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被绑票之后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jitianya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中,史进为王画匠出头,鲁智深为史进出头,双双失陷华州,宋江率众营救,遇到了难题。华州为关中军事重地,“濠沟深远”“城池厚壮”,如果不能里应外合,根本救不出人。
  正当宋江等人无计可施的时候,奉旨出行的殿前太尉宿元景到了华州地界,于是,吴用排兵布阵,宿元景沦为“肉票”。
  吴用的设计,无非浑水摸鱼,借刀杀人,似无其他居心。在计策实施中,借太尉的行头仪仗,成功迷惑了庙宇主事和华州上下官员,利用他们没法判断真假这个条件,最终达成救人、血洗和掠财三个目的。
  但宋江的目的就未必单纯了,他先是告诉宿元景:一、只借行头用用,无须赎票;二、不必担心撕票,保证安全;三、事后可以撇清,后顾无忧。事毕宋江又设宴款待、赠金送银。宋江软硬兼施而能礼数周全,消除对方顾虑却又暗藏锋锐,拿住宿元景这个人(坐实其通匪与受贿两个罪名),意义更为重大。
  朝中有人好做官,庙堂不可无内应。也正是由于宋江的這个不为人知的居心,使得绑票案有了一些非典型色彩。
  宿元景被绑之后如木偶般唯唯诺诺。按照孔子识人要“視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宿元景的标签也就是一个“怕”字,怕死,怕丢官,怕被连累。
  有所怕,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官员,应该还有比人之常情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忠义和名节。曾国藩曾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显然比宿元景的几个怕,不知要高尚多少个等级。
  宋代的太尉,属于高级武官,轶品仅次于太师。那么宿元景何以在宋江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呢?如果他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那么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化解这场危机。譬如宋江已然说得很清楚,绑票的目的只为救人,并非与朝廷为敌,啸聚山林也是不得已,最终还是要等朝廷招安,为国家出力。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谈判条件,为什么不争取一下?
  以宿元景的权力与威势,修封书信派个虞候去华州释放两个罪犯,不会太难,虽然不免要担一些干系,但是可以确保华州府库安全和数百官兵的生命,担一些干系也是值得的。
  事实上,梁山众人这次对华州的破坏相当严重。先是西岳庙贺太守被杀,三百余名兵士命丧当场,城里百余军校被杀,府库钱粮马匹也尽丢失,一夜间家家挂白幡,户户戴孝帕。这个结果,对梁山而言的确不错,可是对宿元景来说就非常不妙了。
  从宿元景恢复自由后干练地善后来看,他并非平庸之辈,“叫本州推官,动文书申达中书省起奏,都做宋江先在途中,劫了御香、吊挂;因此赚知府到主央,杀害性命……”可是申报文章做得再漂亮,也不能安抚那些亡灵。
  古人讲“日三省吾身”,让人检校自己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无退让,日常言行问题上有无失德,从而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宿元景大概缺乏内省,以至于面对要挟而荏弱无力,收受贿赂而心安理得,终至名节尽丧。
  宿元景被绑票之事,或也能联系到当下。广大党员干部如何从中汲取教训,实践“独畏一心”呢?
其他文献
文徵明曾孙文震亨是家中的老来子,他出生那年父亲已经56岁,哥哥文震孟11岁。年事已高的父亲对待这个幼子已不像管教长子时那么严苛,给了他更多的私人空间。  作为“冠冕吴趋者,几近百岁”的书香世家,文家不仅以诗、书、画闻名于世,家中的藏书也极为丰富。自幼博览群书的文震亨小小年纪就显露出非凡的才情,只是他并没有像其他学子一样致力于科考,他读书涉猎的范围极广,喜欢看一些有趣的杂书。  长洲(今江苏苏州)文
顺治二年(1645年)夏,大清英亲王进至九江,命令降将金声桓进取江西。六月,金部进入南昌,随后平定江西大部,金声桓因此被任命为提督江西军务总兵官。次年十二月,清军袭取广州,南明永历朝廷退缩到湖南、广西一带苟延残喘。金声桓自以为立下收取江西的大功,至少可以割据一方,结果却只得了一个江西提督,因此相当不满,于是暗中与南明势力联络。  1648年,金声桓举兵反清,自称豫国公,其副将王得仁称建武侯,并任命
人们常说,要活出真实的自我,但受各种牵绊,很少有人能活得真实洒脱。纵使《水浒传》里的英雄豪杰们那样生猛豪爽,也都有各自的情不得已,但在108将里有一个人活出了本真。明朝思想家李贽评价道:“他是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罗汉、菩萨、佛。”金圣叹则评价他:“妙哉此公,令人神往,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  他就是鲁智深。  能集这么多标签于一身,纵观《水浒传》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其实,鲁智深最大的特点就是简
“苏珑!”一声呼唤打破雾夜的宁静,说话的是一名男子,他脚步生风,颀长的身影快速地飘近。  少女苏珑轻轻地往后退了一步,身体恍若无形的风,穿透她背后的槐树。树旁还有一把玉骨的油纸伞,伞沿缓缓地滴着血,死人的血珠一颗一颗溅在凸起的树根上。尸体就倒在苏珑的脚边,死者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村妇。  男子逼近的时候,痛心地看了一眼尸体,道:“苏珑,你不能再杀人了!”苏珑皱眉盯着他,假装要辩解,却突然弯腰捡起伞转身
1894年7月25日,护送清军到朝鲜的两艘军舰在返航时遭遇日本军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日本军舰首先开火,大清军舰被迫还击。最恶劣的是,日军将悬挂英国国旗、实为运送清军的“高升”号击沉,导致清军死亡达七百人。按说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应不宣而战,但清廷并没有这样做。  之所以没有立即宣战,是因为清廷在观望外国列强的态度,希望以夷制夷。当时英国已经与俄、法等国家商议,企图勒令日本在朝鲜退兵。英国公使欧格
1945年8月9日早晨,关东军司令官和参谋长慌慌张张地来到同德殿,给溥仪带来了一个消息:苏联已向日本宣战。从这天晚上起,溥仪再没有脱衣睡过觉,口袋里还揣了一支手枪,并亲自规定了内廷的戒严口令。  第二天,关东军司令官和参谋长又来了,这次是宣布日军要退守南满,“满洲国”也要“迁都”通化,并要求溥仪当天动身。溥仪考虑到自家财物和人口太多,当天无法搬走,再三要求之后得到了三天时间。  但接下来的这几天,
徐志摩家世代经商,徐父除了独资经营祖传的徐裕丰酱园外,还广泛投资钱庄、商业和实业,家资日丰,成为当地首富。1897年,25岁的徐申如喜得贵子,即徐志摩。  为了让儿子将来能光宗耀祖,徐志摩刚满三岁,徐申如便迫不及待地为他聘请塾师进行启蒙教育,次年又请来了当地一位著名教授给他当老师。后来,经他人推荐,徐申如又安排儿子拜政学两界的重量级人物梁启超为师,还拿出1000银圆作为拜师礼,这在当时是相当隆重的
1812年,拿破仑在俄罗斯惨败,教科书给出的原因是缺粮和严寒,但那并非全部真相。  21世纪初,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附近,一群建筑工人正在挖掘铺设电话线的壕沟,顺带拆除一片早已人去楼空的苏联军营。突然,挖掘机碰到一堆白色硬物,原来竟是大批的人类遗骸。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些遗骸是拿破仑麾下士兵的,且有感染斑疹伤寒的痕迹。  当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并没过硬的借口,只是为了开辟东征之路,逼印度及英国臣服。在
城市太大、人口太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很不方便,于是需要疏解人口,此事古已有之。在明清时期,为调控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朝廷就采取过多项措施。  明初,北京城市人口只有9.6万,朱棣迁都后,市民、官员驻军及家眷、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等加起来让北京的人口密度大大增加。为此,明代中期就开始逐步疏解京城人口,后来又坚持实行调控北京人口的各项措施。  首先是命京城及京畿卫所的军士外迁,令他们战时
“治乱世用重典,治盛世重孝行。”这是朱元璋治国方略的精华。坐稳江山后,他把孝道提到“治国第一策”的高度,并以身作则,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非身先之,何以率下?”为了这个“孝”字,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其中“不孝”被列为“十恶”之一,要处以最重的刑罚,且不在常赦之列。  洪武八年(1375年),淮安府山阳县有人犯法,按律当受杖刑,此人的儿子不忍看着老父受刑,主动要求替代,于是地方官上报朝廷。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