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笔尖灵动起来呢?
一、打破思维,引发创新
1、别出心裁,题目要创新。文章要好,题目要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引人瞩目的题目。语文教师平时就要训练学生根据要写的内容,从多个角度拟出多个题目,然后反复揣摩、斟酌出最贴切,最合适的题目。有一次写母爱,杨雪晴同学这样命题:“母爱是那根长长的电话线”。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把妈妈常年在外打工通过电话线关爱自己的情形刻画得淋漓尽致。而杨海倩同学却以“背影”为题将弟弟生病时母亲对弟弟的照顾以及为自己做饭、洗衣的形象演绎得生动感人。
2、求新求异,内容要创新。要想写出优美的好文章,还必须在开拓思路、自由表达上下功夫。要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激励多角度的构思,创造性的布局。为了让孩子们打开思维,敢于创新。我利用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讲讲这一周的新发现,可以是发生在学校里的,可以是发生在家里的,也可以是社会上的新鲜事,还可以是大自然的变化……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后一位同学不能重复前一位同学的内容.这样就可以逼着学生求新求异,挖空心思去想。这种独特的思维操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的作文选材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循序渐进,科学训练
1、激发兴趣,敢于表达。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一是故事激趣。即通过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刻苦写作的故事,激发起学生从小立大志,追求崇高理想的蓬勃热情;二是鼓励激趣。即鼓励学生大胆地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老师对小学生作文的批语要富有激励性、启发性,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达到爱写、乐写、善写的理想境界;三是榜樣激趣。即通过举办优秀作文园地,优秀作文竞赛,评选优秀小作家等形式,让学生破除优秀作文高不可攀的神秘感,确立好作文就在你我之间的亲近感。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2、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小学生的作文应重视的是真实、自由地表情达意,观察生活、了解社会是作文的源泉。还记得那次带领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农民伯伯拆大棚。同学们干得很带劲,有的同学累的满头大汗依然干劲十足。我将他们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回来后制作成照片视频播放给学生。然后,要求写一篇实践活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写道:“我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从来没考虑过的辛苦,今天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才真正体会到了我对母亲的不理解。放学没做好饭就大呼小叫,似乎妈妈照顾儿女是天经地义。看着那一张张我们辛勤劳动的剪影,想象着妈妈辛勤劳作的样子,我愧疚极了,真不该……”入情入理,感情真挚。就这样让学生多走进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3、大量阅读,开阔眼界。孺妇皆知的《红楼梦》,其中第四十八回写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写诗,黛玉先不讲做诗的道理和方法,只叫她自己去读著名诗人的作品。香菱按黛玉的要求潜心研读,诗句不仅熟读成诵,而且也学着做,香菱在黛玉引导下进步很快,不到半年的时间诗就做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趣”。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为此我经常到图书室去给同学们借一些书籍,以扩大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并努力使他们摸索到一种写作的技巧,我认为这比单纯的给他们讲文章内容要跌宕起伏强得多。但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鼓励学生探法、悟法的同时,给学生以基本的创新方法指导也是必要的。
三、互帮互助,相互修改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作文的评改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全程参与,用心参与。要善于发现闪光点,特别是体现学生创作的热情,努力展开自己的个性、灵性。要引导学生评改,教给常用的修改符号,学会增、删、调、换等基本的修改方法。
1、放声朗读,自我修改。同学们打完草稿后我特别重视多让学生放声朗读,自己修改。只有亲自下笔实践,作文水平才能切实提高。
2、我读你听,同桌互改。每次学生自己修改完后,我便要求他们读给同桌听听。一是自己可以边读边修改,二是,同桌可以边听边帮助修改。二者结合,便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3、分组合作,再次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从古到今,反复修改而写出好文章的事例不胜枚举。学生的作文进行两次修改后,我便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再次修改。即:组与组之间调换习作再次修改。这样做:一是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二是可以打破同桌之间修改的局限性。
4、自读佳作,师生共改。组与组之间调换习作再次修改的同时,评选出小组佳作,即:读一篇别人的文章觉得精彩的标上A,觉得比较精彩的标上B,全部读完后标A最多的便是小组佳作。小组里选一位普通话最好的同学朗读小组佳作,读后师生共评优缺点,使其更完美。最后,班级举手表决评出班级佳作。掌声请出佳作的作者,并请他到讲台前饱含深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完后师生共同学习优点。
经过这样反复修改,写出的文章大都具体、生动、形象,并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每到周五上午放学之际,同学们都很高兴,也很活跃。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又到了自由表达的快乐时光了。
总之,作文应成为展示心灵、宣泄情感、放飞童心、叙写童趣、展开童真的自由之作。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激活学生的写作的兴趣,开辟多种渠道,遵循写作规律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修改。促使他们开启创新的火花,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学生的笔尖就一定会灵动起来,作文园地就一定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呈现朝气蓬勃的形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笔尖灵动起来呢?
一、打破思维,引发创新
1、别出心裁,题目要创新。文章要好,题目要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引人瞩目的题目。语文教师平时就要训练学生根据要写的内容,从多个角度拟出多个题目,然后反复揣摩、斟酌出最贴切,最合适的题目。有一次写母爱,杨雪晴同学这样命题:“母爱是那根长长的电话线”。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把妈妈常年在外打工通过电话线关爱自己的情形刻画得淋漓尽致。而杨海倩同学却以“背影”为题将弟弟生病时母亲对弟弟的照顾以及为自己做饭、洗衣的形象演绎得生动感人。
2、求新求异,内容要创新。要想写出优美的好文章,还必须在开拓思路、自由表达上下功夫。要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激励多角度的构思,创造性的布局。为了让孩子们打开思维,敢于创新。我利用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讲讲这一周的新发现,可以是发生在学校里的,可以是发生在家里的,也可以是社会上的新鲜事,还可以是大自然的变化……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后一位同学不能重复前一位同学的内容.这样就可以逼着学生求新求异,挖空心思去想。这种独特的思维操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的作文选材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循序渐进,科学训练
1、激发兴趣,敢于表达。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一是故事激趣。即通过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刻苦写作的故事,激发起学生从小立大志,追求崇高理想的蓬勃热情;二是鼓励激趣。即鼓励学生大胆地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老师对小学生作文的批语要富有激励性、启发性,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达到爱写、乐写、善写的理想境界;三是榜樣激趣。即通过举办优秀作文园地,优秀作文竞赛,评选优秀小作家等形式,让学生破除优秀作文高不可攀的神秘感,确立好作文就在你我之间的亲近感。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2、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小学生的作文应重视的是真实、自由地表情达意,观察生活、了解社会是作文的源泉。还记得那次带领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农民伯伯拆大棚。同学们干得很带劲,有的同学累的满头大汗依然干劲十足。我将他们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回来后制作成照片视频播放给学生。然后,要求写一篇实践活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写道:“我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从来没考虑过的辛苦,今天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才真正体会到了我对母亲的不理解。放学没做好饭就大呼小叫,似乎妈妈照顾儿女是天经地义。看着那一张张我们辛勤劳动的剪影,想象着妈妈辛勤劳作的样子,我愧疚极了,真不该……”入情入理,感情真挚。就这样让学生多走进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3、大量阅读,开阔眼界。孺妇皆知的《红楼梦》,其中第四十八回写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写诗,黛玉先不讲做诗的道理和方法,只叫她自己去读著名诗人的作品。香菱按黛玉的要求潜心研读,诗句不仅熟读成诵,而且也学着做,香菱在黛玉引导下进步很快,不到半年的时间诗就做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趣”。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为此我经常到图书室去给同学们借一些书籍,以扩大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并努力使他们摸索到一种写作的技巧,我认为这比单纯的给他们讲文章内容要跌宕起伏强得多。但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鼓励学生探法、悟法的同时,给学生以基本的创新方法指导也是必要的。
三、互帮互助,相互修改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作文的评改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全程参与,用心参与。要善于发现闪光点,特别是体现学生创作的热情,努力展开自己的个性、灵性。要引导学生评改,教给常用的修改符号,学会增、删、调、换等基本的修改方法。
1、放声朗读,自我修改。同学们打完草稿后我特别重视多让学生放声朗读,自己修改。只有亲自下笔实践,作文水平才能切实提高。
2、我读你听,同桌互改。每次学生自己修改完后,我便要求他们读给同桌听听。一是自己可以边读边修改,二是,同桌可以边听边帮助修改。二者结合,便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3、分组合作,再次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从古到今,反复修改而写出好文章的事例不胜枚举。学生的作文进行两次修改后,我便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再次修改。即:组与组之间调换习作再次修改。这样做:一是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二是可以打破同桌之间修改的局限性。
4、自读佳作,师生共改。组与组之间调换习作再次修改的同时,评选出小组佳作,即:读一篇别人的文章觉得精彩的标上A,觉得比较精彩的标上B,全部读完后标A最多的便是小组佳作。小组里选一位普通话最好的同学朗读小组佳作,读后师生共评优缺点,使其更完美。最后,班级举手表决评出班级佳作。掌声请出佳作的作者,并请他到讲台前饱含深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完后师生共同学习优点。
经过这样反复修改,写出的文章大都具体、生动、形象,并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每到周五上午放学之际,同学们都很高兴,也很活跃。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又到了自由表达的快乐时光了。
总之,作文应成为展示心灵、宣泄情感、放飞童心、叙写童趣、展开童真的自由之作。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激活学生的写作的兴趣,开辟多种渠道,遵循写作规律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修改。促使他们开启创新的火花,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学生的笔尖就一定会灵动起来,作文园地就一定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呈现朝气蓬勃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