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ib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展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以读促写,真正做到将读写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读写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读写结合 阅读兴趣 读写能力
  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愿望,读写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开展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课外阅读便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且真正做到将读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和学生共读共写共同进步。
  一、激发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论述,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在教室建立图书角。我们可以把学校里适合学生阅读的一部分书籍分配到每个班级,再鼓励班级里的学生从家中带一部分图书来学校,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让教室变成小小阅览室,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以书为伴,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其次,成立班级读书会,推选会长,建立读书制度,并且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带领大家总结读书经验与不足,在反思中不断进步,提高阅读效率。再次,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例如:举办好书推荐交流会、讲故事比赛、“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比赛、读书经验交流会等,给每位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竞争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最后,开展读书评比活动。对每一次开展的读书活动都要及时地进行总结评比,评选出“阅读星”、“书香班级”等,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推荐好书,开展阶梯阅读
  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一本好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学生对于书籍,缺乏鉴别能力。因此,在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推荐优秀书籍,做学生阅读路上的一盏指路灯。
  首先,要根据学生学段推荐适合的书籍。低中年级同学因为年龄较小,对童话、神话、寓言等书籍感兴趣,而高年级学生由于知识面比较广,除这些故事外还喜欢传记、小说、科普作品等书籍。因此,教师在推荐书籍时,要考虑全面,并且尽量与课内教学相联系,选择适合每个年级的课外读物。如在低年级学生学完《丑小鸭》之后,就给他们推荐《安徒生童话》;在高年级学生学完《冬阳·童年·骆驼队》之后,就给他们推荐小说《城南舊事》等。其次,要选择有价值的健康书籍。古人云:“开卷有益。”但我说:“开卷未必有益。”开卷是否有益要看学生看的是什么书。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把好关,让学生阅读有价值的健康书籍,让学生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三、师生共读,传授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一些好的阅读方法,保证学生开展的阅读有效果,并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过程,在好方法的帮助下,一定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边读边摘录好词佳句。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因为年龄的特点,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情节上,这样难以达到课外阅读的效果。针对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在课外阅读时,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摘抄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段落,比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并且熟读成诵,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其次,教给学生精读与略读的方法。为了更好地传授方法,师生可以共读同一本书,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精读,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也可以是与课文联系紧密的内容,边读边思考,有重点地圈点勾画,真正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从而获得较多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不懂的字、词、句旁边打上一个小问号,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理解,理解不了的再请教父母、老师,这样才能读有所得。最后,读完后开展交流与讨论。每个学生阅读的过程不尽相同,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阅读,讨论解决疑难问题,畅谈读后心得,从而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和思考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在反思中进步,最终增强阅读效果。
  四、以读促写,提高读写能力
  我们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还要注重写作能力的提高,要有机地把二者结合起来,以读促写,让学生有书读、有感悟,有话说,不再无病呻吟,真正提高读写能力。
  首先,注重读写结合。语文教学强调的就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增进积累,但这仅停留在阅读的低级阶段,教师应当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阅读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并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因为读是吸收、是继承,而写则是创造、是超越。读因写而深化,写因读而丰富,只有将读写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做好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时,我们还要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将自己在读书中的感悟、对内容的理解及受到的启发,写成一篇篇的读书笔记和随笔。内容可以是对作者的了解,可以是对书中人物的认识,也可以是对思想内涵的感悟。篇幅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一段或是一句,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去感受,去汲取,去创造,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让学生真正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更好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语文教学带给学生的必将是滋养他们一生的巨大财富。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漓江出版社,2009.
  [2]刘宪华.新语文主题阅读.开明出版社,2008.
  [3]储晋.教给孩子阅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李艳梅.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中小学资源学科站,2010.
其他文献
我总在思考:残忍是否是人性中固有的?是否我们的教育缺少关于爱的教育?缺少关于爱他人、爱动物、爱自然的教育?丢掉了对他人对世界的真正的关爱,我们容易变得狭隘、自私;只知道人类的生命宝贵,不知道动物,特别是弱小的生命也同样宝贵。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关善待生命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因为“语文代表一个国家的精神、思想、人文底蕴”,唯其如此,语文教师应更多地注重在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
目的:中国美利奴绵羊是我国新疆特有的肉毛兼用绵羊品种之一,其屠宰加工量非常大。然而,卵巢组织的回收利用率并不高,核移植产生的克隆动物或转基因动物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多使用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教材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交际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是一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中高年级学生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教材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
在H3PO4、90±0.5.C水浴条件下,Ru(Ⅲ)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Ⅰ的褪色反应基础上,提出了测定钌的新催化光度法.钌质量浓度在0~0.08μg/10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3.47
摘 要: 读是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借助于读可以诱发一连串的反馈,增强自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那么怎样进行“读”的训练呢?自由轻声读便于思维与品味;个别读或齐读能为深入感知课文做铺垫;带着问题默读有利于掌握本段内容的要点;轮读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适时范读,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读,可以集中品味优美词句、深究对话感情色彩、推敲重点难点、读懂丰富的联想;分角色朗读能够使学生真正进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批阅作文对语文教师来说,是最头疼的一件事,尤其是小县城中大班批阅方法的作文批阅更是难上加难。平时除了备课、上课,教师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批阅作文,伏案批阅似乎成了语文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固定形象。鉴于以上情况,文章探讨高效批阅作文的方法,提出步骤:教师示范批阅—学生批阅(自批、互批、组批)—师批。  关键词: 大班额 初中作文批阅 批阅方法  一、提
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是MHCⅡ类分子的伴侣蛋白,在抗原递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Ii呈非多态性,故命名为恒定链。研究表明,小鼠恒定链中的Ii-key可以作为免疫载体,与抗原表位连
摘 要: 对于中学生作文指导,所有的老师都没少下工夫,但实际上,老师即使是把所有的写作理论都教给学生,学生面对作文题目还是茫然不知所措。作者从实际出发,建议少谈些“主义”,多给些“方法”,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作手法之后,自然会力图创新,写出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指导 “方法”指导  作文训练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许多老师的教学盲区,笔者在所在的县区所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