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卢梭用“自然主义教育”这个武器,向封建专制制度和控制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会教育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具有伟大的进步意义。他提倡适应人的自由天性发展的教育原则和培养具有善良道德的“自然道德人”的教育目标,凸显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强调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发展。他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自然主义 道德教育 当代价值
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第一次把教育的对象——儿童提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把儿童从一个接受塑造的个体变成一个主动的个体。他指出教育应以儿童的本能、需要、能力、爱好为基础,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强调在自然、自由的环境中,通过他自己的实践活动,成为“有德之人”。这不仅影响到近代资产阶级道德教育,而且对我国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很大的啟发性和借鉴意义。
一、对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本关怀具有重大意义
1.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卢梭追求自由、崇尚自然,认为人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做到道德的自由,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并且,“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他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顺应人的自由天性的发展,把人看成是自然实体,把自由主体性看成是人的本能,强调人的自然、自由的发展。在他眼里,自由是全部道德教育和全部生活的追求,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自由精神和创造性的有德之人,自由是教育过程中的最高价值标准。
2.采用突出儿童主体性的教育方法
卢梭从“顺于自然”的理论出发,重视儿童成长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时期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道德教育。他认为,儿童与成人处于同一生命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儿童各个不同个体间的发展具体来说又各有不同,千差万别。
因此,他希望老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儿童的理解水平选择学习内容,从儿童熟悉的简单事件说起,坚决反对硬把成人的需要作为标准来选择教材。他说:“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首先,要把他放在他应放的地位,而且要好好地把他保持在那个地位,使他不再有越出那个地位的企图。”此外,卢梭还希望儿童道德学习的进度要恰当,不急于求成,不贪多图快。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卢梭关于儿童成长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划分。这些不同的发展时期互相衔接、逐渐过渡的,前一阶段都是后一阶段的基础,不能跟等,也不能倒退。因此,我们在设定道德教育的阶段目标时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避免“反季节儿童”的出现,避免过早的向他输送几年以后才该学到的道德知识。这样,在他人生成长的每一阶段,我们都能够按照他的理解水平和承受能力设置相应的道德要求,把一个大的目标设置成几个小的目标,并使它们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就能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人,能够具有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二、对增强家庭道德教育的人本关怀具有重大意义
1.主张父母要尊重儿童自由个性的发展
关于家庭的教育,卢梭强调,首先母亲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要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最好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如果母亲们都能眷顾她们的孩子,单单这一点就可使一切都融洽起来。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其次,父亲应该明理有识,还要有热忱,不要因为自己太忙就不尽做父亲的责任。“既然真正的保姆是母亲,则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由明智有识而心眼偏窄的父亲培养,也许比世界上最能干的教师培养还好些。”卢梭接着认为,父母应该首先为这个家庭营造温馨和气的气氛,为每个家庭成员道德的产生奠定初步的基础,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也才能保持亲热的感情。“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热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家庭的血缘之爱是价值的根基和出发点,个体是家庭的成员,然后才成长为社会的公民。因此,“父母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同心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从而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2.主张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卢梭的道德观中,未成年的儿童行为单纯,理解不了道德的含义,但具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所以,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恰当的启发他们认识真、善、美,充分利用他们的模仿本能,效仿善良的行为。由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怎样做人,最初就是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的,父母的为人处世为孩子提供了榜样,孩子是从父母的榜样中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社会环境,父母自然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和榜样。因此卢梭强调父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人格力量去感化孩子,作好示范作用。
关键词:自然主义 道德教育 当代价值
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第一次把教育的对象——儿童提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把儿童从一个接受塑造的个体变成一个主动的个体。他指出教育应以儿童的本能、需要、能力、爱好为基础,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强调在自然、自由的环境中,通过他自己的实践活动,成为“有德之人”。这不仅影响到近代资产阶级道德教育,而且对我国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很大的啟发性和借鉴意义。
一、对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本关怀具有重大意义
1.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卢梭追求自由、崇尚自然,认为人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做到道德的自由,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并且,“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他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顺应人的自由天性的发展,把人看成是自然实体,把自由主体性看成是人的本能,强调人的自然、自由的发展。在他眼里,自由是全部道德教育和全部生活的追求,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自由精神和创造性的有德之人,自由是教育过程中的最高价值标准。
2.采用突出儿童主体性的教育方法
卢梭从“顺于自然”的理论出发,重视儿童成长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时期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道德教育。他认为,儿童与成人处于同一生命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儿童各个不同个体间的发展具体来说又各有不同,千差万别。
因此,他希望老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儿童的理解水平选择学习内容,从儿童熟悉的简单事件说起,坚决反对硬把成人的需要作为标准来选择教材。他说:“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首先,要把他放在他应放的地位,而且要好好地把他保持在那个地位,使他不再有越出那个地位的企图。”此外,卢梭还希望儿童道德学习的进度要恰当,不急于求成,不贪多图快。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卢梭关于儿童成长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划分。这些不同的发展时期互相衔接、逐渐过渡的,前一阶段都是后一阶段的基础,不能跟等,也不能倒退。因此,我们在设定道德教育的阶段目标时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避免“反季节儿童”的出现,避免过早的向他输送几年以后才该学到的道德知识。这样,在他人生成长的每一阶段,我们都能够按照他的理解水平和承受能力设置相应的道德要求,把一个大的目标设置成几个小的目标,并使它们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就能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人,能够具有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二、对增强家庭道德教育的人本关怀具有重大意义
1.主张父母要尊重儿童自由个性的发展
关于家庭的教育,卢梭强调,首先母亲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要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最好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如果母亲们都能眷顾她们的孩子,单单这一点就可使一切都融洽起来。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其次,父亲应该明理有识,还要有热忱,不要因为自己太忙就不尽做父亲的责任。“既然真正的保姆是母亲,则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由明智有识而心眼偏窄的父亲培养,也许比世界上最能干的教师培养还好些。”卢梭接着认为,父母应该首先为这个家庭营造温馨和气的气氛,为每个家庭成员道德的产生奠定初步的基础,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也才能保持亲热的感情。“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热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家庭的血缘之爱是价值的根基和出发点,个体是家庭的成员,然后才成长为社会的公民。因此,“父母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同心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从而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2.主张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卢梭的道德观中,未成年的儿童行为单纯,理解不了道德的含义,但具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所以,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恰当的启发他们认识真、善、美,充分利用他们的模仿本能,效仿善良的行为。由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怎样做人,最初就是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的,父母的为人处世为孩子提供了榜样,孩子是从父母的榜样中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社会环境,父母自然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和榜样。因此卢梭强调父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人格力量去感化孩子,作好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