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在生物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优化试题和习题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四个方面对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探究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54-01
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当今,广泛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热切关注,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一个热点问题的是有关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1 积极利用各种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
为探究活动创设情境,生物直观教具主要有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录音、录像、幻灯和照片等。生物活体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幻灯、投影、录像、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因此,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尤其是能引起上课容易分心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求知识。但是如果直观教具出现太早或使用不当,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如《鸟类》这一课主要是以“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为主线展开的,首先交流调查收集到的鸟类图片资料,使学生有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继而呈现家鸽的活体、骨骼标本及模型,巡回下去让学生观察,满足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最后,让学生通过交流、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加强直观教学效果。又如在讲解DNA结构时,可采用先模型、后挂图、再板图的诱导顺序,使本来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变得直观可见,以期达到模型诱导、挂图感知、板图巩固之功效。
2 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998年洪水泛滥使国家损失巨大,其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中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听说过“多利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人能患禽流感吗?等等。
3 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笔者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笔者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4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我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噬菌体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实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有问题。谁能把它找出来,可以讨论。学生提出了这几个方面:首先实验离心分离后沉淀物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其次实验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再次,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全是蓝色,而其后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却蓝红兼备?为何离心分离后T2噬菌体颗粒比较轻,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却比较重?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有深度的问题,我大喜过望,因为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
5 结论
总之,许多的知识点都很抽象,很多的生理过程无法用肉眼观察,这是高中生物的一个特点,学生因此无法形成具体直观的经验。所以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将其转化成形象的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来讲解,这就需要运用类比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大岭.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2008
[2] 薛冬云.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成效和探究[J].科教导刊.2010(6)
[3] 戴季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五步教学法的探究[J].文理导航.2010(12)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探究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54-01
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当今,广泛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热切关注,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一个热点问题的是有关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1 积极利用各种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
为探究活动创设情境,生物直观教具主要有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录音、录像、幻灯和照片等。生物活体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幻灯、投影、录像、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因此,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尤其是能引起上课容易分心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求知识。但是如果直观教具出现太早或使用不当,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如《鸟类》这一课主要是以“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为主线展开的,首先交流调查收集到的鸟类图片资料,使学生有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继而呈现家鸽的活体、骨骼标本及模型,巡回下去让学生观察,满足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最后,让学生通过交流、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加强直观教学效果。又如在讲解DNA结构时,可采用先模型、后挂图、再板图的诱导顺序,使本来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变得直观可见,以期达到模型诱导、挂图感知、板图巩固之功效。
2 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998年洪水泛滥使国家损失巨大,其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中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听说过“多利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人能患禽流感吗?等等。
3 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笔者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笔者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4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我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噬菌体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实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有问题。谁能把它找出来,可以讨论。学生提出了这几个方面:首先实验离心分离后沉淀物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其次实验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再次,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全是蓝色,而其后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却蓝红兼备?为何离心分离后T2噬菌体颗粒比较轻,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却比较重?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有深度的问题,我大喜过望,因为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
5 结论
总之,许多的知识点都很抽象,很多的生理过程无法用肉眼观察,这是高中生物的一个特点,学生因此无法形成具体直观的经验。所以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将其转化成形象的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来讲解,这就需要运用类比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大岭.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2008
[2] 薛冬云.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成效和探究[J].科教导刊.2010(6)
[3] 戴季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五步教学法的探究[J].文理导航.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