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判断一篇文章写得如何,语言是关键性因素之一。以中考作文为例,阅卷老师通读一篇文章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考生语言能力突出,文章文采飞扬,无疑会让阅卷老师体察到作者较好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会提高给分档次。那么,如何提高作文语言能力呢?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哪些方法或技巧呢?
一、善于积累,充实语库
在写作中,除了要正确立意、灵活处理素材和认真谋篇布局外,还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具体的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遣词造句的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就很难写出富有文采的佳作。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写作时才能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富有表现力。
同学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词语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在具体运用上,除了准确、恰当与否之外,还有高低之别。例如“花朵散发着 的香气”一句,如果我们是写一篇以通俗易懂为主要追求的应用文,那么常用词“浓浓”是较好的选择;但如果我们是想写一篇意境优美、富有文采的散文,则不常见且较雅的“馥郁”一词更胜一筹。倘若我们的词汇库里只有“浓浓”而没有“馥郁”,自然就少了选择的余地了。
那如何丰富自己的语库呢?有效的方法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多留意摘抄、收集优美词句。语文教材、优秀课外读物中用得好的词汇都值得学习和积累。在阅读中积累词汇,一是对新词词义有准确理解,二是对新词的使用语境会有更确切的领会。在生活中汲取语言的“养分”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只要处处留心,你就会发现,人们的口头语言以及广播、电视中也有不少生动、鲜活的词汇,注意收集与积累,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成语、谚语、歇后语、熟语、名人名言、诗词佳句等,都是我们丰富语库的材料。成语、谚语往往能准确而凝练地表达出语意,歇后语、熟语则使语言显得幽默活泼,名人名言可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厚重感,诗词佳句则能增添韵致,富有文采。
我们鼓励大家多积累,但不是要求在写作时堆砌辞藻,一味追求华丽花哨,更不是不讲规范,要注意避免将网络上不规范的表达方式用到我们的写作尤其是考场作文中去。
二、熟练掌握各种句式
作文语言能力的高低,还体现在句式的选择上。句式不同,表达效果就大不一样。常见的句式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我们在作文时要善于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使文章具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举例来说,短句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生动地表现人物,表达紧张、激越的情绪或坚决肯定的语气,体现出一种快节奏的表达风格;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使条理贯通,气势磅礴,因此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或人的心理状态、思想变化的句子多用长句。散句自由活泼,富有变化;整句结构整齐,音节和谐,能渲染气氛,加强语势。如:
当你失落丧气时,你希望有人给你勇气;当你犹豫彷徨时,你希望有人给你理解;当你自信心不足时,你希望有人给你热烈的掌声。
——安徽省考生《人生需要掌声》
作者列举出三种需要掌声和鼓励的境地,从整体上看句式相同,显得节奏鲜明,气势充盈,具有整饬之美。
作文时如果能够综合运用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语言富于变化,就能使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来朗朗上口,极富美感,从而能借“灵活”的句式胜人一筹。如:
作曲家把它们记在自己的心弦上,演奏家让它们流淌在自己的心灵里。细细听吧!那可爱的歌声,从树梢,从月影,从草原,轻轻地传向四方。
——湖南省考生《感激》
先铺垫歌声之动人,接着是感情充沛的召唤,再细腻描摹歌声传送情状,其语言之美就在于几个句子长短不一,灵动错落,排列有致,在总体上又不失均衡性,读起来十分上口。
像其他句式的综合运用,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来体会,在作文中练习加以提高。要知道多掌握一种表达手段,也就等于你多了一种制胜的武器。
三、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修辞可以让我们在选择语言材料时做到准确而有表现力,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使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来进行形象表达,是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具体表现。在中考作文中,有些省份的评分标准说明,甚至有“内容上有创见或能够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的加1~5分,加到满分为止”一条,可见修辞在写作中所受的重视程度。
巧用修辞,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如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而善用排比则可以使内容集中,扩大表达容量,增强气势,使节奏鲜明,有利于抒情。比拟可以使文章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
音符如一个个的小天使,带着一丝微笑,带着一丝调皮,从我的指间轻轻溜出,连缀成彩虹般美丽的乐章。音符们柔柔的,一个接着一个,张开小嘴,把弹奏者的心情,借着圆润的乐曲,轻轻地唱了出来。于是,甜甜的音符仿佛充满着花香的气味。我全身的细胞如饮了甜甜的花酒,醉倒在音符的怀抱里了。
——湖南省考生《感激》
在作者笔下,俏皮可爱的音符形象可谓跃然纸上。
其他如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修辞手法,同学们都应熟练掌握,活学活用。
四、读写并举,综合训练
语言水平的提高,表达能力的增强,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学习的过程,要想将以上技巧熟练运用,还要靠平时多阅读,多练笔。
写作与阅读的关系,就是倾吐与吸纳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表明,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写作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另外,建立在持续的、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对于丰富同学们的词汇量、提高驾驭语言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的功效。而且,这一“读”与“写”相结合的积累,可以奠定同学们写作的基本素养,对于应对作文统考也将是一把万能钥匙,足可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建议同学们多写随笔。写随笔重在一个“随”字,形式可以灵活自由,风格可以轻松随意,篇幅可以长短不拘,内容可以涉及方方面面,这样它的“脾性”就比较适合大家,容易激发写作兴趣。但同学们练笔时要有意识地在锤炼语言上下功夫,注意运用新词汇,练习修辞和句式,而不要一味信马由缰,造成结构松散、语言粗糙,将随笔变成了“随意”,在中考作文时尤其要避免这种倾向。
(编辑 文 墨)
一、善于积累,充实语库
在写作中,除了要正确立意、灵活处理素材和认真谋篇布局外,还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具体的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遣词造句的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就很难写出富有文采的佳作。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写作时才能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富有表现力。
同学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词语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在具体运用上,除了准确、恰当与否之外,还有高低之别。例如“花朵散发着 的香气”一句,如果我们是写一篇以通俗易懂为主要追求的应用文,那么常用词“浓浓”是较好的选择;但如果我们是想写一篇意境优美、富有文采的散文,则不常见且较雅的“馥郁”一词更胜一筹。倘若我们的词汇库里只有“浓浓”而没有“馥郁”,自然就少了选择的余地了。
那如何丰富自己的语库呢?有效的方法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多留意摘抄、收集优美词句。语文教材、优秀课外读物中用得好的词汇都值得学习和积累。在阅读中积累词汇,一是对新词词义有准确理解,二是对新词的使用语境会有更确切的领会。在生活中汲取语言的“养分”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只要处处留心,你就会发现,人们的口头语言以及广播、电视中也有不少生动、鲜活的词汇,注意收集与积累,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成语、谚语、歇后语、熟语、名人名言、诗词佳句等,都是我们丰富语库的材料。成语、谚语往往能准确而凝练地表达出语意,歇后语、熟语则使语言显得幽默活泼,名人名言可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厚重感,诗词佳句则能增添韵致,富有文采。
我们鼓励大家多积累,但不是要求在写作时堆砌辞藻,一味追求华丽花哨,更不是不讲规范,要注意避免将网络上不规范的表达方式用到我们的写作尤其是考场作文中去。
二、熟练掌握各种句式
作文语言能力的高低,还体现在句式的选择上。句式不同,表达效果就大不一样。常见的句式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我们在作文时要善于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使文章具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举例来说,短句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生动地表现人物,表达紧张、激越的情绪或坚决肯定的语气,体现出一种快节奏的表达风格;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使条理贯通,气势磅礴,因此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或人的心理状态、思想变化的句子多用长句。散句自由活泼,富有变化;整句结构整齐,音节和谐,能渲染气氛,加强语势。如:
当你失落丧气时,你希望有人给你勇气;当你犹豫彷徨时,你希望有人给你理解;当你自信心不足时,你希望有人给你热烈的掌声。
——安徽省考生《人生需要掌声》
作者列举出三种需要掌声和鼓励的境地,从整体上看句式相同,显得节奏鲜明,气势充盈,具有整饬之美。
作文时如果能够综合运用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语言富于变化,就能使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来朗朗上口,极富美感,从而能借“灵活”的句式胜人一筹。如:
作曲家把它们记在自己的心弦上,演奏家让它们流淌在自己的心灵里。细细听吧!那可爱的歌声,从树梢,从月影,从草原,轻轻地传向四方。
——湖南省考生《感激》
先铺垫歌声之动人,接着是感情充沛的召唤,再细腻描摹歌声传送情状,其语言之美就在于几个句子长短不一,灵动错落,排列有致,在总体上又不失均衡性,读起来十分上口。
像其他句式的综合运用,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来体会,在作文中练习加以提高。要知道多掌握一种表达手段,也就等于你多了一种制胜的武器。
三、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修辞可以让我们在选择语言材料时做到准确而有表现力,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使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来进行形象表达,是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具体表现。在中考作文中,有些省份的评分标准说明,甚至有“内容上有创见或能够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的加1~5分,加到满分为止”一条,可见修辞在写作中所受的重视程度。
巧用修辞,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如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而善用排比则可以使内容集中,扩大表达容量,增强气势,使节奏鲜明,有利于抒情。比拟可以使文章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
音符如一个个的小天使,带着一丝微笑,带着一丝调皮,从我的指间轻轻溜出,连缀成彩虹般美丽的乐章。音符们柔柔的,一个接着一个,张开小嘴,把弹奏者的心情,借着圆润的乐曲,轻轻地唱了出来。于是,甜甜的音符仿佛充满着花香的气味。我全身的细胞如饮了甜甜的花酒,醉倒在音符的怀抱里了。
——湖南省考生《感激》
在作者笔下,俏皮可爱的音符形象可谓跃然纸上。
其他如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修辞手法,同学们都应熟练掌握,活学活用。
四、读写并举,综合训练
语言水平的提高,表达能力的增强,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学习的过程,要想将以上技巧熟练运用,还要靠平时多阅读,多练笔。
写作与阅读的关系,就是倾吐与吸纳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表明,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写作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另外,建立在持续的、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对于丰富同学们的词汇量、提高驾驭语言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的功效。而且,这一“读”与“写”相结合的积累,可以奠定同学们写作的基本素养,对于应对作文统考也将是一把万能钥匙,足可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建议同学们多写随笔。写随笔重在一个“随”字,形式可以灵活自由,风格可以轻松随意,篇幅可以长短不拘,内容可以涉及方方面面,这样它的“脾性”就比较适合大家,容易激发写作兴趣。但同学们练笔时要有意识地在锤炼语言上下功夫,注意运用新词汇,练习修辞和句式,而不要一味信马由缰,造成结构松散、语言粗糙,将随笔变成了“随意”,在中考作文时尤其要避免这种倾向。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