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学校进一步教育的基础,如何做好小学教育历来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教师讲知识性的内容多了,不是怕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就是怕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讲趣味性的内容多了,就怕该讲到的知识没讲到位,进而耽误教学进程,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实现不了教学目标。其实,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就是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知识与趣味并重,“刚柔并济”方能“驾驭万物”。
一、实施知识与趣味并重教学的现实依据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起点的懵懂期,他们对事物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对美好事物充满了兴趣。当然,很多学生也会有性格内向、缺乏持久力等缺点。因此,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必须有确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以便于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更好的操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有的数学教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数学本来就具有抽象性,因此,数学课堂的枯燥在所难免。”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该有的。数学本身抽象不假,但是作为“教学艺术家”的教师应当变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如此,则必能以极高的效率、极好的效果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培育全面发展学生的目的。
二、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的小学数学教学
1.对小学数学知识性内容的合理掌控
小学数学的知识性内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对数(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等)的认识以及不同类型数的转换,算法(加、减、乘、除)及其相关规律(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等)的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和空间图形(圆柱、圆锥、长方体等)的初步认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运用(数学应用题的有关内容),等等。其内容并不算多,但是其中有些内容的安排并不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识规律。因此,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创新教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合理安排知识性内容的传授。比如“角的初步认识”就可以和“三角形”的内容放在一起教授;“钟表的认识”就可以和“时、分、秒”联系在一起学习;等等。
2.趣味性教学的应用
数学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工具,学生可以借助数学的力量来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并从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因此,对知识的有效灌输无可厚非,但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教学当然更甚,趣味性教学即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学到钟表和“时、分、秒”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入:“‘兄弟两人同走路,一摆一摆走一步,常年劳累不停歇,走来走去未出户’;‘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转圈圈。不吃饭来不睡觉,你说奇怪不奇怪?’你们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效果自然就好。
比如讲到“长度的单位和测量”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手边的课本、作业本等,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直尺去测量它们,或者让学生用直尺测量一下同桌的手掌的长短,这样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必然兴趣大增。还有“重量的单位和测量”部分,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家里的设备分别称量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爷爷奶奶的体重,然后比一比谁的体重大。关于重量的内容还可以和乘法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周末陪妈妈买菜的时候帮助妈妈计算花费等。
3.知识性内容和趣味性教学要并重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切不可厚此薄彼,一定要注意两者的有机结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预备教学计划,筛选出适合采用兴趣教学的内容,切不可一刀切,不论适合不适合都采用趣味教学,那不但会得不到好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过度开发学生的兴趣“宝矿”,最终使“资源枯竭”。因此,这里需要教师格外注意。
总之,小学数学以其独特的性质存在于小学教育中,关于它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共同探索,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实施知识与趣味并重教学的现实依据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起点的懵懂期,他们对事物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对美好事物充满了兴趣。当然,很多学生也会有性格内向、缺乏持久力等缺点。因此,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必须有确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以便于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更好的操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有的数学教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数学本来就具有抽象性,因此,数学课堂的枯燥在所难免。”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该有的。数学本身抽象不假,但是作为“教学艺术家”的教师应当变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如此,则必能以极高的效率、极好的效果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培育全面发展学生的目的。
二、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的小学数学教学
1.对小学数学知识性内容的合理掌控
小学数学的知识性内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对数(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等)的认识以及不同类型数的转换,算法(加、减、乘、除)及其相关规律(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等)的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和空间图形(圆柱、圆锥、长方体等)的初步认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运用(数学应用题的有关内容),等等。其内容并不算多,但是其中有些内容的安排并不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识规律。因此,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创新教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合理安排知识性内容的传授。比如“角的初步认识”就可以和“三角形”的内容放在一起教授;“钟表的认识”就可以和“时、分、秒”联系在一起学习;等等。
2.趣味性教学的应用
数学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工具,学生可以借助数学的力量来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并从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因此,对知识的有效灌输无可厚非,但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教学当然更甚,趣味性教学即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学到钟表和“时、分、秒”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入:“‘兄弟两人同走路,一摆一摆走一步,常年劳累不停歇,走来走去未出户’;‘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转圈圈。不吃饭来不睡觉,你说奇怪不奇怪?’你们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效果自然就好。
比如讲到“长度的单位和测量”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手边的课本、作业本等,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直尺去测量它们,或者让学生用直尺测量一下同桌的手掌的长短,这样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必然兴趣大增。还有“重量的单位和测量”部分,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家里的设备分别称量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爷爷奶奶的体重,然后比一比谁的体重大。关于重量的内容还可以和乘法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周末陪妈妈买菜的时候帮助妈妈计算花费等。
3.知识性内容和趣味性教学要并重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切不可厚此薄彼,一定要注意两者的有机结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预备教学计划,筛选出适合采用兴趣教学的内容,切不可一刀切,不论适合不适合都采用趣味教学,那不但会得不到好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过度开发学生的兴趣“宝矿”,最终使“资源枯竭”。因此,这里需要教师格外注意。
总之,小学数学以其独特的性质存在于小学教育中,关于它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共同探索,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