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龙文老师的名片上有不少头衔:教育部考试中心硬笔书法等级考试广州培训基地总培训师、中国书画等级考试硬笔书法高级培训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特聘教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培训处副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可是他说,他只是一个“书法痴”而已。
他还记得小时候,酷爱书法的父亲把字帖上的字一页页裁出来、贴在饭桌书桌边的墙壁上、门板上,他就在书法世家的熏陶中慢慢长大。从三岁开始秉承祖训练习毛笔字,他一直不断追求。软笔书法以唐楷入手,尤酷爱颜柳、二王、泰山石刻、西岳华山等,擅楷、行、草、隶。其行书追求豪迈、雄伟风格,楷书端庄、匀称,隶书古朴开阔。“一天不练字手痒”,直到现在,即使有许多杂务,陈老师仍坚持每周5至6个晚上、每晚4个小时的练字量。拿起笔来挥挥洒洒,直抒胸臆,感觉很舒畅、痛快,浑然忘却了疲惫和烦恼。他坦言,热爱书法,不仅仅因为书法可以健身养性,还因为书法充实了生活,激励自己不断应对新的挑战,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勇敢前行。古人碑帖中有许多诗词歌赋、醒世格言、历史典籍,那里饱含了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临摹时得以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书法给予的乐趣是无可取代的。他以为,从古至今,意念、精神都是书道的精灵,使人从理性的思索到真切的感悟。
不过,陈龙文并不满足于自身的书法造诣,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在数学教学之外开始了书法教学。大概每个中国人都有把汉字写好的民族情结,而现实是,会敲键盘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提笔忘字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能写一手好字的中国人越来越少,不少老师甚至连粉笔字都写不好。心痛之余,陈老师不断摸索切实可行的、适合普罗大众的书法学习方法,他对学生的字体要求是整齐、规范、好看,帮助学生突破书写瓶颈,让铅笔字、钢笔字、水性笔书写轻松在手,好像学开车一样,希望学会的是开车技术,而不是学会开哪一部车。他把本职工作中的数学教学思维融入书法教学中,探究硬笔书法的速成学习。第一个“试验品”是当时准备升读三年级的儿子,陈老师让他在60天的暑假里,每天练硬笔字,练的是1.5cm×1.5cm的小字,每天1页,每页300字。一个暑假过后,儿子的字果然受到了学校老师的好评。后来陆续有邻居家的一些初中生前来讨教,陈老师把练习周期压缩到7周。近年来,他在中职学校、中小学为几千名师生及社会人员进行了书法速成试验教学,教学理念日益成熟,教学经验日益丰富。为了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他还自费报读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理论研究与创作专业的高级研修班,得到了张华庆、吕云所、丁雪峰、郭石夫、梅墨生等名师的指点。
去年,陈老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黄金中宫格汉字书写纸”和“硬笔书法7周速成”两项国家专利,获得了批准。这每天20分钟、7周速成的实训方法包括“黄金中宫格”“描临相间法”“三级训练模式”。(如图1、2、3)“黄金中宫格”指的是:内格边长=外格边长×0.6,居中,字体写满格。硬笔书法学习者往往把握不住字体在格子中的大小和位置,陈老师根据“黄金分割”原理,设计出一个符合人类视觉美原理的小格,放在格子中央,形成“中宫格”,这样就能严格限制字体的大小和字在格中的中心位置,形成习惯之后就能自然地满足“字在格中”的要求,是一个快速掌握书写的方法。“描临相间法”即从左到右书写,先描后临,又描再临。“三级训练模式”学习并发展了美国速读研究专家乔治·斯坦格利夫的理论,即人的眼睛在书写的时候专注的焦点大约只有2.5cm×2.5cm的方框,但是通常我们写的字的大小是1cm×1cm,那么在这两个范围之间必须有一个过渡,约1.7cm×1.7cm的格子,这样就形成了从大字到中字再到小字的练习过程。学习者练习了这三种字后,可以清晰认识汉字书写的笔画路线、线条形态和字形构造,形成准确的字型结构印象。根据教育部《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大纲》,陈老师编写了《硬笔书法考级中级教程》等系列教程,他还根据《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编写了《新思维硬笔书法实训练习》等系列教程,2009年甫一面世便广受好评,在新华书店和网上书店非常畅销。实践证明,陈老师的教学法是科学的、可复制的。
作为广东硬笔书法等级考试教材编著第一人,陈老师常常听到行内人这样的评论:“自己写好字就行啦,干嘛还出教材那么辛苦?教书法没多大前途!”陈老师的回应很朴素:“在E时代,我最想做的事是让广大青少年把字写好,让他们爱上拈手即来的硬笔书法,做骄傲的中国人。把自己的书法心得写成书,是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一方面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能满足日常工作学习需要,这是一件造福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原MBA学院院长骆祖望为陈老师的书法作品集写序,赞美之词满溢:“当我们置身于不断变幻的国内外文化环境,寄望中华传统文化之复兴,无不感到推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书写艺术,以更高的立足点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的现代内涵,既是现实责任,亦是历史使命。”
他还记得小时候,酷爱书法的父亲把字帖上的字一页页裁出来、贴在饭桌书桌边的墙壁上、门板上,他就在书法世家的熏陶中慢慢长大。从三岁开始秉承祖训练习毛笔字,他一直不断追求。软笔书法以唐楷入手,尤酷爱颜柳、二王、泰山石刻、西岳华山等,擅楷、行、草、隶。其行书追求豪迈、雄伟风格,楷书端庄、匀称,隶书古朴开阔。“一天不练字手痒”,直到现在,即使有许多杂务,陈老师仍坚持每周5至6个晚上、每晚4个小时的练字量。拿起笔来挥挥洒洒,直抒胸臆,感觉很舒畅、痛快,浑然忘却了疲惫和烦恼。他坦言,热爱书法,不仅仅因为书法可以健身养性,还因为书法充实了生活,激励自己不断应对新的挑战,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勇敢前行。古人碑帖中有许多诗词歌赋、醒世格言、历史典籍,那里饱含了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临摹时得以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书法给予的乐趣是无可取代的。他以为,从古至今,意念、精神都是书道的精灵,使人从理性的思索到真切的感悟。
不过,陈龙文并不满足于自身的书法造诣,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在数学教学之外开始了书法教学。大概每个中国人都有把汉字写好的民族情结,而现实是,会敲键盘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提笔忘字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能写一手好字的中国人越来越少,不少老师甚至连粉笔字都写不好。心痛之余,陈老师不断摸索切实可行的、适合普罗大众的书法学习方法,他对学生的字体要求是整齐、规范、好看,帮助学生突破书写瓶颈,让铅笔字、钢笔字、水性笔书写轻松在手,好像学开车一样,希望学会的是开车技术,而不是学会开哪一部车。他把本职工作中的数学教学思维融入书法教学中,探究硬笔书法的速成学习。第一个“试验品”是当时准备升读三年级的儿子,陈老师让他在60天的暑假里,每天练硬笔字,练的是1.5cm×1.5cm的小字,每天1页,每页300字。一个暑假过后,儿子的字果然受到了学校老师的好评。后来陆续有邻居家的一些初中生前来讨教,陈老师把练习周期压缩到7周。近年来,他在中职学校、中小学为几千名师生及社会人员进行了书法速成试验教学,教学理念日益成熟,教学经验日益丰富。为了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他还自费报读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理论研究与创作专业的高级研修班,得到了张华庆、吕云所、丁雪峰、郭石夫、梅墨生等名师的指点。
去年,陈老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黄金中宫格汉字书写纸”和“硬笔书法7周速成”两项国家专利,获得了批准。这每天20分钟、7周速成的实训方法包括“黄金中宫格”“描临相间法”“三级训练模式”。(如图1、2、3)“黄金中宫格”指的是:内格边长=外格边长×0.6,居中,字体写满格。硬笔书法学习者往往把握不住字体在格子中的大小和位置,陈老师根据“黄金分割”原理,设计出一个符合人类视觉美原理的小格,放在格子中央,形成“中宫格”,这样就能严格限制字体的大小和字在格中的中心位置,形成习惯之后就能自然地满足“字在格中”的要求,是一个快速掌握书写的方法。“描临相间法”即从左到右书写,先描后临,又描再临。“三级训练模式”学习并发展了美国速读研究专家乔治·斯坦格利夫的理论,即人的眼睛在书写的时候专注的焦点大约只有2.5cm×2.5cm的方框,但是通常我们写的字的大小是1cm×1cm,那么在这两个范围之间必须有一个过渡,约1.7cm×1.7cm的格子,这样就形成了从大字到中字再到小字的练习过程。学习者练习了这三种字后,可以清晰认识汉字书写的笔画路线、线条形态和字形构造,形成准确的字型结构印象。根据教育部《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大纲》,陈老师编写了《硬笔书法考级中级教程》等系列教程,他还根据《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编写了《新思维硬笔书法实训练习》等系列教程,2009年甫一面世便广受好评,在新华书店和网上书店非常畅销。实践证明,陈老师的教学法是科学的、可复制的。
作为广东硬笔书法等级考试教材编著第一人,陈老师常常听到行内人这样的评论:“自己写好字就行啦,干嘛还出教材那么辛苦?教书法没多大前途!”陈老师的回应很朴素:“在E时代,我最想做的事是让广大青少年把字写好,让他们爱上拈手即来的硬笔书法,做骄傲的中国人。把自己的书法心得写成书,是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一方面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能满足日常工作学习需要,这是一件造福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原MBA学院院长骆祖望为陈老师的书法作品集写序,赞美之词满溢:“当我们置身于不断变幻的国内外文化环境,寄望中华传统文化之复兴,无不感到推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书写艺术,以更高的立足点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的现代内涵,既是现实责任,亦是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