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1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第7条“进行课时备课。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要求。”我们在拟定课堂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为依据,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可接受性,既要把学生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又不能盲目地增加课堂教学任务的数量,以免造成学生新的课业负担。教师在拟制教学目标时,还必须考虑照顾“两头”,即对进步慢的学生和优秀生因材施教,提出有区别的教学任务,使慢进生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上的缺陷填补上,同时避免优秀生由于学习内容不足而可能表现的懒惰现象。
2步入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3改变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夸美纽斯认为:“假如我们愿意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培植一种真正的、确实的、关于事物的知识,我们便得格外当心,务使一切事物全部都经由观察与感官的知觉去获得”。
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结合,优化组合”的原则,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围绕优化课堂教学这个核心,博彩众家之长,坚持以发展、创造的观点指导教改,寻找新的教改生长点,因此,教师们在学习模式时,关键是要透过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并掌握支配该模式的教学思想。同时,由于教学过程的千变万化和教学对象的千差万别,教师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经验,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学习教学模式中,要既能“入乎其内”,又要能“出乎其外”,取其长补其短。用人家的模式是借鉴,是起点,模仿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自己的特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力求做到“无意于法则,而又自合于法则”。教师要多角度地拔动学生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促进思考,加大课堂教学密度。
小学品德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第18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孩子好奇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通常在教学中采用的活动方式有:讨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活动、游戏、参观、访问、练习、讲故事等等。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各种活动形式。例如,教学《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主题活动时,教师就让学生课前通过参观、采访、查阅资料、收集图片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为我们服务。在教学《规则在哪里》主题活动时,教师亲自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自由组合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感悟规则。
多种多样的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与幸福。如,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通过资料调查形式,进行组织、整理、交流;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形式,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通过操作性、实践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如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这些多种多样的参与性活动,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4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4.1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
4.2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4.3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1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第7条“进行课时备课。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要求。”我们在拟定课堂教学目标,必须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为依据,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可接受性,既要把学生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又不能盲目地增加课堂教学任务的数量,以免造成学生新的课业负担。教师在拟制教学目标时,还必须考虑照顾“两头”,即对进步慢的学生和优秀生因材施教,提出有区别的教学任务,使慢进生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上的缺陷填补上,同时避免优秀生由于学习内容不足而可能表现的懒惰现象。
2步入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3改变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夸美纽斯认为:“假如我们愿意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培植一种真正的、确实的、关于事物的知识,我们便得格外当心,务使一切事物全部都经由观察与感官的知觉去获得”。
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结合,优化组合”的原则,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围绕优化课堂教学这个核心,博彩众家之长,坚持以发展、创造的观点指导教改,寻找新的教改生长点,因此,教师们在学习模式时,关键是要透过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并掌握支配该模式的教学思想。同时,由于教学过程的千变万化和教学对象的千差万别,教师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经验,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学习教学模式中,要既能“入乎其内”,又要能“出乎其外”,取其长补其短。用人家的模式是借鉴,是起点,模仿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自己的特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力求做到“无意于法则,而又自合于法则”。教师要多角度地拔动学生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促进思考,加大课堂教学密度。
小学品德教学建议(征求意见稿)第18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孩子好奇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通常在教学中采用的活动方式有:讨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活动、游戏、参观、访问、练习、讲故事等等。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各种活动形式。例如,教学《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主题活动时,教师就让学生课前通过参观、采访、查阅资料、收集图片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为我们服务。在教学《规则在哪里》主题活动时,教师亲自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自由组合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感悟规则。
多种多样的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与幸福。如,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通过资料调查形式,进行组织、整理、交流;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形式,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通过操作性、实践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如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这些多种多样的参与性活动,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4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4.1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
4.2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4.3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