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实践研究,对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针对目前大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当前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的弊病,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思路,对今后大学教师完善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的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影响高校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教学,一切教学活动的研究和改革,最终都必须依托课堂教学来实现。
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无疑是左右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目前大学课堂教学普遍面临着诸多危机和挑战,主要体现在:
(1)优秀教育資源的紧张。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但是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我国多数院校的师资资源欠缺,尤其是优秀的教学老师更是稀缺。(2)教师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全身心的投入,既包括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又包括情感和心灵的投入。教师投入的程度和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当前,很普遍的一个问题是,大学教师因为同时从事科研学术或者下海经商,从而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3)课堂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一些教师教学不得其法,或者课程本身的严肃性和枯燥成分,导致不少学生逃课,或者隐形逃课,即学生本人可能出席课程,但是在课堂上从事毫不相关的事情。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对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加深大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也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学相关的理论。
(2)实践意义。在对大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中,针对当前大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弊病,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思路,对今后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主要针对当前高职专科院校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旨在改善其课堂教授程度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上课质量,调研如何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授课方法,成功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把所要讲授专业知识最大程度地传递给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利用图书、报刊资料和电子文献检索等,对国内外关于大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充分了解所要调研问题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实证研究。一是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是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现状,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问题,以便获取第一手资料。二是通过随堂听课的方法进行调查,抽样选取有代表性的课程,在课堂中实际观察并和师生随机访谈,为研究的问题提供依据。三是结果反馈,对于已经发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并反馈到课堂实践中,从而检验对策的可行性。
三、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一)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与中小学的教学对象相比,大学课堂教学对象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总的来看,他们绝大多数是生理、心理基本成熟的 20 岁左右的青年。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各种能力的增强使其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性,他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是非标准,对知识的吸收具有明显的自主选择性。
(2)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大学的教学目标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第一,大学的课堂教学要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即把基础的专业理论传输给学生。第二,在基础知识的传输之后,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造能力,并将书本的知识转化到复杂的实践中去。第三,大学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出专业技术上的人才,还要塑造精神上的“人”,完善学生的“真、善、美”的人格,这就不仅需要教师的理论讲解,还更需要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
(3)教学过程的探究性。首先,真理本身具有相对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那种终极的至上的穷尽一切认识的所谓永恒真理。其次,探索知识、追寻真理是大学的使命。最后,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新事物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以间接认识知识为主,将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统一起来的过程。
(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第一,专业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第二,使用一种方法时蕴涵的多样性。第三,现代教学呈现手段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决定了在选择与运用大学课堂教学方法时,也要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二)当前大学课堂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方法比较单一。
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绝大多数仍以讲授法为主,教师“一言堂”式的灌输式教学还是主流方式。讲授法教学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单向的信息传递,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双向的交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学生缺乏足够的课堂参与实践训练和培养,实践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2)“重教轻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能相互促进。
当前,很多高校教师仍然把“灌輸式”教学作为自己的主流教学方式,很少花时间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良心活”,“我只管把我该讲的讲完,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学生怎么学,学到什么,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缺乏良性沟通,恶化了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教学效果很难保障。
(3)教学方法缺乏探索性。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已经具备独立学习能力且思维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因此,高校的课堂教学不但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同时注重将创造发现的因素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再上升到学会研究。 (5)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发展。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无论社会环境还是教学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我国高校逐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也都发生了变化,而很多大学教师仍然固守自己一贯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千篇一律,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失去了生命和活力。此外,虽然一些高校教师把科研摆在重要的位置,但很多科研项目是脱离课堂教学的,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教师的教学不是某些教学方法的机械运用,也不是某些教学方法的重复表演,而是在某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学方法做出选择、整合,从而生成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过程。
五、提高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大学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过硬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打铁先得自身硬”。在课堂上要能做到游刃有余,必须苦练内功,即功夫在课外。
第一,敬业爱岗,崇尚师德。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除了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以外,还要深刻意识到教学任务的重要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深知自身的使命。
第二,专业知识扎实深厚。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必须对本课程的知识了如指掌,并对涉及的问题做出发散性的思考。
第三,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在青年学子心中,教师往往是其最直接的崇拜和学习对象,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个人形象,往往可以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第一,要充分准备好教材。关于教材,我们常常以为教材就是教师法定的、基准的教案,殊不知,硬性的教材变成有声语言的东西,照搬硬套是不行的。必须理解消化以后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表述出来。
第二,要充分準备好教学内容。所谓因材施教,对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群体,一些简单地内容可以跳过;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能直接讲解高深的理论,要讲求循序渐进。
第三,要充分准备好应答。学生的思维是跳跃的,如果不能对某一个问题充分领悟,不能发散性地思考,很可能会出现在面对学生问题时“卡壳”的尴尬发生。
(三)掌握讲授过程的基本要领
授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就是要对内容进行有效处理,再次就是进行“讲”的工作。讲授关键在于“讲”的技巧和艺术。“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背”。要做到真正科学且有艺术的“讲”。
第一, 要做到讲准、讲清、讲精、讲透、讲活。
第二, 要做到讲、侃结合。纯粹的理论讲解,必然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加入适当的调侃语言,可以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
第三, 组织研讨,注意启发。讨论是互动式的,也是开放式的,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启发式教学,则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第四, 既教书又育人。教育不仅是技术工作,也是道德工作,很多时候言
传身教的影响远大于理论的灌输。
(四)课堂上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讲授是借助语言进行的,教师通过语言展示自己,学生借助教师的语言衡量教师的知识功底、认识程度和能力水平。
第一是是教师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要做到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规范性指教师都要讲普通话(其他语种除外),并且要做到准确无误;语言讲述有条有理、简单明了、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语速适中,不可太快太慢;多用形象、直观与启发性语言,让学生易解、充满想象等。
第二是书面语言(板书)的运用然后就是体态语言板书是语言表达最重要的辅助手段。板书对于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形象直观,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教材脉络和加深记忆理解等有重要作用。
第三是体态语言主要指眼神、目光、手势等。它具有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等功能,在教学中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五)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思维就越活跃。在问题中培养探究能力,主要是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启迪他们的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一要精心设疑,引起“思”趣;二要引而不发,留有“思”地;三要乘机诱导,掌握“思”法。这样步步为营,教师通过巧妙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心向,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立足于“宏观”,着眼于“微观”,对每一个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诸多问题进行深思,使他们经常在“为什么”的寻根究底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与创造能力。
(六)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大学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是开放式的、互动式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问题探讨,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授课,甚至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使同学参与其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學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其中。事实证明,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集中学生学习的精力和兴趣,使得专业知识的传输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这也是个课堂民主问题,教师的确是课堂的权威,但是忽视了学生参与的民主权利,必然使学生出于被动。以人为本,不仅要尊重学生意见,也要尊重学生的参与和表达,这样方能变被动为主动。
参考文献:
[1] 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蔡慧琴:《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静: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作者简介:孟祥影,北京联合大学,辅导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的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影响高校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教学,一切教学活动的研究和改革,最终都必须依托课堂教学来实现。
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无疑是左右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目前大学课堂教学普遍面临着诸多危机和挑战,主要体现在:
(1)优秀教育資源的紧张。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但是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我国多数院校的师资资源欠缺,尤其是优秀的教学老师更是稀缺。(2)教师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全身心的投入,既包括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又包括情感和心灵的投入。教师投入的程度和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当前,很普遍的一个问题是,大学教师因为同时从事科研学术或者下海经商,从而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3)课堂教学状况令人担忧。一些教师教学不得其法,或者课程本身的严肃性和枯燥成分,导致不少学生逃课,或者隐形逃课,即学生本人可能出席课程,但是在课堂上从事毫不相关的事情。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对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加深大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也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学相关的理论。
(2)实践意义。在对大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中,针对当前大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弊病,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思路,对今后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主要针对当前高职专科院校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旨在改善其课堂教授程度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上课质量,调研如何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授课方法,成功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把所要讲授专业知识最大程度地传递给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利用图书、报刊资料和电子文献检索等,对国内外关于大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充分了解所要调研问题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实证研究。一是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是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现状,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问题,以便获取第一手资料。二是通过随堂听课的方法进行调查,抽样选取有代表性的课程,在课堂中实际观察并和师生随机访谈,为研究的问题提供依据。三是结果反馈,对于已经发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并反馈到课堂实践中,从而检验对策的可行性。
三、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一)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1)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与中小学的教学对象相比,大学课堂教学对象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总的来看,他们绝大多数是生理、心理基本成熟的 20 岁左右的青年。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各种能力的增强使其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性,他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是非标准,对知识的吸收具有明显的自主选择性。
(2)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大学的教学目标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第一,大学的课堂教学要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即把基础的专业理论传输给学生。第二,在基础知识的传输之后,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造能力,并将书本的知识转化到复杂的实践中去。第三,大学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出专业技术上的人才,还要塑造精神上的“人”,完善学生的“真、善、美”的人格,这就不仅需要教师的理论讲解,还更需要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
(3)教学过程的探究性。首先,真理本身具有相对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那种终极的至上的穷尽一切认识的所谓永恒真理。其次,探索知识、追寻真理是大学的使命。最后,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新事物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以间接认识知识为主,将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统一起来的过程。
(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第一,专业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第二,使用一种方法时蕴涵的多样性。第三,现代教学呈现手段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决定了在选择与运用大学课堂教学方法时,也要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二)当前大学课堂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方法比较单一。
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绝大多数仍以讲授法为主,教师“一言堂”式的灌输式教学还是主流方式。讲授法教学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单向的信息传递,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双向的交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学生缺乏足够的课堂参与实践训练和培养,实践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2)“重教轻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能相互促进。
当前,很多高校教师仍然把“灌輸式”教学作为自己的主流教学方式,很少花时间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良心活”,“我只管把我该讲的讲完,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学生怎么学,学到什么,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缺乏良性沟通,恶化了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教学效果很难保障。
(3)教学方法缺乏探索性。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已经具备独立学习能力且思维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因此,高校的课堂教学不但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同时注重将创造发现的因素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再上升到学会研究。 (5)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发展。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无论社会环境还是教学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我国高校逐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也都发生了变化,而很多大学教师仍然固守自己一贯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千篇一律,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失去了生命和活力。此外,虽然一些高校教师把科研摆在重要的位置,但很多科研项目是脱离课堂教学的,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教师的教学不是某些教学方法的机械运用,也不是某些教学方法的重复表演,而是在某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学方法做出选择、整合,从而生成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过程。
五、提高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大学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过硬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打铁先得自身硬”。在课堂上要能做到游刃有余,必须苦练内功,即功夫在课外。
第一,敬业爱岗,崇尚师德。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除了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以外,还要深刻意识到教学任务的重要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深知自身的使命。
第二,专业知识扎实深厚。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必须对本课程的知识了如指掌,并对涉及的问题做出发散性的思考。
第三,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在青年学子心中,教师往往是其最直接的崇拜和学习对象,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个人形象,往往可以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第一,要充分准备好教材。关于教材,我们常常以为教材就是教师法定的、基准的教案,殊不知,硬性的教材变成有声语言的东西,照搬硬套是不行的。必须理解消化以后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表述出来。
第二,要充分準备好教学内容。所谓因材施教,对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群体,一些简单地内容可以跳过;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能直接讲解高深的理论,要讲求循序渐进。
第三,要充分准备好应答。学生的思维是跳跃的,如果不能对某一个问题充分领悟,不能发散性地思考,很可能会出现在面对学生问题时“卡壳”的尴尬发生。
(三)掌握讲授过程的基本要领
授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就是要对内容进行有效处理,再次就是进行“讲”的工作。讲授关键在于“讲”的技巧和艺术。“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背”。要做到真正科学且有艺术的“讲”。
第一, 要做到讲准、讲清、讲精、讲透、讲活。
第二, 要做到讲、侃结合。纯粹的理论讲解,必然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加入适当的调侃语言,可以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
第三, 组织研讨,注意启发。讨论是互动式的,也是开放式的,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启发式教学,则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第四, 既教书又育人。教育不仅是技术工作,也是道德工作,很多时候言
传身教的影响远大于理论的灌输。
(四)课堂上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讲授是借助语言进行的,教师通过语言展示自己,学生借助教师的语言衡量教师的知识功底、认识程度和能力水平。
第一是是教师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要做到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规范性指教师都要讲普通话(其他语种除外),并且要做到准确无误;语言讲述有条有理、简单明了、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语速适中,不可太快太慢;多用形象、直观与启发性语言,让学生易解、充满想象等。
第二是书面语言(板书)的运用然后就是体态语言板书是语言表达最重要的辅助手段。板书对于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形象直观,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教材脉络和加深记忆理解等有重要作用。
第三是体态语言主要指眼神、目光、手势等。它具有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等功能,在教学中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五)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思维就越活跃。在问题中培养探究能力,主要是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启迪他们的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一要精心设疑,引起“思”趣;二要引而不发,留有“思”地;三要乘机诱导,掌握“思”法。这样步步为营,教师通过巧妙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心向,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立足于“宏观”,着眼于“微观”,对每一个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诸多问题进行深思,使他们经常在“为什么”的寻根究底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与创造能力。
(六)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大学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是开放式的、互动式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问题探讨,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授课,甚至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使同学参与其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學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其中。事实证明,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集中学生学习的精力和兴趣,使得专业知识的传输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这也是个课堂民主问题,教师的确是课堂的权威,但是忽视了学生参与的民主权利,必然使学生出于被动。以人为本,不仅要尊重学生意见,也要尊重学生的参与和表达,这样方能变被动为主动。
参考文献:
[1] 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蔡慧琴:《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静: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作者简介:孟祥影,北京联合大学,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