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法指导更有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学法,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初中语文教学要走上创新之路,改革教学方法是关键。其中,学法指导应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笔者在教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春望》时,运用品字法感悟杜甫的诗歌情感。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引导,渗透学法
  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上课开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是很难被初中生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只是机械地记忆,而不是理解,更谈不上应用。因此,学法指导的第一步应先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两点:一是教师的教应做到线条明确,层次清楚,便于学生发现和领悟学法。二是教师的教应做到难易适度,便于学生尝试和运用学法。在教学中,我将《春望》作为渗透学法的范例,指导学生进行了如下学习。
  【教学片段一】
  师:看完《春望》的朗诵视频,同学们感受到一种什么情感?
  生1:悲痛。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你认为哪几个字特别触动你,为什么?
  生2:“国破山河在”的“破”让我感受到长安城破败的景象。
  师: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国都残破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生3:到处杂草丛生,路上人烟稀少,人们蓬头垢面,哀号哭喊。
  师:你能再想象一下,繁华的国都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生4:街上人山人海,孩子们疯打嬉闹,欢乐的笑声传遍整条大街。
  师: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悲痛之情更显浓烈。请你带着这种感情,再读一读。
  这个教学片断中,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哪几个字特别触动你,为什么?”通过这个主问题,我把学习这首诗的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初步体会。
  二、回顾小结,归纳学法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导和归纳,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不能深化。因此,当学生对学法的感性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我及时引导他们对第一部分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使学生从回顾中发现和领悟学法,再用一定的方式指导学生将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他们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抓关键字的具体做法?
  生1:展开想象,并在想象中对比。
  生2:体会诗句蕴含的情感。
  生3:通过反复诵读。
  师:还有吗?
  (学生一时语塞)
  师:古诗离我们所处的年代比较久远。刚才有位同学说,“国破山河在”的“破”字写出了长安城破败的景象,所以,对于字的理解还要联系什么?
  生4:写作背景和诗人经历。
  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品字法的三个具体做法:展开想象、体会情感、反复诵读。但还有一个学习古诗很重要的方法,即写作背景,学生忽略了。因此,我引导学生对刚才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回忆思索,于是,学生把发现和领悟到的学法简明准确地归纳出来了。
  三、自学实践,运用学法
  通过前两个步骤,学生已经领悟和归纳了学法。但学法作为一种方法和本领,不但要靠讲授,靠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靠实践活动的训练。只有通过学生的自学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学法,也才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得到培养。所以,领悟和归纳学法并不是学法指导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个起始。在此基础上还应给学生自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运用学法,把学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而形成能力。
  【教学片段三】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才所学的方法自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屏显)品字法:联系背景,反复诵读,展开想象,体会情感〕
  (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围绕重点字词再思考,再讨论,再动笔。但是朗诵的声音还不够)
  师:诗歌需要反复诵读,才能读出味道,读出感情。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可以采用不同形式来读,比如:男女生轮读,一人领读多人齐诵,表演读等等。
  (学生兴致盎然地读起来了)
  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和归纳学法的基础上自学这两首诗。在学生自学之前,我用多媒体出示学法,强化学生对学法的认识,防止自学过程的混乱性;同时我还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学生既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又弄清了自学要求,就能在学法指导下进行自学。学生自己去朗读诗句,阅读、品味、想象、诵读,在此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阅读的理解过程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理性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展示交流,巩固学法
  学生自学以后,应采取一定的方法检查自学效果。而展示交流,是巩固学法的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展示交流,可以纠正不足;通过展示交流,学生可以体会到自己运用学法所取得的成绩,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
  【教学片段四】
  师:请第三小组展示。
  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小组品的是这首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放”和“纵”。首先,结合背景,安史之乱初平,压在诗人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进而生出恣肆狂态,可以回到久别的家乡,内心喜不自胜。我们想象到杜甫振臂高歌,向家乡走去。由此,我们体会到杜甫的激动之情,为国而乐的高尚爱国情感。下面我们全组来为大家朗诵。
  师:你们读得非常投入,不仅感情充沛,而且还用喝酒的手势,很有画面感。那么,“放歌”能否改为“唱歌”?“纵酒”能否改为“喝酒”?
  第三小组代表:“放歌”不能改为“唱歌”,因为“放歌”是放声高歌,更能表现诗人想要把内心喜悦的情感释放出去的兴奋。“纵酒”是无所顾忌的喝酒,酩酊大醉,今朝有酒今朝醉。
  師:请第四组小组展示。
  第四小组代表:(略)
  师:他们两个组品的是同样的字——“放”和“纵”,那么,哪个小组来对这两个小组的表现点评一下?
  第六小组代表:这两个小组表现都不错,都读出了安史之乱平定后作者的喜悦心情。但是第四小组的表情有些凝重和呆板,如果融入表情就更好了。
  师:第四小组的同学们,你们赞同他的意见吗?
  第四小组:赞同。
  师:那么,你们小组能不能再诵读一下,让表情、声音甚至手势融为一体?
  第四小组:好的。
  (第四小组同学再次展示诵读)
  这个教学片断中,通过小组之间的展示交流,学生感悟了杜甫为收复失地而喜的情感。我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促使他们独立思考、评议、争论和互相启发,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用品字法引导学生感悟了《春望》中杜甫为国家残破而忧的情感,也感悟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杜甫为收复失地而喜的情感,他的悲和喜都是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依的。而品字法也不是孤立地看这个字,而是要联系背景,反复诵读,发挥想象,体会情感。同时,我在紧盯文本的同时,也紧抓学生,既在体悟诗意时“得味”,又在学习中“得法”。
  [作者通联:湖北孝感市楚澴中学 湖北工程学院新时代语文良师培育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有一个人去找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面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
芹菜的话:在学习初二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后,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李炼老师和洪心老师组织同学们就当代中学生应该“乐学”还是“苦学”展开精彩辩论……    张林璇(正方):当代中学生更需要学会苦学。这里的“苦”不是痛苦,而是刻苦,是勤奋。包括对征服学海的信心、决心、恒心和耐心。众所周之,中学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不可能事事如愿,亦不可能让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兴趣。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克服困难,发挥苦学的
摘 要 “生成”对应英文为“generate”,译为:变易、变成。生成性课堂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动态生成的课堂。生成性课堂的创设,教师要考虑如何在课堂上生成什么和如何生成。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一课,以学生的预习结果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线索,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巧妙利用提问生成一堂动态的、开放性的课堂。为了更好地了解郑桂华老师课堂上的生成性,本文将从四方面:板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所谓经典,尤其是鲁迅先生的经典,总是要折射出某种社会现实的。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给出的说法是,“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只从文面来理解,这样的论述自然有其道理,然而这种所谓的道理又是不能直接告知学生的,而需要引导学生在研析课文的过程中去感受。  文中两
摘 要 “议论要有针对性”作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写作主题,主要解决的是作者、读者针对性欠缺等问题。本课例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典型任务、提供技术支架等方式,让学生在深刻立论、有力驳论时更具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逻辑思维;议论针对性  【写作主题解读】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越距越远的脚印,见证我们之间日益疏远的情。于是,我寻,只为拉近你我脚印的距离,让我们心心相通。  那一夜,天空像透明的蓝色水晶,拥着繁星。漾漾细雨中,我坐在银白的跑道上,心像折断了翅膀的孤雁,面对空灵的苍穹,默默垂泪。落寞的内心,想寻回什么。不经意低头,看到串串脚印,勾起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我知道,是因为我们愈隔愈远的脚印。  小时候,散步林阴道上,我总是骑在爸爸的后脖子上,好不威风地环顾四周
一、学习语法的途径及意义  语法是从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词法和句法的综合,它使语言具有有条理的、可理解的性质。中学生学习语法是必要的,或者说至少是十分有益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是不学习语法的,而是采用语言“习得”的途径,即学习主体在自然母语环境中,通过接触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通过语言的模仿训练内化为模糊的、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曾发生过自然界最悲惨、最奇异的景象:成千上万只旅鼠从四面八方接踵而来,越聚越多,它们离开原来的家乡,踏上征途,为了越过河流、湖泊,它们蜂拥地跃进水中,整群整群地被淹死。那些残存的旅鼠,继续前进。它们爬上悬崖,拥到大海边,跳进海里。  近几百年来,旅鼠跳海的事几乎每隔三四年就要发生一次。  旅鼠体长约15厘米,身披细毛,前肢有强劲的爪子,善于挖掘。不同地区的旅鼠,毛色也有区别。有
八月,正是桂花开放的季节。我轻轻靠在桂花树下,让桂花的芳香毫无顾忌地包裹着我,飘进我的鼻腔、流进我的心田。我幸福地感受着这淡白色的香气,回想起一直藏在我心中的那份浓浓的“桂花香”,是那样地让我陶醉。  从小我就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常常会因为患上这种或那种病而让母亲四处奔波寻找良药。母亲不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因而对于一些迷信的不真实的东西奉若神明。曾有一段时间,我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我几乎闻不出香味和
摘 要 以整本书阅读为背景,引入主要人物,从现象到本质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从而指导学生深入辩证地表达观点,真正将阅读与写作连接起来,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的整合可采取如下路径:以典型事例作为思维起点,阐释概括,明确核心概念;对比探究,翻转否定表意;辩证深思,表述二元关系。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阐释概括;对比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