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对欣赏学生、激发兴趣、乐于沟通等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总结反思,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欣赏 激发 沟通 非智力因素
  欣赏学生,激发兴趣,乐于沟通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我所教学的中学位于农村,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需要老师的激发。怎样在教学中利用这些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对于如何利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我有如下反思。
  一、欣赏学生使学生内心产生强大动力
  欣赏教育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肯定表扬学生的某些优点,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位学生的长处,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关爱,只要得到这些,他们就会愉悦,就会越来越优秀。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这样的一次经历让我刻骨铭心:一次我正在上数学课,其他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看黑板,发现一个学生埋着头,当我走近他发现他在做语文作业时,真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是我冷静地一想,轻声对他说:“你这么聪明,老师对你有信心,这样做不太好吧,不要让老师失望,把你学习语文的精神用来学数学,数学成绩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这样他勉强地放下语文作业,加入到数学课堂,后来我又多次找他谈心,教他学习数学的方法。他的数学成绩慢慢有了进步。他的字写得很好,我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并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一些作业题和答案,这样他的成绩从三四十分增加到五六十分,再到七八十分,最后进入优等生的行列。并且顺利进入高中重点班,最后考上大学,现在他和我一样也是一位教师,而且也教数学这门课,我们每次见面,他都会说到我对他的鼓励和帮助。可见欣赏学生,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还对学生的智力和个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好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要求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很多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都会设计各类情境,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从不想学变为想学和好学。
  1.创设“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教学情境。
  在解决比较困难繁琐的数学问题时,我往往将其分解成几个由易到难的知识点,然后慢慢深入,让学生再解决一个相对容易的问题就能体验到一次成功感,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维的缜密性和深邃性。这样学生就会一步一步地跟着老师的思维,最终解决整个问题。
  例如,在讲“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我先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引入,将四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从而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五边形,最后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
  2.利用悬念,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能使学生就数学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猜不透、想不通,但是又丢不开、放不下,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数学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设置悬念,只要教师留心,材料到处都是。
  3.利用实验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实验不仅在化学、物理中被用来寻找规律、法则和验证假设,还可以用在数学教学中,这样能使学生有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利用三角函数测量旗杆高度”时,可以利用实验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在地面选取一点P,此时测量出P点到旗杆顶端的仰角为X,前进S米以后到达Q点,此时测量出Q点到旗杆顶端的仰角为Y,从而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旗杆的高度H。
  4.利用数学中的美,创设美学情境。
  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现在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在不断提高,可以利用学生对美的追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在感受美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中的全等、相似、对称、旋转、圆及三视图都能感受到数学的美。
  三、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数学教学更和谐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学生在下面模模糊糊地听,学习效率不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学生多一些互动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都详细了解。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查漏补缺,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交流情感。
  数学和其他学科不同,在文科教学中,教师可以跟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交流,跟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数学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还在教学方法上无法跟文科教学相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教师应对每位学生都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分析,了解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放下老师的架子,多关心、多表扬、多交流帮助学生,让老师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就会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善于利用非智力因素影响数学教学,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马春泉.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考试周刊,2012,(23).
  [3]http://www.jxteacher.com/zxl/column21741/8a29b6ea-94ac-4e60-8076-f03f23a99263.html.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教育必须为这一宗旨服务。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然而,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对创新能力的重视不够。由于中高考的引导,作文教学住往带有应试目的。教师拼命地教学生作文应试技巧,如何安排结构、如何构思、如何立意等条条款款铺天盖地地传授给学生。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作文技
摘 要: 所谓解题直觉思维,就是在接触到一个问题时,头脑对其进行快速认识及反映,并在第一时间得出大概的解题思路.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拥有直觉思维能力,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针对高中数学解题直觉思维培养的方法问题,本文从积累知识、大胆猜想、善于联想、发散思维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直觉思维 能力培养  人类有三大思维方式: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直觉思
摘 要: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广大学生学习物理学、化学及计算机学的基础课程,可以说,数学对于塑造人的理性思维有独特的作用。然而,当前我们发现一些之前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成绩不断下降,而且这种现象在高中比较普遍。本文重点阐述了影响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成绩 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  一、影响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因素  1.教材变化带来的不适应  初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是一类有毒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由曲霉属真菌和青霉属真菌代谢产生,其中毒性比较强的是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尤其对肾脏能造成很强的损伤,临床上被认
摘 要: 从特殊入手研究数列的性质,再扩大到一般,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函数与数列 特殊到一般 类比归纳  数列的学习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比重很大,难度不小,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推理能力,以及知识、方法的迁移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所迷宫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基石,复杂多变,让很多学生都难以捉摸.
摘 要: 函数思想即以函数性质、函数理念作为基本出发点分析、转化和解决数学问题.函数思想本质上属于数学思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起着横向联系之功效,有助于分析与解决高中数学难题.文章强调以函数思想为指导思想,指导高中数学方程式、不等式,以及数列等知识内容的解题程序,以期能够成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 函数思想 高中数学解题 方程式 不等式 数列  函数思想本身属于
摘 要: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关系到高中生的学习质量。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点的讲解,没有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从学生个性化教育角度出发,找到更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
摘 要: 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数学认知的理解、问题解决过程、迁移,以及认知策略的选择。本研究调查发现:广东省城镇高一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无性别差异。应消除“在数学学习上,女生天生就不如男生”的传统看法,平等对待男、女生的信念。  关键词: 高一学生 数学认识信念 性别差异  一、引言  在数学教育研究领域里,随着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一致认为:如果要加强对数学学习本质
摘 要: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一次深远变革,是新时期中学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中学阶段又是学生学习知识与形成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学数学教学要努力提高教学实效,这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就新时期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阐述了看法和观点,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一次深远变革,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