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贫困的残疾老人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十五年后,满山的树成材了。为了卖个好价钱,老人找当地媒体帮忙宣传,没想到他被媒体宣传成义务植树、改造环境的好人。接着,各地媒体纷纷报道他的事迹,无数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有人还给他寄来钱物,政府部门也送来生活补助。村干部提醒他,树不能卖了,否则他的形象就毁了。卖,可以让他脱贫,更好地生活;不卖,可以保住自己意外获得的好名声,还可以为环保作贡献。
对上述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本材料关于脱贫与环保的话题,是国家发展的中心话题,与本材料有关的知识点有三:一是经济林与生态林的区别,本材料中老人种的是用材型经济林,种树的目的就是为了砍树卖钱,二是用材型经济林在成长期也有环保作用,三是种植生态型经济林能很好地解决脱贫与环保的矛盾。
作文参考立意:
一、赞同老人卖树。老人不应该被虚名所累,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种树的目的,然后将树卖个好价钱,让自己一家过上好一点的日子。残疾老人自身难保,不应该被动揽上改造环境的重任,媒体更不宜故意将老人打造成道德圣人。老人种树卖树,是无可厚非的,相信真相大白之后,社会会理解他的行为。残疾人自力更生,努力脱贫,是比改造环境更迫切、也更人性的事情。
二、反对老人卖树。老人的行为可谓一举两得,他既获得了好名声,也为环保作了一份贡献,因此不能做既毁林又毁美誉的事情。大众对老人“义务植树”的行为是敬佩的,说明人心向善,人性向美,老人何不成全人们的美好期待呢?老人现在已经受到关注,好心人寄来钱,政府送来生活补助,相信老人即使不卖树,日子也不会比以前差。如果卖掉了树,就会让所有关心环保和热心公益的人士伤心失望,这是对社会向善之心的打击。
[作文示例]
致富流芳可双赢
万恩足
贫困老人植树求富,却因“错误宣传”而赢得名声,权衡的斧在富裕和名声之树间彷徨,但这两者并非必须伐此弃彼的冲突体,相反,两树共赢,可更加茂盛。
卖树这一原始动机是可理解的。贫困而身残的老人想栽树致富就如康斯太勃尔一心想卖画筹钱,不管从事什么事业,盈利这一目的都是存在且合理的。但盈利的方法并非单一,条条大路通罗马,途径是多样的。因此相比砍树或许经济环保的手段更能让社会信服。
媒体的宣传下名声被树立了起来。这也是好事,甚至让老农有意外的惊喜。好名聲不但提升其关注度、赢得社会的支持响应,也间接带给了他经济支持,而老农也必须清楚,名声不是噱头更不是白纸一张,他更应顺应这一局势用行动去不断完善自己的形象。
为了获得美好的未来生活,自己的生存之本和身外之名二者均不能够抛弃,既不能像奸商那样只顾盈利而损人利益,也不宜如不食嗟来之食者空留名声而生命无存。老农首先应抓住媒体效应,辨明时局,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关注,从而在社会上获得效益。如同为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为抗震救灾而传递的绿丝带一样,通过媒体宣传获得社会关注。同时采取新的措施来开放树林,古人哲言曰“连环可解也”,有时打破传统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对新生的选择,老农或许可以换一种契合社会认同的方式来致富。
同时,每个求富者都应保存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注与敬畏,应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业。老农造了一片林,他更应在自己心中造一份环保的观念。抛开斧头,他可以发展小面积水果林,营造经济林、开发旅游景点,依然能够获利,同时又从中创造了绿色的财富献给社会。
致富不意味着砍伐,流芳不代表着贫穷。抓住契机,改善方法,在经济头脑下促使个人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收获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精神提升,更是一树双赢的茂盛。
致富流芳可双赢。
[点评]
本文紧扣命题材料与任务指令,在贫困的残疾老人“卖树”还是“不卖”的权衡与思考中,把自己的选择——“富裕和名声”两树共赢,更加茂盛的理由阐述得到位而深入。文章运用多种方法辩证说理,既析原因又指方法,能做到入理的同时人情,思想有见地,语言有文采。(指导老师:夏净)
种树卖钱又何妨?
范慧雯
对于贫困老人种树脱贫被宣传成义务植树一事,村干部的提醒也是不无道理的。可是,我想问一句:让一位老人十五年的心血瞬间“充公”,你们于心何忍?我想说一句:种树卖钱又何妨?
管仲有句话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倒不是说老人就不应该为环保作贡献,但首先应该保证的,难道不应该是老人的生活吗?老人一开始种植的就是经济林,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更何况残疾老人辛苦十五年,就因为“为环保做贡献”就要充公,不是太过道德绑架了吗?
我要对老人说:您不必感到羞愧,这片山林本来就是归您所有,卖钱,没有人能指责您!
而对于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丘吉尔的话嘲讽味更强:“谣言已经跑遍了半个地球,而真相还没来得及穿上裤子。”对老人的委托加以扭曲,报道不符合事实的“新闻”,当地媒体首先违背了新闻工作者“讲实话”的职业道德,应当受到指责。
村干部的提醒虽然是出于关心,但更应该认识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光靠一个好名声就行,而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生活。当地政府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注意到老人的困境,送来生活补助是值得赞许的。
而站在政府的角度来说,更应当鼓励老人卖掉这批树,让他脱贫,过更好的生活。这样做能够鼓励穷困的人们勤奋劳动,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自食其力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警示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扶贫,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最后,是那些被老人“奉献精神”感动的群众。如果听说老人最终把树卖了,可能会在网络上激起一片骂声,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而这些本来都来自媒体的错误导向。与其把为环保作贡献的希望寄托在本应得到关心呵护的老人身上,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做真正的实践者;与其指责老人欺骗,不如反思媒体行为,并为老人自食其力实现脱贫点个赞。 种树卖钱又何妨!这并不是欺世盗名,也不是利益至上,而是真正切合实际的人文关怀。
[点评]
这篇考场满分作文写得很成功。标题采用反问句式,观点明确又引人思考。开头段先简单概述材料,肯定村干部的提醒,然后轻轻一转,摆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点题。第二段承接开头观点,强调老人种植的是经济林,否定了“为环保做贡献”的道德绑架,自然引出第三段对老人说的话,轻言细语中再一次申明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的四至七段,从媒体、村干部、当地政府、群众等角度多方论证中心。最后再一次斩钉截铁地强调“种树卖钱又何妨”的观点,并上升到“人文关怀”的高度,立意高远。(指导老师:夏净)
不卖树。有何不可?
李晶晶
满山成材的树,卖,还是不卖,全在老人的一念之间。为自己更好地生活,还是为他人,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全凭老人的本心。人性本善,坚守道义,无私奉献,不卖成材树,赢得好名声,何乐不为?
穷是什么?富又是什么?
钱财乃身外之物,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物质上贫困的残疾老人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满山的树成材了,他为了卖个好价钱,找当地媒体帮忙宣传。这样看来,他本意是追求物质上的富有。这是人之常情,并没有错。阴错阳差,被宣传成义务植树、改造环境的好人。看似剧情大逆转,究其本质,老人是在环保方面作出了贡献。试想这十五年,满山的树又怎会没有给当地环境带来积极影响呢?可以说,老人在精神方面还是富有的。
从“假奉献”到“真奉献”只需一步,那就是不卖树。这一伟大举措,也是从物质方面到精神方面的升华。鲁迅曾说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倘若卖树,从短期看,老人富有了。但是形象也就毁了,带来的社会效应也不如不卖树引起的反响好,甚至渐渐地会感到不能融入这个社会。从长远看,不卖树堪为上举。
不仅为自己活,也為他人活。人不是一个个孤岛,而是社会这片广阔的大陆上的一员,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彼此相关。正如,在各地媒体纷纷报道老人的事迹之后,无数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有人还给他寄来钱物,政府部门也送来生活补助。老人生活上有了物质保障,心灵上也感受到温暖。这样,让正能量充满整个社会,不是更好吗?
因此,我建议老人不卖树,用善意的谎言来保住意外获得的好名声,为环保作贡献。愿我们每个人都像蜡烛一样,用尽所有的光来散发所有的热,给别人以光,以温暖。
当善行弥漫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社会会更好!
不卖树,有何不可?
[点评]
本文观点明确。“不卖树,有何不可?”考生围绕事件展开说理,且能从不同的角度讲出合情合理的道理,写出了小作者对人对事的独立思考。语言通顺,但略乏文采。(指导老师:卢美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贫困的残疾老人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十五年后,满山的树成材了。为了卖个好价钱,老人找当地媒体帮忙宣传,没想到他被媒体宣传成义务植树、改造环境的好人。接着,各地媒体纷纷报道他的事迹,无数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有人还给他寄来钱物,政府部门也送来生活补助。村干部提醒他,树不能卖了,否则他的形象就毁了。卖,可以让他脱贫,更好地生活;不卖,可以保住自己意外获得的好名声,还可以为环保作贡献。
对上述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本材料关于脱贫与环保的话题,是国家发展的中心话题,与本材料有关的知识点有三:一是经济林与生态林的区别,本材料中老人种的是用材型经济林,种树的目的就是为了砍树卖钱,二是用材型经济林在成长期也有环保作用,三是种植生态型经济林能很好地解决脱贫与环保的矛盾。
作文参考立意:
一、赞同老人卖树。老人不应该被虚名所累,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种树的目的,然后将树卖个好价钱,让自己一家过上好一点的日子。残疾老人自身难保,不应该被动揽上改造环境的重任,媒体更不宜故意将老人打造成道德圣人。老人种树卖树,是无可厚非的,相信真相大白之后,社会会理解他的行为。残疾人自力更生,努力脱贫,是比改造环境更迫切、也更人性的事情。
二、反对老人卖树。老人的行为可谓一举两得,他既获得了好名声,也为环保作了一份贡献,因此不能做既毁林又毁美誉的事情。大众对老人“义务植树”的行为是敬佩的,说明人心向善,人性向美,老人何不成全人们的美好期待呢?老人现在已经受到关注,好心人寄来钱,政府送来生活补助,相信老人即使不卖树,日子也不会比以前差。如果卖掉了树,就会让所有关心环保和热心公益的人士伤心失望,这是对社会向善之心的打击。
[作文示例]
致富流芳可双赢
万恩足
贫困老人植树求富,却因“错误宣传”而赢得名声,权衡的斧在富裕和名声之树间彷徨,但这两者并非必须伐此弃彼的冲突体,相反,两树共赢,可更加茂盛。
卖树这一原始动机是可理解的。贫困而身残的老人想栽树致富就如康斯太勃尔一心想卖画筹钱,不管从事什么事业,盈利这一目的都是存在且合理的。但盈利的方法并非单一,条条大路通罗马,途径是多样的。因此相比砍树或许经济环保的手段更能让社会信服。
媒体的宣传下名声被树立了起来。这也是好事,甚至让老农有意外的惊喜。好名聲不但提升其关注度、赢得社会的支持响应,也间接带给了他经济支持,而老农也必须清楚,名声不是噱头更不是白纸一张,他更应顺应这一局势用行动去不断完善自己的形象。
为了获得美好的未来生活,自己的生存之本和身外之名二者均不能够抛弃,既不能像奸商那样只顾盈利而损人利益,也不宜如不食嗟来之食者空留名声而生命无存。老农首先应抓住媒体效应,辨明时局,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关注,从而在社会上获得效益。如同为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为抗震救灾而传递的绿丝带一样,通过媒体宣传获得社会关注。同时采取新的措施来开放树林,古人哲言曰“连环可解也”,有时打破传统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对新生的选择,老农或许可以换一种契合社会认同的方式来致富。
同时,每个求富者都应保存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注与敬畏,应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业。老农造了一片林,他更应在自己心中造一份环保的观念。抛开斧头,他可以发展小面积水果林,营造经济林、开发旅游景点,依然能够获利,同时又从中创造了绿色的财富献给社会。
致富不意味着砍伐,流芳不代表着贫穷。抓住契机,改善方法,在经济头脑下促使个人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收获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精神提升,更是一树双赢的茂盛。
致富流芳可双赢。
[点评]
本文紧扣命题材料与任务指令,在贫困的残疾老人“卖树”还是“不卖”的权衡与思考中,把自己的选择——“富裕和名声”两树共赢,更加茂盛的理由阐述得到位而深入。文章运用多种方法辩证说理,既析原因又指方法,能做到入理的同时人情,思想有见地,语言有文采。(指导老师:夏净)
种树卖钱又何妨?
范慧雯
对于贫困老人种树脱贫被宣传成义务植树一事,村干部的提醒也是不无道理的。可是,我想问一句:让一位老人十五年的心血瞬间“充公”,你们于心何忍?我想说一句:种树卖钱又何妨?
管仲有句话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倒不是说老人就不应该为环保作贡献,但首先应该保证的,难道不应该是老人的生活吗?老人一开始种植的就是经济林,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更何况残疾老人辛苦十五年,就因为“为环保做贡献”就要充公,不是太过道德绑架了吗?
我要对老人说:您不必感到羞愧,这片山林本来就是归您所有,卖钱,没有人能指责您!
而对于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丘吉尔的话嘲讽味更强:“谣言已经跑遍了半个地球,而真相还没来得及穿上裤子。”对老人的委托加以扭曲,报道不符合事实的“新闻”,当地媒体首先违背了新闻工作者“讲实话”的职业道德,应当受到指责。
村干部的提醒虽然是出于关心,但更应该认识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光靠一个好名声就行,而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生活。当地政府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注意到老人的困境,送来生活补助是值得赞许的。
而站在政府的角度来说,更应当鼓励老人卖掉这批树,让他脱贫,过更好的生活。这样做能够鼓励穷困的人们勤奋劳动,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自食其力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警示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扶贫,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最后,是那些被老人“奉献精神”感动的群众。如果听说老人最终把树卖了,可能会在网络上激起一片骂声,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而这些本来都来自媒体的错误导向。与其把为环保作贡献的希望寄托在本应得到关心呵护的老人身上,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做真正的实践者;与其指责老人欺骗,不如反思媒体行为,并为老人自食其力实现脱贫点个赞。 种树卖钱又何妨!这并不是欺世盗名,也不是利益至上,而是真正切合实际的人文关怀。
[点评]
这篇考场满分作文写得很成功。标题采用反问句式,观点明确又引人思考。开头段先简单概述材料,肯定村干部的提醒,然后轻轻一转,摆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点题。第二段承接开头观点,强调老人种植的是经济林,否定了“为环保做贡献”的道德绑架,自然引出第三段对老人说的话,轻言细语中再一次申明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的四至七段,从媒体、村干部、当地政府、群众等角度多方论证中心。最后再一次斩钉截铁地强调“种树卖钱又何妨”的观点,并上升到“人文关怀”的高度,立意高远。(指导老师:夏净)
不卖树。有何不可?
李晶晶
满山成材的树,卖,还是不卖,全在老人的一念之间。为自己更好地生活,还是为他人,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全凭老人的本心。人性本善,坚守道义,无私奉献,不卖成材树,赢得好名声,何乐不为?
穷是什么?富又是什么?
钱财乃身外之物,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物质上贫困的残疾老人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满山的树成材了,他为了卖个好价钱,找当地媒体帮忙宣传。这样看来,他本意是追求物质上的富有。这是人之常情,并没有错。阴错阳差,被宣传成义务植树、改造环境的好人。看似剧情大逆转,究其本质,老人是在环保方面作出了贡献。试想这十五年,满山的树又怎会没有给当地环境带来积极影响呢?可以说,老人在精神方面还是富有的。
从“假奉献”到“真奉献”只需一步,那就是不卖树。这一伟大举措,也是从物质方面到精神方面的升华。鲁迅曾说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倘若卖树,从短期看,老人富有了。但是形象也就毁了,带来的社会效应也不如不卖树引起的反响好,甚至渐渐地会感到不能融入这个社会。从长远看,不卖树堪为上举。
不仅为自己活,也為他人活。人不是一个个孤岛,而是社会这片广阔的大陆上的一员,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彼此相关。正如,在各地媒体纷纷报道老人的事迹之后,无数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有人还给他寄来钱物,政府部门也送来生活补助。老人生活上有了物质保障,心灵上也感受到温暖。这样,让正能量充满整个社会,不是更好吗?
因此,我建议老人不卖树,用善意的谎言来保住意外获得的好名声,为环保作贡献。愿我们每个人都像蜡烛一样,用尽所有的光来散发所有的热,给别人以光,以温暖。
当善行弥漫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社会会更好!
不卖树,有何不可?
[点评]
本文观点明确。“不卖树,有何不可?”考生围绕事件展开说理,且能从不同的角度讲出合情合理的道理,写出了小作者对人对事的独立思考。语言通顺,但略乏文采。(指导老师:卢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