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词的选用,是语言艺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写人、状物、叙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作文题目中更是如此。恰到好处地使用动词,常常能使作文题目简练而传神,耐人寻味。要注意,动词的运用必须仔细推敲,搭配精当,方能活泼逼真,富有动感。
范文示例
把哭声调成静音
一个朋友,生活起落,半生辗转,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辛酸。谈起往事,他淡淡地笑着说:“悲伤的时候,我会躲进被子里,把哭声调成静音。释放完自己的眼泪,我重新站起身,走到镜子前,对自己笑笑,再给自己一个加油的手势。第二天,大家又会见到一个满脸阳光的我!”
我默默地为朋友喝彩,说得太好了,尤其是一句“把哭声调成静音”,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路歷程。
记得小时候,你受到一点点委屈就放声大哭,把自己的委屈放大一百倍,即使没有眼泪,也要哭得震天响。还有的时候,你明明没有受委屈,也要使劲哭,像一只撒泼耍赖的小狗一样,为的是得到宠爱。因为你清楚,哭声是在为自己寻找安慰。母亲最怕你哭,她会循着哭声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那一刻,你扑在母亲的怀里,大哭起来。母亲轻声细语地安慰你,还用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哄你开心,你会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最受宠的人。
忽然有一天,你发现眼泪是幼稚之人的武器,是懦弱和胆怯的表现,于是你开始拒绝在人前流泪。即使在母亲面前,你也不会轻易流泪。反而开始拒绝眼泪,希望证明自己的强大。你长大了,懂得了悲伤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帮不上忙。你学会了把哭声调成静音,默默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修复受伤的心。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是的,我们长大了,学会了以笑脸面对所有的人,而把悲伤藏到角落里,去自行料理。
我们学会了如何料理悲伤,学会了心灵自救,学会了在疼痛中破茧而出,学会了把伤痕修复得了无痕迹。悲伤是心灵的暗角,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让一线光明照射进来。
悲伤的时候,把哭声调成静音。生活教会了我们隐忍和坚强,这是每个人心灵的必经之路。
隐忍是一种成熟,坚强意味着成长。我们把哭声调到静音,不是因为脆弱,而是因为内心强大,足以承受任何坎坷和苦难带来的伤痛。我们就像一棵长大的树,有了足够庞大的根系,所以风雨来的时候,只是轻轻地摇动枝叶,再也不会东倒西歪地张扬着自己的委屈和无力。任何人都有眼泪,都需要释放,我们把哭声调成静音,在沉默中悄悄收起悲伤,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无声的哭泣,不是软弱,不是哀伤,仅仅是一种释放而已。释放之后,一切又海阔天空,我们可以云淡风轻地笑笑,继续朝前走去。
岁月无情流逝,人生风雨转头空。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过去告别,与悲伤告别。让眼泪悄悄流淌,把哭声调成静音,我们都走在成长的路上,大声对自己唱那首歌:“我终于学会了坚强,那才是幸福的方向……”
(作者马亚伟,选自《阳江日报》2017年10月11日)
写作借鉴
“把哭声调成静音”,妙用“调”这一动词,给人以灵动之感。这其实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试,作者摆脱了幼稚的撒泼耍赖,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意识到了自己的坚强,亦清楚地意识到“悲伤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完成摆渡。其实,成长也是自己的事,所有外来的力量都是暂时的,最终都得依赖自己的真实体验,逐渐对成长的真谛心领神会。当你学会了“隐忍”,当你学会了默默承受,就意味着你变得更加强大,拥有了更大的力量承受人生的风雨,这是生命走向成熟的路径,也是完善自己的必经之路。
佳作亮相
行走在树下
杨冰玉
傍晚雨后,我独自一人行走在柏油路上。车少人稀,寂静得很。刮过一阵沁凉的秋风,道路两旁的树木窸窣作响,我缩着脖子,敛了敛衣领。我忽然注意到明亮的绿叶上有一滴雨珠,摇摇欲坠。最终,经不起又一阵秋风的吹拂,雨滴落到树下的水坑中,微微浑浊的水坑泛起层层涟漪,一圈,两圈,三圈,最终恢复平静。
我走到树下,雨后树木的清香骤然在身边环绕。熟悉、亲切……
那天,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肆无忌惮地烘烤着大地,街道上的车笛声、喧闹声以及从大喇叭里传出的阵阵叫卖声,一股脑儿地涌进我的双耳里。我开始烦躁,紧锁眉头,于是快步拐进了一条僻静小路。我愣住了。
眼前的道路旁,是两排翠绿的参天大树。他们像两道高大的屏障,把外界的燥热,外界的繁闹,外界的嘈杂,都挡在外面。我向上观望,每一片树叶都那么饱满,清亮。丝丝缕缕的阳光通过它们照耀在地上,每一片树叶都那么透亮、轻盈,有灵气。我深吸一口气。慢慢地、静静地,用近乎完美的步子走过这条完美的小道。
我行走在树下。几滴秋雨出其不意地落在我的脖颈,我回过神来,发现天空又开始下起了小雨。一片较大的叶子飘转着,用它特有的舞姿从容地落在地上。我低头,蹲下,拾起。拭去绿叶上的一层雨珠,细细观察它的纹路,轮廓,颜色。
抬头看,我笑了。每一片树叶都在尽全力接住雨滴,保护树下的行人。
隐约觉得,在我的生命中,也有几个人——像大树那样的人,而我,总是行走在树下。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九年级)
点评
作文以“行走在树下”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要行走在树下?行走在哪里的树下?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小作者巧用“行走”这一动词,给人一种韵味无穷的感觉。
技法小贴士
作文拟题要与作文内容珠联璧合,要反映作文的内容,这是作文拟题的基本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题目要贴切,要切合话题的要求,符合作文的内容需要。
2.题目要具体,拟题时,抓住能表现中心的具体特征。
3.题目要简短精练,有高度概括性。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八个字,再长了最好断开分成两句。
4.题目要新颖,要生动,要新鲜、独特、醒目,不能陈旧呆滞,让读者望而生厌,兴趣索然。
现就常见的“修辞”拟题法作一归纳: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引用、设问、反问、对偶、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文章的内容编拟出标题,可以收到新颖含蓄且独特的效果。比如,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再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当然,让作文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必将得到想要的收获。
范文示例
把哭声调成静音
一个朋友,生活起落,半生辗转,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辛酸。谈起往事,他淡淡地笑着说:“悲伤的时候,我会躲进被子里,把哭声调成静音。释放完自己的眼泪,我重新站起身,走到镜子前,对自己笑笑,再给自己一个加油的手势。第二天,大家又会见到一个满脸阳光的我!”
我默默地为朋友喝彩,说得太好了,尤其是一句“把哭声调成静音”,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路歷程。
记得小时候,你受到一点点委屈就放声大哭,把自己的委屈放大一百倍,即使没有眼泪,也要哭得震天响。还有的时候,你明明没有受委屈,也要使劲哭,像一只撒泼耍赖的小狗一样,为的是得到宠爱。因为你清楚,哭声是在为自己寻找安慰。母亲最怕你哭,她会循着哭声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那一刻,你扑在母亲的怀里,大哭起来。母亲轻声细语地安慰你,还用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哄你开心,你会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最受宠的人。
忽然有一天,你发现眼泪是幼稚之人的武器,是懦弱和胆怯的表现,于是你开始拒绝在人前流泪。即使在母亲面前,你也不会轻易流泪。反而开始拒绝眼泪,希望证明自己的强大。你长大了,懂得了悲伤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帮不上忙。你学会了把哭声调成静音,默默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修复受伤的心。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是的,我们长大了,学会了以笑脸面对所有的人,而把悲伤藏到角落里,去自行料理。
我们学会了如何料理悲伤,学会了心灵自救,学会了在疼痛中破茧而出,学会了把伤痕修复得了无痕迹。悲伤是心灵的暗角,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让一线光明照射进来。
悲伤的时候,把哭声调成静音。生活教会了我们隐忍和坚强,这是每个人心灵的必经之路。
隐忍是一种成熟,坚强意味着成长。我们把哭声调到静音,不是因为脆弱,而是因为内心强大,足以承受任何坎坷和苦难带来的伤痛。我们就像一棵长大的树,有了足够庞大的根系,所以风雨来的时候,只是轻轻地摇动枝叶,再也不会东倒西歪地张扬着自己的委屈和无力。任何人都有眼泪,都需要释放,我们把哭声调成静音,在沉默中悄悄收起悲伤,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无声的哭泣,不是软弱,不是哀伤,仅仅是一种释放而已。释放之后,一切又海阔天空,我们可以云淡风轻地笑笑,继续朝前走去。
岁月无情流逝,人生风雨转头空。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过去告别,与悲伤告别。让眼泪悄悄流淌,把哭声调成静音,我们都走在成长的路上,大声对自己唱那首歌:“我终于学会了坚强,那才是幸福的方向……”
(作者马亚伟,选自《阳江日报》2017年10月11日)
写作借鉴
“把哭声调成静音”,妙用“调”这一动词,给人以灵动之感。这其实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试,作者摆脱了幼稚的撒泼耍赖,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意识到了自己的坚强,亦清楚地意识到“悲伤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完成摆渡。其实,成长也是自己的事,所有外来的力量都是暂时的,最终都得依赖自己的真实体验,逐渐对成长的真谛心领神会。当你学会了“隐忍”,当你学会了默默承受,就意味着你变得更加强大,拥有了更大的力量承受人生的风雨,这是生命走向成熟的路径,也是完善自己的必经之路。
佳作亮相
行走在树下
杨冰玉
傍晚雨后,我独自一人行走在柏油路上。车少人稀,寂静得很。刮过一阵沁凉的秋风,道路两旁的树木窸窣作响,我缩着脖子,敛了敛衣领。我忽然注意到明亮的绿叶上有一滴雨珠,摇摇欲坠。最终,经不起又一阵秋风的吹拂,雨滴落到树下的水坑中,微微浑浊的水坑泛起层层涟漪,一圈,两圈,三圈,最终恢复平静。
我走到树下,雨后树木的清香骤然在身边环绕。熟悉、亲切……
那天,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肆无忌惮地烘烤着大地,街道上的车笛声、喧闹声以及从大喇叭里传出的阵阵叫卖声,一股脑儿地涌进我的双耳里。我开始烦躁,紧锁眉头,于是快步拐进了一条僻静小路。我愣住了。
眼前的道路旁,是两排翠绿的参天大树。他们像两道高大的屏障,把外界的燥热,外界的繁闹,外界的嘈杂,都挡在外面。我向上观望,每一片树叶都那么饱满,清亮。丝丝缕缕的阳光通过它们照耀在地上,每一片树叶都那么透亮、轻盈,有灵气。我深吸一口气。慢慢地、静静地,用近乎完美的步子走过这条完美的小道。
我行走在树下。几滴秋雨出其不意地落在我的脖颈,我回过神来,发现天空又开始下起了小雨。一片较大的叶子飘转着,用它特有的舞姿从容地落在地上。我低头,蹲下,拾起。拭去绿叶上的一层雨珠,细细观察它的纹路,轮廓,颜色。
抬头看,我笑了。每一片树叶都在尽全力接住雨滴,保护树下的行人。
隐约觉得,在我的生命中,也有几个人——像大树那样的人,而我,总是行走在树下。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九年级)
点评
作文以“行走在树下”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要行走在树下?行走在哪里的树下?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小作者巧用“行走”这一动词,给人一种韵味无穷的感觉。
技法小贴士
作文拟题要与作文内容珠联璧合,要反映作文的内容,这是作文拟题的基本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题目要贴切,要切合话题的要求,符合作文的内容需要。
2.题目要具体,拟题时,抓住能表现中心的具体特征。
3.题目要简短精练,有高度概括性。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八个字,再长了最好断开分成两句。
4.题目要新颖,要生动,要新鲜、独特、醒目,不能陈旧呆滞,让读者望而生厌,兴趣索然。
现就常见的“修辞”拟题法作一归纳: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引用、设问、反问、对偶、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文章的内容编拟出标题,可以收到新颖含蓄且独特的效果。比如,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再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当然,让作文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必将得到想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