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大门 服务社会 档案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8到2008 ,整整3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 ,然而这30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所表达的一样,中国的大门打开了、北京的大门打开了;世界各国的朋友们通过奥运这个途径,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改革开放30年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感受到了我们北京今天的美丽。30年来,档案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发展记录着每一个神奇,通州的档案工作也随着时代在进步、在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由无章可循——到依法治档,档案工作逐步规范化
  
  解放后,通州档案工作最早始于1952年,当时的通县县委和县人委分别建立了机关档案室;而全面开展工作则在1958年通州档案馆正式建馆后。当时,新中国的档案工作刚刚起步,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与整理标准;所以,通州档案工作人员经过多方学习、反复研究起草制定了《通州档案工作条例》、《档案库房管理规则》等有关制度。这些制度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存在着许多遗憾,但这毕竟标志着通州档案工作规范化的开始。1987年9月《档案法》颁布,1996年重新修订,使我国的档案工作有法可依。通州的依法治档工作也逐步规范。
  依据《档案法》和《实施办法》,我们确认了可以依法执行的有效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执法职权,在此基础上,结合通州的实际制定了《通州区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通州区档案安全行政责任追究规定》、《通州区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使依法治档落在实处。为了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强化依法治档工作,我们以社会公民和档案人员为重点,大力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活动。一是档案法制宣传进社区,在各街道办事处长期设立档案法制宣传栏,并举办家庭建档讲座。二是档案法制宣传入乡、镇,将档案法制宣传工作纳入全区“三下乡”活动中。三是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大型法制宣传活动。四是开展档案普法有奖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五是借助媒体广泛宣传档案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建立了档案执法队伍、健全了执法网络、加大了执法力度。1989年,从第一次执法检查开始,20年来,我们每年都要定期对全区档案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与抽查。在执法检查中,坚持计划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坚持单位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执法检查与目标管理、档案复查、档案接收相结合;严格履行执法检查规范程序。目前,通州档案执法工作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多年来,档案执法检查对通州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区95家立档单位的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全部达到北京市二级先进标准,其中市一级先进36家。另外,全区483个行政村村级档案综合管理达标工作全面展开,并逐步得到完善与规范。
  
  由单一到丰富,档案资源建设不断完善
  
  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通州档案馆馆藏档案只有1万5千余卷,主要是党政机关的文书档案。改革开放后,社会的需求与档案事业的发展,使档案资源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为了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我们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档案接收,扩大馆藏量。30年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先后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档案接收工作。分期分批将区级机关及所属单位1997年以前形成的档案接收进馆(包括1997年)。
  二是加大社会征集力度,完善馆藏结构。为了使馆藏内容更加丰富、门类更加多样;我们以社会为重点、以历史主题,采取措施,加大社会征集力度。先后下发了《关于征集珍贵档案资料的通知》、《关于征集地方出版物的通知》、《征集通州老照片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并深入乡镇、社区调查了解征集线索、积极拓展征集渠道;利用各种活动对征集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多年来,我们已经征集到《九章算术》(清朝年间)、日本侵华明信片(1937年)、通州区老照片、四清日记、家谱、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纪念章等各种珍贵档案资料及地方出版物6000余件。
  三是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名人全宗。体现地方特色,是档案馆资源建设追求的目标。通州文化底蕴丰厚、名人荟萃,为了体现运河文化的特点,通州档案馆从1990年开始征集本地区名人档案,先后征集了刘绍棠(著名乡土文学大师)、刘白羽(著名军事文学家)等7位通州籍名人的档案资料近7万件。
  目前,通州档案馆馆藏全宗由最初的25个增加到125个,馆藏档案达到了12万6千余卷,包括文书、声像、科技、实物、婚姻、房产等10余个门类。
  
  由封闭一到开放,档案利用更加社会化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提供利用。但是,由于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档案作为阶级的统治工具是密不外宣的,档案库房的大门是封闭的,公民个人很难与档案近距离接触、一睹档案的庐山真面目。
  
  解放后,我们档案工作以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利用作为重点。利用对象全部为单位集体、利用目的也都是工作查考,而且人数少得可怜。改革开放后,由于各项政策的落实、编史修志的需要,档案利用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重点工作的完成,档案利用又恢复到“门可罗雀”的状态。
  档案事业要发展,必须让利用社会化。为了实现档案利用的社会化,通州档案馆做了大量的工作。从1989年开始,分7次向社会开放档案15733卷,并将开放目录和部分档案原文在网上进行公布。为提高案卷质量、便于利用,分期分批对馆藏四清、旧政权、知青等档案进行了重新鉴定、抢救、整理、编目;将馆藏照片档案进行扫描、刻录,形成光盘。为了提高查阅速度与准确度,我们先后建立了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劳动局招工档案等11类23个数据库,形成机检条目106万条;并重新编制、完善了检索工具和检索体系,使利用率高的档案全部实现了机检。在档案馆内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为社会公众提供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和政府信息。为了让利用更方便、更高效,我们还增加了网上查询、电话查询、节假日预约查询、集体查询等多种利用形式。
  随着,通州新城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档案的社会利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5年,接待利用2000余人次,调阅档案9000余卷;2006年,接待利用3000余人次,调阅档案1.2万余卷;2007年,接待利用7000余人次,调阅档案2.1万余卷。社会公民个人利用占总利用的85%以上,利用需求主要集中在房产、婚姻、招工等方面。
  
  由默默无闻到有为有位,社会形象大大提升
  
  长期以来,档案工作开展的不顺利是影响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这其中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档案部门自身的问题。通州档案局、馆的领导认为“有为才能有位”。要获得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必须做好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2002年起确定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突出档案工作的地方特色,以服务提升档案工作社会形象、以服务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工作宗旨。
  
  做好服务的关键是打造一支过硬的档案干部队伍。因此,局、馆进一步健全了内部各项制度,把思想教育与业务建设相结合;支持全体干部加强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的学习;鼓励大家勤于动脑、勤于动笔,积极探讨业务问题和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服务效能。与此同时,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为目的,加强对全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经过多年的努力,通州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主要服务对象还包括广大青少年。通州档案馆自1995年被命名以来,始终坚持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关心、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运河文化,展示通州风采为目的,深入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以馆藏刘白羽、刘绍棠等通州籍名人的档案资料为素材,把档案与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广泛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各种有意义的宣传活动。由于,通州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的特色突出,社会影响广泛、社会效益显著,2003年被命名为北京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作为北京市的代表在《档案工作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研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主动服务本地区的各项建设是近年来档案局、馆的工作重点之一。档案局、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主动为重大活动、重点工程提供服务,主动对通州的旧景新貌进行拍摄留影、存档备用。利用馆藏资料,编辑出版了《运河古韵翰墨集》、《烽火通州》、《刘绍棠年谱》、《文化通州》等10余种具有较高利用与阅读价值的档案编研成果。另外,我们以“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为宗旨,不断延伸服务。多年来,着力抓了“农业科技档案”、“民营企业档案”、“农民家庭档案”、“宗教档案”试点工作,并在全区普及推广。随着旧村改造、农转非步伐的加快,我们积极探索村级“物业档案管理”的模式与方法,以点带面进行推广。结合区情发展实际,还重点抓了小城镇、工业园区档案工作的规范管理。
  
  历经一番辛与苦,赢得梅花扑鼻香。通州档案局、馆立足于社会、立足于发展的服务理念与所取得的成绩,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与高度重视,还多次受到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而且,还备受新闻媒体的关注。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吉林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纪实》等20余家的新闻媒体先后到这里拍摄专题、现场采访。
  回顾过去的30年,我们发展的道路虽然不平坦;但是,我们成绩显著。如今,我们的大门已经敞开,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就让我们档案人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我们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档案局
其他文献
档案数字化之前的鉴定  刘璐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一期上撰文指出,对非数字化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前进行鉴定,首先是为了保证数字化后的数字档案内容信息的“质量”,使这些数字化后的档案信息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其次是要考虑提高档案数字化的效益,减少毫无意义的投入,使数字化的投入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在具体的数字化工作中,要考虑遵守以下规则:(一)利用价值性原则,即从非数字化档案的利用价值来判定该
本刊讯 8月23日下午,北京市档案局和北京市工商联召开了档案管理暨质量工作先进会员企业表彰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北京市工商联系统档案管理先进会员企业、质量工作先进会员企业进行表彰,分别就企业档案管理及质量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会长吴杰,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总工程师白建国分别讲话,对受到表彰的企业表示祝贺,并就相关方面的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  姜之茂在
【摘 要】教师的教学改革必须在尊重、遵循孩子真实活动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语文的古诗教学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的一个不错的途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古诗教学,教师会将诗词处理得更“巧”, 学生对文本情感体悟会更“妙”,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古诗教学;模式创新  教师的教学应当加快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资源改革,并在尊重、
主持人:宋京红(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副校长)  嘉 宾:刘艳艳(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  田红(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二学部主任)  王娉婷(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六年一贯制学部主任)  吴芃萱(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六年一贯制学部学生)  朱莉娅(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二学部学生)  中高考改革说到底是人才培养的改革,课改深处是制度的重建,这一点我们三十五中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同样的感
项目式教学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将各学科知识嵌入项目设计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各学科相关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意识。信息技术课程是集科学与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科目,高中新课标将项目式教学列为教学方式主要建议之一。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信息
电子课程在许多国家都被提上了政府议程,同时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深入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面向学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的设计与开发已成为现实。  书法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艺术性特点,使得中小学书法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不完全相同。笔者通过在书法教学中长期的观察与实践发现,书法教材的开发难以受到重视,学生练习效率过低。在校园中少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的书法校本
现在许多人在抱怨,学校教育不能让他们的孩子成为创新者去创造更好的未来,然而也觉得没办法,大环境就是这样。现在的教育并没有将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放在中心,无论你做怎么样的尝试去改变,只要你用这样的方式去运行,都不可能超出教育体制。 教育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行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教育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这种先进性是基于技术方面的,包括教育的手段要实现现代化。?我们需要的教育形态,是一个重视最终
【摘 要】研学活动让中小学生从课堂走向更广阔、更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方式。提高研学实践活动质量,唯有重视顶层设计,纳入课程活动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建设,重视研学前、中、后的评价管理,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促进研学教育“知行合一”,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综合育人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研学活动 ;生活教育 ;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北京重塑城市战略定位,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由此,北京确立了城市发展的“新坐标”。新时代,首都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十三五”时
记 者:顺义区近年来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这里面有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更是顺义区加强政策落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结果,教学信息化建设在其中起到了重要助力作用。请介绍顺义区在加强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的做法。  张军堂:顺义区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把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融合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中,全面落实已制订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应用框架,打破教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