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作文教学应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重视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读写结合,活学活用教材;改变作文评改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力求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取得实效。
【关键词】 作文教学;兴趣;生活体验;活学活用;评改方式;实效
【正 文】
在实施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重视作文教学,从日常点滴抓起,力争让作文教学取得实效。本文从笔者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作文教学如何取得实效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一、准确定位,营造氛围,端正写作态度。
长期以来,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感。究其原因是老师对作文要求过高。如此标准每班只有少数学生才能达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离这些优秀作文差距较大。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准确定位——写作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是一项必备的技能,而不是非要当作家。老师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不要有过多的限制,过高的标准,学生自然就会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应精心营造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此我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在墙壁开辟了“优秀作文展”“读写之窗”“学习园地”等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把优秀作文向学校校报、校园广播、区教体局网站、科教周刊投稿。发表作文学期一次利用开学典礼时间宣布、表彰。以上措施,极大地创造了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联系生活,激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米”。教师首先要树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写作文要有内容,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素材。教师要经常鼓励、引导学生去观察、倾听、体验,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发现新事物,获得新体验。
比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实践二“抓住细节”: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指导课上,我先谈自己第一次走上讲台的那一刻。那短暂的时间内,我紧张激动的心情,黑压压的场面,神情严肃的听课老师等,我用语言叙述的非常具体、生动。然后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的事件中选材,要求注意场面和细节,越具体详细越好,尤其要有聚焦特写。经过这堂作文指导课,一篇篇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习作产生了,如《妈妈表扬我的的那一刻》中,珍珍写道:今天妈妈去了外婆家,我在家主动做饭等妈妈回来吃。妈妈回家后看见我做的香喷喷的饭菜,欣慰地笑了。妈妈笑盈盈地对我说:“女儿真乖,都能给妈妈做饭了。今天的饭菜一定很香。”我自豪说:“我都七年级了,已经会做饭了,以后我要多帮妈妈做事。”妈妈听了我的话,笑得更灿烂了。如此感受,只有亲身经历才记忆深刻,写起作文来富有真情实感。
三、读写结合,学会表达 ,活学活用教材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绝不是割裂开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主要资源,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所依托的主线。教材中的课文是最好的例文、范文。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很多文章,结构十分清晰,布局十分合理,构思十分巧妙。如教师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把这些写作方法些运用到学生的习作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白杨礼赞》课后小练笔,在片段练习中,我引导学生选取的景物是校园中的非常熟悉的大松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大松树。首先从大松树的生长环境、自身形貌、内在气质几方面列好提纲,越详细越好,然后展开来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的课堂既完成了阅读任务,又兼顾了习作教学,使学生的习作逐步达到向教材学习,为自己所用的良好效果。
四、调动学生,及时评改,提升语文素养
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在传统的作文批改上,教师精批细改,可谓是”满纸评改言,一把辛酸淚。”在作文评改中,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或者相互间评改作文。由于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和鉴赏水平有限,教师在学生评改作文时要做好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当作文本返回学生手中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评语,让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初中生每学期至少有7篇作文任务,教师可从中选取2到3篇,每一篇习作有修改要求和重点。例如,第一篇习作可以重点放在开头和结尾,指导学生参考优秀作文开头、结尾的的范例,认真修改;第二次习作修改可以聚焦细节描写或结构、层次;第三次要求学生在语言通顺、病句错字上下功夫。文体不同,学情不同,修改要求也不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几篇习作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成达标作文甚至优秀作文。这样既可以减轻语文老师过于繁重的工作负担,还可以让学生改正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作文评改方式,提高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日常作文教学和实践中,只要我们对学生作文准确定位,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活学活用教材,改变评改习作方式,提升学生整体写作能力就会取得实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会得到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周长。培养写作兴趣,提升核心素养。《陕西教育》,2018年第7-8期。
2.张家玮。读了书,写文章依然困难。《爱写作》,2019年10月下,初中版。
【关键词】 作文教学;兴趣;生活体验;活学活用;评改方式;实效
【正 文】
在实施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重视作文教学,从日常点滴抓起,力争让作文教学取得实效。本文从笔者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作文教学如何取得实效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一、准确定位,营造氛围,端正写作态度。
长期以来,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感。究其原因是老师对作文要求过高。如此标准每班只有少数学生才能达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离这些优秀作文差距较大。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准确定位——写作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是一项必备的技能,而不是非要当作家。老师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不要有过多的限制,过高的标准,学生自然就会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应精心营造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此我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在墙壁开辟了“优秀作文展”“读写之窗”“学习园地”等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把优秀作文向学校校报、校园广播、区教体局网站、科教周刊投稿。发表作文学期一次利用开学典礼时间宣布、表彰。以上措施,极大地创造了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联系生活,激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米”。教师首先要树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写作文要有内容,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素材。教师要经常鼓励、引导学生去观察、倾听、体验,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发现新事物,获得新体验。
比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实践二“抓住细节”: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指导课上,我先谈自己第一次走上讲台的那一刻。那短暂的时间内,我紧张激动的心情,黑压压的场面,神情严肃的听课老师等,我用语言叙述的非常具体、生动。然后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的事件中选材,要求注意场面和细节,越具体详细越好,尤其要有聚焦特写。经过这堂作文指导课,一篇篇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习作产生了,如《妈妈表扬我的的那一刻》中,珍珍写道:今天妈妈去了外婆家,我在家主动做饭等妈妈回来吃。妈妈回家后看见我做的香喷喷的饭菜,欣慰地笑了。妈妈笑盈盈地对我说:“女儿真乖,都能给妈妈做饭了。今天的饭菜一定很香。”我自豪说:“我都七年级了,已经会做饭了,以后我要多帮妈妈做事。”妈妈听了我的话,笑得更灿烂了。如此感受,只有亲身经历才记忆深刻,写起作文来富有真情实感。
三、读写结合,学会表达 ,活学活用教材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绝不是割裂开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主要资源,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所依托的主线。教材中的课文是最好的例文、范文。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很多文章,结构十分清晰,布局十分合理,构思十分巧妙。如教师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把这些写作方法些运用到学生的习作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白杨礼赞》课后小练笔,在片段练习中,我引导学生选取的景物是校园中的非常熟悉的大松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大松树。首先从大松树的生长环境、自身形貌、内在气质几方面列好提纲,越详细越好,然后展开来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的课堂既完成了阅读任务,又兼顾了习作教学,使学生的习作逐步达到向教材学习,为自己所用的良好效果。
四、调动学生,及时评改,提升语文素养
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在传统的作文批改上,教师精批细改,可谓是”满纸评改言,一把辛酸淚。”在作文评改中,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或者相互间评改作文。由于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和鉴赏水平有限,教师在学生评改作文时要做好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当作文本返回学生手中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评语,让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初中生每学期至少有7篇作文任务,教师可从中选取2到3篇,每一篇习作有修改要求和重点。例如,第一篇习作可以重点放在开头和结尾,指导学生参考优秀作文开头、结尾的的范例,认真修改;第二次习作修改可以聚焦细节描写或结构、层次;第三次要求学生在语言通顺、病句错字上下功夫。文体不同,学情不同,修改要求也不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几篇习作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成达标作文甚至优秀作文。这样既可以减轻语文老师过于繁重的工作负担,还可以让学生改正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作文评改方式,提高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日常作文教学和实践中,只要我们对学生作文准确定位,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活学活用教材,改变评改习作方式,提升学生整体写作能力就会取得实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会得到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周长。培养写作兴趣,提升核心素养。《陕西教育》,2018年第7-8期。
2.张家玮。读了书,写文章依然困难。《爱写作》,2019年10月下,初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