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首都教育创新发展新图景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北京重塑城市战略定位,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由此,北京确立了城市发展的“新坐标”。新时代,首都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时代如何理解首都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未来首都教育将呈现怎样的新图景?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和杂志社创刊200期之际,我们采访了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
  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下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
  记 者:新时代,随着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如何定位?信息技术对首都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如何体现?
  李 奕:新时代的特点就是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扑面而来,并将逐渐深入教学,我们必须逐渐适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提高责任担当。新时代我们国家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系统之外,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教育如何形成新的动能和有效供给?
  从问题导向看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促进教育改革之前首先要适应教育变革,关注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紧贴教育主流业务和核心问题切入。现在信息化仍然是自成体系的一个圈子,需打破彼此边界,构建融通、协同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信息化平台。思考新的中高考改革背景下一系列的重要改革,对教育信息化有什么样的呼唤和需求,比如说高考命题的价值取向、命题的资源、环境的创设等。另外,高考的考试科目的变化及其带来的教育教学的影响,除了已经有的选课系统平台外,信息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要明确细化之后找到切入点。据报道,2018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做北京的语文高考作文获得满分,而某知名作家获得85分。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机器的得分比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得分还高。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倒逼是什么呢?现在我们的考试命题已经变化了,如果我们的阅卷没有变化,那我们能把真正有思考有创新能力的孩子选出来吗?如果是固化的、僵化的阅卷标准,真的就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就不能选出优秀的人才。所以,教育信息化不能仅仅是在教育教学中简单的应用,还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
  从目标导向看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按照目标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就是要改变教育供给。教育说到本质上是教育服务,服务就是供给,按照需求供给。新时代,中央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2035年”“2050年”奋斗目标,对未来孩子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调整教育供给,实际上分为供给的策略、供给的内容、供给的方式、供给的节奏四个角度。
  信息化提供服务的技术,也提供服务的策略。未来,需要获取涵盖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大数据,为孩子精准画像,助力孩子的成长。要让智能终端变成孩子真正的数字助力,而不是严禁孩子带进学校、带进教室。现在基础教育的供给限定在教材、课堂之内,未来,教育供给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教材、教辅,还要包括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线的活动和交往等。供给的方式要从单一供给向群体供给转变。供给的节奏要符合目标导向,有的需要快,有的则需要控制节奏。正是这种策略、内容、方式、节奏的变化,才能带来供给侧改变,提供真正有效的教育服务。
  供给侧改革,促进首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记 者: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有效供给,促进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李 奕:新时代首都教育创新发展在宏观上的回应和构建,绝不仅仅是一次中高考改革,也不仅仅是一次课程改革,它是贯穿从小学到高中、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评价的一系列的整体改革,从表面上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学段之间的界限,实际上北京教育改革的所有环节都是在围绕着供给侧,是消费观引导下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如何拓展教育资源,如何提供有效的服务?通过教师信息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让教师应用信息素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北京之所以推动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教师成长的环境里,搭建一个可选择的开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既可以选不同学科的老师,也可以选不同学段的老师;教师可以跨学段、跨年级,也可以选择系统之外的同行听课交流。2018年,北京市教师在线辅导计划进一步拓展,面向生态涵养区所在的房山、平谷、密云、延庆、怀柔开始实验。北京未来是多中心格局,信息技术在其中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推进教育信息化2.0,首先要对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到适合的切入模式。要知道教育信息化是双刃剑,既可以促进,也能阻碍教育改革与发展。信息技术要适应教育教学的变化,城市格局的变化,教育供给方式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新的空間才能有新的用武之地,才能够适应未来市场化的供给方式。
  在微观层面实践教育精准扶贫,弥合数字鸿沟,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北京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越来越在人、资源、教育之间关系的构建上发挥作用。不是单纯的输送资源,信息化是要在资源、人、环境进行连接,并传递服务。我们的“双师工程”其实就是这样一种组合,在网上不仅构建的是教师传递的服务,还可以通过智慧学伴营造一个人工智能的环境。学生可以和不同年龄段的同伴构成一个社区,在交流和研究中形成生成性资源。每一次线上的活动,本身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资源,将资源、人和环境匹配在一起,进而来实现教育均衡和精准扶贫,或者说是市场化的教育供给。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随着条件的逐渐成熟,不同区域之间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的平台实现协作和共同学习。河北的孩子可以和北京的孩子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拉近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实现心灵契合,进而在未来一代孩子的身上固化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元素。信息化所构建的正是在不可能的条件下,提供资源、环境相匹配的教育服务,而不是简单地输送资源,那是没有温度的,且不可持续。
  通过在线教育实现学生的实际获得
  记 者: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如何理解通过在线教育解决学生现实需求与实际获得的问题,学校需要如何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
  李 奕:首先要提高认识。在线教育是落实“互联网 教育”在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是可以穿越边界,有新的规则的,这与城乡一体化、支教活动是不同的,这是“十九大”以后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大特色。用中高考改革撬动整個教育的实践,关注教育的现实需求,关注孩子的个性成长,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有更多的实际获得。
  其次,在线教育是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延伸和转型升级。教育资源的数量和服务种类的增加是必然趋势,教师的环境观和资源观要突破,善于驾驭和整合更多的资源。这不仅仅限定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现在变化也非常快,家长给孩子选择的机会非常多,孩子的整体认知越来越丰富、越稳定。地球是平的,是穿越边界的。学校需要分析需求,在市场机制下,根据需求的驱动进行选择,要知道被需求端确认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再次,在线教育指向学生的实际获得。面对教育模式的变革和生态重构,我们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新时代所产生的新的教育目标和能力目标,对孩子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有新的要求,这靠传统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无法实现,需要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比如,数字化阅读代表的是阅读方式的变化,数字化阅读带来的是孩子新的创新能力。
  学校首先要做到诊断优先,通过分析学科的优势劣势、学生的优势劣势,为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学生在线上也可以认识不同区域的学伴,一起交流学习。在线教育最终的考核还是学生的实际获得——学生的现代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为教师和学生精准画像
  记 者: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三位一体,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如何通过技术的有效介入实现为教师和学生精准画像、精确诊断、因材施教?
  李 奕:2017年9月,2017级高一新生步入校园,他们将于2020年参加北京新高考。2018年6月,北京新中考如期举行。新的考试方案带来新的变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给学校和教师的育人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什么样的好老师?面对教育改革,教师需要敢于转型。通过考试制度的变化倒逼育人方式变革,教师不能按以前的经历培养未来的学生,每位教师都要有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进行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自我重塑。我们需要怎样培养好老师?我们希望用大数据,用行为记录来描绘出新时代教师的画像,改变教师的育人方式和教学策略。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甚至区块链技术在未来教育供给的基本策略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技术打通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学生们的学习空间进一步拓展,由此获得的教育既可以是线下的,也可以是线上的;既可以来自教师,也可以来自同伴。未来孩子们的学习是非线性、无边界的、问题导向的泛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支持。比如依托北京教师在线辅导的智能平台“智慧学伴”,通过提供双师服务,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在不同的学习要素之间建立勾连。当有了更多的学生提问或者学生行为数据时,可以提炼出不同学科和年龄段共性的、基本的问题集和学生行为的大数据,形成人工智能老师,加上原来线上的老师、生活中的老师,由“双师”转变为“三师”。有两个真人老师和一个虚拟的人工智能老师为学生提供服务,基本问题由人工智能老师解决,真实的老师解决更具创造性的问题。人工智能将教师从现在的更多重复性的、低水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其他文献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倡议中小学延期开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项目式学习(PBL)强调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任务驱动,将学习内容以项目活动的形式呈现,学生通过充分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合作
出版年鉴 图片亮点 近日,《2006年北京门头沟年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年鉴照片成为书的一个亮点:图片清晰精美,覆盖面广,尤其是温家宝总理到潭柘寺小学调研的照片收录在内,放在首要位置,使得该年鉴还具备收藏价值。(高丽敏)    提前布署 成效显著 早在2006年初,海淀区档案局就着眼2008年奥运,早部署、早行动,开展了对奥运工程监督工作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专项行政效能监
档案数字化之前的鉴定  刘璐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一期上撰文指出,对非数字化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前进行鉴定,首先是为了保证数字化后的数字档案内容信息的“质量”,使这些数字化后的档案信息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其次是要考虑提高档案数字化的效益,减少毫无意义的投入,使数字化的投入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在具体的数字化工作中,要考虑遵守以下规则:(一)利用价值性原则,即从非数字化档案的利用价值来判定该
本刊讯 8月23日下午,北京市档案局和北京市工商联召开了档案管理暨质量工作先进会员企业表彰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北京市工商联系统档案管理先进会员企业、质量工作先进会员企业进行表彰,分别就企业档案管理及质量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会长吴杰,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总工程师白建国分别讲话,对受到表彰的企业表示祝贺,并就相关方面的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  姜之茂在
【摘 要】教师的教学改革必须在尊重、遵循孩子真实活动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语文的古诗教学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的一个不错的途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古诗教学,教师会将诗词处理得更“巧”, 学生对文本情感体悟会更“妙”,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古诗教学;模式创新  教师的教学应当加快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资源改革,并在尊重、
主持人:宋京红(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副校长)  嘉 宾:刘艳艳(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  田红(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二学部主任)  王娉婷(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六年一贯制学部主任)  吴芃萱(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六年一贯制学部学生)  朱莉娅(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二学部学生)  中高考改革说到底是人才培养的改革,课改深处是制度的重建,这一点我们三十五中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同样的感
项目式教学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将各学科知识嵌入项目设计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各学科相关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意识。信息技术课程是集科学与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科目,高中新课标将项目式教学列为教学方式主要建议之一。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信息
电子课程在许多国家都被提上了政府议程,同时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深入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面向学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的设计与开发已成为现实。  书法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艺术性特点,使得中小学书法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不完全相同。笔者通过在书法教学中长期的观察与实践发现,书法教材的开发难以受到重视,学生练习效率过低。在校园中少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的书法校本
现在许多人在抱怨,学校教育不能让他们的孩子成为创新者去创造更好的未来,然而也觉得没办法,大环境就是这样。现在的教育并没有将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放在中心,无论你做怎么样的尝试去改变,只要你用这样的方式去运行,都不可能超出教育体制。 教育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行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教育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这种先进性是基于技术方面的,包括教育的手段要实现现代化。?我们需要的教育形态,是一个重视最终
【摘 要】研学活动让中小学生从课堂走向更广阔、更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方式。提高研学实践活动质量,唯有重视顶层设计,纳入课程活动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建设,重视研学前、中、后的评价管理,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促进研学教育“知行合一”,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综合育人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研学活动 ;生活教育 ;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