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辅导学生写作文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课是小学的一门基础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事物的初步能力和选词造句而局谋篇的基本功;是学生理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这就是说,学生的思想情操、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以及文字技巧方面的情形往往能在作文中明显而集中地反映出来。所以说,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尺,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其实践性很强,但对小学生的要求并不高,这不高的要求,便是作文课历来存在“教師难教学,学生难学习”的状况。抽象的要求、枯燥的重复使学生极易产生畏难和厌烦的情绪,结果是事倍功半,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缓慢。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写的文章,跟成人的作品一样,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它既不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儿童头脑里固有的。如果学生对某一客观事物没有接触,没有认识,而让他们发表意见或写成文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常言道,树木离不开土壤。同样,学生笔下的花朵要开放,它离不开生活的土壤,一旦离开了社会、离开了实践,他们的文章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活的本身是绚丽多姿、生动丰富的,而学生的文章所反映的,恐怕连生活海洋中的一滴水还达不到。《大纲》指出:“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教师要结合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等活动,接触实际,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过,对于少年儿童来讲,一次谈话、发表一个意见或写一篇文章都苛求他们用直接体验、亲身经历的生活为基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指的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体验的生活,一种是间接了解的生活。在家庭、学校或社会的所见所闻,是直接体验的生活,如写一篇《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把自己实际生活中所参加的或亲眼所见的生活,把觉得有意义的一两年写下来,这便是直接生活体验;而那些听别人叙述或通过看书、报、电视等获得的东西,是间接了解的生活,便是间接的。当然,使学生感受最深的,写起来有历历在目的,莫过于亲身的体验;但间接生活可以扩大知识领域,丰富想像和发展智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要注意使间接生活能在他们直接生活不断得到印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有源头活水滋润着生气勃勃的事物形象。
  文章要写得出色,必须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不断积累素材,这时一个阅历不深、社会经验贫乏的少年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2 观察是作文的前提
  《大纲》提出:“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种说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生活素材是第一位的,而文字技巧是第二位的。目前,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活素材不丰富。因此,要改变这个现状,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就必须抓住根本,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入手,丰富学生的素材。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但思维又是以观察为基础的,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开始于观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获得感知,也只有充分地感知,才能唤起想像,从而发展智力。对于写作,养成观察能力常常比学习写作技巧还要重要。著名作家茅盾曾说过:“故为初学者,凡技巧上诸问题,固然不可不下一番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有人把儿童的一双小眼睛比作通向心灵的天窗,这说明观察也是他们思维的外壳,要想儿童思维得好,同样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如教《火烧云》一课,使儿童懂得观察静态要注意事物的颜色、形状、位置等,观察动态要注意事物活动的变化,这种不离开课文的观察指导,要与作文教学如带领学生参观、游览和实地观察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观察要求,掌握观察人、事、景、物的基本方法,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促进智力的发展。
  3 想像是作文的翅膀
  什么是想像?想像是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运动过去已具有的表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造,构成一个从未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新形象。
  少年儿童的想像是极其丰富的,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想飞到天空,想得到动画片那种神功……”他们还能想像出来的情景,想像出世界未曾出现过的新事物、新形象。孩子们的想像内容往往出现在现实以前,有的想像甚至十分离奇古怪,因而乍看起来似乎是“超现实”的,但是构成的材料却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联想在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儿童回忆要写的事,作文中出现一些联想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要尽量形成儿童的联想,并指导他们用联想促进记忆和想像力的飞跃。
  从上面可以看出要指导好学生写好文章,提高作文水平,关键在于指导他们实践,也就是说指导学生多看、多想、多写、多改。有人会问,作文教学是否有规律可循呢?当然有。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学习和总结一些作文教学规律,可以在指导学生作文实践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1 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
期刊
【摘要】引导学生重视语文积累,养成积累的习惯,提高积累的能力和质量,是现在许多语文老师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课外阅读又是语文积累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笔者结合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对语文课外阅读积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 ;课外阅读 ;厚积而薄发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提倡多读善思的同时,强调重视语文材料的积累,引人注目地在阅读方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要求,尤其在《
期刊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课上踊跃发言,气氛很活跃。 但“热热闹闹”的表象之下,学生常常说不到点子上。究其原因,学生上课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对所学内容没有入耳、入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 %。 “在传统的,比较正规的课堂中,师生们靠语言交换信息,平均有70%的时间是教师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指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本文探究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包括有效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效设计问题,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主动参与。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提出的一项教学实验,他在《有效教学方法》中表明,“有效”主
期刊
幼儿园“班级家园互动栏”是班级老师与家长联系互动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到幼儿园班级教育的各项信息,了解近期班级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等。同时也在家园间形成了“相互补充,优势互补”的局面,构成了强大的家园教育合力。 “班级家园互动栏”作为一个桥梁纽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们的重视。  1 “家园互动栏”的内容  “家园互动栏”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窗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本人有如下建议和做法:第一、重视阅读,为作文蓄足底气。第二、结合实际,重视实践。第三热爱生活,心灵美好。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实踐;心灵美好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一环,写好作文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直接表现,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就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心得。  1
期刊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学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因此听说训练尤其重要。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内容则体现在四种技能上,听、说、读、写。但小学英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听说能力。关于训练小学生听说写英语的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激发学
期刊
写作文难是许多学生写作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作文在考试中的比重又很大,所以,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探索,就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如下体会与大家分享。  1 有目的阅读 摘抄 背诵  模仿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的捷径,作文也是如此,俗话说:“记得旧句子,变成新文章”。作文的写作,也是在不断学习别人的字词篇章的基础上利用和发掘,从而創作成一篇新的文章。作文要写得好,就必须对文章要有大量的阅读,但阅读也要有
期刊
【摘要】中考物理计算题是考查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出“物理计算”的特点。与此相适应,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大量创新型计算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应从近年中考试题中精选上述类型的试题加以认真分析,了解每类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考对物理计算的考查,做到轻松应考。  【关键词】物理计算; 中考 ;解析 ;综合计算 ;基本计算   
期刊
【摘要】良好的习惯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时没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尖子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抓住英语阅读整体理解这个行之有效的平台,培养、固化尖子生英语阅读习惯。  【关键词】整体理解;培养尖子生;英语阅读习惯    “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尖子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勤奋、擅用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