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开启中国文化的宝藏,古汉语是必不可少的钥匙。而要掌握这把钥匙,就必须抓住小学中高年级这个学生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只是中学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学习策略
一、文言文学习现状
在现代社会的交际中,听、说、读、写不再使用文言文,可以说很多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会用文言读写的人越来越少,更有甚者叫嚣将“文言文从语文课本中撵出去”。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字缺乏感情。早在1998年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就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人文精神的淡化”,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改革的思路。而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感到事态的严重性,要唤醒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情感。
二、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文言文往往用语凝练、晦涩,学生读起来常常一知半解,学起来更是提不起兴趣。如何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古文,感受古人的智慧,成了众多教师需要突破的一道难关,因此,我们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利用漂亮的图画设计绘本。学生从小接触绘本,定然感觉亲切又有趣。我们还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解释文言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学起来更是兴趣盎然。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古文新编,因为学生对现代汉再熟悉不过了,在古文改写的过程中,便会逐步理解其意思。如教学《杨氏之子》一文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改写练习,形式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剧本,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写作中。
教師的点滴用心化作有趣、多样的教学形式,必然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探索兴趣,化被动为主动,爱上文言文课堂。
(二)留足时间,吟咏诵读
虽然教授文言文的方法在不断推陈出新,课堂花样也越来越多,而实际上,教授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仍是背诵、吟咏。宋代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要引导学生大声地反复诵读,去体会文章隽永的精神内涵与情感,为以后的讲解奠定基础。费振刚教授也曾提到:“我们中国传统教育强调背诵、吟咏这样一种读书方式,这种方式完全说是死背硬记,或者完全把它放弃,我以为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对古文、古诗反复地阅读、朗诵,甚至背诵,这不仅是一个文化学习,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地加深理解,实际上就变成自己的一种陶冶性情、陶冶情操的东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初学文言文并不需要一定去理解它,只要背过,随着阅历的加深、知识的积累,学生会逐渐理解其中的意思。
(三)课内外拓展,延伸课堂
小学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课堂的拓展性延伸。让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内的收获,更要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开阔视野,丰富文言知识储备。如在教学《书戴嵩画牛》这篇课文时,学生从文章中已经明白了“耕当问牛,织当问婢”的道理。可是这篇故事的道理不止于此,我课前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及时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
《斗牛图》在几百年后辗转流传到了乾隆皇帝手中,他爱不释手,对牧童表达了高度的赞赏。可是若干年后,乾隆皇帝到北京顺义亲眼看了一次斗牛比赛,却发现,牛的尾巴居然有时候也会向上翘起,和牧童说的并不全然相同!便立刻题诗一首进行反思:牧童游戏何处去?独放双牛斗角叉。画跋曾经关画录,录诚差跋更
为差。
学生震惊于牧童说的话并非全对,深刻体会到请教专家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这就是“问”的艺术。
课堂40分钟能拓展的毕竟有限,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古文,把课堂拓展延伸到课外,如教学《杨氏之子》后,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学了《伯牙绝弦》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成语故事《响遏行云》《入木三分》。学了《学弈》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励志故事《薛潭学讴》《墨池记》……
这些知识是只从课本学习中无法收获的,因为学生的学习“三分来自课内,七分来自课外”,不可忽视课内外结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影响。
三、总结
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与共和国下一代接班者引路人的使命,更要清晰认识到对文言文的传承与引导的责任。文言文在我们的生活中虽已逐渐淡化,但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是我们永远都割舍不掉的民族瑰宝。如何激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如何在多样化的教学中不遗忘传统且有效的吟诵教学,如何带领学生自主进行更大范围的文言文学习,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必将为之奉献一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吴剑峰.小学语文高年级文言文教学初探[J].新课程,2020(34).
[2]钟圣禄.农村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古诗文意欣赏教学方法研究[J].速读(中旬),2018(8):59.
[3]都万能.农村小学语文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6(7):194.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学习策略
一、文言文学习现状
在现代社会的交际中,听、说、读、写不再使用文言文,可以说很多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会用文言读写的人越来越少,更有甚者叫嚣将“文言文从语文课本中撵出去”。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字缺乏感情。早在1998年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就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人文精神的淡化”,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改革的思路。而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感到事态的严重性,要唤醒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情感。
二、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文言文往往用语凝练、晦涩,学生读起来常常一知半解,学起来更是提不起兴趣。如何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古文,感受古人的智慧,成了众多教师需要突破的一道难关,因此,我们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利用漂亮的图画设计绘本。学生从小接触绘本,定然感觉亲切又有趣。我们还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解释文言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学起来更是兴趣盎然。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古文新编,因为学生对现代汉再熟悉不过了,在古文改写的过程中,便会逐步理解其意思。如教学《杨氏之子》一文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改写练习,形式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剧本,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写作中。
教師的点滴用心化作有趣、多样的教学形式,必然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探索兴趣,化被动为主动,爱上文言文课堂。
(二)留足时间,吟咏诵读
虽然教授文言文的方法在不断推陈出新,课堂花样也越来越多,而实际上,教授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仍是背诵、吟咏。宋代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要引导学生大声地反复诵读,去体会文章隽永的精神内涵与情感,为以后的讲解奠定基础。费振刚教授也曾提到:“我们中国传统教育强调背诵、吟咏这样一种读书方式,这种方式完全说是死背硬记,或者完全把它放弃,我以为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对古文、古诗反复地阅读、朗诵,甚至背诵,这不仅是一个文化学习,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地加深理解,实际上就变成自己的一种陶冶性情、陶冶情操的东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初学文言文并不需要一定去理解它,只要背过,随着阅历的加深、知识的积累,学生会逐渐理解其中的意思。
(三)课内外拓展,延伸课堂
小学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课堂的拓展性延伸。让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内的收获,更要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开阔视野,丰富文言知识储备。如在教学《书戴嵩画牛》这篇课文时,学生从文章中已经明白了“耕当问牛,织当问婢”的道理。可是这篇故事的道理不止于此,我课前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及时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
《斗牛图》在几百年后辗转流传到了乾隆皇帝手中,他爱不释手,对牧童表达了高度的赞赏。可是若干年后,乾隆皇帝到北京顺义亲眼看了一次斗牛比赛,却发现,牛的尾巴居然有时候也会向上翘起,和牧童说的并不全然相同!便立刻题诗一首进行反思:牧童游戏何处去?独放双牛斗角叉。画跋曾经关画录,录诚差跋更
为差。
学生震惊于牧童说的话并非全对,深刻体会到请教专家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这就是“问”的艺术。
课堂40分钟能拓展的毕竟有限,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古文,把课堂拓展延伸到课外,如教学《杨氏之子》后,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学了《伯牙绝弦》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成语故事《响遏行云》《入木三分》。学了《学弈》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励志故事《薛潭学讴》《墨池记》……
这些知识是只从课本学习中无法收获的,因为学生的学习“三分来自课内,七分来自课外”,不可忽视课内外结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影响。
三、总结
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与共和国下一代接班者引路人的使命,更要清晰认识到对文言文的传承与引导的责任。文言文在我们的生活中虽已逐渐淡化,但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是我们永远都割舍不掉的民族瑰宝。如何激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如何在多样化的教学中不遗忘传统且有效的吟诵教学,如何带领学生自主进行更大范围的文言文学习,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必将为之奉献一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吴剑峰.小学语文高年级文言文教学初探[J].新课程,2020(34).
[2]钟圣禄.农村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古诗文意欣赏教学方法研究[J].速读(中旬),2018(8):59.
[3]都万能.农村小学语文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6(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