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如何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一、落实观察手段,培养观察能力;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三、提倡学以致用,培养应用意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观察能力 问题意识 应用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主阵地。要想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教师务必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对新课程改革,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现将具体措施总结如下,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一、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观察,是指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察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数学学习质量的需要。倘若一个学生缺乏观察能力抑或观察能力滞后,那么无疑将会导致数学学习的质量不高,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着力落实观察的手段,切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说来,可以从激发观察兴趣、指导观察方法、塑造观察品质等方面抓起。
关于观察兴趣的激发,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以美引趣”,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图形、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数学思想所呈现出的形式美、内在美、对称美、奇异美,来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可以“以用促趣”,即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其持久的观察兴趣。关于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顺序,养成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懂得循序渐进地进行观察,养成反复观察、深入观察的习惯——既要观察事物表面的、显性的特点,又要观察隐蔽的、内在的特征;既要观察已知的材料,又要观察未知的、隐含的关系。最后,要教给学生常用的观察方法,如分类观察、对比观察、从一般到特殊的观察、从特殊到一般的观察,等等。关于塑造良好的观察品质,则要从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几方面着手训练。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困惑、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进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良性循环状态,最终实现个体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教学目标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愤”、“徘”状态——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思维。情境的创设可采用故事诱思、演示比较、图片操作、数学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教师要学会等待,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明白“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运用到哪些已有知识。在教师耐心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明确提出问题的方向。提出问题的机会,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形成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判断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实质。
三、提倡学以致用,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关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现实”对接起来,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不断深化、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都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宝贵资源,比如图形在代数中的应用、代数在三角与几何中的应用,等等。只要教师充分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会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应用意识也会得到有效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借助各种载体,锻炼其应用数学的能力,激发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主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如下几个原则:趣味性,即因势利导,创设情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乐于实践,寓学于乐;适应性,即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及知识水平出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循序渐进;活动性,即给数学活动课程以一席之地,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开展数学活动,并做好有效评价;实用性,即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横向性,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作用,帮助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仝大伟.论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观察能力 问题意识 应用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主阵地。要想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教师务必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对新课程改革,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现将具体措施总结如下,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一、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观察,是指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察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数学学习质量的需要。倘若一个学生缺乏观察能力抑或观察能力滞后,那么无疑将会导致数学学习的质量不高,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着力落实观察的手段,切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说来,可以从激发观察兴趣、指导观察方法、塑造观察品质等方面抓起。
关于观察兴趣的激发,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以美引趣”,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图形、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数学思想所呈现出的形式美、内在美、对称美、奇异美,来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可以“以用促趣”,即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其持久的观察兴趣。关于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顺序,养成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懂得循序渐进地进行观察,养成反复观察、深入观察的习惯——既要观察事物表面的、显性的特点,又要观察隐蔽的、内在的特征;既要观察已知的材料,又要观察未知的、隐含的关系。最后,要教给学生常用的观察方法,如分类观察、对比观察、从一般到特殊的观察、从特殊到一般的观察,等等。关于塑造良好的观察品质,则要从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几方面着手训练。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困惑、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进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良性循环状态,最终实现个体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教学目标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愤”、“徘”状态——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思维。情境的创设可采用故事诱思、演示比较、图片操作、数学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教师要学会等待,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明白“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运用到哪些已有知识。在教师耐心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明确提出问题的方向。提出问题的机会,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形成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判断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实质。
三、提倡学以致用,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关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现实”对接起来,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不断深化、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都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宝贵资源,比如图形在代数中的应用、代数在三角与几何中的应用,等等。只要教师充分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会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应用意识也会得到有效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借助各种载体,锻炼其应用数学的能力,激发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主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如下几个原则:趣味性,即因势利导,创设情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乐于实践,寓学于乐;适应性,即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及知识水平出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循序渐进;活动性,即给数学活动课程以一席之地,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开展数学活动,并做好有效评价;实用性,即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横向性,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作用,帮助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仝大伟.论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