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走向普及化。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许多教师都在不断的探究:如何在课改的大环境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不断地实践中,很多教师普遍认为,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促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凸显,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学生理解掌握更加透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1.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石一样将学生牢牢地吸住。信息技术改变了以往学生不论什么内容都只能面对黑板的单一、枯燥式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怀揣着一种浓厚的学习情绪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因此,我在教学新的内容前,就根据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情境,提出与新知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融入其中,在不同的情境中,发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又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学习数学的目的。如: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家家乐超市分店今天开业了,热闹极了!你们想去看看吗?(想)我开始播放视频,先是店外布置各式彩旗、盆花、花篮、及五颜六色的条幅等等。通过超市场景这一视频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由奇而生趣,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新知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了他们多种感官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之中,我再次播放店内琳琅满目的有序物品让学生从每一排货架上寻找规律。这样不仅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而且学生学得快乐,做到了新理念所倡导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样自然的情景中学生乐此不疲。
再如通过有趣的动画来引入课题,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设计一段动画: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四个小动物分别从起点一起骑着相同及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进行比赛。随着发令官的枪声一响,四只小动物伴着滑稽可笑的动作奋力地骑着。这时暂停课件,让学生猜想:哪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终点。有的猜小狗,有的猜小兔,因为它们两个的车轮都是圆的。那到底谁第一个到达终点呢?从而引入课题。通过有趣的动画来引入课题,一方面为学习新知识提出了思考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充满了整个数学课的课堂。教学结束时,老师再次播放动画看到底谁赢了,说明理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学所知识进行解释小狗得第一的理由。这样采用动画激趣,提出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思维。
2.利用多媒体直观显现数学知识,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它能形象地呈现出事物的过程,能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地过程,能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地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化难为易。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把梯形通过旋转、平移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单靠课本、抽象讲解及实物演示只能起到理解表皮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演示出旋转、平移和比较过程,学生看得明白,更容易加深理解。这样不仅教师难以讲解、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很快地解决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而与两边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时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先点出一个红点,再画两条射线,认识角。然后再动态演示延长它的两条边,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这样来帮助学生理解,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难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很容易就能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概念型的课是比较有难度的。小学生的记忆多以形象记忆为主,记忆能力有限,所以要让学生很好地记住概念,并灵活运用是一个难题。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帮学生提升记忆能力。例如:《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学习难度很大,仅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课件再现正确的折叠方式,给与学生形象的视觉享受,然后通过动画特效显示对称轴,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地认知轴对称图形。
3.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操作方便快捷,还可以避免教师在某些环节上浪费时间,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省去板书和擦试的时间,而且还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这样练习的容量也大大增加了,为教师省下了大量的时间。当然,如果在学生填入正确答案时,设计会出现大拇指或奖状的图片,并伴有“你真棒!”的声音时,学生不但兴趣浓厚,而且提高了练习的质量,使学生乐学,教师教得轻松,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图形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多,动画比图形包含更高级的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放缩与移动、颜色变换,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佳,使课堂时空被计算机拓宽和延伸。例如:在复习课上,利用复习课件效果更为理想。边复习,边进行课内练习、矫正练习,并在其中加上习题答案、迁移性练习,大大缩短教师板书时间,及时进行错误订正。一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特别是一年级,如果采用多媒体可以省时省力,效果颇佳。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看不懂题,教师费劲口舌多数学生也听不明白,教师只好一桌桌地走,指导学生去完成,一节课下来也做不完四五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出示内容,教师边读边用笔指点,每个学生都会一目了然,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加大了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的进步。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使多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有利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适时适量的运用信息技术,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曹焜.数学课堂的点睛之笔—信息技术.宁夏教育,2010.1.
[2]王小燕.如何上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数学教学研究,2010.11.
[3]数学教学课程标准.
[4]张鸿雁.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各界.科学与教育.
[5]吴桂娟.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新课程.小学,2010.1.
1.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石一样将学生牢牢地吸住。信息技术改变了以往学生不论什么内容都只能面对黑板的单一、枯燥式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怀揣着一种浓厚的学习情绪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因此,我在教学新的内容前,就根据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情境,提出与新知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融入其中,在不同的情境中,发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又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学习数学的目的。如: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家家乐超市分店今天开业了,热闹极了!你们想去看看吗?(想)我开始播放视频,先是店外布置各式彩旗、盆花、花篮、及五颜六色的条幅等等。通过超市场景这一视频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由奇而生趣,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新知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了他们多种感官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之中,我再次播放店内琳琅满目的有序物品让学生从每一排货架上寻找规律。这样不仅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而且学生学得快乐,做到了新理念所倡导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样自然的情景中学生乐此不疲。
再如通过有趣的动画来引入课题,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设计一段动画: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四个小动物分别从起点一起骑着相同及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进行比赛。随着发令官的枪声一响,四只小动物伴着滑稽可笑的动作奋力地骑着。这时暂停课件,让学生猜想:哪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终点。有的猜小狗,有的猜小兔,因为它们两个的车轮都是圆的。那到底谁第一个到达终点呢?从而引入课题。通过有趣的动画来引入课题,一方面为学习新知识提出了思考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充满了整个数学课的课堂。教学结束时,老师再次播放动画看到底谁赢了,说明理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学所知识进行解释小狗得第一的理由。这样采用动画激趣,提出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思维。
2.利用多媒体直观显现数学知识,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它能形象地呈现出事物的过程,能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地过程,能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地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化难为易。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把梯形通过旋转、平移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单靠课本、抽象讲解及实物演示只能起到理解表皮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演示出旋转、平移和比较过程,学生看得明白,更容易加深理解。这样不仅教师难以讲解、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很快地解决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而与两边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时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先点出一个红点,再画两条射线,认识角。然后再动态演示延长它的两条边,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这样来帮助学生理解,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难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很容易就能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概念型的课是比较有难度的。小学生的记忆多以形象记忆为主,记忆能力有限,所以要让学生很好地记住概念,并灵活运用是一个难题。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帮学生提升记忆能力。例如:《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学习难度很大,仅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课件再现正确的折叠方式,给与学生形象的视觉享受,然后通过动画特效显示对称轴,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地认知轴对称图形。
3.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操作方便快捷,还可以避免教师在某些环节上浪费时间,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省去板书和擦试的时间,而且还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这样练习的容量也大大增加了,为教师省下了大量的时间。当然,如果在学生填入正确答案时,设计会出现大拇指或奖状的图片,并伴有“你真棒!”的声音时,学生不但兴趣浓厚,而且提高了练习的质量,使学生乐学,教师教得轻松,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图形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多,动画比图形包含更高级的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放缩与移动、颜色变换,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佳,使课堂时空被计算机拓宽和延伸。例如:在复习课上,利用复习课件效果更为理想。边复习,边进行课内练习、矫正练习,并在其中加上习题答案、迁移性练习,大大缩短教师板书时间,及时进行错误订正。一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特别是一年级,如果采用多媒体可以省时省力,效果颇佳。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看不懂题,教师费劲口舌多数学生也听不明白,教师只好一桌桌地走,指导学生去完成,一节课下来也做不完四五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出示内容,教师边读边用笔指点,每个学生都会一目了然,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加大了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的进步。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使多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有利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适时适量的运用信息技术,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曹焜.数学课堂的点睛之笔—信息技术.宁夏教育,2010.1.
[2]王小燕.如何上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数学教学研究,2010.11.
[3]数学教学课程标准.
[4]张鸿雁.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各界.科学与教育.
[5]吴桂娟.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新课程.小学,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