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学生却学得并不轻松,尤其是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心理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即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经过几年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实践,现与大家进行探讨。
1 合理利用小组,更好地自主学习
为了使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发挥更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哪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把班级学生按好、中、差有比例的进行合理安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确定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为小组长,以优带差,让每位同学在学习活动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能倾听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效地参与学习。教师还需要把小组长培训好,使小组明确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充当的角色,不仅起到参与作用,还要起到组织、协助其他组员会说会议的作用。
2 要让学生学会合作中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反馈、探索等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使他们语言得到锤炼、思维得到开发、思路得到拓宽、问题得到解决、知识得到消化。如在讲“平方差公式”时,教师首先创设解决这一问题的情境: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想出最合理的办法自己去解决如何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吗?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研究学习、合作交流想出用一个大的正方形挖去一个小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通过“平移法”、“割补法”等,最后得出了用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平方差公式这一结论。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加以鼓励,把这种办法以最先发现的学生名字命名为××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3 在自主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就要求教师积极去引导学生探索、挖掘,养成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课堂上,教师还要从一两个实际问题或者有趣的问题出发。学生想急于解决这些问题,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这就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上所谓的认知冲突,于是我便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为了改变这种境况,我先讲2个例子:①水压机有4根空心钢立柱,每根的高h都是18米,外径D为1米,内径d为0.4米,每立方米钢的重量为7.8吨,求4根立柱的总重量。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用因式分解进行计算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因此感觉学习因式分解很有用。②让学生们计算22-12、32-22、42-32、52-42、62-52……学生回答得数分别是3、5、7、9、1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每个得数都是原来两个连续整数的和。学生对自己的发现非常惊奇,我就抓住这点利用“因式分解”证明“当n是整数时,两连续整数的平方差(n+1)2-n2等于这两个连续整数之和。”这样的教学可以打动学生的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要想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就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为他们搭建“发现”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4 搭建个性思考平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知识需要探索,教材更需要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我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过渡。
例如在讲解“展开和折叠”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将圆锥形的冰激淋筒沿一虚线剪开展成一平面的扇形。再把长方形纸折叠数次围成棱柱的侧面,学生通过观察,主动说出教师的演示是“展开”和“折叠”。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感受图形的变化过程,将更多的数学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紧接着让学生拿出实物模型进行展开与折叠,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棱柱吗?”通过探究、合作、交流学生提出并解答了下列问题:①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②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是什么图形?③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④棱柱有几条侧棱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感悟棱柱特征结论的生成过程。从而改变了单项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 合理利用小组,更好地自主学习
为了使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发挥更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哪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把班级学生按好、中、差有比例的进行合理安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确定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为小组长,以优带差,让每位同学在学习活动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能倾听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效地参与学习。教师还需要把小组长培训好,使小组明确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充当的角色,不仅起到参与作用,还要起到组织、协助其他组员会说会议的作用。
2 要让学生学会合作中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反馈、探索等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使他们语言得到锤炼、思维得到开发、思路得到拓宽、问题得到解决、知识得到消化。如在讲“平方差公式”时,教师首先创设解决这一问题的情境: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想出最合理的办法自己去解决如何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吗?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研究学习、合作交流想出用一个大的正方形挖去一个小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通过“平移法”、“割补法”等,最后得出了用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平方差公式这一结论。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加以鼓励,把这种办法以最先发现的学生名字命名为××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3 在自主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就要求教师积极去引导学生探索、挖掘,养成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课堂上,教师还要从一两个实际问题或者有趣的问题出发。学生想急于解决这些问题,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这就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上所谓的认知冲突,于是我便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为了改变这种境况,我先讲2个例子:①水压机有4根空心钢立柱,每根的高h都是18米,外径D为1米,内径d为0.4米,每立方米钢的重量为7.8吨,求4根立柱的总重量。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用因式分解进行计算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因此感觉学习因式分解很有用。②让学生们计算22-12、32-22、42-32、52-42、62-52……学生回答得数分别是3、5、7、9、1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每个得数都是原来两个连续整数的和。学生对自己的发现非常惊奇,我就抓住这点利用“因式分解”证明“当n是整数时,两连续整数的平方差(n+1)2-n2等于这两个连续整数之和。”这样的教学可以打动学生的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要想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就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为他们搭建“发现”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4 搭建个性思考平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知识需要探索,教材更需要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我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过渡。
例如在讲解“展开和折叠”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将圆锥形的冰激淋筒沿一虚线剪开展成一平面的扇形。再把长方形纸折叠数次围成棱柱的侧面,学生通过观察,主动说出教师的演示是“展开”和“折叠”。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感受图形的变化过程,将更多的数学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紧接着让学生拿出实物模型进行展开与折叠,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棱柱吗?”通过探究、合作、交流学生提出并解答了下列问题:①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②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是什么图形?③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④棱柱有几条侧棱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感悟棱柱特征结论的生成过程。从而改变了单项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