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语道破为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生活是文学家的母亲。”我们可以说生活孕育了语文,生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源泉。从生活中学语文就找到了根,寻到了源。生活象一只万花筒,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学语文就是去赏花,慧眼识珠欣喜激越;生活似一座反应堆,连锁裂变,似真似幻,语文就是跟踪器,如影随形,扫描探测;生活是一道风景线,五彩斑斓, 栩栩如生,语文是相机是画笔,再现生活,表现理想:生活为语文的教与学输送着鲜活丰盛的素材,令人刮目相待,倍加珍爱。我们应当感谢生活。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更应重视语文与生活的水乳交融鱼水难离的关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人生的感情;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悟生活,分析社会,创新实践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锤炼语文技能。因此提供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指明语文学习的便捷途径,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这里需要纠正一种偏颇,即青睐于正统教材,不屑于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仿佛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殊不知这正是生活中的语文的生命原生态,下里巴人也登大雅之堂,可以进入神圣的课堂。
一、民间文学拾贝。民间文学作品是人民口耳相传集体智慧的结晶,引进借鉴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1.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从前有座山……”
这是故事的标本。可以多角度提炼主旨:平凡祥和的生活;周而复始的悲哀;力主改革的警示。修辞运用顶针格真乃珠联璧合。
2.相声。可学习包袱悬念的巧设,幽默机智的语言等。刘伟、马季的《吹牛》、《老少乐》中大胆的夸张,离奇的想象,词语的聚集令人叫绝。
3.民谣。如:“跳舞一夜两夜不累,喝酒三瓶四瓶不醉,宴席五场六场不退,工作一样不会”。
数字的列序,章法上的对比如此醒目强烈。
又如:“对上级象和珅,对下级象泰森,讲话象孔繁森,喝酒象鲁智深,作风象王宝森。”
刻画出一些媚上欺下。口是心非的腐化堕落分子,其对比、借代如此巧妙。
4.笑话幽默。这是睿智深邃的表现,最能创新求变。如:“医生:打针! 病人:怎么流血了?医生:这叫一针见血!病人:等着吧,血债血偿。”看侯宝林的《醉酒》,酒鬼竟要爬电筒射出的光柱,令人捧腹。让学生用多向思维创作酒鬼的醉态。甲:看人都是双的,单眼皮变双眼皮。乙:我进女厕,女人都进男厕方便。丙:我走墙也走,我不走墙还走。丁:行人车辆都给我让路行注目礼。戊:哭闹的孩子我一抱他就睡着了。已:跌进猪圈,搂着母猪打呼噜。
另外,张宝和的兰州快板幽默风趣,说带“子”的词,堪称词语库。“这个女子好样子,高个子配上好脸蛋子,柳眉子,樱桃嘴子,一笑还有两个酒窝子,唱起歌来好嗓子,针线活作出好样子……”。
5.对联。是精美的压缩饼干,给人多方面的熏陶和滋养。鲁迅对《聊斋志异》的评价就用了一副对联:画鬼画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是“鬼狐有性情,笑骂成文章。”真是恰切精妙。古代一副藏词对联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是“天南地北”。运用藏词、谐音,婉曲辞格,风趣中见酸辛,让学生赏析对联的同时可让其为课文制作对联。
6.俗语歇后语。如三个老乡,顶不住一个公章。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黄鼠狼骂狐狸——都不是好货。这朴实无华的话里不也蕴含哲理,采用借代、比喻、顶真、讽喻的技巧吗?
新近出现的,如:老鼠给猫当伴娘,潘长江和姚明比个子——没法比,潘长江看姚明——高,实在是高,这些很有时代气息。
二、活人的嘴巴,从生活中人们嘴里收集充满泥土芳醇的语言,不但拉近了学生的社会角色,而且丰富他们的词汇,一扫语言的苍白稚嫩
赵树理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毛泽东号召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我小时候听母亲讲故事,有几句话仍记忆犹新:“倒杯茶,冷冰冰;端碗肉,肥墩墩;舀碗饭,几颗颗,拈着豆芽十八根。”语言达到了无技巧的技巧。每年秋收,农场学生拾棉花,棉农这样嘱咐:“娃娃们捡干净,羊胡子、羊尾巴、羊大腿少留点,叶子、壳子少沾点,不要做出个芝麻饼。”语言鲜活,比喻到极处。学生感悟生活,应感悟这样的语言。
三、广告中的学问
如今的商品推陈出新,层出不穷,广告信息也接踵而至,地毯式的轰炸。教师可因其势而利导之,让学生就地取材,借鉴广告的语文知识。如:万家乐,乐万家。全球通,通全球。穿奥康,走四方。奥康令足下生辉。天山面粉,天天见面。大地风衣,风靡大地。添糠不如天康。天康饲料嚼(觉)的有味。播康地种,走康庄道。这里的广告主旨明确,修辞手法很精彩。让学生给学校、教师、课本写几句广告词,一定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如:“梦升起的地方”、“成功的中转站”、“摆渡人”、“无声的老师”、“进步的阶梯”。这就是学生的心语广告。这些广告语言精炼,运用多种辞格,广告主题凸显。
生活馈赠我们如此丰厚的礼物,令人受宠若惊。我们真该用心去拥抱生活、学习生活、感谢生活、回报生活。用生活的芬芳作为奉献给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份厚礼。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更应重视语文与生活的水乳交融鱼水难离的关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人生的感情;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悟生活,分析社会,创新实践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锤炼语文技能。因此提供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指明语文学习的便捷途径,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这里需要纠正一种偏颇,即青睐于正统教材,不屑于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仿佛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殊不知这正是生活中的语文的生命原生态,下里巴人也登大雅之堂,可以进入神圣的课堂。
一、民间文学拾贝。民间文学作品是人民口耳相传集体智慧的结晶,引进借鉴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1.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从前有座山……”
这是故事的标本。可以多角度提炼主旨:平凡祥和的生活;周而复始的悲哀;力主改革的警示。修辞运用顶针格真乃珠联璧合。
2.相声。可学习包袱悬念的巧设,幽默机智的语言等。刘伟、马季的《吹牛》、《老少乐》中大胆的夸张,离奇的想象,词语的聚集令人叫绝。
3.民谣。如:“跳舞一夜两夜不累,喝酒三瓶四瓶不醉,宴席五场六场不退,工作一样不会”。
数字的列序,章法上的对比如此醒目强烈。
又如:“对上级象和珅,对下级象泰森,讲话象孔繁森,喝酒象鲁智深,作风象王宝森。”
刻画出一些媚上欺下。口是心非的腐化堕落分子,其对比、借代如此巧妙。
4.笑话幽默。这是睿智深邃的表现,最能创新求变。如:“医生:打针! 病人:怎么流血了?医生:这叫一针见血!病人:等着吧,血债血偿。”看侯宝林的《醉酒》,酒鬼竟要爬电筒射出的光柱,令人捧腹。让学生用多向思维创作酒鬼的醉态。甲:看人都是双的,单眼皮变双眼皮。乙:我进女厕,女人都进男厕方便。丙:我走墙也走,我不走墙还走。丁:行人车辆都给我让路行注目礼。戊:哭闹的孩子我一抱他就睡着了。已:跌进猪圈,搂着母猪打呼噜。
另外,张宝和的兰州快板幽默风趣,说带“子”的词,堪称词语库。“这个女子好样子,高个子配上好脸蛋子,柳眉子,樱桃嘴子,一笑还有两个酒窝子,唱起歌来好嗓子,针线活作出好样子……”。
5.对联。是精美的压缩饼干,给人多方面的熏陶和滋养。鲁迅对《聊斋志异》的评价就用了一副对联:画鬼画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是“鬼狐有性情,笑骂成文章。”真是恰切精妙。古代一副藏词对联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是“天南地北”。运用藏词、谐音,婉曲辞格,风趣中见酸辛,让学生赏析对联的同时可让其为课文制作对联。
6.俗语歇后语。如三个老乡,顶不住一个公章。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黄鼠狼骂狐狸——都不是好货。这朴实无华的话里不也蕴含哲理,采用借代、比喻、顶真、讽喻的技巧吗?
新近出现的,如:老鼠给猫当伴娘,潘长江和姚明比个子——没法比,潘长江看姚明——高,实在是高,这些很有时代气息。
二、活人的嘴巴,从生活中人们嘴里收集充满泥土芳醇的语言,不但拉近了学生的社会角色,而且丰富他们的词汇,一扫语言的苍白稚嫩
赵树理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毛泽东号召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我小时候听母亲讲故事,有几句话仍记忆犹新:“倒杯茶,冷冰冰;端碗肉,肥墩墩;舀碗饭,几颗颗,拈着豆芽十八根。”语言达到了无技巧的技巧。每年秋收,农场学生拾棉花,棉农这样嘱咐:“娃娃们捡干净,羊胡子、羊尾巴、羊大腿少留点,叶子、壳子少沾点,不要做出个芝麻饼。”语言鲜活,比喻到极处。学生感悟生活,应感悟这样的语言。
三、广告中的学问
如今的商品推陈出新,层出不穷,广告信息也接踵而至,地毯式的轰炸。教师可因其势而利导之,让学生就地取材,借鉴广告的语文知识。如:万家乐,乐万家。全球通,通全球。穿奥康,走四方。奥康令足下生辉。天山面粉,天天见面。大地风衣,风靡大地。添糠不如天康。天康饲料嚼(觉)的有味。播康地种,走康庄道。这里的广告主旨明确,修辞手法很精彩。让学生给学校、教师、课本写几句广告词,一定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如:“梦升起的地方”、“成功的中转站”、“摆渡人”、“无声的老师”、“进步的阶梯”。这就是学生的心语广告。这些广告语言精炼,运用多种辞格,广告主题凸显。
生活馈赠我们如此丰厚的礼物,令人受宠若惊。我们真该用心去拥抱生活、学习生活、感谢生活、回报生活。用生活的芬芳作为奉献给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