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la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看到语文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离不开语文,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注重情感的体验和交流,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
  1、营造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学习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
  2、有效地利用课堂评价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评价方式日趋丰富起来,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我来谈一谈自己在评价方式方面的探索与体会。在识字方法的交流中,有个孩子说:“把‘唤’的口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成了‘换’,交换的换。”我评价说:“你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这真是一个记字的好方法。”有的孩子说:“圆圈是全封闭,所以‘圈’这个字用大口框围起来。”我又马上评价说:“你也是个有心人,能联系生活实际记生字,小朋友们都佩服你。”这样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评价中也渗透了对学法的指导。蔡元培先生说过:“ 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在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碍于脸面 , 吝惜赞扬之词 , 即使学生回答得完全正确 , 也只是用 “ 说得还是不错的”“ 对 ”等稍作肯定。须知 , 学生与教师原有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 , 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 , 对待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教师应该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 , 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
  3、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课堂教学环节,包括设计好导入、课堂提问和合作交流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语文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让他们换个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再读一遍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自主学习环境的营造。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
  五、开展适当竞赛,培养竞争意识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无强烈的竞争意识,则是学生有无主体意识的具体表现,也是开发智慧,培养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教育是中学阶段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高考,还是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高中英语成绩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出现了诸多的问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下面我就语文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与效果谈几点看法。  一、优美的语言引入情境  语文教学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它们都是以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社会的发展,大家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爱好,注重艺术的教育.而美术是艺术教育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精彩的美术作品能够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知识内容
“杲昃”方言词词从《诗经》和《周易》中的篇章衍化而来,基本意义是表示“东西”、“物事”、“物货”,后来在广泛的方言运用中,和用法一起得到了拓展.研究“杲昃”一词的这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英语教学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从2011年开始,高中课程改革我省进行。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标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重要的体裁之一,童话自身充满奇幻色彩,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篇目很多,尤其在低年级占很大比重,童话
高中英语语法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这一部分教学的开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长期的英语学习.
语音、词汇、语法共同构成了语言的三要素,其中词汇犹如一面镜子为社会生活提供最直接的反映.2011年度新词语无论在音节数量、结构形式、词语来源以及造词方式上都具有鲜明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应该是一项重点工作.初中生受特定年龄和
高中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重点的教学科目,也同时是我们教学的难点科目.在不断的教学中,我们逐渐的发现,高中英语教材有很多地方不完善,尤其是新课改以后,很多的教材内容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