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一句俗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阅读教学中,比较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适时而巧妙地运用比较的策略,对于学生迅速把握文本的表达特点,感知表达效果,积累写作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拓展资料,在比较中明晰语言特点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关注文本所写的主要内容,而是要透过文本的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学就需要充分运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比如《火烧云》(三年级下册)一文中,作者是这样介绍火烧云的:“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短促的句式,形象的语言,将火烧云的特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般来说,学生初读这段文字是看不出作者表达的匠心所在的。如果教师硬是紧扣这段文字,大讲特讲作者的写作方法,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并悦纳的肯定是少之又少。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这个片段时,就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向学生出示了《现代汉语词典》对“火烧云”的解释: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红霞。首先,引导学生从内容上进行对比,紧扣“日出或日落”“红霞”“烧到”“红彤彤”“着了火”等关键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虽然是不同的语言,描述的却是同样的事物,从而相机强化两种表达方法所形成的不同效果。其次,关注不同的语言风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简洁明了,直指事物的特征,而课文中的介绍运用的是生动形象的语言,让人一读就懂,而且能够让读者浮现出画面感。最后,组织学生尝试选择不同的对象来进行比较:假如要向你的弟弟和妹妹介绍什么是火烧云,你会选择怎么说?假如要向你的科学老师汇报,你会选择哪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借助不同的表达对象,鼓励学生对所拓展、比较的两种语言进行了统整,明白这两种语言方式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就是通过拓展不同类型的语言材料,为学生明晰了丰富的价值体验,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切感受语言表达的无穷魅力,提升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力。
  二、调整辨析,在比较中感受形式魅力
  歌德曾经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因此,教学要实现从内容到表达的转变,就需要先将教学的关注力聚焦在文本语言的形式上,借助比较的方式来感受作者所选择的语言形式形成的表达效果,并将这种形式融入到自身意识中,为后续自身的创作和表达奠定基础。
  比如《慈母情深》(五年级上册)是一篇散文,作者描写了自己看到母亲恶劣的工作环境之后,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课文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一句话以“直起来”“转过身来”“望着我”三个动作,描写了作者第一次走进母亲工作的场所,看到的母亲一连串动作。但很多学生一开始并不明白,为什么在描写这一连串的动作时,作者非要穿插三个“我的母亲”呢?这三个“我的母亲”在这里,其实没有任何的信息需要传递,学生的困惑并不是没有道理。为此,教师将这句话中的三个“我的母亲”全部删除,组织学生与原文进行了比较。此时,学生纷纷认识到二者所形成的巨大差异:虽然这三个“我的母亲”没有承载着任何的信息,但在这里,是反复,更是强调,让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作者因为看到母亲工作环境恶劣之后,内心越来越剧烈的震撼。如果将它们删掉了,读者就只能看到母亲的动作,而无法触及作者内心的感受了。
  通过比较,学生就可以在教师不讲的前提下,感受到语言形式所带来的节奏感,能够传递情感、表达感受。
  三、删除内容,在比较中感受独特构思
  优质的文章都会有丰富的结构和线索,作者不可能從单一的角度进行逼仄的描写。如果不能很好地洞察作者的构思和用意,就会认为这样的表达是空虚的,有些甚至是没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将自己质疑的部分删除,在比较中感受作者如此设置的良苦用心。
  比如《刷子李》(五年级下册)主要描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描写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的心理活动,一明一暗、一正一侧,形成了双线结构。但一开始还是有不少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这篇课文既然是刻画刷子李的,就应该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刷子李身上,为什么还要写这个曹小三呢?甚至描写这个曹小三的文字还不少,这是为什么呢?”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圈画出描写曹小三的语句,并将其删除,只保留描写刷子李的内容。学生在比较中就可以隐约发现:如果将描写曹小三的内容全部删除,整篇文章就显得稍微单薄,就无法从更深的层面来了解刷子李的形象特点。
  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尝试将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删除,不仅明晰了这些内容所形成的表达作用,更为关键的是明晰了作者如此构思和写作的用意,与作者形成了深入的对话。
  四、调整结构,在比较中洞察结构精妙
  一篇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整体的框架之美,是作者创作思路最为直接的体现。高年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单单停留在字词、句段上,而是需要从整体入手,以高屋建瓴的视角把握文本的整体内容,在洞察全局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如果仅仅让学生抱着整篇文章死啃,一般很难把握文本内在的认知意趣,更无法真正理解作者构思的秘妙所在。因此,教师可以进行适度的结构调整。
  以小说《桥》(六年级上册)一文为例,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故意没有提及年轻小伙与老支书是父子关系,而是在文章的最后进行了交代,形成了悬念,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表达效果。但很多学生虽然阅读到最后能够体悟到这种表达效果,但究竟是如何形成了这样的力量,他们并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奥妙。为此,教师就设置了这样的思考题:“如果作者将人物的这种关系,在文章一开头或者行文过程中就直接交代清楚,你觉得在表达的效果上会有不同吗?”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开始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比较学习,他们充分认识到作者在开始时,故意淡化人物角色关系主要有两种用意:其一,就是要先设置两个普通人之间的对话,先让读者对老支书严格的党性原则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形成初步的体验,激发读者对老支书的敬佩之情,而在最后交代两者之间是父子关系,就可以让读者本来就已经形成的敬佩之情,达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其二,将两者之间的父子关系放在最后交代,在小说情节发展上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情节上的反转,更有效地推动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将情节设置与人物形象刻画巧妙地融合了起来。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紧扣小说“情节、环境、人物”的三个核心维度,引导学生以感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为基点,从小说的情节入手,感受作者在结构设置上的独运匠心,通过比较的方式理解作者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交代的表达效果,从而真正认识到了这种表达所达到的真实效果,为学生后续进行创作提供了鲜活的方法支撑。
  比较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实在的策略,适用的资源和范畴都非常丰富。教师可借助这种方法引导学生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方法和能力的巧妙迁移,激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地探究、鉴别、理解,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那么,在统编本教材背景下,怎样才能使单元整体教学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呢?这就需要教师从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出发,紧扣本单元各板块内容,整体进行教学构想与设计,以达到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围绕单元“双线”,整体教学构想设计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实施双线融合,对本单元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此
《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一直作为保留篇目出现在各版本的教材中,吸引和影响着千万读者。课文包含“种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思花生”等内容,其中 “议花生”是详写的部分。学生在赏析此文时,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父亲与子女的对话上,文中的父亲通过借物说理对孩子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教育,无疑是文中的主角。但是,在阅读时我们不能忽略文中的母亲,虽然母亲话语不多,在父亲面前似乎只是个配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由于学生在年龄、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仅靠文本知识既无法满足学习需求,也无法解决课内遇到的问题。因而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实现课内外的阅读勾连,实现学生视野拓展、见识增长、能力提升。笔者探讨了基于语用理念下的课内外阅读勾连的几种策略。  一、结合文
一、长文读短,让复述有序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板书课题,读题。)  师:同学们,《嫦娥奔月》是我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之一,从我们的祖先流传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了。它能一直流传至今,全靠讲故事的人一代一代传下来。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讲这个故事。要讲好这个故事,首先要把长文读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把长故事读成了哪些小故事?  生:我读到了这些小故事:后羿射日、王母送药、嫦娥奔月。  生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还提出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一总目标。要顺利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统编本教材不仅主动将课外阅读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之中,还倡导推进“整本书阅读”,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整本书阅读指导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结合阅读主体,突出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能够改变
三年前,带着少许遗憾走进中职;三年后,带着几多收获走出中职。回想起这样的历程,18 岁的陈经纬百感交集:有几分唏嘘,又有几分成功的喜悦;有几分惆怅,又有几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心怀梦想 永不言弃    2006年中考,陈经纬考了496分,与理想的中学——珠海市和风中学擦肩而过。“既然不能上理想的高中,那么就读中职吧,在中职学习一技之长也可以实现人生价值。”遗憾之余,陈经纬毅然选择了读中职。9
思维导图以其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知识统整为有机的线索,将教材中的课文凝练为内在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串联,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学生以发散的思维作为基础,呈现出鲜明的思维过程,教师巧借学生鲜活的思维,为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服务。  一、罗列思维导图,统整整册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课文是个有机整体,教师可以紧扣思维导图来凸显学科目标,把握教材的整体特点,在前后联系、逐步递进的过程中梳理教
培养学生背诵课文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背诵课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样背诵课文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积累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统编本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后习题都提出了让学生背诵课文的要求。背诵课文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运用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有效的背诵方法,只是机械地按照课文内容一字不差地背诵,以至于学生背诵兴
深入而全面的文本解读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更是高效课堂的保证。纵观当下语文教学,很多问题主要还是表现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失当上,而其根源则在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轻视或者存在认知上的偏颇。因此,要从教学乱象中抽离出来,就应该着力解决好文本解读这个基本前提。从现在的公开课来看,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中的问题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机械生硬的复制照搬  由于常态工作的烦琐,很多教师已经没有心境或者时间
链接课外资源已经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一种共识。有了课外资源的补充与浸润,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会越发深刻,其思想认知也越发丰盈。但纵观当下阅读教学,在拓展资料中总是出现资料内容单一、链接时机不佳等问题,致使课堂对资料的运用走马观花,常常游离于文本之外。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释疑解惑,激发思辨  1.统整视角,关注人物经历  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带有鲜明的作者印记,是作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