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杨自平著,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7年9月初版。本书接续作者2012年出版的《世变与学术——明清之际士林〈易〉学与殿堂〈易〉学》一书,对清初及清中叶的易学十家进行类型学的研究。该书共五篇,计十章,各章由已发表之十篇单篇论文改写而成。第一篇“开启宋《易》图书学反省之先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自平著,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7年9月初版。本书接续作者2012年出版的《世变与学术——明清之际士林〈易〉学与殿堂〈易〉学》一书,对清初及清中叶的易学十家进行类型学的研究。该书共五篇,计十章,各章由已发表之十篇单篇论文改写而成。第一篇“开启宋《易》图书学反省之先河”。
其他文献
比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哲学叙事,孔孟仁学所发展出的"与物同体"说彰显了一种中国式的哲学叙事.其一,"与物同体"说体现了仁学与生生易道的会通,开启了一种不从静态"是(being)"而从动态"生"的立场去构建"本体论(ontology)"的进路;其二,仁学"ontology"不是要上达"being"本身以成就一门作为最普遍原因和本原的知识原理,而是以"民胞物与""与物同体"等学说所开显的天人、物我一体合流之理境去澄明"生"或"仁"之原因和本原;其三,不同于
明代儒学的经世取向从宋代"得君行道"的上行路线转变为"化民成俗"的下行路线.面对社会世俗化趋势与社会关系变迁,儒学思想在乡村治理上发展出宗族、乡约、讲会三种典型模式.三种模式在乡村社会形成了较完备的组织结构,承担了较多治理职能,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同时展现出儒家乡治实践的典型特征.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族是儒家对传统乡治模式的接续发展,基于地缘关系的乡约是儒家在自身义理框架内的改良创造,基于"朋友之义"的讲会则是儒家突破传统义理的革命创新.三者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民间社会自治的力量,显示出儒学因应社会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易学的理论基石,在易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先后天八卦是易学的基础知识,但与之有关的争议迄今尚未止息.首先,先天八卦究竟是《周易》本义还是后起之说?自"先天学"创立以来,有不少学者接受了邵雍、朱熹的说法,认为先天八卦乃《周易》固有之义.其与《说卦》"天地定位""雷以动之"两节相合,即是证据.不过,更多学者坚持先天八卦说始于宋代而非先秦,它是邵雍基于《易传》思想并吸纳道教资源而提出的原创理论.
2021年11月28日,中国周易学会召开了第六届会员大会与理事会.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会场设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二百余名会员,就中国周易学会的换届选举等事宜展开了全面讨论.
从南宋道学总体发展来看,朱子的《太极解义》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朱子、张栻、吕祖谦经讨论后形成的共识,而张栻的《太极图说解义》则可视为朱子《太极解义》的补充。两者学术宗旨相同,但诠释表述有异,毕竟朱、张、吕在共识之外还有其个人的认识特点,在以“无极而太极”为宇宙的根源、以太极为理等问题的理解上,朱张略同。但张栻以孟子“莫之为而为之”解“无极而太极”,以“两端相感”论太极动静,以人心即天地之心,以未发已发中和问题论“五性感动”,以中仁为体、正义为用,以及在“诚通诚复”“太极体用”的诠释上,这些方面都显示了其与朱
2018年11月15日-16日,由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办,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台湾中央大学成功召开。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智教授率中心硕博士研究生6人参加会议,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受邀作为评论人出席会议。
《元包》沿用《周易》的卦象、卦名,其卦序则是以《京氏易传》八宫卦为基础并结合“老少仲孟”的原则而形成。《元包》中的《传》,主要融合了《周易》的《彖传》与《大象传》。《元包》遵循“观象系辞”的言说方式,其取象所用之字虽生僻,但性质与《周易》无异。尽管漏洞颇多,《元包》仿照《周易》筮法也制定出一套自己的运蓍卜筮方法。《元包》的思想并未超出《周易》的范围,同时也融入了西汉以来许多流行的观念,如京氏《易》的五行八卦说、气思想等。另外,卫元嵩还通过宣扬公羊学的文质之说来表达他期盼政治统一、天下太平的愿望。《元包》在
于省吾的《双剑誘易经新证》是民国易学的代表成果。书中运用新材料、新方法,对《周易》文辞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解释,以求证古义。由新近出土易学文献资料,比对研究,可确证于省吾的部分新释,但其更多新解却得不到新资料的支持。除新注释外,于省吾承继传统经学的情怀,认可“观象系辞”的作《易》观点.而致力于寻找易象、阐明易辞;但在取象方法上,其对传统易学有所分判,对虞氏易等有所批评,而主张仅由本卦中取象。《双剑言多易经新证》与民国易学整体风貌一样,内蕴变革时代的学术品格,内容有新有旧,成果有得有失。
牟宗三的学思始于《易》亦终于《易九牟早年视《周易》为“中国式的自然哲学”,后来则以《易传》为“孔门义理”。所谓的“孔门义理”,即《乾·彖》所全幅展现的一套儒家道德的形上学,而以“性与天道”之双向贯通为其真实的内容意义。“即存有即活动”的道德实体落实在《易传》,即表现为“乾坤并建”所开拓的理境,而“逆觉体证”的工夫则集中体现在牟宗三对王弼“复见天心”注解的批判性转化中。道德的形上学所彰显的是一价值世界与意义世界,由于这一形上学是逻辑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牟氏易学中的本体与工夫以及由工夫所开显的价值世界难免落入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