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儿童教育与发展论坛”第三分论坛以“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为主题,围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机构内教养模式的探索”“散居儿童的早期教育服务”“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分论坛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胡育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华爱华副教授、无锡市教研中心李俐副主任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幼教工作者积极参与了讨论。
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胡育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作了阐释。她强调,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网络,卫生、文化、医疗等诸多部门都已建立公共服务体系,0~3岁婴幼儿教育也应建立一种网络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她认为,公共服务体系与政府职责有关,它是非营利性的、完全由政府投入的、满足人们最基本需求的服务网络。
华爱华指出,目前已有一些幼儿园开始设立托班,但主要针对2~3岁孩子,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容纳所有0~3岁婴幼儿,2~3岁孩子的入托率也只有20%,不能被纳入托幼教育机构的0~3岁婴幼儿大多散居在家。我们必须重视0~3岁婴幼儿的早期关心和发展。我们目前的做法是将这部分散居儿童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政府的决策,教育部门应当充分关注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教育、卫生、妇联、街道等部门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政府统筹下共同保证早期教育服务的质量。
李俐介绍了他们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中取得的一些成果。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介绍了他们通过区域推进对社区0~3岁散居婴幼儿家庭开展早期教养服务的实践经验,其中重点阐述了如何构建社区早教网络的问题。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面向社区、家庭的早期教养服务与指导工作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他们在区一级成立托幼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在明确协同单位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各幼儿园主动与社区妇联、卫生、计生委、居委会等部门联系,成立社区早教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早教师资和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组成的早教服务团队,形成早教工作合力。
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涵和对象
胡育指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孩子,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只有把家长的工作做好了,我们的工作才有长效机制。200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对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的保育服务,要全面提高0~3岁儿童家长及其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可见,早期教育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对象已经很明确了。
华爱华强调,早教亲子园、早教中心等机构面对散居儿童服务的功能定位始终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我们是直接教育孩子,还是通过教孩子来引导家长呢?0~3岁婴幼儿在早教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同样的教育内容在托儿所实施与在早教中心实施情况是不同的,因为在早教中心不只是师幼互动的问题,而是教师、幼儿和家长三方互动的问题。我们跟家长之间是合作共育的关系,我们对家长的指导是协商性的,而不是强加性的。
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下设的各早教指导站、指导点为了深入了解不同家庭对早教服务与指导的需求,协同社区居委会对0~3岁婴幼儿家庭开展了早期教育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内3岁前婴幼儿人群结构、家庭结构以及宝宝的习惯、喜好等,建立最初的宝宝档案,了解不同家庭的教养现状以及是否存在养育误区等,为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服务和指导工作打下基础。江阴市实验幼儿园也非常重视对家长的指导工作,他们通过环境创设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念,通过与家长的紧密联系增进家长对早教服务机构的信赖感,使家长乐于接受早期教育指导。
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团队的组建
0~3岁婴幼儿教育涉及脑科学、社会学、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因此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早教师资队伍。胡育指出,目前早教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指导人员主要由3~6岁儿童的教师来兼任,好一些的由2~6岁儿童的教师来兼任,这其实并不符合要求。婴幼儿的发展与3~6岁儿童的发展有较大差异,教师的专业能力、服务内容如何与家长需求相匹配是我们在培训指导人员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华爱华也指出,早教指导和早教服务需要科学的依据,因此对教师专业化要求很高。
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在培养和组建早教团队时,对幼儿园管理层和一线教师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例如,组织托班教师参加育婴师上岗培训,组织早教志愿者参加亲子园上岗培训等,不断提高早教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开展专家指导式、参观式、现场研讨式学习等,每学期开展一次区域性主题研讨活动,并在各园组建早教服务团队,通过实践研究促进早教人员的专业成长。
江阴市实验幼儿园在创办亲子园的实践中,将“开心、开口、开窍”作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目标,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首先注重择优选师和合理搭配。亲子园的工作人员一是从优秀的托班教师中推举,二是从自愿报名的教师中选拔。在人员的组合上,注重让中、青年教师有机结合,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其次注重理论导向和研究反思。该园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请早教专家入园开展讲座,派遣教师到专门的早教机构进修学习;组织每周一次的研讨活动,请教师探讨、分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
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模式的探索
无锡市水秀实验幼儿园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成立“小脚印”婴幼儿家庭养护支持中心,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期儿童综合发展宗旨,着重探索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的模式。第一,园内组教。请周边幼儿定期来亲子园享受教育服务,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家长同步成长学校”,开设“准妈咪班”“妈咪班”“老友班”“混合班”等。第二,网络传教。运用微格教室向家长现场直播教学活动和亲子游戏等,定期制作专题电子期刊,在早教电视台播放家庭教育系列片,在“小脚印”网站设立专题讨论区,由在线专家帮助家长解决早教问题。第三,园外送教。开辟“小脚印”咨询室、“小脚印”工作室、“小脚印”接待室等社区咨询中心,以上门送教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传授教养知识。
贝因美集团生养教研究中心早教项目开发人员介绍了对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工作的探索。贝因美在早期教育方面的公益事业主要有三大体系:爱婴工程、育婴工程、亲母工程。他们结合这三大工程开展了育婴讲座、爱心捐赠、育婴沙龙、月嫂培训等多种方式的早教服务。
五、农村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服务
农村早教工作和城市相比具有更大的难度。无锡市两所农村幼儿园介绍了他们在农村社区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践。
无锡市滨湖区华庄中心幼儿园在镇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居委会、村委、妇联、计生委、卫生院等多个部门,建立了覆盖全镇的社区早期教育管理网络;以中心幼儿园为核心,成立了华庄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中心,将下辖的11所村办园划分成五个片,并成立相应的亲子早教服务辅导站,开展送教下村、入户指导、早教咨询、义诊等多种活动,将早期教育辐射到每个村、每个家庭。
无锡市锡山区在区“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建立了“早期教育(保健)指导中心—早期教育(保健)指导站—早期教育(保健)指导点”三级早期教育指导网络。羊尖中心幼儿园在农村地区率先启动实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程,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的“羊尖镇早期保健指导站”和幼儿园成立的“羊尖镇早期教育指导站”联动,带动各村“早期保健指导点”和“早期教育指导点”,为农村幼儿及其家长提供多元化的早教服务。
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如今我们面临的是如何使这项工作的持续发展和逐步深入。华爱华指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定位以及指导的科学性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早期教养、早期教养指导、早教服务、早教机构、早教指导机构、早教指导与服务机构等交替出现的概念和名称的界定,都有待于我们深入探索。
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胡育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作了阐释。她强调,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网络,卫生、文化、医疗等诸多部门都已建立公共服务体系,0~3岁婴幼儿教育也应建立一种网络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她认为,公共服务体系与政府职责有关,它是非营利性的、完全由政府投入的、满足人们最基本需求的服务网络。
华爱华指出,目前已有一些幼儿园开始设立托班,但主要针对2~3岁孩子,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容纳所有0~3岁婴幼儿,2~3岁孩子的入托率也只有20%,不能被纳入托幼教育机构的0~3岁婴幼儿大多散居在家。我们必须重视0~3岁婴幼儿的早期关心和发展。我们目前的做法是将这部分散居儿童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政府的决策,教育部门应当充分关注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教育、卫生、妇联、街道等部门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政府统筹下共同保证早期教育服务的质量。
李俐介绍了他们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中取得的一些成果。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介绍了他们通过区域推进对社区0~3岁散居婴幼儿家庭开展早期教养服务的实践经验,其中重点阐述了如何构建社区早教网络的问题。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面向社区、家庭的早期教养服务与指导工作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他们在区一级成立托幼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在明确协同单位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各幼儿园主动与社区妇联、卫生、计生委、居委会等部门联系,成立社区早教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早教师资和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组成的早教服务团队,形成早教工作合力。
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涵和对象
胡育指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孩子,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只有把家长的工作做好了,我们的工作才有长效机制。200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对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的保育服务,要全面提高0~3岁儿童家长及其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可见,早期教育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对象已经很明确了。
华爱华强调,早教亲子园、早教中心等机构面对散居儿童服务的功能定位始终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我们是直接教育孩子,还是通过教孩子来引导家长呢?0~3岁婴幼儿在早教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同样的教育内容在托儿所实施与在早教中心实施情况是不同的,因为在早教中心不只是师幼互动的问题,而是教师、幼儿和家长三方互动的问题。我们跟家长之间是合作共育的关系,我们对家长的指导是协商性的,而不是强加性的。
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下设的各早教指导站、指导点为了深入了解不同家庭对早教服务与指导的需求,协同社区居委会对0~3岁婴幼儿家庭开展了早期教育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内3岁前婴幼儿人群结构、家庭结构以及宝宝的习惯、喜好等,建立最初的宝宝档案,了解不同家庭的教养现状以及是否存在养育误区等,为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服务和指导工作打下基础。江阴市实验幼儿园也非常重视对家长的指导工作,他们通过环境创设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念,通过与家长的紧密联系增进家长对早教服务机构的信赖感,使家长乐于接受早期教育指导。
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团队的组建
0~3岁婴幼儿教育涉及脑科学、社会学、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因此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早教师资队伍。胡育指出,目前早教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指导人员主要由3~6岁儿童的教师来兼任,好一些的由2~6岁儿童的教师来兼任,这其实并不符合要求。婴幼儿的发展与3~6岁儿童的发展有较大差异,教师的专业能力、服务内容如何与家长需求相匹配是我们在培训指导人员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华爱华也指出,早教指导和早教服务需要科学的依据,因此对教师专业化要求很高。
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在培养和组建早教团队时,对幼儿园管理层和一线教师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例如,组织托班教师参加育婴师上岗培训,组织早教志愿者参加亲子园上岗培训等,不断提高早教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开展专家指导式、参观式、现场研讨式学习等,每学期开展一次区域性主题研讨活动,并在各园组建早教服务团队,通过实践研究促进早教人员的专业成长。
江阴市实验幼儿园在创办亲子园的实践中,将“开心、开口、开窍”作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目标,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首先注重择优选师和合理搭配。亲子园的工作人员一是从优秀的托班教师中推举,二是从自愿报名的教师中选拔。在人员的组合上,注重让中、青年教师有机结合,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其次注重理论导向和研究反思。该园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请早教专家入园开展讲座,派遣教师到专门的早教机构进修学习;组织每周一次的研讨活动,请教师探讨、分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
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模式的探索
无锡市水秀实验幼儿园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成立“小脚印”婴幼儿家庭养护支持中心,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期儿童综合发展宗旨,着重探索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的模式。第一,园内组教。请周边幼儿定期来亲子园享受教育服务,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家长同步成长学校”,开设“准妈咪班”“妈咪班”“老友班”“混合班”等。第二,网络传教。运用微格教室向家长现场直播教学活动和亲子游戏等,定期制作专题电子期刊,在早教电视台播放家庭教育系列片,在“小脚印”网站设立专题讨论区,由在线专家帮助家长解决早教问题。第三,园外送教。开辟“小脚印”咨询室、“小脚印”工作室、“小脚印”接待室等社区咨询中心,以上门送教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传授教养知识。
贝因美集团生养教研究中心早教项目开发人员介绍了对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工作的探索。贝因美在早期教育方面的公益事业主要有三大体系:爱婴工程、育婴工程、亲母工程。他们结合这三大工程开展了育婴讲座、爱心捐赠、育婴沙龙、月嫂培训等多种方式的早教服务。
五、农村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服务
农村早教工作和城市相比具有更大的难度。无锡市两所农村幼儿园介绍了他们在农村社区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践。
无锡市滨湖区华庄中心幼儿园在镇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居委会、村委、妇联、计生委、卫生院等多个部门,建立了覆盖全镇的社区早期教育管理网络;以中心幼儿园为核心,成立了华庄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中心,将下辖的11所村办园划分成五个片,并成立相应的亲子早教服务辅导站,开展送教下村、入户指导、早教咨询、义诊等多种活动,将早期教育辐射到每个村、每个家庭。
无锡市锡山区在区“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建立了“早期教育(保健)指导中心—早期教育(保健)指导站—早期教育(保健)指导点”三级早期教育指导网络。羊尖中心幼儿园在农村地区率先启动实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程,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的“羊尖镇早期保健指导站”和幼儿园成立的“羊尖镇早期教育指导站”联动,带动各村“早期保健指导点”和“早期教育指导点”,为农村幼儿及其家长提供多元化的早教服务。
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如今我们面临的是如何使这项工作的持续发展和逐步深入。华爱华指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定位以及指导的科学性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早期教养、早期教养指导、早教服务、早教机构、早教指导机构、早教指导与服务机构等交替出现的概念和名称的界定,都有待于我们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