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经济-生态:民族地区开发自然资源的价值观范式

来源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要发展,必然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如果对自然资源只开发不保护,或者用一种功利主义价值观进行开发利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民族地区一般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更要慎重。生态伦理观强调资源的多重价值,反对把资源仅仅还原为经济学上的资源,这种价值观能够较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可较好地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与政治稳定。
其他文献
根据雪层、冰层与水层海冰热力系统抛物型方程的极大不可微性,采用非重叠区域分解,并对每个单一的区域使用半隐式差分算法;应用分布参数系统的参数辩识与最优控制理论,研究海冰温
经济学家张五常以及周其仁都告诉我们,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为了解释真实的世界。而对我而言,站在贵州,睁眼看看此刻身边的“真实世界”,有点意思的是,看到了深圳服务业里的“三马”—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郭沫若也曾讲过,习作就要“写尔所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结构和语言水平,对学生习作提出过高、过难、过急要求,其结果往往有悖于教师的初衷,欲速则不达。  作文教学的普遍现状是教师厌教,学生怕写,作文教学整体效益不高。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进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成为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回归
在语文课中强化语言教学,充分挖掘课文中丰富的语言素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如果语文课堂中只注重讲述,以分析课文内容、情节为主,把语文课变成故事课,对好词佳句的分析就不够全面细致,往往是笼统的指导理解。长此下去,学生即使读了几年书,学了几百篇文章,语言收获也不多,写作文时依旧词语贫乏,文句不通,表达平淡。如果语文课中固守刻板的串讲、串问,则有可能把一篇篇
贵州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欠开发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当前,已经进入国家规划层面的“黔中经济区”建设,为贵州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
两点式直线方程是描述平面上任意两点所连直线的一个数学模型.该模型看似简单,在管理会计中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计算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进行预算控制等方面却有着广泛的
基于简单协作、分工协作以及机器体系的工厂制度等古典企业组织形式内部,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专业化知识。当企业内生知识外化为代表着特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的物质资本时,赋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世界范围的挑战。在这场围绕人才资源抢夺的人力资本竞争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一般属性和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