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靳尚谊
著名油画家、艺术教育家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曾参与革命博物馆组织的历史画创作。
这批历史画作为创作来讲是好的,技术上稍微粗糙一点,但是也还可以,它有很朴素的特点,也还不难看,它不是“文革”的红光亮,是一批很正常也很重要的主题性绘画作品。
请您主要谈一下当时是谁组织革命博物馆的美术创作?
革命博物馆组织历史画创作应该是由1950年代初就开始了,“文革”前是3次,1951年一次,1959年一次,然后1961年一次。第一次少,都是一些老先生创作,王式廓、罗工柳、董希文,那都是第一次搞的。第二次就是1959年,历史博物馆准备1959年开馆,我1959年画了《送别》,詹建俊画的《狼牙山五壮士》。但是,那一次博物馆开馆展览没开成。因为当时中央派康生去审查,展览都布置好了,康生审查看了以后,提出两条修改意见,一条是展览反映毛泽东思想红线不够突出(指1959年),第二条是这些画都是黑画(说着他这么一指,包括我的《送别》,还有罗工柳的《宁死不屈》,《宁死不屈》都成了黑画,不能展出)。
罗先生那张《宁死不屈》现在没了?
那张画的是躺着的烈士遗体,站一个人,爬一个人,这个画背景描绘的是深黑色的,像黑夜似的,人物等都是白色衣服。这张《宁死不屈》构图很好,很有表现力。但是康生说不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这些都是作为黑画展出。我画《送别》是表现长征开始时在瑞金送红军的场景,原来宣传的是胜利转移,实际上是失败了不得不走了。我做了调查,很多老同志说历史非常惨的,5次反围剿,4次都胜利了,第5次失败了,前4次为什么胜利,用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胜利了。这次左倾路线上台了,共产国际的人来指挥的,所以一败涂地,整个苏区就保不住了,不得不撤退,往哪走不知道了,就往西边走吧,所有人都走了。原来苏区已经稳定了很多年,也有政权,等于一个小共和国似的,走的时候是很悲惨的。我画这幅画是用当时江西的一个民歌《十送红军》的情调去表现,以这个旋律作为整个创作的主调,有离别的一种忧伤,又要有继续革命的精神,也不能很高昂,但是主要的强调是送别。我画的是有点阴天的早晨,所以跟罗工柳那个表现类似,情调太低沉了,康生说是黑画,没展出就放到仓库里了。“文革”以后我就想找这个画,找不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革命博物馆美术组负责人李仁才说找到了,从仓库里一大堆画卷给翻出来了,我一看画布也拆下来了,卷的给弄折了,颜色也掉了,后来就拿去修补,勉强能用,这是第一张。第二张画的《十二月会议》,我事先到陕北米脂县羊家沟了解情况,去考察收集资料,就画了这张画,这张画本来也是画开会场面,画开会做报告的话,主要就是画做报告的人的状态,他的动作,他的思想表情,我就画许多毛主席动作,研究他作报告的手势,最后有一张,大家一看说这张挺好,就画肖像吧。
那张和所有的画都不一样,大多画众多人物场景,唯独就你那一张是一个人的肖像。
当时拍了一个纪录片,有这张画的镜头,整个效果非常强烈,从画面上也体现了当时解放战争的一个转折,当时胡宗南攻陷延安,转战是非常艰苦的时候。1947年的秋天,在米脂县羊家沟开了一个中央工作会议,毛主席做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个报告,他分析了战争的形势,预示了战争的转折,看到了曙光,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毛主席意识到战争的转折和即将取得革命胜利。所以,我画的就是这种精神,在最困难的时候预示着它的胜利。画面用暗红的背景,人是亮的,人穿着灰棉袄,整个气氛是一种解放时的气氛,但是人的精神是有信心的,困难时期有信心。
您现在怎么看待这种作品它的价值?
当时老先生创作的一些历史画,从创作的角度是非常好的,技术上也说的过去,罗工柳就是看着苏联的印刷品边学边画出来的,他以前在杭州学过一年,在鲁艺时也学了一点,有点素描基础,罗先生是很有才能的,构图都是他搞的,这样就画出来了。罗工柳的这两张,胡一川的《开镣》,还有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作为艺术品作为创作来讲,都是不错的。
后来像您、像詹先生,还有留苏的一批人,他们的作品可能跟董希文有很大的区别,跟这些土油画的区别就很明显。
留苏的那批人颜色上更熟练了,创作上没有超过其他经典的。
《十二月会议》这个作品大概画了1年半时间,在东方饭店把它画完了,还有那个董先生的《开国大典》,您临摹的?
那是“文革”中间,把刘少奇打倒以后,要把刘少奇(肖像在画上)抹掉,董希文自己抹掉了,后来其中林伯渠又出问题,外头没有报道。革命博物馆的领导按上级指示要求抹的,董希文身体不好(鼻炎癌),我们都下乡劳动去了,“文革”他留下来住在日坛医院,精力不行了。要求改这张画,不能在他的原作上改,就是根据他那张画临摹一张,刘少奇已经改掉了,林伯渠是最边上一个,把他的头抹掉换了一个小人,看不清楚是谁,就是这些,完成这么一个任务。在革博画的,把我和詹建俊都调回来了,詹建俊是干的别的,干什么我就忘了。革博还要搞创作,我就临了两个月,中途还有赵域也来帮我临,都是美院油画系的,都是从下边调回来。然后就临成这样,把刘少奇抹掉,把林伯渠抹掉,除了那个头,临完了以后其他的都一样。董希文从医院过来看过,他挺满意的,然后还给我提了点意见,说毛主席的脸从侧面看应该是一个弧形,我画的稍微方了一点点,提了意见,然后就回医院去了,以后不久就去世了。这幅画完了以后,我也留下画创作,詹建俊、林岗都在画。我画草图的时候,就病了。改革开放后,毛主席开国大典要恢复展览,我当时出国去了,就找阎振铎,把人都给填上了,恢复到最初完成的状态,董希文那张就不能动了,现在用的就是我们的这张。
那时候革命历史画创作是不是也是配合展览的?
历史画主要就是革博组织的,是国家给的任务。
上世纪70年代前后,“文革”期间的主席像创作的历史是怎样的? “文革”初期,很多院校和教学都停止了,开始搞运动,所有单位的领导都被打倒了,都是群众组织的活动。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别的不能做,画主席像是可以的。所以我在那个时候利用很多老照片和资料里面选择一些主席肖像,用素描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我在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的《十二月会议》时,那时研究和收集历史上的主席像是比较多的,我感兴趣的是与创作历史画有关系的。有长征时期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这些照片画了一批素描肖像。
1971年,国家把我调到革命博物馆临摹《开国大典》。这一时期间,参加了全国美展的改画组。1972年的全国美展恢复了,因为“文革”期间老艺术家都不能画画了,在下面搞运动,只有年轻的艺术家,在校学生也在搞运动。这个美展大多数是工农兵画的创作,实际上是工厂工人搞的创作,他们画了很多毛主席题材的画,由于他们的基础薄弱,大多是业余的,(画面)形象不够好,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改画组”。改画组有好几个人,有孙景波、朱乃正、陈衍宁等,四五个素描基础比较好的人,参加了修改业余作者的作品,就出现这样一个“文革”特殊的现象。
您对建国以来关于毛泽东的主题创作有什么看法?
从历次革命博物馆组织的历史画创作和这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画毛泽东题材创作上的要求和它的要求和一般创作没有任何区别,很多人不大清楚,其实这种创作方法和要求与欧洲的主题性绘画本质上是一致的,艺术创作规律基本上按照西方的创作模式,由宗教绘画开创了多人物情节性绘画,我们叫现实主义创作,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还没有“现实主义”一词,《最后的晚餐》就是一幅多人情节性绘画。
回过头来看这批历史画太重要了。
应该说作为创作来讲是好的,技术上稍微粗糙一点,但是也还可以,它有很朴素的特点,也还不难看,它不是“文革”的红光亮,它是一批很正常也很重要的主题性绘画作品。
您对红光亮怎么看?
那个是很特殊的现象,红光亮当然是不太好,因为它把生活拔高的太多,脱离真实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很有特点,你要说它是革命浪漫主义也行,就是离现实太远,作为艺术上无所谓,你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但是作为政治和社会生活就不行。
现在如果再组织创作历史画的话,您有什么建议?
我现在年纪这么大也没劲画了,我也没建议,觉得意义不太大,当然为国家再留一批历史画也是可以的。博物馆场地很好,有一批文物,定位是古代艺术和历史博物馆,捎带着有点革命历史,革命历史不能取消,革命历史的陈列是为了巩固政权,为了革命传统教育,现在还是需要的,未来的重点就是艺术,是古代艺术。德国,东西德合并以后,整个柏林的博物馆都叫国家博物馆,它有4个馆,有一个古代艺术馆,一个19世纪馆,有一个现代艺术馆,有一个当代艺术馆,有的还把其他城市的精品调来了,到了柏林可以看到了德国最好的艺术。中国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大国,艺术也要服务于社会,使观众更容易欣赏。
著名油画家、艺术教育家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曾参与革命博物馆组织的历史画创作。
这批历史画作为创作来讲是好的,技术上稍微粗糙一点,但是也还可以,它有很朴素的特点,也还不难看,它不是“文革”的红光亮,是一批很正常也很重要的主题性绘画作品。
请您主要谈一下当时是谁组织革命博物馆的美术创作?
革命博物馆组织历史画创作应该是由1950年代初就开始了,“文革”前是3次,1951年一次,1959年一次,然后1961年一次。第一次少,都是一些老先生创作,王式廓、罗工柳、董希文,那都是第一次搞的。第二次就是1959年,历史博物馆准备1959年开馆,我1959年画了《送别》,詹建俊画的《狼牙山五壮士》。但是,那一次博物馆开馆展览没开成。因为当时中央派康生去审查,展览都布置好了,康生审查看了以后,提出两条修改意见,一条是展览反映毛泽东思想红线不够突出(指1959年),第二条是这些画都是黑画(说着他这么一指,包括我的《送别》,还有罗工柳的《宁死不屈》,《宁死不屈》都成了黑画,不能展出)。
罗先生那张《宁死不屈》现在没了?
那张画的是躺着的烈士遗体,站一个人,爬一个人,这个画背景描绘的是深黑色的,像黑夜似的,人物等都是白色衣服。这张《宁死不屈》构图很好,很有表现力。但是康生说不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这些都是作为黑画展出。我画《送别》是表现长征开始时在瑞金送红军的场景,原来宣传的是胜利转移,实际上是失败了不得不走了。我做了调查,很多老同志说历史非常惨的,5次反围剿,4次都胜利了,第5次失败了,前4次为什么胜利,用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胜利了。这次左倾路线上台了,共产国际的人来指挥的,所以一败涂地,整个苏区就保不住了,不得不撤退,往哪走不知道了,就往西边走吧,所有人都走了。原来苏区已经稳定了很多年,也有政权,等于一个小共和国似的,走的时候是很悲惨的。我画这幅画是用当时江西的一个民歌《十送红军》的情调去表现,以这个旋律作为整个创作的主调,有离别的一种忧伤,又要有继续革命的精神,也不能很高昂,但是主要的强调是送别。我画的是有点阴天的早晨,所以跟罗工柳那个表现类似,情调太低沉了,康生说是黑画,没展出就放到仓库里了。“文革”以后我就想找这个画,找不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革命博物馆美术组负责人李仁才说找到了,从仓库里一大堆画卷给翻出来了,我一看画布也拆下来了,卷的给弄折了,颜色也掉了,后来就拿去修补,勉强能用,这是第一张。第二张画的《十二月会议》,我事先到陕北米脂县羊家沟了解情况,去考察收集资料,就画了这张画,这张画本来也是画开会场面,画开会做报告的话,主要就是画做报告的人的状态,他的动作,他的思想表情,我就画许多毛主席动作,研究他作报告的手势,最后有一张,大家一看说这张挺好,就画肖像吧。
那张和所有的画都不一样,大多画众多人物场景,唯独就你那一张是一个人的肖像。
当时拍了一个纪录片,有这张画的镜头,整个效果非常强烈,从画面上也体现了当时解放战争的一个转折,当时胡宗南攻陷延安,转战是非常艰苦的时候。1947年的秋天,在米脂县羊家沟开了一个中央工作会议,毛主席做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个报告,他分析了战争的形势,预示了战争的转折,看到了曙光,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毛主席意识到战争的转折和即将取得革命胜利。所以,我画的就是这种精神,在最困难的时候预示着它的胜利。画面用暗红的背景,人是亮的,人穿着灰棉袄,整个气氛是一种解放时的气氛,但是人的精神是有信心的,困难时期有信心。
您现在怎么看待这种作品它的价值?
当时老先生创作的一些历史画,从创作的角度是非常好的,技术上也说的过去,罗工柳就是看着苏联的印刷品边学边画出来的,他以前在杭州学过一年,在鲁艺时也学了一点,有点素描基础,罗先生是很有才能的,构图都是他搞的,这样就画出来了。罗工柳的这两张,胡一川的《开镣》,还有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作为艺术品作为创作来讲,都是不错的。
后来像您、像詹先生,还有留苏的一批人,他们的作品可能跟董希文有很大的区别,跟这些土油画的区别就很明显。
留苏的那批人颜色上更熟练了,创作上没有超过其他经典的。
《十二月会议》这个作品大概画了1年半时间,在东方饭店把它画完了,还有那个董先生的《开国大典》,您临摹的?
那是“文革”中间,把刘少奇打倒以后,要把刘少奇(肖像在画上)抹掉,董希文自己抹掉了,后来其中林伯渠又出问题,外头没有报道。革命博物馆的领导按上级指示要求抹的,董希文身体不好(鼻炎癌),我们都下乡劳动去了,“文革”他留下来住在日坛医院,精力不行了。要求改这张画,不能在他的原作上改,就是根据他那张画临摹一张,刘少奇已经改掉了,林伯渠是最边上一个,把他的头抹掉换了一个小人,看不清楚是谁,就是这些,完成这么一个任务。在革博画的,把我和詹建俊都调回来了,詹建俊是干的别的,干什么我就忘了。革博还要搞创作,我就临了两个月,中途还有赵域也来帮我临,都是美院油画系的,都是从下边调回来。然后就临成这样,把刘少奇抹掉,把林伯渠抹掉,除了那个头,临完了以后其他的都一样。董希文从医院过来看过,他挺满意的,然后还给我提了点意见,说毛主席的脸从侧面看应该是一个弧形,我画的稍微方了一点点,提了意见,然后就回医院去了,以后不久就去世了。这幅画完了以后,我也留下画创作,詹建俊、林岗都在画。我画草图的时候,就病了。改革开放后,毛主席开国大典要恢复展览,我当时出国去了,就找阎振铎,把人都给填上了,恢复到最初完成的状态,董希文那张就不能动了,现在用的就是我们的这张。
那时候革命历史画创作是不是也是配合展览的?
历史画主要就是革博组织的,是国家给的任务。
上世纪70年代前后,“文革”期间的主席像创作的历史是怎样的? “文革”初期,很多院校和教学都停止了,开始搞运动,所有单位的领导都被打倒了,都是群众组织的活动。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别的不能做,画主席像是可以的。所以我在那个时候利用很多老照片和资料里面选择一些主席肖像,用素描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我在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的《十二月会议》时,那时研究和收集历史上的主席像是比较多的,我感兴趣的是与创作历史画有关系的。有长征时期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这些照片画了一批素描肖像。
1971年,国家把我调到革命博物馆临摹《开国大典》。这一时期间,参加了全国美展的改画组。1972年的全国美展恢复了,因为“文革”期间老艺术家都不能画画了,在下面搞运动,只有年轻的艺术家,在校学生也在搞运动。这个美展大多数是工农兵画的创作,实际上是工厂工人搞的创作,他们画了很多毛主席题材的画,由于他们的基础薄弱,大多是业余的,(画面)形象不够好,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改画组”。改画组有好几个人,有孙景波、朱乃正、陈衍宁等,四五个素描基础比较好的人,参加了修改业余作者的作品,就出现这样一个“文革”特殊的现象。
您对建国以来关于毛泽东的主题创作有什么看法?
从历次革命博物馆组织的历史画创作和这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画毛泽东题材创作上的要求和它的要求和一般创作没有任何区别,很多人不大清楚,其实这种创作方法和要求与欧洲的主题性绘画本质上是一致的,艺术创作规律基本上按照西方的创作模式,由宗教绘画开创了多人物情节性绘画,我们叫现实主义创作,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还没有“现实主义”一词,《最后的晚餐》就是一幅多人情节性绘画。
回过头来看这批历史画太重要了。
应该说作为创作来讲是好的,技术上稍微粗糙一点,但是也还可以,它有很朴素的特点,也还不难看,它不是“文革”的红光亮,它是一批很正常也很重要的主题性绘画作品。
您对红光亮怎么看?
那个是很特殊的现象,红光亮当然是不太好,因为它把生活拔高的太多,脱离真实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很有特点,你要说它是革命浪漫主义也行,就是离现实太远,作为艺术上无所谓,你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但是作为政治和社会生活就不行。
现在如果再组织创作历史画的话,您有什么建议?
我现在年纪这么大也没劲画了,我也没建议,觉得意义不太大,当然为国家再留一批历史画也是可以的。博物馆场地很好,有一批文物,定位是古代艺术和历史博物馆,捎带着有点革命历史,革命历史不能取消,革命历史的陈列是为了巩固政权,为了革命传统教育,现在还是需要的,未来的重点就是艺术,是古代艺术。德国,东西德合并以后,整个柏林的博物馆都叫国家博物馆,它有4个馆,有一个古代艺术馆,一个19世纪馆,有一个现代艺术馆,有一个当代艺术馆,有的还把其他城市的精品调来了,到了柏林可以看到了德国最好的艺术。中国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大国,艺术也要服务于社会,使观众更容易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