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渠道和载体。结合工作及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校应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以便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一、传承优秀文化是高校办学育人的重要职能之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包括历史的、现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想理论、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而优秀文化更是经过人类实践,千锤百炼、萃取沉淀的精华部分。
从高校教育使命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普通本科高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都应注重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作用,这也是高校区别于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显著特征。从优秀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优秀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教育、灵魂塑造、技能传承的内涵。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我们才能知道要往哪里去,怎样更好地去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认识到,优秀文化为高校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育人富矿,通过挖掘与传承优秀文化,能够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融入地方优秀文化是高校落实传承优秀文化职能的选择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由整个国家、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地方优秀文化是国家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需要传承国家、民族的文化,但被动而毫无选择地接受文化,不如主动出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挖掘、整理、提炼地方优秀文化,继而将其系统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同时,从地方优秀文化本身来看,文化传承并不是教条的,在挖掘和弘扬优秀文化时,必然会有创新,进而赋予其新意,产生新的文化。从面向学生培养的层面来看,高校所在的地方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因为高校培养、输出的人才对所在地的文化认同感更高。从长远来说,无论培养的学生是否留在当地创业、就业,都或多或少地会将在校期间濡染的优秀文化,通过自己的人生行旅,扩大学校所在地的文化影响。
三、融入地方优秀文化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
曾经有一项研究调查了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吸引力、感染力不足的原因,调查数据表明71.37%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没有实际用途,教学内容与中学重复,且内容空泛枯燥,缺乏生活感。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太强、政治性太强且不够客观等。因此,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课程存在的问题。在内容上,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避免生硬、死板的教学,增强生活感和实用性,让大学生易于感知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地方的优秀文化,其较之纯粹的理论、说教的道理更加生动具体,其所蕴含的大德、大道、大爱、大精神都是通过人物、故事、遗迹遗址、展馆呈现的,能使大学生更加具象地解读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密码,包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渗透到我们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继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接受与实践相联系,帮助大学生消除价值冲突,懂得选择主流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形式上,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避免满堂灌,扭转思想政治课中你说我听、考试靠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
地方文化近在咫尺,地方文化的内容又可便利地植入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也可轻易地移至文化承载现场,让大学生面对优秀文化时可听、可看、可感,甚至可用,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趣味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融入地方优秀文化的路径
要想更好地发挥地方优秀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层次,也不能停留在内容的简单移植上。如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吉安红色文化和庐陵文化这两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将其深度地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有效提升教师理念
高校要从地方优秀文化中寻找素材,确定立场与方法、信心与方向。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率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到井冈山等地开展“两学一做”暨“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实践研修活动。教师们在追寻红军足迹、参观红色遗存、拜访道德模范过程中,树立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进一步探索、激活红色基因,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2.有效整合文化资源
吉安职業技术学院坚持课堂教育、文化熏陶、实践感知于一体,出版了《吉安红色记忆》《浩然正气》等地方教材,并建立了跨越历史时空而又涵盖“红、古、绿”三色文化的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地将思想政治课理论延伸到实践,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将学校延伸到社会。在教学中,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讲好中国故事”深化学生的感悟,以诵读红色诗词、演唱红色歌曲激活学生思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效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强化问题意识,凝练教学内容,构建出重点突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旨,以任务驱动、项目活动导向为抓手”的“做—学—导”课程教学模式和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实践课教学不是让学生走马观花,拍照留影,而是应按照自学理论、提出问题——参观学习、深入思考——互相讨论、解决问题——体验感悟、深化理解这四个步骤进行,教师也应要求学生将活动成果制作成PPT或微视频,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同时,高校还可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4.有效搭建空间平台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建了“红色文化研讨社”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学生骨干成员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红色文化的宣传和研讨,深入小学、社区、企业、敬老院等地进行红色文化宣讲,定期开展“红色之旅”实践活动,举办了“红五月”艺术节、“讲好红色井冈山故事争创佳绩”等内容丰富、异彩缤纷的活动,激活了红色基因,传承了庐陵文化。此外,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还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以微信、QQ、微视频为载体,依托移动教学助手,进行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创新了思想政治教学新途径,搭建了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作者单位: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传承优秀文化是高校办学育人的重要职能之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包括历史的、现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想理论、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而优秀文化更是经过人类实践,千锤百炼、萃取沉淀的精华部分。
从高校教育使命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普通本科高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都应注重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作用,这也是高校区别于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显著特征。从优秀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优秀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教育、灵魂塑造、技能传承的内涵。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我们才能知道要往哪里去,怎样更好地去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认识到,优秀文化为高校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育人富矿,通过挖掘与传承优秀文化,能够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融入地方优秀文化是高校落实传承优秀文化职能的选择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由整个国家、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地方优秀文化是国家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需要传承国家、民族的文化,但被动而毫无选择地接受文化,不如主动出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挖掘、整理、提炼地方优秀文化,继而将其系统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同时,从地方优秀文化本身来看,文化传承并不是教条的,在挖掘和弘扬优秀文化时,必然会有创新,进而赋予其新意,产生新的文化。从面向学生培养的层面来看,高校所在的地方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因为高校培养、输出的人才对所在地的文化认同感更高。从长远来说,无论培养的学生是否留在当地创业、就业,都或多或少地会将在校期间濡染的优秀文化,通过自己的人生行旅,扩大学校所在地的文化影响。
三、融入地方优秀文化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
曾经有一项研究调查了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吸引力、感染力不足的原因,调查数据表明71.37%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没有实际用途,教学内容与中学重复,且内容空泛枯燥,缺乏生活感。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太强、政治性太强且不够客观等。因此,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课程存在的问题。在内容上,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避免生硬、死板的教学,增强生活感和实用性,让大学生易于感知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地方的优秀文化,其较之纯粹的理论、说教的道理更加生动具体,其所蕴含的大德、大道、大爱、大精神都是通过人物、故事、遗迹遗址、展馆呈现的,能使大学生更加具象地解读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密码,包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渗透到我们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继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接受与实践相联系,帮助大学生消除价值冲突,懂得选择主流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形式上,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避免满堂灌,扭转思想政治课中你说我听、考试靠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
地方文化近在咫尺,地方文化的内容又可便利地植入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也可轻易地移至文化承载现场,让大学生面对优秀文化时可听、可看、可感,甚至可用,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趣味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融入地方优秀文化的路径
要想更好地发挥地方优秀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层次,也不能停留在内容的简单移植上。如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吉安红色文化和庐陵文化这两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将其深度地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有效提升教师理念
高校要从地方优秀文化中寻找素材,确定立场与方法、信心与方向。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率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到井冈山等地开展“两学一做”暨“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实践研修活动。教师们在追寻红军足迹、参观红色遗存、拜访道德模范过程中,树立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进一步探索、激活红色基因,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2.有效整合文化资源
吉安职業技术学院坚持课堂教育、文化熏陶、实践感知于一体,出版了《吉安红色记忆》《浩然正气》等地方教材,并建立了跨越历史时空而又涵盖“红、古、绿”三色文化的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地将思想政治课理论延伸到实践,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将学校延伸到社会。在教学中,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讲好中国故事”深化学生的感悟,以诵读红色诗词、演唱红色歌曲激活学生思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效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强化问题意识,凝练教学内容,构建出重点突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旨,以任务驱动、项目活动导向为抓手”的“做—学—导”课程教学模式和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实践课教学不是让学生走马观花,拍照留影,而是应按照自学理论、提出问题——参观学习、深入思考——互相讨论、解决问题——体验感悟、深化理解这四个步骤进行,教师也应要求学生将活动成果制作成PPT或微视频,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同时,高校还可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4.有效搭建空间平台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建了“红色文化研讨社”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学生骨干成员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红色文化的宣传和研讨,深入小学、社区、企业、敬老院等地进行红色文化宣讲,定期开展“红色之旅”实践活动,举办了“红五月”艺术节、“讲好红色井冈山故事争创佳绩”等内容丰富、异彩缤纷的活动,激活了红色基因,传承了庐陵文化。此外,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还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以微信、QQ、微视频为载体,依托移动教学助手,进行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创新了思想政治教学新途径,搭建了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作者单位:吉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