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促进者。实践表明,小学数学的“说话”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说话”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众多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比书面运算能力差得多。虽然他们一般都能按照要求解题,但有很多学生都不能准确地、有逻辑地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主要是由数学课程所特有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数学是由一些比较概括、抽象的数字、公式和定律组成的,它比较侧重实际操作)所决定的,导致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脑,却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口头表达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采用以下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说话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情境,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挑起新旧知识间和学生认知活动中的矛盾,使原来静止的暂时平衡的知识形成不平衡,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问题情感,产生“愿意学”和“想问、敢问”的欲望,形成学习动力,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情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动物王国里的小兔要盖新房子了,小猪很热心,纷纷赶来帮它盖房子,希望帮它的房子盖得又坚固又漂亮。出示情景图,你们瞧,他们干得多起劲呀!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呢?比一比,你能知道什么?”教师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自然就有了说的欲望。
二、加强动手操作,奠定说话基础
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而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坚持让学生自己探索,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借助于直观操作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等动手操作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说操作演示过程,说探索过程,说思考过程,说归纳过程,使大脑中分散的、不稳定的、暂时的、不连续的表象在“说话”中进行连接、沟通,得到稳定、持久的连续表象,让学生感悟探索过程中蕴涵的道理,促使思维有条理、有层次,化内部的无声语言为外部的有声语言,更好地促进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讨论活动,搭建说话平台
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可以促进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相互激励,集思广益,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习热情高涨,把思维引向深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鼓励学生在充分思考中讨论,甚至可以展开争论,培养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养成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的良好学习习惯。并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通过个人说、同学说、小组说、集体说等形式,促进生生、师生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同时还要营造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进行积极评价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自由争辩”的良好学风,提高学生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
四、规范数学语言,提高说话水平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要求“说理清楚,语言规范”,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们用语方面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使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得到训练。让学生说计算过程,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把过程说得一清二楚,不但自己再次理清了学习思路,而且让别人学习和掌握了计算方法。比如:简便计算245 137 155 163这一题为例,可以这样说计算过程:原式等于245加155加137加163,然后等于括符245加155反括符,再加括符137加163反括符,等于400加300,最后等于700。让说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也就是说把想的过程说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理清学路。再以计算上题245 137 155 163为例,可以让学生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利用加法的交换律性质,原式等于245 155 137 163,再利用加法的结合律性质,接着等于(245 155) (137 163),因为这样结合计算,每两数可凑整百数,计算较简便,所以再等于400 300,结果等于700。
五、关注后进生,增强说话信心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难点在于训练后进生。后进生上课一般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他不善于观察,不喜欢听讲,不会思考,回答问题时胆小,声音小,若说错,遭同学嬉笑,下次就更不敢举手发言了。不说也就不想,不动脑子。所以辅导后进生学会动脑子,就要设法使后进生学会动脑子,敢开口讲话,会回答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说话心态。如:对那些性格内向,害羞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说话的勇气。对班级里那些嘲笑别人的学生,老师要多加教育,告诉他们嘲笑别人是不对的,是不应该的,谁都有说错的时候,如果自己说错,也被别人嘲笑,心情会怎样呢?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学生大胆地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并要让他们知道老师最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样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顾虑,学生自然就敢说了。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加强数学课堂说话训练,既能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说话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情境,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挑起新旧知识间和学生认知活动中的矛盾,使原来静止的暂时平衡的知识形成不平衡,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问题情感,产生“愿意学”和“想问、敢问”的欲望,形成学习动力,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情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动物王国里的小兔要盖新房子了,小猪很热心,纷纷赶来帮它盖房子,希望帮它的房子盖得又坚固又漂亮。出示情景图,你们瞧,他们干得多起劲呀!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呢?比一比,你能知道什么?”教师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自然就有了说的欲望。
二、加强动手操作,奠定说话基础
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而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坚持让学生自己探索,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借助于直观操作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等动手操作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说操作演示过程,说探索过程,说思考过程,说归纳过程,使大脑中分散的、不稳定的、暂时的、不连续的表象在“说话”中进行连接、沟通,得到稳定、持久的连续表象,让学生感悟探索过程中蕴涵的道理,促使思维有条理、有层次,化内部的无声语言为外部的有声语言,更好地促进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讨论活动,搭建说话平台
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可以促进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相互激励,集思广益,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习热情高涨,把思维引向深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鼓励学生在充分思考中讨论,甚至可以展开争论,培养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养成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的良好学习习惯。并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通过个人说、同学说、小组说、集体说等形式,促进生生、师生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同时还要营造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进行积极评价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自由争辩”的良好学风,提高学生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
四、规范数学语言,提高说话水平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要求“说理清楚,语言规范”,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们用语方面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使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得到训练。让学生说计算过程,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把过程说得一清二楚,不但自己再次理清了学习思路,而且让别人学习和掌握了计算方法。比如:简便计算245 137 155 163这一题为例,可以这样说计算过程:原式等于245加155加137加163,然后等于括符245加155反括符,再加括符137加163反括符,等于400加300,最后等于700。让说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也就是说把想的过程说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理清学路。再以计算上题245 137 155 163为例,可以让学生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利用加法的交换律性质,原式等于245 155 137 163,再利用加法的结合律性质,接着等于(245 155) (137 163),因为这样结合计算,每两数可凑整百数,计算较简便,所以再等于400 300,结果等于700。
五、关注后进生,增强说话信心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难点在于训练后进生。后进生上课一般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他不善于观察,不喜欢听讲,不会思考,回答问题时胆小,声音小,若说错,遭同学嬉笑,下次就更不敢举手发言了。不说也就不想,不动脑子。所以辅导后进生学会动脑子,就要设法使后进生学会动脑子,敢开口讲话,会回答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说话心态。如:对那些性格内向,害羞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说话的勇气。对班级里那些嘲笑别人的学生,老师要多加教育,告诉他们嘲笑别人是不对的,是不应该的,谁都有说错的时候,如果自己说错,也被别人嘲笑,心情会怎样呢?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学生大胆地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并要让他们知道老师最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样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顾虑,学生自然就敢说了。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加强数学课堂说话训练,既能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