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因素,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所以教师必须建立大问题观,设计组合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不顺”到“顺”,同时重视反思追问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挥多样的数学思考,提升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概括性、创造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思维能力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课堂提问的设计是否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能否促进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挥多样的数学思考,是每一个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思考的问题。笔者试以学校近期举行的课堂教学竞赛中一位五年级老师上的《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为例,阐述问题设计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大问题观,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课堂讲究循序渐进、讲究有层次性,教师常常将教材中的例题重新改编,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新知。但是过多地降低坡度,将问题分解地过于细琐,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狭窄的空间里,不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中的原例题是: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这节课中,教师对例题做了如下改编,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1)王大叔用6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可以怎样围?
(2)王大叔用10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可以怎样围?
(3)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一共有多少种围法?
教者不仅先用6根、10根做铺垫,而且并没有直接提问“怎样围面积最大?”而是在学生列举出长宽的各种情况后提问:如果你是王大叔,你会怎么选择?由一位反应较快的学生说出:应该选择长6米,宽5米的围法,因为这时围成的面积最大。
分步提问看似使学生逐步解决了问题,但是学生未从整体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利于学生养成全面、深刻、细致的思考习惯。在新一轮教材修订之前,这道例题的问题就是“一共有多少种围法?”重新修订后改为“怎样围面积最大?”看似增加了难度,但是编者的改变意图应该是侧重让学生形成有效的策略,能学会有条理地分析相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谓是高水平、大容量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应该直接出示原例题。要求学生直接思考:“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在交流讨论中明确: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的长方形周长是22米,且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但是围法是多样的。再通过“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想到: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从而引出一一列举。
不给学生太多的铺垫,不将问题分解地过于细琐,建立大问题的观念,通过“你能想到什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类问题,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主动性,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够照顾到和问题有关的所有条件,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设计组合问题,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评课时,上课教师分析了自己的设计意图:由于班级中流动生源较多,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理解能力较差,所以才会放低坡度。的确,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第一点中提到的大问题或者一些较难的问题,中等或偏下的学生有时会束手无策,难以解答,怎么办?
笔者建议教师设计组合问题。组合问题是基于对学生能否回答出问题而做的准备性工作,是对较难问题难以回答后的化解和铺垫。尤其在面向不熟悉的学生上课时,组合问题是为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的问题,是体现课堂教学应变的充分准备。
在这节课中,如果学生对“你能想到什么?”确实无法回答,这时教师可以铺垫性地提问: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的长方形,周长一定是多少米?长和宽也会像周长这样保持不变吗?面积呢?对于小组讨论“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时,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逐步提示他们:是否还会有其它围法呢?怎样才能找全所有的方法呢?怎样围长方形的面积才能最大呢?
组合问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又切实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开始的大问题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不会一开始就让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限定在固定的思维框架内,随后的提示性、帮扶性提问,使得教师不会因为学生无法回答问题而“冷场”,能及时有效地嫁接起学生思维的断层。
三、重视反思追问,提升思维的概括性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一个知识点由不会到会逐步掌握后,及时地反思追问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化巩固知识,而这一环节常常被教师忽视,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本节课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上课教师将最后的教学重点放置在各种形式的练习上,未能及时组织学生反思总结,学生难以形成策略意识。建议教师重新研读修订后的教材,认真落实教材中的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2)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强调:有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列举来解决,列举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要对列举的结果进行比较,做出选择。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并要求他们说当时是怎样列举的。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好处?运用列举的策略时需要注意什么?
加强反思追问能使列举的策略意义得以凸显,有利于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对以前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回顾,使学生可以基于更多的应用案例,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加以概括,加深对策略运用过程和方法的认识,提升学生思维的概括性。
四、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也曾说过:“好的老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思维独创性的重要体现。
本节课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可以先引导问: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惑吗?你还想继续探究什么内容呢?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这道题中正好是22根木条,只能围成长方形,如果数据变化了,可以围成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比较会怎样呢?
(2)如果是绳子,可以围成各种形状,哪种形状围成的面积最大呢?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呢?
(4)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
即便学生不会回答这些问题,或者以他们现在的知识基础还不能解答,但是能够提出问题证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自己独到的思考,会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当然,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学会提问搭建平台。
综上所述,教师要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就要深入钻研教材,要将重新修订后的教材与之前的教材进行对比,充分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要将教材研究活了,并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加工,在大问题意识的观念下设计出具有启发引导价值的有分量、有质量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王 慧
[关键词]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思维能力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课堂提问的设计是否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能否促进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挥多样的数学思考,是每一个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思考的问题。笔者试以学校近期举行的课堂教学竞赛中一位五年级老师上的《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为例,阐述问题设计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大问题观,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课堂讲究循序渐进、讲究有层次性,教师常常将教材中的例题重新改编,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新知。但是过多地降低坡度,将问题分解地过于细琐,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狭窄的空间里,不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中的原例题是: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这节课中,教师对例题做了如下改编,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1)王大叔用6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可以怎样围?
(2)王大叔用10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可以怎样围?
(3)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一共有多少种围法?
教者不仅先用6根、10根做铺垫,而且并没有直接提问“怎样围面积最大?”而是在学生列举出长宽的各种情况后提问:如果你是王大叔,你会怎么选择?由一位反应较快的学生说出:应该选择长6米,宽5米的围法,因为这时围成的面积最大。
分步提问看似使学生逐步解决了问题,但是学生未从整体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利于学生养成全面、深刻、细致的思考习惯。在新一轮教材修订之前,这道例题的问题就是“一共有多少种围法?”重新修订后改为“怎样围面积最大?”看似增加了难度,但是编者的改变意图应该是侧重让学生形成有效的策略,能学会有条理地分析相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谓是高水平、大容量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应该直接出示原例题。要求学生直接思考:“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在交流讨论中明确: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的长方形周长是22米,且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但是围法是多样的。再通过“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想到:要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从而引出一一列举。
不给学生太多的铺垫,不将问题分解地过于细琐,建立大问题的观念,通过“你能想到什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类问题,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主动性,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够照顾到和问题有关的所有条件,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设计组合问题,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评课时,上课教师分析了自己的设计意图:由于班级中流动生源较多,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理解能力较差,所以才会放低坡度。的确,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第一点中提到的大问题或者一些较难的问题,中等或偏下的学生有时会束手无策,难以解答,怎么办?
笔者建议教师设计组合问题。组合问题是基于对学生能否回答出问题而做的准备性工作,是对较难问题难以回答后的化解和铺垫。尤其在面向不熟悉的学生上课时,组合问题是为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的问题,是体现课堂教学应变的充分准备。
在这节课中,如果学生对“你能想到什么?”确实无法回答,这时教师可以铺垫性地提问: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的长方形,周长一定是多少米?长和宽也会像周长这样保持不变吗?面积呢?对于小组讨论“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时,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逐步提示他们:是否还会有其它围法呢?怎样才能找全所有的方法呢?怎样围长方形的面积才能最大呢?
组合问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又切实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开始的大问题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不会一开始就让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限定在固定的思维框架内,随后的提示性、帮扶性提问,使得教师不会因为学生无法回答问题而“冷场”,能及时有效地嫁接起学生思维的断层。
三、重视反思追问,提升思维的概括性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一个知识点由不会到会逐步掌握后,及时地反思追问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化巩固知识,而这一环节常常被教师忽视,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本节课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上课教师将最后的教学重点放置在各种形式的练习上,未能及时组织学生反思总结,学生难以形成策略意识。建议教师重新研读修订后的教材,认真落实教材中的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2)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强调:有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列举来解决,列举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要对列举的结果进行比较,做出选择。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并要求他们说当时是怎样列举的。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好处?运用列举的策略时需要注意什么?
加强反思追问能使列举的策略意义得以凸显,有利于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对以前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回顾,使学生可以基于更多的应用案例,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加以概括,加深对策略运用过程和方法的认识,提升学生思维的概括性。
四、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固然重要,但是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也曾说过:“好的老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思维独创性的重要体现。
本节课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可以先引导问: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惑吗?你还想继续探究什么内容呢?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这道题中正好是22根木条,只能围成长方形,如果数据变化了,可以围成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比较会怎样呢?
(2)如果是绳子,可以围成各种形状,哪种形状围成的面积最大呢?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呢?
(4)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
即便学生不会回答这些问题,或者以他们现在的知识基础还不能解答,但是能够提出问题证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自己独到的思考,会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当然,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学会提问搭建平台。
综上所述,教师要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就要深入钻研教材,要将重新修订后的教材与之前的教材进行对比,充分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要将教材研究活了,并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加工,在大问题意识的观念下设计出具有启发引导价值的有分量、有质量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