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中不少词语、句子的解读向来存在较大争议,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备课时常常产生疑惑。《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至少在本课中没有为他们提供解决或应对这些疑惑的思路和办法。下面我主要提出对人教版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关于《<论语>十则》中“言”“行”二字的解释(翻译)的疑问,并提出解决疑问的拙见,以供参考。
疑问一:“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中的“一言”究竟讲成“一句话”还是“一个字”?
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发现,其关于《<论语>十则》第十则的“分章说明”如是:“……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可见,编者在这里明确地将“一言”讲成了“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恕”。但是在该书关于《<论语>十则》第十则的译文部分,“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却被翻译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编者在这里又十分明确地将“一言”讲成了“一句话”。且版本相同的《教师教学用书》对同一篇目的同一个词语的解释存在明显差异,很容易让教学一线的老师迷惑。
那么,“一言”究竟应译成“一句话”还是“一个字”呢?我认为应当将“一言”译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恕”。理由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教材中对“恕”的注释非常清楚:“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也就是说,孔子回答子贡问题的第一句话“其恕乎”其实已经揭晓了答案:“这一个字大概就是‘恕’吧。”如果将“一言”译成“一句话”,“其恕乎”的翻译就变成了“这一句话大概就是‘恕’吧”,此译文的问题不言而喻。
那么,孔子答话中后一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前一句中核心词语“恕”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我认为,讲清楚二者的关系可以视为准确解释“一言”的关键环节。但遗憾的是,在我听过的大约40多节《<论语>十则》的课例中,还没有一位老师讲解二者的关系。他们要么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在这里可能存在疑惑;要么就撇开“恕”字,直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千古名言,就好像孔子回答的第一句话根本不存在似的,就好像因为儿子太有名,而生他的母亲悄然躲开聚光灯以免抢了儿子风头似的。是的,“恕”其实真的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母亲,因为她还可以生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等同样有名的儿子来;因为她有母亲的博大、含蓄、隐忍等特质,所以难以显而易见,一眼看穿。
“恕”即“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因为“推己及人”,可以正推如“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等;也可以反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但无论正推还是反推,都仅仅是手段或行为而已,其目的都是达到人与人之间“仁爱”相待的和谐境界或状态。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仅仅说出了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却没有揭示这一准则的宗旨是“仁爱待人”,而“恕”这一个字则涵盖了行为准则及其宗旨。
综上所述,我认为“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间是一种属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关于“恕”道的一个方面的阐释而已。只是从论证技巧上讲,反面阐释“恕”道比正面阐释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也能更好地起到警醒、启发作用。但要准确、完整地回答子贡的问题,全面、准确地讲清楚“恕”道,从技巧上仅仅停留于反面阐释,从内容上停留于手段层面,显然是不够的。
疑问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行”字讲成“走路”好不好?
多数刚进初一的学生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名句耳熟能详。照理说,进入初一第一学期,学习理解这句话应当不会太难。但是,不少教师在讲解“三人行”这句话的时候,往往直接搬用《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翻译),而这一解释(翻译)却存在不够准确的问题。
中学文言文的翻译讲求“信”、“达”、“雅”,“信”即准确,它是“达”(通畅)和“雅”(优美)的基础。没有“信”,“达”和“雅”便无从谈起。
《教师教学用书》关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译文”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它把“行”字直接翻译成“走路”。
不看语境,“行”字解释成“走路”没有任何问题,但“走路”一词放在这样一个以寻找、选择导师、榜样为主题的句子中究竟合不合适?我认为很不合适,因为仅仅局限于在具体的走路时才思考、找寻、选择老师或学习榜样的问题,未免把这个名句的意思狭隘化。如果硬要讲成“走路”,至少也要讲清楚,此处的“走路”并非仅仅局限于具体的“走路”,更包含抽象的“走路”,比如走生活之路、走学习之路、走生命之路等。但这样讲解不但费劲,而且很容易把本来清醒的学生讲糊涂。
讲清楚一个字或词,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这个字或词放在语境中反复品鉴,看看是否合适即可。结合后面“可以为师焉”一句的意思,我更愿意将“行”译成“行事”、“做事”,所以三人“行”可以译成“大家在一起行事(做事)”。因为要一起做事,往往需要有共同的爱好、事务、追求,也因此有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动机、机会和价值。把“三人行”简单地翻译成“几个人一同走路”,虽然没有大错,但仔细想来却显得可笑。设想,几个彼此不相干、各怀目的的人仅仅是一同抬腿走路,却要发现和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或请教对象,这不是很可笑吗?
《教师教学用书》对孔子名句中词语的解释不应当存在前后不一、道理不通、粗疏随意等问题。如果不能解除反而使教师更迷惑,这样的《教师教学用书》就会大大减损编者的权威。
疑问一:“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中的“一言”究竟讲成“一句话”还是“一个字”?
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发现,其关于《<论语>十则》第十则的“分章说明”如是:“……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可见,编者在这里明确地将“一言”讲成了“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恕”。但是在该书关于《<论语>十则》第十则的译文部分,“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却被翻译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编者在这里又十分明确地将“一言”讲成了“一句话”。且版本相同的《教师教学用书》对同一篇目的同一个词语的解释存在明显差异,很容易让教学一线的老师迷惑。
那么,“一言”究竟应译成“一句话”还是“一个字”呢?我认为应当将“一言”译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恕”。理由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教材中对“恕”的注释非常清楚:“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也就是说,孔子回答子贡问题的第一句话“其恕乎”其实已经揭晓了答案:“这一个字大概就是‘恕’吧。”如果将“一言”译成“一句话”,“其恕乎”的翻译就变成了“这一句话大概就是‘恕’吧”,此译文的问题不言而喻。
那么,孔子答话中后一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前一句中核心词语“恕”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我认为,讲清楚二者的关系可以视为准确解释“一言”的关键环节。但遗憾的是,在我听过的大约40多节《<论语>十则》的课例中,还没有一位老师讲解二者的关系。他们要么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在这里可能存在疑惑;要么就撇开“恕”字,直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千古名言,就好像孔子回答的第一句话根本不存在似的,就好像因为儿子太有名,而生他的母亲悄然躲开聚光灯以免抢了儿子风头似的。是的,“恕”其实真的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母亲,因为她还可以生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等同样有名的儿子来;因为她有母亲的博大、含蓄、隐忍等特质,所以难以显而易见,一眼看穿。
“恕”即“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因为“推己及人”,可以正推如“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等;也可以反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但无论正推还是反推,都仅仅是手段或行为而已,其目的都是达到人与人之间“仁爱”相待的和谐境界或状态。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仅仅说出了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却没有揭示这一准则的宗旨是“仁爱待人”,而“恕”这一个字则涵盖了行为准则及其宗旨。
综上所述,我认为“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间是一种属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关于“恕”道的一个方面的阐释而已。只是从论证技巧上讲,反面阐释“恕”道比正面阐释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也能更好地起到警醒、启发作用。但要准确、完整地回答子贡的问题,全面、准确地讲清楚“恕”道,从技巧上仅仅停留于反面阐释,从内容上停留于手段层面,显然是不够的。
疑问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行”字讲成“走路”好不好?
多数刚进初一的学生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名句耳熟能详。照理说,进入初一第一学期,学习理解这句话应当不会太难。但是,不少教师在讲解“三人行”这句话的时候,往往直接搬用《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翻译),而这一解释(翻译)却存在不够准确的问题。
中学文言文的翻译讲求“信”、“达”、“雅”,“信”即准确,它是“达”(通畅)和“雅”(优美)的基础。没有“信”,“达”和“雅”便无从谈起。
《教师教学用书》关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译文”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它把“行”字直接翻译成“走路”。
不看语境,“行”字解释成“走路”没有任何问题,但“走路”一词放在这样一个以寻找、选择导师、榜样为主题的句子中究竟合不合适?我认为很不合适,因为仅仅局限于在具体的走路时才思考、找寻、选择老师或学习榜样的问题,未免把这个名句的意思狭隘化。如果硬要讲成“走路”,至少也要讲清楚,此处的“走路”并非仅仅局限于具体的“走路”,更包含抽象的“走路”,比如走生活之路、走学习之路、走生命之路等。但这样讲解不但费劲,而且很容易把本来清醒的学生讲糊涂。
讲清楚一个字或词,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这个字或词放在语境中反复品鉴,看看是否合适即可。结合后面“可以为师焉”一句的意思,我更愿意将“行”译成“行事”、“做事”,所以三人“行”可以译成“大家在一起行事(做事)”。因为要一起做事,往往需要有共同的爱好、事务、追求,也因此有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动机、机会和价值。把“三人行”简单地翻译成“几个人一同走路”,虽然没有大错,但仔细想来却显得可笑。设想,几个彼此不相干、各怀目的的人仅仅是一同抬腿走路,却要发现和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或请教对象,这不是很可笑吗?
《教师教学用书》对孔子名句中词语的解释不应当存在前后不一、道理不通、粗疏随意等问题。如果不能解除反而使教师更迷惑,这样的《教师教学用书》就会大大减损编者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