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陶行知对终身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亲历,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现代教育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从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对象和内容出发,试阐述了该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更好的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 终身教育 当代價值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革事业,留下了大量著作。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本理论,也是他最主要的教育理论。他的“生活教育论”中有着许多有益的主张和非常有价值的见解。这个理论贯穿在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各个方面。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即来源于其 “生活教育论”。
  一、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形成过程
  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是在我国处于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最早可追溯到他从美国留学回来不久。他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挽救国家,振兴中华民族,他和其他当时著名的爱国人士一起,发出了“兴学图强”的口号。在他的思想中,“学”、“教”都是连续的、终身的。早在1917年,在《新教育》这篇论文中,就提出“天天变动,就天天受教育,差不多从出世到死,与人生为始终的样子,他哪一天生存不是学,你哪一天学不是生存呢?”在1934年,他提出了“整个寿命的教育”的观点,指出:“现在这种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的教育制度,都可以‘短命教育’四个代表之,我们要干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不是短命的教育。”陶行知又以简朴的语言生动地、完整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了棺材才算毕业。”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陶行知更是正式使用“终身教育”的概念。在《为四万万中国人民提倡民主教育的初步计划》一文中将终身教育作为民主教育的指导原则:“终身教育培养求知欲。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这些论述都清晰地反映了陶行知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
  二、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的对象
  陶行知的教育对象是全民的教育,“下起新生婴儿,上至古稀老人,有在校学生,有在职成人;有上层阶级的统治者,更多的是有下层的普通民众”,即“全社会所有成员,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水平,都需要接受继续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不是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算完事的。它应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包括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同阶段的学前、小学、中学以及成人教育等等,应是一种“整个寿命的教育”。“他主张不同阶段的教育应从纵的方面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系列,使人们永远‘与时代俱进’”。陶行知的终身教育对象大体包括:幼儿教育、教师教育、女子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其中陶行知非常重视成人教育,他认为:“中国成人教育,特别重要。是开发现代文明宝库的‘钥匙’,是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的根本措施。”他把成人教育视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之一,陶行知一贯坚持对成人进行教育和再教育。他认为对成人教育的推行,可以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不仅如此,陶行知还认为成人教育承载着补习教育、继续教育的重要职能。即使那些已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成人,也存在着接受再教育或继续教育的必要,因为那些在国内受过教育的成年人,由于他们接受的多是与生产、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的教育,所以他们多是不合格的公民和劳动者,成人教育必须着眼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社会的生产力,使国家得以富足强大。其中最基本的是培育人的国民精神。为此,陶行知于1946年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吸收在职青年工人入学业余学习,发起“社会大学运动”,并总结出:“办高等的社会大学,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是要有热心的教授;第二个是要好学而又大学学历的失学青年;第三要有大学之道。”还设想今后的社会大学要更为丰富多样,除了无形的社会大学外,他还要求中国应向先进国家学习,增设补习大学和夜大学等。
  三、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的内容
  终身教育思想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总体上是受生活教育理论支配和制约的。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中强调,人应该不仅仅满足于学校中所学到的东西,而是应该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利用各种途径和场合去提高自己。这样,学习与生活、社会就不能分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还强调要把生活和社会作为“无形的大学”,“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类都是先生而且都是学生,新世界之创造是文明的主要功课。无形的社会大学虽无社会大学之名,实实在在它是一个最伟大的大学,最自由的大学,最合乎穷人需要的大学”。
  四、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着力倡导的新型教育制度。陶行知先生对终身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亲历,对我国当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陶行知一贯强调学习的自觉和自动,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自觉性之启发,创造力之培养,教育之普及,及生活之提高。”他认为实施终身教育的要义就是培养求知欲,培养人的学习习惯;认为“一旦养成学习习惯,个人就能终身进步不断”。使其“终身是一个继续不断的现代人”,凸显了其终身教育思想的动性目的。终身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向。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如果不去不断学习是很难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发展之需求的,应把受教育贯穿于人一生各个阶段。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我。
  (二)终身教育应是全民的教育
  陶行知所倡导的教育是面向广大大众和平民的,在教育实践中,并根据当时社会的实情他提出“应向平民及乡村提供好的教育”,要“唤醒锄头来革命”,大力提倡平民及乡村教育运动,认为教育只有面向民众才是根本。其终身教育思想是为人大众服务的教育,是同中国民众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代终身教育倡导者之一的保罗?郎格朗认为:教育是个集体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参与,从事社会各种职业的人都可以参与到教师的队伍中来。随这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终身教育制度就迫在眉睫,应尽可能的保证全民的全程教育。
  (三)教育应贯穿人生的始终
  陶行知明确指出“我们要干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派生物,也是该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尽管他没有专文论述“终身教育”思想,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却处处反映出其“终身教育”思想,并构成其“终身教育”理论。内容丰富,很有时代感。按照他的终身教育观点,人自出生以后就要受教育,并且一直要受教育到生命的结束,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人生有多长,教育也就有多久。人生各个阶段都要受教育,不能只在生命的某个年龄阶段受教育。“陶行知的终身教育理论使传统教育的结构纵轴得到延伸,使教育越过学校教育的局限,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陶行知在教育观念上的全新理解和认识,认为教育不再是学校的同义语,而是贯穿于人生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今世界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应运而生的终身教育理论,就是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揭示了这个原理。“未来社会是一个教育化的社会和学习化的社会。”我们要认真借鉴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的成长转向学校—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一正确道路上来,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湖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10):634
  [2] 湖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10):554
  [3] 曾德强.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07(5):10
  [4] 霍玉敏.陶行知终身教育理论的现代意义[J].成人教育,2006 (11):24
  [5] 周洪宇.陶行知:现代终生教育思想的先驱[J].行知论坛,2007(3):9
  [6] 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598
其他文献
硬盘组织和存储结构的知识对于了解硬盘中数据的组织与存储,对于硬盘中数据的维护与修复,都很重要。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信息共享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信息系统促使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生产的快速发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在认知活动中,如果能唤起认知主体的意识,就能充分调动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实践证明:教学中,巧妙设计主体体验活动,构建主体体验课堂,就能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  关键词:认知主体;主体体验;有效课堂;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由三个重要因素构成:学生主体、知识客体、教师媒体。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在认知活动中,如果能唤
20世纪之初人文精神的再次复出,使人们再次意识到人文思想的重要性,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责任意识愈演愈弱,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没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的重点之一。教学中应该通过课前激趣,领悟文本;课内探究,授之以渔;课外延伸,拓宽天地等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品析、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  关键词:自主;学习;古诗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要“认识
经深入调查研究,利用大量可靠数据,科学地论证了大连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的演变过程、入侵方式、入侵成因及入侵危害。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措施。
初中数学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师需要真正把握内涵,并努力做到多方面开放,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学生。
企业工程实践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在培养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企业团队精神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从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
学生课堂上做小动作不足为怪,这是每一个做过学生的人都做过的,每一位教师都司空见惯的。但对教师而言,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学生做小动作的频次,则是一项重要的,也是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  很早就有这种说法:教师讲得井井有条,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这是对不讲究教学方法,一味辛勤教学的教师的课堂的生动刻画!  在这样的课堂里杜绝学生做小动作是不现实
[摘 要]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是一种低成本的串行通讯网络,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控制。LIN总线是一种辅助的总线网络,在不需要CAN总线的带宽和多功能的场合,比如智能信号装置之间的通讯使用LIN总线可大大节省成本。LIN技术规范中除定义了基本协议和物理层外还定义了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接口。本文基于此,对LIN总线协议在低速电子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