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教学中文本再构的实践研究

来源 :浦东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再构又称之为“独立语段”教学,是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建构,这种建构是基于教材、教师自身,又结合所教对象的情况,把所授内容通过文字形式再处理整合的一个再构的过程,使它形成一个具有情境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有着灵魂的文本语段。
  上海新改版的牛津英语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其中的故事教学内容,有的结合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展开,有的则依托一些鲜活的生活情景中发生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展开,学生对这些故事都饶有兴趣。但结合我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比较重视对学生的语量的输入,因此低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有较丰富的语量。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我在中年级英语故事教学中对学生所学文本内容进行整合和再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有机整合故事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牛津英语新版教材中,有些故事是以对话为主要形式展开的,如3A M3U3 Read a story In the park中的故事共分5幅图,每幅图都有简单的对话。但通过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分析之后发现对话内容稍显单薄,问答形式似乎有些断层,各幅图之间缺少一定的过渡语,思维跳跃性大。为了训练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对故事内容进行了文本再构。
  图片一原文:Kitty: Look at the kite. What colour is it? Can you see? Alice: It’s yellow. 再构文本:Kitty: Look at the sky, Alice. What can you see? Alice: I can see a kite. Kitty: What colour is it? Alice: It’s yellow.通过改编文本,使之在形式上更符合学生平时说话的习惯,同时又把新旧知识进行了有机整合,使故事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
  图片二原文:Alice: Oh, here’s a ball.在这里,只有Alice一人说话,而和她一起的Kitty在文中却没有开口,似乎有一些不合情理,思维跳跃性大,于是我把它改为:Alice: Oh, here’s a ball. Maybe it’s that boy’s ball. Kitty: Yes. Alice: Let’s go. Kitty: OK.这里添上一句Maybe it’s that boy’s ball.为下面的故事内容留下悬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也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图片三原文:Kitty & Alice: Is this your ball? Little boy: No. My ball is blue. 由于在图片一中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在一起玩球的,所以小男孩儿肯定知道那个红白色的球是小女孩儿的。于是当Kitty和Alice一起问小男孩儿这是不是你的球时,小男孩儿除了回答不是的,我的球是蓝色的之外肯定会说其他的话,于是我作了这样的修改: Kitty & Alice: Is this your ball? Little boy: No, it isn’t. My ball is blue. This is that girl’s ball. Kitty & Alice: I see. Let’s go and ask her. 这样改较符合故事的发展,同时通过This is that girl’s ball.这句话,自然引出下个故事环节,使学生的思路顺着故事的发展前行。
  图片四原文:What colour is your ball? It’s red and white. Is this your ball? Yes, it is. 为了顺应故事的发展,我加入了带有一定情感的语言:Kitty & Alice: Don’t cry, little girl. 故事在这里显得更为丰满,更为贴近生活。
  图片五原文:Here you are. Thank you.这两句话十分简单,学生不用教也会,但不稍作调整的话就显得程式化。于是我运用学过的知识使对话变得更活泼丰满些,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如何表达感谢,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兴趣。
  在每幅图之后我还增添了一些叙述性文字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故事情节。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应对故事教学多作积极的思考,对故事内容作符合学生学情、生活实际和故事情节发展的文本再构,伴随着良好的文本再构内容,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二、有效挖掘单元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每个单元中有些内容虽不以故事形式出现,但里面都蕴含着一定的故事情节,如:3A M2 Shopping中的Say and act Shopping是一个关于购物的对话,我们可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对其进行文本再构的同时有效整合前一课时及后一课时的内容形成一个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故事,并通过此故事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结合前一课时的教学充实故事内容,又把后一课时的人物Peter作为主线,使这个故事与本单元的其他部分有机结合。课的开始部分我设计了一个guessing game,通过让学生猜水果来复习旧知。猜测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学生听后猜,有的是学生看后猜,有的是学生读后猜,有的是学生说后猜,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交流中。随后让学生完整地听故事并回答问题,在此环节中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接下去的难点S1: May I have…,please? S2: Sure./Of course.和S1: How much? S2: …yuan.的教授是分步骤进行的,通过师生、生生间不同形式的交流操练,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待到整个语段呈现时学生已经胸有成竹了,几乎所有学生都掌握了。最后我创设了一个为Peter准备生日派对的场景,学生分组到不同的商店为Peter购买生日礼物,再次放手让学生进行操练。由此可见,如何巧妙利用并挖掘单元内容,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及文本再构确实是需要仔细思考的。   三、合理改编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用能力
  牛津英语教材中的有些故事来源于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阅读,但是由于他们对其中的情节已十分熟悉,悬念性就不强,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改编,通过再构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用能力。如:3B M2U3 Little Lucy的教学中,我把重点定位在对故事情节的改编上,改编之后的重难点是hunter, strong, brave, stone 四个单词和句型He can kill the wolf with…/He can put…in wolf’s belly.在新授过程中我时不时地加入中年级学生喜欢的各种肢体语言以增加故事教学的生动性,并通过师生、生生言语交流活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推出语言知识,从而达到文本再构中语用的教学目标。我在课的开头就开门见山,通过第一张画面自然点到本课的主要人物Little Lucy,同时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既生动有趣又别出心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大门就此打开。第二部分,我给猎人起了个有趣的名字Mr. Stone,为最后一个单词stone的出现埋下了伏笔。随后引导学生对猎人的外貌特征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及语用能力有了初步的提升,在学生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两个形容词strong和brave。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环节,让学生来描述一下狼的特质,以此与猎人形成对比引出猎人杀狼的场景。在描述狼的过程中我看到学生们很感兴趣,有的学生还以狼的口吻进行了自我描述,学习的气氛很热烈。随后我通过一句话又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你们认为猎人会如何杀狼呢?”,让学生自由选择杀狼的工具和方式来练习新授句型He can kill the wolf with…/He can put…in wolf’s belly。这两句话要说好并不容易,但学生们竟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课的最后部分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练习,我展示了几个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让他们分组选择其一改编故事结尾,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用能力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复述,而是为了运用,如果学生通过一节课能学到些什么并且能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是能不能学好的前提,语言的训练是过程,语言的运用是目的。如果我们多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学习会变得更为有效。
  对小学中年级英语故事教学进行文本再构是故事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我们说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其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这样一条有效的途径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借助文本再构这样一个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用能力。为此目标我应不懈努力,不断实践与探索。
其他文献
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从事课程论、教学论、教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  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遍访日本全国各地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倡导创建“学习共同体”。三十年如一日,每周至少两天深入学校,扎根中小学实地观察,是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一、21世纪的社会类型及其对教育的挑战  知识型社会需要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和
期刊
在全社会对于未成年人教育的要求从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向以学生为本,促进其身心全面综合、多元和谐发展转变的今天,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的总体目标,迈开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步伐。浦东新区教育也进入了以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特征的第二次跨越阶段,浦东教育将由教育大区向强区发展。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校外教育机构
期刊
脑性瘫痪是以妊娠到新生儿期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以中枢性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常常伴有癫痫、语言障碍、智能障碍、感觉障碍及行为异常等的中枢性疾病,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对脑瘫学生的康复就是运用各种积极手段,使他们的残存功能和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达到一个预期的、客观的、可能实现的康复目标后重返家庭、重返社会。康复评定是对患者的功能状况和潜在能力的判断,也是对患者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收
期刊
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未来教育家’培训项目”学员之一,笔者远赴美国马里兰州陶森大学学习,访问了美国教育部,考察了巴尔的摩郡20所学校,参与了由相关教育主管、专家和学者们领衔的教育沙龙论坛,收获颇丰。特别是从中发现了一些依托传统强势、创新特色的项目吸引生源,特色成长,优质发展的学校。它们通过自身强势项目的建设和优势活动的开展,个性鲜明,成果卓著,形成独特的教育优势,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借鉴
期刊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得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和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析主题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学科中的运用。  一、什么是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以学生为中心,设定一个教学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
期刊
工读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往往不听讲、不记笔记,无精打采,无学习兴趣,常常打瞌睡,还常常不做作业。刚从大学毕业时,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感觉很棘手,甚至是无奈。那时的课堂教学往往变成我的独脚戏,课后学生作业反馈也不理想,更不要说考试成绩了。如何激发工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参与到课堂来,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于是,笔者在这五年间做了一些探索,并总结了一
期刊
语文课程目标指出: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如何让这种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空喊的口号上?我想,练习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最常用最有效的法宝。因为,任何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练习。  练习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每个环节。学生每天都在练。课前在练;课堂中在练;课后还在练。你能肯定学生真的喜欢练习吗?面对铺天盖地的练习,学生不会厌烦吗?  如何让练习真的成为学生最亲密无间的朋友?  一、课堂练习要精
期刊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一般课堂上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
期刊
对中学生而言,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文化、技能水平,而且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将来的成才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长,最了解学生,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影响学生方面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在做个案时
期刊
当今教育,“提高课程领导力”、“提高课程执行力”的呼声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我以为,无论是课程领导力还是课程执行力,其真正落脚点应在教师团队课程素养的真正的发挥,即有赖于教师课程理解力的如何。作为校长,如何率领自己的学校团队在课程管理、课程规划以及课程实施中推进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校长要实现有效的课程领导,就必须在理解和把握当前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善于把自己的理念和思考变成具体的引领和决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