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够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时书斋形象,关注现实,投身生活。
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能以情动人,因为文学是诉诸感情的。它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沟通,能使我们体会到他人有苦恼,有无奈,有希望和绝望,有欲望和矛盾,有奋进和退缩,有欢喜和惆怅。这些,都是人的生活、人的气息、人的色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文学作品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深入人心,使人沉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感情有着既复杂又微妙的联系。文学是人学,只有当它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体会各种生活滋味,认识各类社会人物,从而丰富感情,陶冶性灵,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
参考文献
[1]杜建勤.“工具语文”向“人文语文”的跨越[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