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话思维教学记叙文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c8356341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材中,记叙文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很多教师都存在着一个认知误区,即记叙文难度不大,可深入开掘、品味的价值不多。事实上,记叙文中对事件的叙述并不是为了客观、真实地还原事件,而是为了在表达、叙述的过程中呈现作者的情感和意蕴。而“思”是进行记叙文解读的桥梁与中介,更是推动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核心元素。记叙文的教学,需要确立鲜明的对话思维,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梳理文本线索,在对话中树立整体意识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初步交流閱读感受,是组织学生进行整体性思维训练的重要策略。不同的内容特质,决定了文本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式。记叙文所描写的事件,都会依照相应的规律推进情节的发展,为此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鲜明的线索——既有纵向之线,也有横向之线;既有情节发展的明线,也有情感起伏的暗线。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支撑文本内容和情节的骨架,与记叙文进行深入对话才能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如《鞋匠的儿子》一文中,作者借助林肯的三段演讲展现了林肯谦逊爱国、人人平等的思想。为了更好地凸显这一中心,作者将参议员们对林肯态度的变化作为线索进行了文本框架的构思。首先,当林肯正式当选为总统时,所有的参议员感到了“尴尬”,他们因为在选举中败给了一个鞋匠的儿子而心有不甘,这就为林肯的演讲奠定了情感认知的基础;其次,林肯当选总统后照例进行演说,其中一个参议员态度“傲慢”,对林肯的出身进行了攻击,故事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再次,所有的参议员为能够羞辱林肯而“开怀大笑”,为后续林肯演讲形成了有效的伏笔;紧接着,在林肯的演讲进行到一半之后,所有的参议员都陷入了“沉默”,情感的发展开始出现了转向,较好地衬托出林肯的人格魅力;最后,当林肯的演讲结束之后,参议院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将故事的发展真正推向了高潮。
  教师引导学生从参议员情感态度的变化上,感受文本故事发展的起承转合,学生不仅有效地掌握了文本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感受到林肯独特的内在魅力。
  二、搭建实践平台,在对话中形成决策意识
  决策性思维源于现代企业管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训练生命个体主动汲取、内化文本信息的能力,提升他们表达观点的积极性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借助教材文本这一载体,为学生创设多维、可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性对话过程中历练思维的深刻性。
  如《少年王冕》一文就描述了王冕从七八岁到十八岁之间的故事,借助王冕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两种典型事件,展示了其孝敬母亲、自强不息的形象。纵观王冕的成长过程,作者并没有将所有年龄段的事情都写出来,而是采取了智慧取舍、详略结合的策略,凸显了这个年龄段最核心、最典型的两件事情。在整体性感知文本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呈现出来的信息进行深入思考:“王冕是怎样从七八岁的懵懂孩童,到十七八岁成长为远近闻名的人物的?请你根据王冕成长的经历绘制王冕的成长轨迹图,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在这一要求的引导之下,学生纷纷从文本内容出发,依照王冕成长的年龄发展,提炼概括相关的事件,并形成了自己的体验认知:有的认为王冕取得这样的成就其实并不意外,他从小就懂得照顾家庭、替母亲分忧;有的认为,王冕能够抓住生活中遇到的机会,暴雨之后学画荷花的举动给王冕及其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转折,这与王冕聪明、勤奋息息相关,同样也离不开王冕对生活中机会的把握……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死读课文、肤浅理解,而是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呈现出来的价值信息,为学生设计了综合性、实践性的思维对话,促进了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以及独立思考的意识,使学生生发出属于自己的深刻认知,提升了对记叙性文本的对话能力。
  三、引导思维思考,在对话中洞察取舍智慧
  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已经通过鲜活精准的语言加以展现,学生通过自主性诵读品味,即可获取丰富的认知。但事实上,一篇文章的诞生不仅仅是作者要写什么的体现,也是作者“不写什么”的思考。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倡导对话作者,感知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更要倡导在对话作者的过程中理性洞察“没有写什么”以及“为什么不写这些”。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感知,更能窥探到作者如此表达的精妙所在,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通讯《大江保卫战》中,作者就借助“保大堤”“救群众”两个核心事件展现了人民子弟兵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在“保大堤”的描写中,作者先描写解放军整体队伍抗洪救灾的场景,再聚焦典型人物黄晓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将人民子弟兵铮铮铁骨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在描写“救群众”时,作者并没有如法炮制,而是运用了一闪而过的典型画面展开描写。此时,教师则引导学生对比前后两个事件所采取的不同写法进行理性思考:“如果在描写‘救群众’时,作者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也从人民子弟兵中选择一个典型人物展开描写,不是可以从更立体化的层面展现人民子弟兵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吗?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呢?”在这样的反向思维下,学生认识到如果在两个事件中都采用相同的策略,不但会造成重复,还会引发审美的疲劳,所以作者果断舍弃了这种写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不仅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还深度洞察了作者为什么不写其他的内容,从而将学生与记叙文的对话超越了文本内容的层面,直抵作者文本的创作思维,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迈向了全新的层次中。
  四、聚焦文本矛盾,在对话中发展辩证思维
  有故事就必然有矛盾,有矛盾才能将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心境、情感以及形象特点。因此,教学记叙文就需要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文本中蕴藏的矛盾认知点上,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矛盾之处,在感知矛盾缘由、体验矛盾冲突、缓解矛盾认知的过程中,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表达策略,为学生辩证性思维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如《负荆请罪》这篇剧本的第一幕,蔺相如因为廉颇的误解,处处让着廉颇,甚至为了不与廉颇碰面,一直都躲在家中。而当韩勃质问蔺相如时,蔺相如却矢口否认,说:“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这话虽有理,但这种“底气”却与自己的行为明显是矛盾的。蔺相如这种言行迥异所形成的矛盾,正是故事情节向下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洞察人物内心世界和形象特点的有效抓手。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故事的后续发展进行研读,认识到蔺相如之所以避免与廉颇相遇,是为了不让赵国人和秦国人知晓赵国文武大臣不和的消息,否则会对赵国形成诸多不利。有了这样的体认,学生不仅发现了矛盾,还通过自己的认知解决了矛盾。随后,教师则设计了这样的情境:秦国有大臣建议攻打赵国,看到蔺相如与廉颇的和睦关系,秦王可能会怎么说?学生站在秦王的角度进行语言表达,这样换个角度来夯实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从而在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记叙文的深入感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故事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矛盾点,让学生在探寻矛盾、理解矛盾、解决矛盾的思维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度发展。
  总而言之,文本阅读需要对话策略,记叙文的阅读更需要强化对话的立场。教师应当借助记叙文语言的思维含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从教十三年,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一直在探索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常常有一些小场景引发我的思考。  场景一:老师不讲,我不会写  周末的一天,女儿在家写作文,书桌前的她抓耳挠腮、东张西望,迟迟不肯下笔写。我耐着性子问她为何不动笔写作文,她答道:“这篇习作老师没讲,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我问她:“老师不讲就不知道怎么写了吗?”她脱口而出:“老师不讲,我怎么会写啊!”我
【课例板块】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板块一:初听秋声,感受秋意。  板块二:想象秋声,感悟秋韵。  板块三:学写秋声,抒发秋情。  这一设计思路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想象与诵读的基础上,学会仿写与表达。但也有教师提出了另一种教学思路:  板块一:初听秋声,朗读展示。  板块二:寻找秋声,比较形式。  板块三:仿写片段,学会表达。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景。本文最大的亮点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并通过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赋予了山中的景物以人的情感,并且在语言表达上字字珠玑,句句含情,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篇文章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主要是因为给读者带来了意外的朋友,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并且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流露出了作者纯美的心境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最好的拐杖。相对而言,统编本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与传统教材有较大的差异,若仍按照传统思维、传统策略进行教学,必然会“水土不服”。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活用教学策略,让课堂教学充满灵动。  一、创设课堂情境,注入灵动“趣味剂”  主动性是统编本教材的首要特征,与传统教材相比,它更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其编排体系中增加了情境性,即便是汉语拼音也不例外。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感悟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对老人乐观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教师抓住文中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语段,引导
在课堂阅读交流活动中,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应当是平等、宽松、自由而和谐的。对话主体围绕文本内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倾听,共同探究,批判质疑,从而互相启发,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在这样的学习、思考、交流对话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可以尽情表达,主动分享,大胆质疑。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阅读、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一、营造平等对话氛围,让
忘不了当年“啃”刘勰《文心雕龙》的情景,忘不了那些佶屈聱牙的词汇,我原本以为《文心》也是一本难啃的大作。结果,我彻底错了。下面我将从表达的深入浅出、观点的远见卓识两大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表达的深入浅出  读罢全书,感动的是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大师的用心良苦的师爱,震惊的是其令人赞叹的智慧。基于对学生的爱与关注,对学情的了解与教法的研究,他们最终编写了这套趣味盎然的“工具书”。两位大师用有趣的故
一、单元内容及结构解读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编排了单元导语、《麻雀》 《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 《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还有“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三个板块。这一编排设计延续了三年级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麻雀》一文写了“我”在一次打猎归途中,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摔落到地面的小麻雀,伟大的母爱令“我”受到触动。《爬天都峰》一文写了假日里“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朗读,且将其贯串于各个学段的目标之中。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平等竞争的氛围,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敢读、愿读、乐读,读出感情,张扬自己的个性。本文主要对阅读教学中关于“读”的教学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阅读教学中“读”的误区  在教学中,有许多教师错误地理解课标理念,走进了阅读教学“读”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轻
寓言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口头创造的一种文学作品,以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揭示发人深省的大道理。《伊索寓言》既承载了一般性语言的基本特点,同时也蕴含着属于自己的特点。笔者依循着“伊索寓言”的特点,将寓言文本所能彰显的效益最大化。  一、紧扣文本形式,洞察《伊索寓言》外显特点  学生对寓言故事本身并不陌生,早在三年级就已经接触过《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等古典寓言故事,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