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的能力的教育。实际上,它就是施教者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审美媒介,使被教育者陶冶性情,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以美育人,以情动人”是美育的特有功能。而课堂教学活动的美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引起学生的“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的教育。
关键词:美育 语文教学 精髓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语文美的本质被我们的教学完全忽视了,语文被看作一种工具和技能,从反复的辨析字、词、句、段落,到写作主旨和写作技巧的全面整合,基本上都是空洞和教条的阐释。语文课本来应该优美而充满情趣,但在旧的教学理念下却显得那么枯燥乏味。
从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上来讲,美感因素就是人对于美的事物的主观感受、心灵体验和精神愉悦,是实现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创造美的基础是美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美感,创新的导火索也是由美感点燃的。人的情感、美感和智慧的和谐统一产生了创新,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是最鲜活、最富灵性的精神活动。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求异的思维品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
作为一种美的实践性活动,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学到教师传授的知识以后,必须尽快将它们转化为能力。这种转化从根本上取决于学生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只有实践才能真正生成这种能力。所以,要让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就要让他们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到实际生活中去领悟美,学生经过深入现实生活,才会更深刻地理解美,才能在作文表达训练和语文学习实践中去创造美,才能真正在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美读”,把握形象美,恰当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以“美”为突破口,正是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蕴涵的美,让学生经历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教材时进入的那个情境。这样,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就通过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韵律,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教学手段的美感,作用于学生的感知觉,又必然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可谓“一举多得”,其益无穷。
例如,朱自清的《春》以“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勃勃生气美,艳丽容颜美,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又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手段,把春天五彩缤纷的花色,蜜蜂的低吟,蝴蝶的翻飞,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描绘成了一幅动人的、立体的、充满神韵的春天的清丽明朗的水彩画,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文中还对“鸟儿的鸣叫、流水的声响、牧童的短笛声”进行细致的描写,使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出了一曲欢快、动听的春之交响曲,在读者耳边久久回荡,这种韵律感赋予散文以音乐美。文章字时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写物寓意扬言切事,抒发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笔下的美并加以具体的分析感受,要看到作者笔下的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学生精读课文《雨中登泰山》、《难老泉》等篇章,就可以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秀奇,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美;精读《风景谈》、《土地》等篇章,就可以从中领悟创造性劳动与美的辩证关系,懂得“美是生活”的观念,懂得“创造性劳动是美的基础”这个道理;通过精读《清贫》、《藤野先生》等文章,学生就能从文本中感受到作者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因此,精读课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发现美的重要的途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和哲理美等,都可以在文本中找到它们对应的存在。同时,在阅读文章时学生也可以向名作家们学习审美、立美的能力,学习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取材剪裁结构文章,通过构思立意和布局谋篇表达深刻的思想,通过遣词造句让文章更有文采,学习他们创造美的精神和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阅读文本时,学生要切实投入到文本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在阅读欣赏中深入文本,才能引起共鸣,产生阅读的愉悦之情。充分显现“美”的教学内容。“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教师对教学中的美的有意探究,决定着语文教学中创设的“美”的境界。教师为了努力再现教材中的美,首先要有追求美的观念。然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再现、强化和传递,以此为媒介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了给学生呈现更多的美感,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的课件让学生能看到、能听见、能摸着,以此来增加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愉悦之感。美的感受,就是人感知美的兴奋,是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具体感受的,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美的各种信息。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他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在美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外部条件,它让学生在形象的感受中,产生更多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的。而“传授”是不可能产生美感的,只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才会产生美感,在这个产生的过程中,起到激励和唤醒的作用的无疑是教师的指导、熏陶和感染。
语文美育与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劳动本身的美的形态可以促使学生用语文美育的观点去观察、去描述,而在这种感受美的过程中,学生会树立起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美的劳动品质。同时领悟到学习也是劳动,自己要自觉养成勤奋学习的良好风尚。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美的文章,比如《一双手》中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疱丁解牛》中的疱丁,《夜走灵官峡》中的成渝和他的父辈们等都以劳动创造了一个个高大的值得学生学习的形象。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而语文美育也正是劳动所创造的。在语文美育中,可以让学生去描绘正在劳动过程中的美的劳动者的形象;也可让学生去描绘人类劳动的成果,从而使美育落到实处。另外,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都是充满劳动美感的,因而也是美的。一句话,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经验能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点因素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美育的理解能力。
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泪。培养学生的美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渗透,让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和想象美的过程中,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得到提高,这也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的培养,要注意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和探究,潜心钻研,让学生认识、思考,从中受到教育和陶冶,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对于学生的自我知识结构的建构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大大地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还能够通过美的熏陶,使学生的感受力、洞察力、鉴赏力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真正让学生成为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新人。只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实施审美教育,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具开放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说,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实施,不仅是教育发展的结果,更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美育 语文教学 精髓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语文美的本质被我们的教学完全忽视了,语文被看作一种工具和技能,从反复的辨析字、词、句、段落,到写作主旨和写作技巧的全面整合,基本上都是空洞和教条的阐释。语文课本来应该优美而充满情趣,但在旧的教学理念下却显得那么枯燥乏味。
从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上来讲,美感因素就是人对于美的事物的主观感受、心灵体验和精神愉悦,是实现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创造美的基础是美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美感,创新的导火索也是由美感点燃的。人的情感、美感和智慧的和谐统一产生了创新,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是最鲜活、最富灵性的精神活动。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求异的思维品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
作为一种美的实践性活动,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学到教师传授的知识以后,必须尽快将它们转化为能力。这种转化从根本上取决于学生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只有实践才能真正生成这种能力。所以,要让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就要让他们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到实际生活中去领悟美,学生经过深入现实生活,才会更深刻地理解美,才能在作文表达训练和语文学习实践中去创造美,才能真正在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美读”,把握形象美,恰当运用“美”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以“美”为突破口,正是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蕴涵的美,让学生经历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教材时进入的那个情境。这样,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就通过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韵律,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教学手段的美感,作用于学生的感知觉,又必然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可谓“一举多得”,其益无穷。
例如,朱自清的《春》以“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勃勃生气美,艳丽容颜美,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又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手段,把春天五彩缤纷的花色,蜜蜂的低吟,蝴蝶的翻飞,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描绘成了一幅动人的、立体的、充满神韵的春天的清丽明朗的水彩画,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文中还对“鸟儿的鸣叫、流水的声响、牧童的短笛声”进行细致的描写,使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出了一曲欢快、动听的春之交响曲,在读者耳边久久回荡,这种韵律感赋予散文以音乐美。文章字时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写物寓意扬言切事,抒发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笔下的美并加以具体的分析感受,要看到作者笔下的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的审美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学生精读课文《雨中登泰山》、《难老泉》等篇章,就可以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秀奇,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美;精读《风景谈》、《土地》等篇章,就可以从中领悟创造性劳动与美的辩证关系,懂得“美是生活”的观念,懂得“创造性劳动是美的基础”这个道理;通过精读《清贫》、《藤野先生》等文章,学生就能从文本中感受到作者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因此,精读课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发现美的重要的途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和哲理美等,都可以在文本中找到它们对应的存在。同时,在阅读文章时学生也可以向名作家们学习审美、立美的能力,学习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取材剪裁结构文章,通过构思立意和布局谋篇表达深刻的思想,通过遣词造句让文章更有文采,学习他们创造美的精神和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阅读文本时,学生要切实投入到文本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在阅读欣赏中深入文本,才能引起共鸣,产生阅读的愉悦之情。充分显现“美”的教学内容。“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教师对教学中的美的有意探究,决定着语文教学中创设的“美”的境界。教师为了努力再现教材中的美,首先要有追求美的观念。然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再现、强化和传递,以此为媒介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了给学生呈现更多的美感,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的课件让学生能看到、能听见、能摸着,以此来增加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愉悦之感。美的感受,就是人感知美的兴奋,是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具体感受的,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美的各种信息。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他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在美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外部条件,它让学生在形象的感受中,产生更多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的。而“传授”是不可能产生美感的,只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才会产生美感,在这个产生的过程中,起到激励和唤醒的作用的无疑是教师的指导、熏陶和感染。
语文美育与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劳动本身的美的形态可以促使学生用语文美育的观点去观察、去描述,而在这种感受美的过程中,学生会树立起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美的劳动品质。同时领悟到学习也是劳动,自己要自觉养成勤奋学习的良好风尚。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美的文章,比如《一双手》中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疱丁解牛》中的疱丁,《夜走灵官峡》中的成渝和他的父辈们等都以劳动创造了一个个高大的值得学生学习的形象。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而语文美育也正是劳动所创造的。在语文美育中,可以让学生去描绘正在劳动过程中的美的劳动者的形象;也可让学生去描绘人类劳动的成果,从而使美育落到实处。另外,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都是充满劳动美感的,因而也是美的。一句话,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经验能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点因素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美育的理解能力。
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泪。培养学生的美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渗透,让学生在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和想象美的过程中,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得到提高,这也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的培养,要注意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和探究,潜心钻研,让学生认识、思考,从中受到教育和陶冶,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对于学生的自我知识结构的建构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大大地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还能够通过美的熏陶,使学生的感受力、洞察力、鉴赏力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真正让学生成为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新人。只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实施审美教育,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具开放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说,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实施,不仅是教育发展的结果,更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