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贺裳《皱水轩词筌》有云:“唐李益词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子野《一丛花》末句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春风。’此皆无理而妙,吾亦不敢定为所见略同,然较之寒鸦数点,则略无痕迹矣。”开头说的李益词,是抒写闺怨的《江南曲》,词中摹拟女主人公的口吻,说道:“早知道潮水有信用,总是定期归来,我就嫁给那弄潮儿了!”(言下之意是:嫁给弄潮儿还能每年定期相见呢!)这话显然有悖常理,不合闺范,但看似无理的一时愤激之语,却自有一片天然率真之气。对商人丈夫常常耽误归期的极度不满,以及长期蓄积起来的焦躁怨恨之情,都通过这无理的话语发泄出来,确是情趣盎然,曲尽其妙,活画出一个翘首盼望丈夫归来的怨妇形象。
贺裳提及的另一首词《一丛花》,为宋代张先(字子野)的作品,全词如下: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雙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词中抒写一个女子跟情郎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她满怀愁绪,时而登高远眺,时而徘徊池边,时而举头望月,眼前景物无不引发她对往日缠绵情意的怀想追忆。最后,她在深重的离愁别恨中细细思量,终于领悟似地说道:“我竟不如那桃花杏花,她们还懂得要嫁给东风。”女主人公为何会羡慕桃杏有幸能嫁给东风呢?乍一看似乎不合情理,但细想之下就领会到其中奥妙——东风总是一年一度按时归来,而女主人公所爱的人却迟迟不归,她是在抱怨自己怎么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痴情女子内心的无限怨恨,就这样通过无理之语曲折地表达出来。正如贺裳所言,此处写法和“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两句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贺裳所举两例,是作者在诗词中代人言,摹拟女主人公愤激时的无理话语,曲折而巧妙地传达出她们内心的强烈情感。与此类似的“无理而妙”,古诗词中并不鲜见。比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从末句可知,诗中主人公是一位思念征人的女子。在一个明月朗照、秋风吹拂的夜晚,长安城中回荡着千家万户赶制冬装的捣衣声,此时的女主人公满心忧虑,苦苦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丈夫,她多么盼望早日平定胡虏,丈夫能平安归来,从此不再远征。其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之句造语奇特,颇可寻味。秋风可以扫落叶,却不会吹动人类的情感,怎么能指望秋风吹尽“玉关情”呢?诗人用这看似无理的诗句,展现了思妇情感活动异常激烈的内心世界。试想,一阵阵带着凉意的秋风吹过,抚慰了人世多少忧伤的心灵,或许思妇也曾希望风儿能带走她的烦忧,然而,事实是秋风不断送来捣衣之声,使她不禁想到边关的苦寒,忍不住忧心忡忡:远征的丈夫能否得到寒衣呢?在她眼里,那阵阵秋风是恼人的,不仅没能吹走她的愁情,反而更加撩拨起深重的忧思。这样的诗句可谓无理而妙。现今诸如“秋风/这阵秋风/吹乱我的思绪/牵动我的情”(李志刚《秋风》歌词)“为什么一阵恼人的秋风/它把你的人/我的情/吹得一去无踪”(孙仪《恼人的秋风》歌词)之类,似乎都是这两句诗的翻新。
而诗词创作中更多的情形是,在诗人自己内心十分激动的时候,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往往以无理的语句表现出来,从而取得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例如,李煜的《清平乐》词: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全词句句都写离恨别绪,其中“路遥归梦难成”一句曲折别致,令人回味无穷。还家的梦能否做成,跟归路的远近毫无关系,这是一般生活常识。而作者却说由于路途遥远,连归梦都难以做成。这看似无理的词句,让读者想见远行之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回家,所以只希望能在梦中回家,可偏偏回家的梦也做不成,怎不使人恼恨?于是竟然忘了常识,认为是路程太远以致归梦难成。这样“无理”的想法,恰恰表现了极为急切深沉的思乡怀归之情,将天涯孤客抑郁悲凉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
古诗词中诸如此类的“无理”,只要仔细体味,就能感觉到其中妙处。再如,范仲淹的《苏幕遮》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的上片纯是写景,而把羁旅之思、怀乡之情都寄寓在所写景物之中,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下片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将“乡魂”“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笔法曲折摇曳,抒情意味强烈。末尾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两句,乍看无理,实则大妙。从事理上讲,酒喝入肚中是不会化为眼泪的,但这无理的词句,让人仿佛看见作者因思乡怀远而愁肠百结、泪眼迷茫的形象——他本想借酒浇愁,却不料“举杯消愁愁更愁”,杯酒下肚以后,不仅没能消释胸中块垒,反而使得思念越发深重,于是,伤感的眼泪禁不住涌了出来。“莫不是那酒化作了相思泪!”这也许就是作者在那一刻的真切感觉,他无暇也无须去深入细想,而直接将之写入词中,就有了这无理而妙的句子。
其实,“无理而妙”的生动例子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存在。如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一段著名的曲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其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也曾被古人称为“无理而妙”。此处“霜林醉”是指秋天经霜的枫林变成了红色,这本是自然现象,不足为奇。然而,说是离别之人的眼泪染红了枫林,这就太奇怪了,无论从物理学或是生物学的角度看,都毫无道理可言。可是,在女主人公崔莺莺的主观感觉里,这却是一种十分真切鲜明的经验和印象:离别的早晨,抬眼看见霜林,忽然觉得,那是被离人的眼泪一夜之间染红的。这两句曲词,细腻而传神地表现了崔莺莺送别张生时悲伤忧愁、缠绵悱恻的心理状态,婉曲而高妙。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也有这样几句:“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这是张生的唱词,是强烈的抒情,不过相比而言,显得直白而少有韵味。
综上,“无理而妙”是诗词创作中运用无理之语而体现艺术之妙的手法。所谓“无理”,是就一般情理而言的。其实,作品中那些看似违背常情常理的语句,反映的是人们真实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读者可从中感受到那种激荡在内心的强烈情感。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通过香菱之口谈学诗的体会,说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确为个中人语。从心理学角度讲,当人的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认识和判断能力会减弱,理智渐渐丧失,乃至于模糊了真假、对错、美丑、主客的界限,进入一种如梦似幻的心理状态,这时自然会有一些随意的联想,自由的想象,若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当然是无理的。如果将这些无理的想法直接写入作品,有时不但不会妨碍诗意的表达,反而使诗中境界更为曲折和深远,从而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独特审美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了。
贺裳提及的另一首词《一丛花》,为宋代张先(字子野)的作品,全词如下: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雙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词中抒写一个女子跟情郎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她满怀愁绪,时而登高远眺,时而徘徊池边,时而举头望月,眼前景物无不引发她对往日缠绵情意的怀想追忆。最后,她在深重的离愁别恨中细细思量,终于领悟似地说道:“我竟不如那桃花杏花,她们还懂得要嫁给东风。”女主人公为何会羡慕桃杏有幸能嫁给东风呢?乍一看似乎不合情理,但细想之下就领会到其中奥妙——东风总是一年一度按时归来,而女主人公所爱的人却迟迟不归,她是在抱怨自己怎么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痴情女子内心的无限怨恨,就这样通过无理之语曲折地表达出来。正如贺裳所言,此处写法和“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两句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贺裳所举两例,是作者在诗词中代人言,摹拟女主人公愤激时的无理话语,曲折而巧妙地传达出她们内心的强烈情感。与此类似的“无理而妙”,古诗词中并不鲜见。比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从末句可知,诗中主人公是一位思念征人的女子。在一个明月朗照、秋风吹拂的夜晚,长安城中回荡着千家万户赶制冬装的捣衣声,此时的女主人公满心忧虑,苦苦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丈夫,她多么盼望早日平定胡虏,丈夫能平安归来,从此不再远征。其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之句造语奇特,颇可寻味。秋风可以扫落叶,却不会吹动人类的情感,怎么能指望秋风吹尽“玉关情”呢?诗人用这看似无理的诗句,展现了思妇情感活动异常激烈的内心世界。试想,一阵阵带着凉意的秋风吹过,抚慰了人世多少忧伤的心灵,或许思妇也曾希望风儿能带走她的烦忧,然而,事实是秋风不断送来捣衣之声,使她不禁想到边关的苦寒,忍不住忧心忡忡:远征的丈夫能否得到寒衣呢?在她眼里,那阵阵秋风是恼人的,不仅没能吹走她的愁情,反而更加撩拨起深重的忧思。这样的诗句可谓无理而妙。现今诸如“秋风/这阵秋风/吹乱我的思绪/牵动我的情”(李志刚《秋风》歌词)“为什么一阵恼人的秋风/它把你的人/我的情/吹得一去无踪”(孙仪《恼人的秋风》歌词)之类,似乎都是这两句诗的翻新。
而诗词创作中更多的情形是,在诗人自己内心十分激动的时候,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往往以无理的语句表现出来,从而取得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例如,李煜的《清平乐》词: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全词句句都写离恨别绪,其中“路遥归梦难成”一句曲折别致,令人回味无穷。还家的梦能否做成,跟归路的远近毫无关系,这是一般生活常识。而作者却说由于路途遥远,连归梦都难以做成。这看似无理的词句,让读者想见远行之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回家,所以只希望能在梦中回家,可偏偏回家的梦也做不成,怎不使人恼恨?于是竟然忘了常识,认为是路程太远以致归梦难成。这样“无理”的想法,恰恰表现了极为急切深沉的思乡怀归之情,将天涯孤客抑郁悲凉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
古诗词中诸如此类的“无理”,只要仔细体味,就能感觉到其中妙处。再如,范仲淹的《苏幕遮》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的上片纯是写景,而把羁旅之思、怀乡之情都寄寓在所写景物之中,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下片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将“乡魂”“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笔法曲折摇曳,抒情意味强烈。末尾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两句,乍看无理,实则大妙。从事理上讲,酒喝入肚中是不会化为眼泪的,但这无理的词句,让人仿佛看见作者因思乡怀远而愁肠百结、泪眼迷茫的形象——他本想借酒浇愁,却不料“举杯消愁愁更愁”,杯酒下肚以后,不仅没能消释胸中块垒,反而使得思念越发深重,于是,伤感的眼泪禁不住涌了出来。“莫不是那酒化作了相思泪!”这也许就是作者在那一刻的真切感觉,他无暇也无须去深入细想,而直接将之写入词中,就有了这无理而妙的句子。
其实,“无理而妙”的生动例子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存在。如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一段著名的曲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其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也曾被古人称为“无理而妙”。此处“霜林醉”是指秋天经霜的枫林变成了红色,这本是自然现象,不足为奇。然而,说是离别之人的眼泪染红了枫林,这就太奇怪了,无论从物理学或是生物学的角度看,都毫无道理可言。可是,在女主人公崔莺莺的主观感觉里,这却是一种十分真切鲜明的经验和印象:离别的早晨,抬眼看见霜林,忽然觉得,那是被离人的眼泪一夜之间染红的。这两句曲词,细腻而传神地表现了崔莺莺送别张生时悲伤忧愁、缠绵悱恻的心理状态,婉曲而高妙。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也有这样几句:“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这是张生的唱词,是强烈的抒情,不过相比而言,显得直白而少有韵味。
综上,“无理而妙”是诗词创作中运用无理之语而体现艺术之妙的手法。所谓“无理”,是就一般情理而言的。其实,作品中那些看似违背常情常理的语句,反映的是人们真实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读者可从中感受到那种激荡在内心的强烈情感。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通过香菱之口谈学诗的体会,说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确为个中人语。从心理学角度讲,当人的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认识和判断能力会减弱,理智渐渐丧失,乃至于模糊了真假、对错、美丑、主客的界限,进入一种如梦似幻的心理状态,这时自然会有一些随意的联想,自由的想象,若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当然是无理的。如果将这些无理的想法直接写入作品,有时不但不会妨碍诗意的表达,反而使诗中境界更为曲折和深远,从而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独特审美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