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综述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配价语法引起了国内汉语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如雨后春笋。本文通过综述近四十年国内外学者对配价语法的研究,梳理了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的“中国化”进程,厘清了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的概念、性质、方法、原则和分类,并为未来的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
  【关键词】 配价语法;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108-02
  基金项目:2020年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国际学生学位论文写作助教反馈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20201052)。
  一、配价语法简介
  配价语法又称依存语法,其思想最早来源于法国语言学家特斯尼耶尔的从属关系语法理论。1953年,特斯尼耶尔在《结构句法概要》中,第一次提出配价概念[1]。1959年,《结构句法基础》出版后,立即引起了世界语言学界研究“配价语法”的热潮。
  20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国外研究配价语法的主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特斯尼耶尔的配价思想被众多学者逐渐发展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艾尔本、赫尔比希、邦茨欧等学者相继发表文章,指出配价语法研究的是以动词为核心的句法结构,动词在整个句子中具有绝对性的支配能力,其他句子成分依存于动词并受其支配[2]。这一概念为广大学者所赞同,并逐渐引起了中国配价学者的关注。
  二、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
  (一)配价语法的“中国化”进程
  国内汉语学界公认的研究配价语法的开山之作当属朱德熙于1978年发表的文章—— 《“的”字结构和判断句》,该文论述了“的”字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提出了著名的“歧义指数理论”,拉开了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序幕。
  20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我国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初创与探索阶段。这一时期,张烈材等人译介大量的国外配价语法研究论著,国内学者也纷纷投身到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学者指出,现代汉语名词和形容词亦有配价能力。
  20世纪九十年代至21世纪初是我国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发展与深入阶段。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配价语法研究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学界对配价语法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学者们主要针对现代汉语的配价性质、配价方法展开了大量研究。如陆俭明的《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袁毓林的《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沈家煊的《句式和配价》、饶勤的《动宾式离合词配价的再认识》等。这些研究不但进一步证明了名词、形容词具有配价能力,也逐步构建了具有汉语自身特色的配价语法体系,填补了我国汉语学界配价理论微观研究的空白。与此同时,如何将配价语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也引起了一些学者(如陆俭明)的关注。
  21世纪初至今是我国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完善与创新阶段。这一时期,不但有学者将构式语法[3]、透视约束理论[4]、心理语言学[5]等其他语言学理论引入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更有学者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6]、系统动力学理论[7]应用于配价语法研究,实现了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的融合,更新了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领域和视界,为未来的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二)配价语法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配价语法的命名受到了化学中“化合价”的深刻影响。按照陆俭明的解释:化学中“价”的含义用于阐释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的比例关系,而配价语法中的“价”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动核)能支配多少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动元或论元)[8]。袁毓林的观点与陆俭明不谋而合:“价”所体现的是动词跟受其支配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9]。如“送”是三价动词,需要支配三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谁送”“送谁”和“送什么”。张国宪进一步完善了配价理论的概念,认为配价语法是谓语动词(形容词)控制相关的名词,并以语义或句法上的依存性来说明句子的合法性[10]。但是,研究证明名词亦有配价能力。在“老张对小李的意见”中,“意见”是二价名词,它关涉着两个对象——施事(老张)和受事(小李),需要对配价理论的概念加以完善。因此,邵菁提出,配价就是作为结构核心的某个词语支配其他句法成分的组合过程[11]。邵菁对配价理论的界定打破了谓词的局限,使得配价语法的概念更加准确、更加完善。
  (三)配价语法的性质
  纵观近三十年来国内有关配价语法的研究,学者们对配价范畴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句法、语义和“句法——语义”三个方面。
  1.配价是一种句法范畴。这一观点的代表学者有袁毓林。袁毓林认为“价”可以解释句中动词和名词性成分的关系,“价”就是被表现出来的一种语法化性质,它能预测句法结构中联系的数量[9]。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袁毓林提出配价层级理论,承认动词配价需要一定的语义基础。
  2.配价是一种语义范畴,是人类通过对不同事物的认知加以特征性的抽象语言化概括。这种观点认为,决定“价”值的是词汇意义而非句法意义。张国宪曾明确指出,就实质而言,配价仍属语义范畴,词语配价是以语义为基础的组配结合,而非语法[12]。
  3.配价是一种句法和语义相结合的范畴。任何一个“价”都是形式和意義的结合体,“价”是为了查看动词的支配能力,说明动词的支配功能以及句法和语义之间的复杂关系,配价应当属于“句法——语义”范畴[13]。
  目前来看,“句法——语义”范畴论广泛为学者所接受。但刘文正认为,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意义还需更多的研究加以论证[14]。因此,关于配价范畴的实践探讨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四)配价的方法、原则和分类   实际上,对词类配价性质的研究决定了词类的配价方法。现代汉语中,名词和形容词的配价较为容易,依据语义即可配价,而动词的配价方法则较为复杂。依据现有研究,动词配价方法有三种:词汇义配价法、语法义配价法和词汇义与语法义相结合配价法。但是,沈家煊指出,“配价”研究的目的是从动词和与其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的限制关系来解释句子的合格性,因而评价某个配价方法的优劣应该依据三条标准:总括性、简洁性和一致性[3]。因此,第三种配价方法最能体现上述原则。
  “价”的分类与“价”的确定息息相关。目前学界对“价”的分类普遍建立在“句法——语义”的基础之上。学者们大都赞同现代汉语动词有三个价类即一价、二价和三价;名词有两个价类即一价和二价;形容词有三个价类即一价、二价和三价。但是,袁毓林提出在一价动词和二价动词之间存在着准二价动词,它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是由介词引导的(如“请假”“我向老师请假了”),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三、结语
  随着研究深入,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的概念、性质、方法、原则和分类日渐完善。但就现有文献而言,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地探讨:
  (一)加强对现代汉语特殊语言现象的配价研究
  从现有文献看,有关特殊语言现象的配价研究还有待深入,如离合词。2001年饶勤曾尝试从配价理论的角度探讨离合词的性质,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是,饶勤将动宾式离合词都视为一价词是有失偏颇的,且缺少语义上的合理性,后来文献也少有此方面的探究。因此,需要加强对离合词的配价研究。
  (二)加强配价语法的应用研究
  现有研究在现代汉语本体配价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一些学者(如邵菁[11]和崔新丹[15])也尝试从理论方面探讨国际中文教育的配价语法教学,但其研究结果偏向对汉语本体的论述,缺少对国际中文教学的实践性指导意义。因此,将配价语法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性研究也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张烈材.特斯尼埃的《结构句法基础》简介[J].国外语言学,1985,(02):19-21.
  [2]韩万衡.德国配价论主要学派在基本问题上的观点和分歧[J].国外语言学,1997,(03):12-20+31.
  [3]沈家煊.句式和配价[J].中国语文,2000,(04):291-297+381.
  [4]饶勤.动宾式离合词配价的再认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04):57-63.
  [5]冯丽萍,丁国盛,陈颖.动词配价特征的心理现实性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6,(02):61-68.
  [6]袁里驰.基于配价结构的词汇化句法分析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05):1808-1813.
  [7]马清华,葛平平.句法变价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05):41-56.
  [8]陆俭明.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7,(01):4-14.
  [9]袁毓林.漢语动词的配价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10]张国宪.三价形容词的配价分析与方法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2002,(01):28-33+114-115.
  [11]邵菁.配价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01):43-49.
  [12]张国宪.论单价形容词[J].语言研究,1995,(1).
  [13]吴为章.动词的“向”札记[J].中国语文,1993,(3).
  [14]刘文正.汉语动词配价研究的回顾和前瞻[J].汉语学习,2012,(01):62-70.
  [15]崔新丹.配价语法理论对汉语教学的意义[J].语言与翻译,2003,(04):72-73.
  作者简介:
  徐凯,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 音乐的起源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存有争议的话题,人的需要及行为活动的多样性致使人们对于音乐的起源出现众说纷纭的现状。结合激发音乐起源的内外因素,现代学者们从音乐起源中人类的主体精神与客观物质、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等方面加以推测音乐产生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音乐从萌芽至产生的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需要及精神观念,对音乐产生的过程中理性和感性思维的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音乐起源论;感性;理性  
期刊
【摘要】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以和为贵”思想是人民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品格。通过对“以和为贵”思想发展的了解,使得对现代人与人、人与自然和民族与民族的关系更加紧密,彰显“以和为贵”的应有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和”思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描述,旨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以和为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表现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大提琴低沉的声音是最接近人声音调的乐器,其浑厚的音色,温暖生动的声调,往往能带给听者美的享受。经过一系列的文化变迁和不断改进,大提琴已经成为西方音乐的一大主流乐器。从古至今在大提琴的发展中,演奏这门乐器的大提琴艺术家们不计其数。本文拟对大提琴作品的发展进行简要概述,再通过结合波佩尔、卡萨尔斯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对大提琴的艺术内涵进行探索。  【关键词】 大提琴艺术家;演奏;作品;技巧  【中
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电影学派在思想表征上凸显西部精神、西部民族性格特质。80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从“美是发现、美是性格”这一哲学命题出发提出“面向大西北,开拓新型的西部片”,为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西部电影在发展中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反映了电影人对改革开放思潮的把握和艺术投射。这种立足于民族文化和美学范式的新型影片類型得到了发展,逐渐成了西部电影的主流特征。
期刊
【摘要】 2018年以来,抖音短视频开始将触角延伸至教育领域,出现了一批教育内容的短视频,教育类账号在抖音上逐渐增多,互联网影响力也逐步扩大。本文将聚焦抖音教学类账号中的升学板块,探究抖音升学教学类账号的兴起原因及发展现状,结合4V理论从差异化、功能化、附加价值、共鸣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 4V理论;抖音账号;升学教育;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川南彝族体育文化符号入手,以文化生态学视角审视彝族体育文化符号,全方位揭示了川南彝族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符号的理论意义和客观机遇。通过民俗体育文化符号的研究,对川南彝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文化生态对彝族体育文化符号深层次研究具有导向作用。  【关键词】 文化生态;彝族;民俗体育;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
期刊
【摘要】 宋朝有一本著名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研究宋朝法医学发展的原因,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会有借鉴意义。本研究从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司法体制、经济状况、文化因素、科技进步等方面来分析宋朝法医学的发展原因。宋朝法医学的发展是集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医学;法医;宋朝;历史  【中图分类号】D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时代报告剧在主旋律背景下以崭新的面貌拔地而起,在选题上紧扣时代精神,叙事上取材于真实原型。以小篇幅、大情怀、正能量为创作理念,用纪实的手法和风格塑造了一批典型的民族英雄群像。时代报告剧虽以纪实为主,其艺术价值并未因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有所减弱。本文从影像呈现、叙事结构、典型人物等几个方面剖析纪实背后的艺术特征,为今后主旋律题材的影视创作提供参照。  【关键词】 时代报告剧;纪实美学;单元剧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愈发迫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当前满足人们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要方式,通过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可以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还能陶冶情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但在当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过于追求形式活动内容和主题,远离人们的真实需求,因此并没有实现良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目
期刊
【摘要】 本文概述了语言规划的概念和定义,回顾了语言规划的早期发展、研究理论和成果,梳理了语言规划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列举了语言规划的研究目标、任务及研究方法,最后讨论了语言规划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语言规划;概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121-03  一、概念与定义  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