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习作教学的起步。但当前低年级写话却存在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差、学生无话可写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抓好语言训练、依托绘本写话训练、优化评价”等低年级写话指导的策略。而绘本更是以其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拓宽写话思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写话;低年级;绘本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习作教学的起步。《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建议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心理学研究表明:七、八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因此,进行低年级写话训练是科学而又必要的。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在实践中,我却发现低年级写话存在不少问题。
一、低年级写话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差
低年级儿童的书面语表达明显落后于口头表达,这个时期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技能,大量会讲的字词不会写、不会用,会写的字又不能满足完整表达的需要,如一年级上半学期虽然认识了400个汉字,但要求写的只有100个,连写话中最基本的“我”也没有出现在写字范畴内,而且孩子思维发展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书面表达的发展,写话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学生无话可写
平时,与学生们随意交谈的时候,他们的语言活泼,富于幻想,富有朝气,充满童真,说起事情来充满童趣,可一到写话的时候,我们常能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没什么可写的?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写话更多的是表现出畏难情绪,具体表现为如空白型,在一部分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和不少孩子家长的心目中,都认为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学作文的任务,这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多识一些字,好为将来的写作打下基础。反映到教和学上便出现了只抓识字,无心过问其他的“空白写话现象”。又如编造型,孩子刚学写话,不少教师或家长便迫不及待地给孩子购买作文选之类的读物。并且告诉孩子作文的“秘诀”:作文没有写真事的,只要能“虚构”、“艺术加工”就行。有意无意之间教他们到时候改头换面、东拼西凑,更有的老师和家长直接代劳,我报你写,长此以往,孩子不是在重视生活积累、重视个人感受上踏踏实实地下功夫,写出的文章必定是生搬硬套的,缺乏真情实感的,缺少个性与灵性的。
针对当前写话教学存在的现状,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我来谈谈我在写话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二、低年级写话训练的策略
(一)语言训练——为孩子奠定写话的基础
1 句式训练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上必须适时地引导学生品味教材中的优美句段,围绕这些样本进行扎扎实实、形式多样的训练。如一年级下册中<荷叶圆圆》是一篇文字十分优美,充满童趣的文章。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在课文教学后,我对学生说:“看,小乌龟、小蚂蚁……也来了,他们会把荷叶当什么呢?”随后我便出示句式让学生补充:(
)说:“荷叶是我的(
),( )在荷叶上,(
)。”学生说得特别精彩。
像这样平时在语文课中,结合教学让学生从刚开始的补充句子到后来的补充段落,给学生搭建了了从易到难的阶梯,使他们充分展开想象,消除了对写话的恐惧。
2 说话训练
说是写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说话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且要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教材中每单元的口语交际版块,我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把话说明白,听明白,在这过程中不断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说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依托绘本——给孩子插上写话的翅膀
1 说写结合,循序渐进
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要让孩子有兴趣地写,就必须先让孩
子有兴趣说。有兴趣说的前提是让孩子有话说。绘本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说话内容。
(1)激发说话兴趣
绘本阅读过程中有无穷无尽的话题,教学中,通过绘本故事的问题讨论、心得分享、交流主题等方式,孩子非常有兴趣也非常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真正有话可说。如<大森林里的小故事)是一本兴趣盎然的儿童注音绘本。当老师读道:“小白兔看见桃花辦飘落下来,就小心捡了起来装在信封里,寄给了远方的朋友。猜猜看,小白兔会把花辦寄给哪些朋友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很多动物的名字。老师继续读道:“朋友们受到小白兔的信。别提有多高兴了。瞧:小花鹿把花辦当作书签。那其他的小动物会把花辦当什么?”学生说出了:“小刺猬把花辦当作发卡,金龟子把花辦当作摇篮,蚂蚁把花辦当作伞,小蜜蜂把花辦当作歌台……”等富有想象性的话语。
绘本教学中有很多这样的说话情景,它总能让孩子找到说的话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说话的兴趣。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在意在保护孩子说的欲望的同时,留意孩子语言是否规范完整。
(2)模仿说话句式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绘本中的情节大多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且它的语言简练,在简练的语言中还渗透着简单的语文知识,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有序、规范地说话,具有很强的可模仿性和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魅力,让学生愿意表达,乐于表达,学会表达,
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中,我发觉小兔子和大兔子表达爱的方式很特别,句式又差不多,当我们读到第20、2l页这幅图时,我引导学生看图:说着说着,他们来到了哪里,小兔子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得较仔细:小兔子看到了花、草、山、树、竹子、小河……我发觉学生观察到的很多东西书中都没有写,便产生了让他们仿写的念头。“是啊,小兔子又看到了这么多,又说出了对妈妈的爱:妈妈,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那你能把看到的东西比成对妈妈的爱吗?请你写在练习纸上。”此时,学生觉得写这样的句子一点都没有难度,而且很有意思,都满脸堆笑地写了下来:小兔子说:“妈妈,小草有多多,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妈妈,山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
2 画写结合,相得益彰
图画形象生动,最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绘本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帮助孩子开始写话,不仅充分尊重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又能降低写话书写表达的难度,更快地促使他们口头和书面语言发展。
(1)画画写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他们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他们喜欢画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独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具有明显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画画,我 就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学着绘本,有意识地让孩子拿起笔,学会用笔来表达,不会写字就用图画表达,轻松有趣的氛围中,画一画,写一写,这样最原始的写话形式就变成了以图画为主角的最简单的“绘本”。
如一老师执教绘本<落叶跳舞)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还有很多落叶在干什么7让学生画一幅图或多幅图,写几句话。展示如下(配图)学生1:落叶们在捉迷離,他们玩得很快乐。学生2:清晨,落叶们在听小鸟叽叽喳喳地唱歌,学生3:星期六,落叶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跑步,还有的在举重……
(2)写写画画
画画写写是针对刚入学的孩子掌握的拼音和汉字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以画面为主而文字为辅的初级“写话”形式,随着孩子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再引导孩子逐渐过渡到以文字为主的图文写话形式。
这样,用画画的乐趣消除写话的枯燥,长期训J练,就能使画画与写话相得益彰、图文并茂,
3读写结合,积累内化
绘本中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像颗颗珍珠,文字则是将珍珠穿起来细长的
线。没有线,穿不成项链;没有珍珠,项链也就不存在。和纯文字书截然不同的是,图画是绘本的生命,那美丽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背后浸透着作者丰富的想像,深远的哲理,简单说:绘本;文 图 奇思妙想。教学绘本时我们要撇开纯文本教材的惯性教学方法,而应当抓住图画,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解读图画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再让学生读一读文字,感悟绘本(图)和文本(字)中所蕴涵的知识与道理,
(1)填补空白
有的绘本故事情节曲折、角色丰富、语言描写生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在文本表达的空白之处,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如一老师在执教<雪人来到我们家)中,引导看故事插图学生进入故事情景,雪人来到卡比家,他看到清洁剂的瓶子会怎么做,怎么说7看到滑板车会怎么做,怎么说?老师让学生填补了文本的空白,不但有效地开发利用了绘本资源,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 (2)续编故事
有的故事读完了,但意犹未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给故事续个“尾巴”,延伸故事的内容。如一老师在执教(月亮,生曰快乐)中,让学生写话:以“明年的生日,小熊又和月亮一起聊天了”为主题写一段话,写写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像这样的续编故事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既训练了思维,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语言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才有效。绘本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可仿照的范本,绘本为学生的创意与想象拓展了空间。天马行空。本来就是儿童的思维特性,一旦有了绘本这样的展示平台,童心童语必会喷薄而发,让人惊叹不已,从而真正达到“解放儿童,自由表述”的境界。
三、优化评价——让孩子体验写话的乐趣
老师肯定的鼓励性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低年级的学生更在意老师的评价,一句赞扬,一句鼓励,会让他们心花怒放,信心大增,因此,只要学生言之有物,有闪光点,哪怕就一个词语写得好,我便会给他们打上大大的五角星,写得越好。五角星越多,学生写得优美的词句我还会用大波浪标出,学生看了都激动不已。此外,我还会及时对学生的作文加以评价,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学生的文章更熠熠生辉。有时,我还会让学生自己把好作品读出来,他们都是分外激动,在我们班级中,专门开设了“妙笔生花”专栏,来张贴学生的优秀作品,这对学生无疑是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的。
写作是快乐的,而这份快乐应该源于教师创造良好的氛围。儿童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和“浪漫主义”作家,让我们教师携手给孩子一片绚丽的天空吧,放手让他们用笔去抒写自己多彩的童年吧!
[关键词] 写话;低年级;绘本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习作教学的起步。《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建议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心理学研究表明:七、八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因此,进行低年级写话训练是科学而又必要的。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在实践中,我却发现低年级写话存在不少问题。
一、低年级写话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差
低年级儿童的书面语表达明显落后于口头表达,这个时期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技能,大量会讲的字词不会写、不会用,会写的字又不能满足完整表达的需要,如一年级上半学期虽然认识了400个汉字,但要求写的只有100个,连写话中最基本的“我”也没有出现在写字范畴内,而且孩子思维发展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书面表达的发展,写话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学生无话可写
平时,与学生们随意交谈的时候,他们的语言活泼,富于幻想,富有朝气,充满童真,说起事情来充满童趣,可一到写话的时候,我们常能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没什么可写的?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写话更多的是表现出畏难情绪,具体表现为如空白型,在一部分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和不少孩子家长的心目中,都认为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学作文的任务,这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多识一些字,好为将来的写作打下基础。反映到教和学上便出现了只抓识字,无心过问其他的“空白写话现象”。又如编造型,孩子刚学写话,不少教师或家长便迫不及待地给孩子购买作文选之类的读物。并且告诉孩子作文的“秘诀”:作文没有写真事的,只要能“虚构”、“艺术加工”就行。有意无意之间教他们到时候改头换面、东拼西凑,更有的老师和家长直接代劳,我报你写,长此以往,孩子不是在重视生活积累、重视个人感受上踏踏实实地下功夫,写出的文章必定是生搬硬套的,缺乏真情实感的,缺少个性与灵性的。
针对当前写话教学存在的现状,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我来谈谈我在写话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二、低年级写话训练的策略
(一)语言训练——为孩子奠定写话的基础
1 句式训练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上必须适时地引导学生品味教材中的优美句段,围绕这些样本进行扎扎实实、形式多样的训练。如一年级下册中<荷叶圆圆》是一篇文字十分优美,充满童趣的文章。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在课文教学后,我对学生说:“看,小乌龟、小蚂蚁……也来了,他们会把荷叶当什么呢?”随后我便出示句式让学生补充:(
)说:“荷叶是我的(
),( )在荷叶上,(
)。”学生说得特别精彩。
像这样平时在语文课中,结合教学让学生从刚开始的补充句子到后来的补充段落,给学生搭建了了从易到难的阶梯,使他们充分展开想象,消除了对写话的恐惧。
2 说话训练
说是写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说话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且要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教材中每单元的口语交际版块,我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把话说明白,听明白,在这过程中不断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说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依托绘本——给孩子插上写话的翅膀
1 说写结合,循序渐进
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要让孩子有兴趣地写,就必须先让孩
子有兴趣说。有兴趣说的前提是让孩子有话说。绘本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说话内容。
(1)激发说话兴趣
绘本阅读过程中有无穷无尽的话题,教学中,通过绘本故事的问题讨论、心得分享、交流主题等方式,孩子非常有兴趣也非常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真正有话可说。如<大森林里的小故事)是一本兴趣盎然的儿童注音绘本。当老师读道:“小白兔看见桃花辦飘落下来,就小心捡了起来装在信封里,寄给了远方的朋友。猜猜看,小白兔会把花辦寄给哪些朋友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很多动物的名字。老师继续读道:“朋友们受到小白兔的信。别提有多高兴了。瞧:小花鹿把花辦当作书签。那其他的小动物会把花辦当什么?”学生说出了:“小刺猬把花辦当作发卡,金龟子把花辦当作摇篮,蚂蚁把花辦当作伞,小蜜蜂把花辦当作歌台……”等富有想象性的话语。
绘本教学中有很多这样的说话情景,它总能让孩子找到说的话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说话的兴趣。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在意在保护孩子说的欲望的同时,留意孩子语言是否规范完整。
(2)模仿说话句式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绘本中的情节大多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且它的语言简练,在简练的语言中还渗透着简单的语文知识,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有序、规范地说话,具有很强的可模仿性和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魅力,让学生愿意表达,乐于表达,学会表达,
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中,我发觉小兔子和大兔子表达爱的方式很特别,句式又差不多,当我们读到第20、2l页这幅图时,我引导学生看图:说着说着,他们来到了哪里,小兔子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得较仔细:小兔子看到了花、草、山、树、竹子、小河……我发觉学生观察到的很多东西书中都没有写,便产生了让他们仿写的念头。“是啊,小兔子又看到了这么多,又说出了对妈妈的爱:妈妈,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那你能把看到的东西比成对妈妈的爱吗?请你写在练习纸上。”此时,学生觉得写这样的句子一点都没有难度,而且很有意思,都满脸堆笑地写了下来:小兔子说:“妈妈,小草有多多,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妈妈,山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
2 画写结合,相得益彰
图画形象生动,最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绘本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帮助孩子开始写话,不仅充分尊重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又能降低写话书写表达的难度,更快地促使他们口头和书面语言发展。
(1)画画写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他们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他们喜欢画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独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具有明显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画画,我 就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学着绘本,有意识地让孩子拿起笔,学会用笔来表达,不会写字就用图画表达,轻松有趣的氛围中,画一画,写一写,这样最原始的写话形式就变成了以图画为主角的最简单的“绘本”。
如一老师执教绘本<落叶跳舞)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还有很多落叶在干什么7让学生画一幅图或多幅图,写几句话。展示如下(配图)学生1:落叶们在捉迷離,他们玩得很快乐。学生2:清晨,落叶们在听小鸟叽叽喳喳地唱歌,学生3:星期六,落叶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跑步,还有的在举重……
(2)写写画画
画画写写是针对刚入学的孩子掌握的拼音和汉字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以画面为主而文字为辅的初级“写话”形式,随着孩子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再引导孩子逐渐过渡到以文字为主的图文写话形式。
这样,用画画的乐趣消除写话的枯燥,长期训J练,就能使画画与写话相得益彰、图文并茂,
3读写结合,积累内化
绘本中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像颗颗珍珠,文字则是将珍珠穿起来细长的
线。没有线,穿不成项链;没有珍珠,项链也就不存在。和纯文字书截然不同的是,图画是绘本的生命,那美丽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背后浸透着作者丰富的想像,深远的哲理,简单说:绘本;文 图 奇思妙想。教学绘本时我们要撇开纯文本教材的惯性教学方法,而应当抓住图画,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解读图画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再让学生读一读文字,感悟绘本(图)和文本(字)中所蕴涵的知识与道理,
(1)填补空白
有的绘本故事情节曲折、角色丰富、语言描写生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在文本表达的空白之处,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如一老师在执教<雪人来到我们家)中,引导看故事插图学生进入故事情景,雪人来到卡比家,他看到清洁剂的瓶子会怎么做,怎么说7看到滑板车会怎么做,怎么说?老师让学生填补了文本的空白,不但有效地开发利用了绘本资源,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 (2)续编故事
有的故事读完了,但意犹未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给故事续个“尾巴”,延伸故事的内容。如一老师在执教(月亮,生曰快乐)中,让学生写话:以“明年的生日,小熊又和月亮一起聊天了”为主题写一段话,写写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像这样的续编故事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既训练了思维,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语言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才有效。绘本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可仿照的范本,绘本为学生的创意与想象拓展了空间。天马行空。本来就是儿童的思维特性,一旦有了绘本这样的展示平台,童心童语必会喷薄而发,让人惊叹不已,从而真正达到“解放儿童,自由表述”的境界。
三、优化评价——让孩子体验写话的乐趣
老师肯定的鼓励性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低年级的学生更在意老师的评价,一句赞扬,一句鼓励,会让他们心花怒放,信心大增,因此,只要学生言之有物,有闪光点,哪怕就一个词语写得好,我便会给他们打上大大的五角星,写得越好。五角星越多,学生写得优美的词句我还会用大波浪标出,学生看了都激动不已。此外,我还会及时对学生的作文加以评价,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学生的文章更熠熠生辉。有时,我还会让学生自己把好作品读出来,他们都是分外激动,在我们班级中,专门开设了“妙笔生花”专栏,来张贴学生的优秀作品,这对学生无疑是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的。
写作是快乐的,而这份快乐应该源于教师创造良好的氛围。儿童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和“浪漫主义”作家,让我们教师携手给孩子一片绚丽的天空吧,放手让他们用笔去抒写自己多彩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