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与书评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年底在哈佛大学举行的一次讨论会,我躬逢其盛,从而了解了一些美国书评界的现状,也触发出一些感想。
  这次讨论会题为“大众化的写作和评论的策略”(WritingforthePublicandthePoliticsofRevie-wing),是由全美书评家协会和哈佛大学论述文写作计划共同举办的。参加讨论的有来自美国各地、各大报刊的知名书评家、记者、作家。当天是个阳光灿烂的礼拜六,大厅里仍挤满了热心的听众,足以显示各方人士对书评问题的关心。
  大会围绕评论的客观标准,评论家的独到见解,评论的尊严与市场的矛盾等问题展开讨论。
  《纽约时报书评》撰稿人A·约翰逊引用美国名作家厄普代克的话说:“评论家应该做每部作品的忠实裁判,而不能盲从流行的见解。”“评论的是书,而不是名气。”
  全美书评家协会副主席罗伯特逊认为,尽管书评还不能说是一种“艺术形式”(artform),但作为文类的一种它应有自己的质量标准。
  这些意见的可取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响。哈佛大学一位写作教员兼书评家一针见血的指出:“一旦跨进书评界,你就成了市场的一部分。”因此,“书评的策略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而不是书评家自己。而市场的策略就是达尔文主义,是竞争。
  这种策略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明星制度”,与会者几乎众口一词地回答。书评刊物的编辑是按作者名气来组稿的,这样才能得到大出版商的巨额广告费,而书评家不过是大作家的推销员而已。有才能的“文学新人”只可能在小出版社找到出书的机会,大出版社是不愿为他们担风险的。可是小出版社广告费不足,难以竞争,无名作家即使写出好书也难免受冷落。
  市场规律造成书评水准的低下。因为要扩大销售量,许多报刊专门报道名人的私生活以迎合读者心理,作品本身的探讨反而置于其次。商品经济要求加快流通速度,书籍也要趁新鲜买。为了吸引广告,报刊对书评的要求只是图快,认真写作的文章反而得不偿失。一位书评家感伤地回忆,为了写一篇有学术性的文章,他曾通读一名作家的全部作品,花数周时间认真构思,结果只领到五十元稿酬,只及草草了事的短文的一半。书评家无意创新,书评也就成了老一套:开头写二句逗趣的话,然后概述作者生平,再交代书的梗概,最后才有几句称得上自己见解的文字。
  市场上的竞争还造成了报刊、文人们之间无情无义的角斗。有些编辑授意书评家攻击那些与己有隙的作家,而吹捧有关系的作家。作家、书评家、编辑弗里克指出,评论界根本不存在客观性。派别斗争是美国文坛长期存在的现象,如“古代派与现代派”,“红皮派与白脸派”(redskinsandpaleface),等等。批评家为了抵抗对手,不得不投靠一个派别做基地。
  应该怎样克服这些弊端?作家们似乎都很悲观。
  罗伯特逊提醒大家,报纸和杂志是靠大量读者才能生存的。再有良心的编辑也得考虑如何扩大读者面,而不能只考虑少数行家。
  小说家及书评作者伯尔尼说:“优秀文学的读者总是少数,而低等(low-quality)作品将继续吸引大批读者。”那么读者欣赏趣味又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可惜会议对此未做充分讨论。
  一位年青的听众问及进入书评界的途径。罗伯特逊高声叫道:“去上法学院!”A·约翰逊则苦着脸说:“先做商学士!”大厅里响起一阵如酸似苦的笑声。是呀,靠几个书生来对抗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制度,谈何容易。
  一位作家建议退而求其次。他认为文艺批评与书评之间要划一条明显的界线。文艺批评应保持其高等文化的地位,而书评不过是为书刊消费者服务的“省力装置”(1abor-savingdevice)而已。可这样一来,文艺批评便永远是孤独的,而书评则只好跟着商品之流在金元帝国里周旋。这就是美国评论家口中的美国评论界。
  四个小时的会议,听到的都是一些问题。不过若将这次讨论比做一堂课的话,倒是符合现代教育概念的。
  资本主义社会对文化事业一开始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为文化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一方面又唤出商品来与之作对。我们吃够了政治干扰文艺的苦头,但不可忘记经济也可能干扰文艺。文艺有其自身规律,就意味着不应从属于政治,也不应从属于市场。如若放任商品肆虐,说不定文艺要吃更大的苦头。这种危险已经存在了。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化的被商品扭曲一定不可免吗?我不愿相信。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界一直有人在为艺术的纯洁而战。上个世纪,美国作家玛尔维尔(Melville)就曾努力摆脱为博人一笑而写作的境遇,决心创作“传播真理的艺术”。尽管美国作家们还找不到理想之路,但这次关于书评的讨论会,可以说是一次探索。
  八五年元旦,记于哈佛
其他文献
提 要:从《史记》到《汉书》,两汉史学发生了重要转向。《史记》上承战国遗风,亦子亦史;《汉书》下启后世正史,亦经亦史。史学从诸子化转向经学化,可以从《史》、《汉》之间的历史撰述中探察其脉络。司马迁之后,褚少孙、冯商、刘向、刘歆、班彪等对《史记》的续补构成了史学发展的主流,同时起居注、编年、职官、目录、地理、谱牒等史学门类也蓬勃发展,它们共同彰显了这一趋向。  关键词:《史》《汉》之际;历史撰述;
长期耕耘于译苑的董乐山和刘炳章二同志近年来合力编写了一部《英汉美国社会知识小词典》,最近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编者给书名冠一“小”字,在“前言”中又谦称这词典实为“杂”学和现有英汉词典的“补遗”,但笔者却不禁要为这一部词典喝彩,笔者个人从事过较长时期的英汉笔译工作,这六、七年又在做英语词典编辑,切身体会到译事之艰辛和现有英汉词典之不足,因而以为这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工具书,它虽“杂”而能释疑解惑,它虽
读《论毛泽东哲学思想》    读完这部由十一篇论文合集的《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不禁油然想起两位哲学家的话:一位是黑格尔,他断言:“谁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告诉他那个时代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另一位就是我们的导师马克思,正是他指出了哲学的实质:哲学是“人民的产物”,“时代精神的升华”。可以说,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来说,正是一个具有时代水准的尖端课题。    关于
编辑同志:  鲁迅《而已集》中有《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因不谙其事,对鲁迅著作了解不深。希望能比较完整地了解此案的情况,特投书贵刊求教。    上海劳家    “所谓‘大内档案’这东西”,这是鲁迅发表在一九二八年一月出版的《语丝》周刊第四卷第七期上的《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的第一句话。  鲁迅此文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当时的官僚政客对档案文件的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公开盗窃、抢劫的丑恶行为。回忆这段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困生转化问题,要想使转化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对症下药是决定性因素。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对学习漠不关心,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厌学情绪严重。由于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和同学的冷落,经常处在“冰冷”的环境和氛围中,他们自感不如别人,心态消极,对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有的学困生为了寻求一时的心理满足,达到暂时
〔关键词〕观点采择;儿童;发展过程;同伴互动  一、引言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R.塞尔曼(Selman,1980;1990)认为,观点采择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儿童对不同观点进行协调的能力发展标志着其认识社会关系方式的重新建构。观点采择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  二、实验介绍  (一)实验一  1.实验目的 
〔关键词〕爱;成长导师;班主任  作为一名从教近20年的“老教师”,我爱孩子,爱班主任这个岗位,但在教育实践中我经常叩问自己:我让孩子体会到我的爱了吗?我的班主任工作该从哪儿入手?我希望我的学生如何发展?带着一系列追问,我感悟到,教育不仅要凭教师的经验,更要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理解他们的成长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找到通往孩子心灵深处的捷径。因此,几年前,我自修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
面对近年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热烈争论,我时常有着这样的困惑:什么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它应该具有怎样的社会职能?  诚然,人们尽可以根据对知识的占有或受教育的程度来划分知识分子。但是,如果承认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具有最低限度的知识,那这种划分似乎就难以成立。人们也可以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作为区分知识分子的标准。不过,假如懂得任何一种劳动都包含着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而现代社会的生产劳动日益需要
〔关键词〕师生关系;尊重;抗挫折  一、案例  那是我在原学校任高二年级英语教师的第一个学期,刚过完国庆节,全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十几位英语教师都在同一个办公室。一天上午下了第二节课后,学生们都还在教室做眼保健操,教师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办公室。突然,一个女生急急忙忙地跑进来,对一位四十多岁的陆姓女教师说:“老师,你有没有卫生巾,给我一个。”陆姓教师厉声喝道:“回家问你妈妈要去!”那女生愣了一下,转身跑了
一九七八年逝世的K.哥德尔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数理逻辑学家,一位才华出众的理论工作者。王浩教授曾这样评论说,“哥德尔教授只从事于具有根本性的研究……他的工作导致了以往几十年数学基础研究中大多数主要部分的发展……哥德尔教授的工作使现代逻辑起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它在数学和哲学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哥德尔的各项研究中,一九三一年发表的不完备性定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被誉为“数学和逻辑发展史中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