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袤的自然繁衍无不充盈着美、洋溢着美,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的。”无论是在自然界、社会生活,还是在艺术领域里,美都普遍存在着。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指导下,我们知道:美是含有美的因素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通过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阶级属性、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生活经历、意志性格、情感情操、兴趣爱好,以及个人气质的主观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欢愉的心理现象或内心感受。也就是说,美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而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
大自然的美令人钦慕、赞叹,雄伟壮观的长江三峡、细雨蒙蒙的漓江山水都给予你非凡的美的享受,但却不能满足人的更高的精神需要,因为它缺乏人的参与,不是由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出来的那种美。而在艺术领域内,能够使人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艺术是人创造的,人在自由自觉的创作活动中,能够能动地、现实地复制自己,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在自己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直观其身。
今天,我所要谈的是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运用诗歌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情有意、有血有肉、有光有热、有声有色,摇心旌,感肺腑,给人以美感享受。
诗歌之美,美在形式,美在韵律,更重要的是美在意境。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性正在于它的抒情性,而意境又是抒情文学创作的中心课题,所以意境乃诗歌的灵魂,犹如人体之心灵。
何谓意境?意指诗的主观情愫,境指诗的客观景物。简而言之,所谓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在这里我重点要谈的是诗的意境所创造的空白,给读者以广泛想象和思索的艺术空间,使人领略到诗境的美。
《诗品》作者司空图强调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揭示了意境蕴藉和发人想象的美学特征。意境形象需要依赖意象,但意境形象的具体性,并不直接体现在单独的意象身上,意境的意味无限性,存在于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功能结构所形成的艺术空白,需要读者运用感悟而不是感知,超越概念,超越意象,运用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和谐活动所形成的审美直觉,透过诗歌形象的“形”见出“神”,透过“境”见出“情”,进而把握宇宙的无限意味。以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前两句写景,而人物的活动是空白;后两句写人,而景物是空白。这首诗的“形”是指在蜀地秋夜思念故人,看似并无深意可言。透过第一层形象,去静观景物的内在境象:秀丽的峨眉山,秋高气爽,半轮明月升起在青山之巅,月影映入江水,又随着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这是诗人“灵想独辟”构造出的世界,这幅画面是意识流动,存在于诗人的头脑中,正如宗白华所说,构造出一个“诗意的创造性空间”,画面中的空白使读者展开新的想象与体验,在月映清江的美景中,捕捉到了秋夜泛舟赏月的诗人形象,意境真可谓是空灵入妙。到这里,我们已渐进领会诗歌的境象的“神韵”了。诗中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不免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可谓语短情长,点出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中,除“峨眉山月”外,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外,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了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诗中的空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自此,方领悟了诗的“神韵”,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本诗共二十八个字,地名就占了十二个字,但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却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王麟洲语云:“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其原因就在于:诗中的空白给读者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天地,借助地名体会到了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的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以及无处不贯穿着的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从而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虚、实并用,使人充分领略了诗境的美,读来妙不可言。诚如周敦颐所说:“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手其中而涵咏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
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的著名学者杰出的美学思想家王国维,融合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他认为,意境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有我之境”是指诗人感情比较强烈,移情于物,能够迅速打动读者;“无我之境”,并不是真的“无我”,如王国维所说的“人惟于静中得之”,也就是说,诗人的情感不在诗中直接显现,而是诗人在冷静中回味出来的妙境,造成一种仿佛无我的意象,自此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就更加耐人寻味。
“无我之境”意即虚境,抒情形象的“实境”要获得意味丰富的“虚境”,最要紧的是创造空白,诗中的空白容纳着活跃的想象的浮动性,如苏东坡诗中所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空、静则能通幅皆灵,而成妙境。例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把问话省略了,形成一处处的空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一问心情愉快,满怀希望;二问答非所想,坠为失望;三问于失望中萌生希望;四问惘然若失,无可奈何,可见访者与隐者交情甚厚。全诗看似平淡,白描无华,但青松与白云显示出隐者青松般的风骨与白云般的高洁;未见隐者却见青翠挺立、茫茫白云,使人油然而生一种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钦慕而不遇,突出其怅惘之情。由此可知,正是这一处处的空白,为读者创造了广阔无垠的想象的艺术空间,极度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使虚境成为意味无穷的美境。
诗歌这种语言艺术无不透着美,它是诗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作者自己的血肉,是作者思想精神和个性人格的外化。这种抒情性的文字,主要是通过意境去映射出一缕缕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无限光辉,而意境又创造出无数个空白,为读者提供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诱发人们超越具体意象去领悟含蓄丰富的人生最高灵境的诗意胜境,充分享受意境的美。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大自然的美令人钦慕、赞叹,雄伟壮观的长江三峡、细雨蒙蒙的漓江山水都给予你非凡的美的享受,但却不能满足人的更高的精神需要,因为它缺乏人的参与,不是由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出来的那种美。而在艺术领域内,能够使人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艺术是人创造的,人在自由自觉的创作活动中,能够能动地、现实地复制自己,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在自己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直观其身。
今天,我所要谈的是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运用诗歌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情有意、有血有肉、有光有热、有声有色,摇心旌,感肺腑,给人以美感享受。
诗歌之美,美在形式,美在韵律,更重要的是美在意境。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性正在于它的抒情性,而意境又是抒情文学创作的中心课题,所以意境乃诗歌的灵魂,犹如人体之心灵。
何谓意境?意指诗的主观情愫,境指诗的客观景物。简而言之,所谓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在这里我重点要谈的是诗的意境所创造的空白,给读者以广泛想象和思索的艺术空间,使人领略到诗境的美。
《诗品》作者司空图强调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揭示了意境蕴藉和发人想象的美学特征。意境形象需要依赖意象,但意境形象的具体性,并不直接体现在单独的意象身上,意境的意味无限性,存在于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功能结构所形成的艺术空白,需要读者运用感悟而不是感知,超越概念,超越意象,运用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和谐活动所形成的审美直觉,透过诗歌形象的“形”见出“神”,透过“境”见出“情”,进而把握宇宙的无限意味。以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前两句写景,而人物的活动是空白;后两句写人,而景物是空白。这首诗的“形”是指在蜀地秋夜思念故人,看似并无深意可言。透过第一层形象,去静观景物的内在境象:秀丽的峨眉山,秋高气爽,半轮明月升起在青山之巅,月影映入江水,又随着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这是诗人“灵想独辟”构造出的世界,这幅画面是意识流动,存在于诗人的头脑中,正如宗白华所说,构造出一个“诗意的创造性空间”,画面中的空白使读者展开新的想象与体验,在月映清江的美景中,捕捉到了秋夜泛舟赏月的诗人形象,意境真可谓是空灵入妙。到这里,我们已渐进领会诗歌的境象的“神韵”了。诗中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不免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可谓语短情长,点出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中,除“峨眉山月”外,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外,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了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诗中的空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自此,方领悟了诗的“神韵”,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本诗共二十八个字,地名就占了十二个字,但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却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王麟洲语云:“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其原因就在于:诗中的空白给读者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天地,借助地名体会到了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的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以及无处不贯穿着的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从而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虚、实并用,使人充分领略了诗境的美,读来妙不可言。诚如周敦颐所说:“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手其中而涵咏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
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的著名学者杰出的美学思想家王国维,融合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他认为,意境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有我之境”是指诗人感情比较强烈,移情于物,能够迅速打动读者;“无我之境”,并不是真的“无我”,如王国维所说的“人惟于静中得之”,也就是说,诗人的情感不在诗中直接显现,而是诗人在冷静中回味出来的妙境,造成一种仿佛无我的意象,自此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就更加耐人寻味。
“无我之境”意即虚境,抒情形象的“实境”要获得意味丰富的“虚境”,最要紧的是创造空白,诗中的空白容纳着活跃的想象的浮动性,如苏东坡诗中所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空、静则能通幅皆灵,而成妙境。例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把问话省略了,形成一处处的空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一问心情愉快,满怀希望;二问答非所想,坠为失望;三问于失望中萌生希望;四问惘然若失,无可奈何,可见访者与隐者交情甚厚。全诗看似平淡,白描无华,但青松与白云显示出隐者青松般的风骨与白云般的高洁;未见隐者却见青翠挺立、茫茫白云,使人油然而生一种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钦慕而不遇,突出其怅惘之情。由此可知,正是这一处处的空白,为读者创造了广阔无垠的想象的艺术空间,极度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使虚境成为意味无穷的美境。
诗歌这种语言艺术无不透着美,它是诗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作者自己的血肉,是作者思想精神和个性人格的外化。这种抒情性的文字,主要是通过意境去映射出一缕缕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无限光辉,而意境又创造出无数个空白,为读者提供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诱发人们超越具体意象去领悟含蓄丰富的人生最高灵境的诗意胜境,充分享受意境的美。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