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人成就最好的自己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xiao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小华,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广州市名校长,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人物”。
  这是一个特殊的奖项——“活出精彩奖”。
  这是一份特殊的颁奖词:
  工作:不计得失,力争最好。上学期除担任年级团书记外,还协助处理德育级长的工作,任务繁重,但全力以赴,做到教学、级务两不误。
  家庭:夫妻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和睦美好。
  爱好:工作之外,观鸟让他认识自然,净化心灵,充实人生。去年拍摄的鸟类作品获广东省林业局“野生鸟类拍摄总动员”活动优胜奖。
  这是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每学期评审一次的校园特别奖,获奖者是语文老师陈健华,与他一道获奖的还有十数位老师。
  而在那张获奖名录上,也大都是一些闻所未闻的奖项,诸如旅游勇者奖、特别开心果奖、“钓鱼”奖、聆听奖、闻鸡起舞奖、终老象贤奖等等,这些在常人看来完全“拿不出手”的奖项,却在象贤中学实实在在地颁行了多年。
  每学期开学典礼上,象贤中学都要举行这样一次特别的颁奖,奖项奇特,出乎大多数人意料——按学校规定,凡符合事实、可合理解释又有正面意义的,师生都可自由申报,这让象贤中学的师生们重新审视“人的价值”。
  也许是感动于它提供了一个切近体验自身价值的机会,虽然只是一个“民间奖项”,师生们对之还是热捧有加,每次颁奖都如逢节日,热闹非凡。
  “这是我们自己的‘感动中国’,每一位师生都能从中收获感动,集聚能量。”对于这一校园特色文化活动,谭小华校长殊为看重。在他眼里,所谓的举贤用能,就是发现每一处人性的闪光,并加以渲染,以此激发人的强大内驱力。
  这是象贤中学“贤文化教育”的核心。
  
  贤文化:以文化的名义启程
  象贤中学位于广州南郊的沙湾古镇,从清末的象贤家塾起始,到民国期间的“何氏学堂”“卢江小学”“私立象贤中学”,再到解放后的沙湾中学、番禺二中,及至后来复名象贤中学,已有一百八十余年历史,是一所真正的百年老校。
  由于历史的原因,象贤中学此前曾一度处于乡镇中学的定位,长时间找不到进一步突破的缺口。2006年,谭小华校长调任象贤后,在校容、教研和氛围营造上入手,激活了这所百年老校内蕴的“核能量”,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纪元。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校长,谭小华心里清楚,公办学校要办好,取决于三个条件:首要是政府,关键是老师,再就是校长智慧。作为一个爱思考的校长,谭小华不缺智慧,所以,象贤中学要突破,必须从取得政府支持和调动教师积极性上下功夫。
  象贤中学远离市区,地处乡镇,这使其在政策支持和生源调配上都难免处处受限,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在对学校进行了一番仔细的调研后,谭小华意识到,象贤中学虽地处乡镇,却拥有得天独厚、令人垂涎的文化积淀,这是一般的乡镇中学所无法比拟的资源,也是象贤中学最大的宝藏。
  如何让这笔宝藏发出其应有的光芒,照亮学校发展的前路?谭小华打破惯性思维,“先摘果再种树”,在到任不久后就发起了建校180周年校庆活动,广泛邀请海内外校友回乡,为母校的发展借计献策。
  作为千年古邑,番禺人才辈出,有趣的是,尽管不是番禺第一名校,但作为本地最老的学府之一,象贤中学的校友却遍布番禺大地。
  这一丰厚的人脉借由校庆的发酵,效应显著地被放大了。借助这一效应,象贤中学很快就从镇属学校变为区属学校。学校“地位”上升,教师们的“内生”活力也随之被激发。2009年,由于教改成绩突出,象贤中学完成三级跳,成为番禺区又一所国家示范性高中。
  发展平台的改变,使学校有了不同的视野和资源,象贤中学开始步入名校行列,各种教研活动、参观访问和主题发言机会显著增加,老师们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变化,归属感增强,积极性陡增。
  这一切,是伴随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的。调任象贤中学之初,谭小华就和老师们制订了学校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提出改造校园、突破质量、提升文化三大任务,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
  而今,伴随着校园改造的逐步完成,象贤中学已从一个暮气重重的百年乡校,发展而成今日古风厚重、气象庄然的当地名校,高考年年传捷报,一年一个新台阶。在改造校园告一段落、教学质量连年取得突破后,摆在谭小华面前的是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实现内涵发展?以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是谭小华的本能选择。
  从教三十多年,谭小华对学校发展已有深刻认识:“教育的尽头是文化。所谓草木生情,墙壁说话,文化一旦被建立起来,它就将融入人们的血液,产生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面对名目繁多的校园文化样式,象贤中学如何花海寻径,创建一种独特的文化来引领师生进一步前行呢?谭小华认为,民族文化有根,校园文化也应有根,而不能为创建一个文化而编造一种文化。象贤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沙湾是一个千年古镇,这块土地上蕴藏着无数文化的因子。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思量后,谭小华把目光从纷繁复杂的各种教育现象中收回,细心感知身边的风景。
  沙湾原为珠江口的冲积平原,从滨海滩涂到繁华集市,积聚了丰厚的人文胜景,成为千年文脉之地、远近闻名的历史古镇,因为这一缘故,沙湾人一向崇尚诗书,文风浓厚。象贤中学附近的古建筑留耕堂,更记录着沙湾崇尚书墨、重文兴教的传统民风和沙湾历代十多位进士的砺学故事。
  如何利用好这一身边宝贵的乡土资源,为学校发展立根、开枝和散叶服务?
  谭小华从校名中受到启发,挖掘百年校史的文化沉淀:“‘象贤’不是人名、地名,而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即‘像贤’,意为‘向往贤能、崇尚贤德、见贤思齐、达至贤境’,这既是创校者兴学的愿望,也是象贤教育永恒的使命和追求。”
  在这一思想的统领下,全校师生经过半年时间的讨论和提炼,最终确定了厚德、修身、明理、达智等四个方面,具有现代意义的忠孝礼仁信、睿敏博精行、雅谦毅俭勤、善真和恕正等二十个字的“贤文化”内涵体系。
  由此,象贤中学开始了传承和光大学校尚贤重文之风的特色教育之路。他们编印教材、组织班会,开展以“瀚章”“三杰”“尚贤”“炳林”等有着特殊“贤文化”意味的词汇冠名的节庆活动,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思考、探索,把有关“贤文化”的文化标识逐一提炼完成,有关方法和模式研究也已逐步启动,并成功申报为全国科研课题。
  贤文化的构建,引领象贤中学向着文化办学的新起点迈进。
  
  贤人:让每一位学生发现最好的自己
  象贤中学刚提出“贤文化”的概念时,很多人不理解。毕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才七十二个,象贤中学要让每个人成为“贤人”太不现实。
  谭小华意识到,这是人们对德育的理解有差异,对“贤人”的理解有差异。“贤文化”要顺利开展,必须首先统整认识。
  于是,在校会上他对老师们说:“德育是什么?很多人有误解,认为除了教学,什么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等等,都是德育。这固然不错,但认识太狭隘。我们认同的德育是,教育者创造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认识、情感和能力提升的活动。”
  “贤文化”,就是他想锻造的“合适的环境”。象贤中学是国家示范性高中,在这样的一所中学里,最关键的已不是手把手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引领一种价值追求,让师生们成就自己;是提供一种价值导向,而不是培养某一些或某一类具体的所谓“贤人”。
   谭小华概括说:“‘贤’是道德人格,也是才华能力。与古代贤人相比,现代贤人不需如孔子、孟子那样品行高洁、学识渊博、成就斐然、影响巨大,他就是社会中的一员,就在我们身边,平凡却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是正能量的代言人,是贤精神的传承者,即心智和谐、持续发展、造福社会的现代公民。”
  如此看来,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某一方面的贤才,每一个人身上都包孕着贤人的风采。哪怕是学业不精良,也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到自己的优势,发现最好的自己。
  从显性具象的“人”,到隐形抽象的“内质”,谭小华将“贤人”的范畴无限扩大了,这让“贤文化”的建设有了充分的空间。
  为了让“贤文化”有一个科学的体系,谭小华组织老师们开发了“贤文化”校本课程。课程以“贤”为价值追求,设置“尚贤”“齐贤”“弘贤”三大系列。
  对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三大课程分别在高中三个年级开设。高一“尚贤”重在培养崇德向上的情感态度,洁心德而修身;高二“齐贤”重在培养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富才情而惠众;高三“弘贤”重在尊重差异,开发潜能,彰显个性,传播思想,追求润世兴邦的高尚境界。
  贤文化课程既独立成体系,又与德育活动及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为此,学校在学科成绩表彰之外,还另设“特别奖”,表彰有“贤的特质”的学生,比如笑对困难的学生、特别懂事的学生、热心公益的学生等等,目的是培育健全的教育生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
  2010年,学校针对学生普遍缺乏的吃苦精神,特地颁发给骆耿强同学“吃苦耐劳特别奖”。
  颁奖会上,师生们都很感动。这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勤学孩子的经历,学校里有许多这样的孩子,但颁奖会这个特殊的场景,让其身上的精神得到传扬,让“贤人”的内涵有了具象。
  为了扩大“特别奖”的影响,学校把所有获奖孩子的感言连同颁奖词等,一并结集成书。书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他们最好的自己。
  象贤中学有一项特殊的育人要求——倡导“一生一体艺”,就是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发展一门文体或艺术特长。这源于谭小华对人才培养的独特认识。
  很多学生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某种乐器或体艺,上高中后为了高考,就只好忍痛不学了。这在其他学校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甚至不这样做学校还会督促学生照做,但在象贤中学,学生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延续自己的爱好,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充分挖掘自己的体艺潜质。
  象贤中学每年都有数十位毕业生考上理想的体艺院校,这跟谭小华的倡导无疑大有关系。今天来看,“一生一体艺”不仅让学生学会享受健康生活、全面发展,而且无异于给学生多铺设了一条人生之路,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高一级学校深造。当失去求学机会的学生走入社会,也许他可以靠着在中学时期练就的文体特长,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或许是受农村中学工作经历的影响,谭小华习惯于从人的“出路”上考虑教育问题:“我们的德育工作定位是以人为本、有教无类。人是德育的根本,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地域、背景,试图给予一刀切的教育和评价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出于这种认识,谭小华认为,学校德育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必须尊重人性:尊重人性的本真,因为人是自然的表达;挖掘人性的潜能,人的发展需要教育的推手;点亮人性的光辉,每一个学生都是自然的杰作,教师要相信他们能战胜和超越自己。
  尊重人性让象贤学子奔放而自信,有的学业精进,有的体艺优长,最大面积地成就“贤人”。
  在德育管理上,谭小华还有一个独到的理解:德育要成功,必须坚持“旗帜加鞭子”。
  他解释说:“有些管理者每天陷于事务,习惯使用‘鞭子’,抽打强制,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认为,学生到了高中阶段,自我教育能力已达到一定层次,这个时候应该多用‘旗帜’引领,给学生以‘灯塔’和方向的指引。”
  象贤中学的“旗帜”就是“贤文化”。在这面大旗的引领下,象贤学子们享有充分自由的空间,以自觉的态度、自主的能力和自由的思想,去求得最好的发展,成就最好的自己,进而回报社会,成为真正的现代“贤人”。
  
  贤:教师成长的新维度
  象贤中学年年高考创佳绩,很多人以为象贤的老师一定经常加班加点,给学生“加料”,工作一定很累。他们想错了。事实上,谭小华从不强制要求教师坐班。
  在象贤中学,教师生活中有一个特别的地方——类似“一生一体艺”,教学之余,每位教师都参加一个业余爱好方面的俱乐部。
  这种特殊的管理思想源于谭小华独特的人生经历。谭小华是文革后第三届高考生,本来成绩优异的他却阴差阳错报读了中师,所幸当时的中师教育堪称优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艺术人才。至今仍有一副好嗓子的谭小华常说:“艺术素养是每个人都须努力具备的素养,艺术使人充满灵性和闪光。”
  在他眼里,教师没有一点艺术素养是很遗憾的,这会让他的教育教学减色不少。
  有这样一位尊重个性、崇尚艺术的校长,象贤中学的老师们无疑是幸福的。在象贤,老师们只要下午没课,就可以到相关场所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比如唱歌、跳舞、摄影、绘画以及各种运动,甚至登山、观鸟等等。
  谭小华相信,良好的艺术素养会化作无形的力量,使教育呈现出美的特质和气场。况且,如同爱因斯坦所说,人与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作为重点中学,教师的责任感已毋需怀疑,这时候仍动不动就强令坐班,困住教师的手脚,无异于困住了他们飞翔的翅膀。
  谭小华生性自由,在处理很多问题上都不依行传统,对于教师的评价,他也从不循众。他尊重有个性、有追求的教师,因为有“想法”才会有个性和追求,才更可能成为名师。
  可惜的是,大部分老师没有“想法”,因为他们大都并不了解自身。
  圣经说,人啊,认识你自己。这给谭小华以深刻启示:无论作为教师,还是作为人,首要的都是要认清他自己。所以,“找到自己”的教师,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科学研究证实,人有基因表达的需要。人身上都有某种特殊的基因,当遇到合适的条件,把这种基因“表达”出来,他就能取得成功。
  作为教师,我们有何种特殊的基因?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表达?只有充沛的检测空间,我们才能找到答案。
  “学校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帮助教师找到这样一种‘表达’的机会。”作为校长,谭小华无疑是开明的、理智的。
  事实上,出于种种目的,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都在逼着老师往同一个方向齐步跑,结果有的跑得轻松愉快,有的跑得踉踉跄跄——他们本来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却用同样的起止线去为他们划限,结果可想而知。
  改变这一窘境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运用多维的标准去评测教师。谭小华不但在学生中设立“象贤特别奖”,也在教师中设立“象贤特别奖”,而且名目更加繁多,就是想办法让老师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这如同他对自己的反思。有一段时间,他看到一些学校的校长每天站在校门口,亲自迎接学生到校。他问自己能做到吗?他觉得做不到,因为这是门卫最能干好的活计,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干得比他们出色。
  有这样一首小诗:
  假如你命该扫街 / 就扫得有模有样 /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这是全美最佳教师雷夫最喜欢的小诗,对此中道理,谭小华颇为认同:“这是对自我的最佳认知,有这种认识的人,才能心无旁骛地追寻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生活经验告诉谭小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找准方向,把最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象贤中学的每位教师,不管热爱什么,哪怕业余时间把登山、摄影这等小事做到极致,他也会被视为成功的人,因为他热爱生活。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可能把书教得多差。因为生活的热力会映射到教育当中,甚至使教育的冰点融化。这是谭小华没有说出来的理由。
  2010年,陈绮文老师在申报“个人特别奖”时填报了“旅游勇者奖”,因为她利用假期,孤身一人完成了上海5天,内蒙古、黑龙江13天,四川云南25天的旅程,不因为没有旅伴而停止自己的步伐,终止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她把所看、所感作为上课的第一手材料,结合课时内容穿插在自己的地理教学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袁杏宜老师觉得自己可以申报“靓靓奖”,因为她拥有一份靓靓的职业,在社会上备受尊重;还有一个靓靓的家庭,有体贴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让她在辛苦的工作之余有一个停歇的港湾;还有一批靓靓的同事,工作彼此激励,无私相助。因而,她总是心情靓靓,样子靓靓。
  教师这种特殊的自我评价说明,象贤的老师们已经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这正好印证了谭小华常常提起的“高铁”理论。
  谭小华说,许多人总拿“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说法来比喻校长的作用,那是旧观念,如今已是高铁时代,火车动力再不是来自单个的发动机,而是来自动车组。如果学校是高铁,每位老师就都是一个发动机,在协调系统的作用下,老师、校长共同牵引着学校朝前奔跑。
  从七、八年前睁眼巴望学校多出几个重点大学录取生,到如今超重本线人数大幅度提升;从制度管理到文化引领,如今的象贤中学如同进入学校发展的“高铁”时代,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出生命的动能,牵引着列车向前。
  如同万物因丰富而多彩,人也因不同而生趣。让每一位教师都找到自己生命的发力点,这是对“贤者”精神的最好承继。
  “‘贤’是一种优秀的内在素质,一种生命内涵,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时代精神。”在对“贤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后,谭小华如此概括。
  
  在一次工作报告里,谭小华诗意地总结:“时光无语,岁月有痕。”这是在百年老校前才能发出的感慨。在象贤中学,有一棵百年古松,粗硕斑驳,枝叶繁盛,如史存贤达,静静守望校园,见证了无数学子于此秉烛夜读,笔耕弦歌。这恰似对“贤文化”的某种诠释——岁月驳杂了他的容貌,唯精神底质永存。
其他文献
他叫刘俊杰,四岁上小学一年级,四年读完小学,两年学完全部初高、中课程。12岁的他参加高考,顺利考入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是当年录取年龄最小的少年大学生。  更可贵的是,小小年纪的刘俊杰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自理能力惊人。当记者问到是什么让他取得了成功,刘俊杰笑着说,是因为他有一个懂教育、肯陪他一起玩的母亲。刘俊杰的母亲则说,其实不过是玩在有心,常撒“味精”罢了。  撒知识味精:  玩孩子所爱,成孩子所
【摘要】英语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体能力和素质。爱上英语阅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习技巧。英语绘本是易于被学生接受的且学生喜爱的英语阅读方式。本文从绘本教学材料的选择、绘本教学的误区、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三个方面探讨怎样利用绘本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绘本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不但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类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然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该如何去实现还未曾系统化,在这里,笔者通过5W2H分析法进行简单分析,探索我国高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与培养重点。  【关键词】学生;英语;自主学习;5W2H分析法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尤其在国际交往过程中
【摘要】《E-prime 修改策略在高中英語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参与研究的师生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规律,也发现了其用法奥妙,应用效果不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E-prime修改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学生写作提升等方面作一报告。  【关键词】E-prime修改策略;英语教学实践;学生写作提升;实践推广  【作者简介】杨正仁,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
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一所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并获得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80余项省级以上表彰的百年名校,一直向全体教师倡导“在文化引领下,熔铸光辉的校园精神”。是的,只有“与文化同行”,才能让教师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才能让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才能让教育生命在锻铸中变得崇高而富有诗意。  一则令人心动的深情召集  岁末,寂静的校园早已没有孩子们的身影
职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这段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动荡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过早地面临着学习、生活、交友、就业压力等诸多问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自我意识增强,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对世界的深入了解,缺乏自立能力,思想情感常处于一种冲突和混乱之中,极易产生各种矛盾。  因此,职校班主任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是新
摘 要:公民教育和品格教育均與个体德性发展密切相关,但重心各有偏重。公民教育基于西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传统,注重公民知识技能及公民美德的养成;品格教育基于德性伦理学,注重核心价值的传授,以培养“好人”的品性和技能。品格教育为公民教育提供基础,公民教育亦有助于加强和拓展品格教育,两者呈现一种共享与分立的互补关系。  关键词: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品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帮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立足当下时事建构教学逻辑,通过时事与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联系地看问题,以情境“带入”,用细节“共情”,深化历史事件的感受体验,善用党史影像资料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寻找“历史的足迹”,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形成强大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  关 键 词  党史学习教
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立即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来看,范式即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大部分成员所广泛认同的研究方向、问题、方法、手段、过程与标准等,这就决定了合理性对于范式而言是相对的,于范式之外所见的明显谬误在范式之内却不乏其合理成分,在这一点上,虽然范式与相对主义有着形似,但范式却有着相对主义不予论及的
【摘要】兴趣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教师的教学更需教师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采用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关键词】英语;兴趣;教学  兴趣是激发主动性的重要基础动机。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应当以兴趣培养作为前提。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兴趣更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助推剂。学习习惯的不佳和学习基础不牢等问题更需要以兴趣养成进行弥补。对此,本文就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