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的,仅仅是学生的作品吗?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在英国圣玛丽小学的一节ICT课上,学生们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为本班同学的一位患脑癌的朋友制作一张Word海报”而忙得不可开交。海报的内容是号召学生们开展自制饼干义卖活动,为这位病人筹集治疗资金。学生们四人一组,或讨论海报内容,或搜索脑癌的相关信息,或争论版面的具体排布。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海报初步完成。待作品完成打印后,组员们有序地将这些海报张贴到校园各处。几位组长争着把他们小组的作品送给我,以此作为对指导他们的教师的回报……
  思考
  1.打印机输出的仅仅是学生们的作品吗?
  这是我在圣玛丽小学听过的信息技术课中极为普通的一节课。课的导入与教学和我们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并无两样,但当学生们的作品被打印出来,看到校园里到处张贴着花花绿绿的海报时,身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巨大张力,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打印机输出的仅仅是学生们的作品吗?
  2.我们该怎样进行更为有效的作品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实践性和综合设计性都较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成果往往由作品来呈现。学生的作品体现着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如果作品是小组成员共同制作的,还可以反映学生的合作意识等重要信息素养。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的众多评价中,作品评价是重要的一环。
  在平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相结合等方式来开展作品评价,这些评价往往都是在课内开展,也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然而,当学生的作品输出后,我们的评价就结束了吗?我们该怎样进行更为有效的作品评价呢?
  探索
  1.基于教材,整合教材——让评价的客体更趋生活化
  为学生的作品寻找更广阔的输出渠道,提高作品评价的效率,首当其冲的便是让学生的作品更具吸引力。《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使我们的教学取材于生活、学生的作品评价回归生活也成了我不断思考的问题。
  (1)与学习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乏许多有趣又充满教育意义的制作素材。例如,教师利用常见的《狐狸和乌鸦》《守株待兔》《龟兔赛跑》等小故事,可以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展顺序结构程序的编写,制作Scratch小游戏;同样利用这些素材,也可以让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连环画。再如,教师利用数学学科中趣猜数字等小游戏,可以让学生用Scratch来编写具有判断功能、循环功能的简单程序。评价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重温、拓展、延伸,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与活动相结合
  除了学习,学生丰富的课余活动也可以成为课中的素材。例如,开学后,大队部要进行大队长竞选。根据这一活动,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竞选海报设计,用Word制作个人介绍海报,学生们为了制作出一款与众不同的宣传海报,绞尽脑汁,异常投入;再组织学生用Scratch为大队部设计投票器,充满喜感的大队长候选人头像的引入让他们兴奋不已,作品做了改,改了做,不断运行尝试,不断修改,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再如,用Scratch为学校里的爱心超市设计收银机。学生们从图片的采集到界面的设计再到功能的开发,层层检测,严谨细致。学生们不仅是设计者,更是使用者,他们往往会在使用中再次发现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并且不断修改,也就在这不断的调试、修改、完善中,学生们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
  正如我在Scratch教学中发现的那样,学生们对设计一些小游戏或小故事具有很大的兴趣,当看到学生们流连于“射击”“轰炸”等游戏时,我强烈地感觉到这时的“趣”远大于“意”了。通过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学生的作品兼具了“趣”与“意”,这为作品评价载体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2.拓宽渠道,创设环境——让评价的载体更趋多样化
  评价信息需要依附评价载体,评价载体的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评价的效率。我们学校不乏宣传阵地,如大队部橱窗、班级板报、红领巾广播、学校网站等,我以此为评价的载体,让学生的作品通过不断地“上墙”“出声”“上网”来收获更多信息技术课堂以外的评价。
  (1)让作品“上墙”
  学校橱窗和班级板报是学生平时接收信息最为常规的渠道。学习了Word之后,我组织学生结合学校板报主题制作作品。例如,我在班级开展“庆国庆”“迎元旦”等海报制作活动,并在班级主题板报中展出;为了配合学校“书香之班”评比,我组织学生用Word开展读后感交流小报制作,在学校橱窗中展出;我引导学生结合学校学科竞赛、“阅读之星”、“英语之星”等评比活动开展喜报设计制作活动。伴随着一份份海报、小报与喜报的“上墙”,学生们收获了更多的肯定,并结合同学、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评价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
  (2)让作品“出声”
  让作品“上墙”之后,我还争取让学生们的作品“出声”。学习多媒体之后,我组织信息技术社团的学生配合学校活动开展了“小小广播剧”的录制活动。学生们从声音的录制到剪辑再到文件的生成,亲历亲为,不懂就问,兴致盎然。广播剧的结尾,我还特别把他们的名字加进了工作人员名单。当听到自己的名字在广播里播出时,学生们别提多高兴了。
  (3)让作品“上网”
  学校网站是学校的一个宣传窗口,把作品放到网上可以得到来自校内外各界人士的评价。例如,我在学校网站中开设了LOGO学习博客,各小组上传LOGO作品,同时设计作品评价栏,围绕美观度、技术性等展开评价。学生作品上传到论坛后,有来自本组组员的评价、其他组员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其他教师的评价,还有很多是来自学生朋友圈“游客”的评价……   不管是让作品“上墙”“出声”还是“上网”,我们更多地是要创设环境,为作品拓宽输出的渠道。只有有了如此多样化的评价载体,才会有更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3.输出作品、输出自信——让评价的主体更趋多元化
  伴随着作品输出的是学生们的自信,从作品的设计制作到完成输出再到评价反馈,更多的评价主体参与其中,学生的自信心日益增长。
  (1)追求完美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自我评价。例如,在Scratch作品评价中,我会让学生填写如下表格,引导他们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认真地总结各种学习方法,检查学习活动的质量与效果,为其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团队协作的生生互评
  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加深认识,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上一层楼,从而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制作作品时,我会让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并引导团队开展互评,不仅要求他们做到公平、公正,而且在肯定作品优点之时也要诚恳地指出不足。例如,一个学生团队在评价PPT作品《走进家乡常熟》时,肯定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但也毫不客气地指出,团队制作中作品的风格不统一,对画面的处理技术参差不齐等。评价后,制作团队再次开展了讨论并对作品进行改进。同时,学生们也在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中获得真知。
  (3)画龙点睛的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在学生的心目中最具权威性。学生一旦得到教师的肯定,学习兴趣往往会倍增。例如,在对PPT作品《走进家乡常熟》进行评价时,我从整体布局、技术处理、画面风格等方面给出了肯定和建议。学生听后,干劲十足,立马投入到对作品的调整与素材的查找之中。
  (4)神来之笔的点赞、叫好
  除了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外,通过丰富评价载体,学生还收获了许多神来之笔的点赞与叫好。学校里的教师看了板报与橱窗,不免问起制作人,评价一下作品;学生听到广播、看了板报后也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不停地夸赞;各位家长收到孩子设计制作的喜报也不禁喜上眉梢;专题学习网站上游客的留言令人欣喜;为大队部设计的投票器与爱心屋收银机在收获肯定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的建议……这些神来之笔的点赞、叫好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莫大的成就感,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探索中,为真正实现从“学会信息技术”到“会学信息技术”提供了可能。
  输出的,仅仅是学生们的作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用打印机打印学生的作品只是作品输出的途径之一,无论是用打印机打印或是其他途径或渠道输出,伴随着作品输出而改变的是更为有效的作品评价,是学生日益增长的自信心,是再次回归课堂的热情。
其他文献
为落实“互联网 主题探索课程”与混成学习的主张与构想,中小学校亟须建构一个共享的云端学习平台。这个云端学习平台,将不仅是教师的创新教学与学生的混成学习应用平台,还可以协助教师设计与分享主题探索课程,并进行同侪对话,因此,它也是一个协助教师专业发展的社群平台。具体而言,我们希望这个教学与混成学习平台可以营造一个专业的中小学教师社群,协助教师来设计最符合“互联网 ”精神的主题探索课程,进而通过这个学习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着英语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也改变着教师分析和处理英语教学问题的思路。笔者认为,英语信息化教学特别是英语全时空移动学习,正逐渐成为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的热点。  关键词:信息化英语教学;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模式;全时空移动学习  ● 英语信息化教学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以爆炸性的姿态改变着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获得比以前更好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目前,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以显著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现状与问题  1.“技术本体论”的错误观点  许多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使得它在教学过程中的辅
摘要: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分析给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启迪一线教师开展基于学生学习数据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本文基于2014年上海市高中生信息科技学习水平起点调查问卷的数据开展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实践了一条从明确课程教育教学目标与学生现状的距离,到实践抓住主体、分层教学,夯实基础,突破重难点,调整课堂结构,规范提升学生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之路。  关键词:起点调查;高中信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动漫俨然成了视频网站的一大主角,在中国网络电视台、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爱奇艺、土豆等皆是如此,似乎动漫的春天已然来临。但近日,听闻国产动画《汽车人总动员》在此起彼伏的质疑声中,毅然有了做续的表态,不禁使人担忧,所谓原创,难道我们真的可以只注重“思想”、负责编个新的故事情节,而完全忽略形象和品牌意识吗?看着动漫作品逐年递增的分钟数和观众切实能看到的屈指可数的精品,可谓喜忧参半。 
编者按:在知道STEAM之前,我知道STEM,可对于之后加入的“A”却没有多少认识。为什么要加入“A”,加入“A”之后的STEAM能带给信息技术课程什么样的改变?STEAM涉及的数学、科学(理化生等)、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艺术(语言、音乐、美术)等四大领域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帮助?STEAM能助Scratch走多远?这些问题,也许能在后面的文章中,寻找到答案。  ● 活动背景  为什么学生喜
摘要:随着创客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践的深入,其优势与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发达地区的学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农村学校也应力争在这场变革中率先突围。本文以广东省珠海市农村学校为例讲述了农村学校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各方面条件均完善的情况下,探索个性化创客教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创客教育;农村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
摘要: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体系,以及网络教与学的各种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网络课程中教学信息的表达较传统教学更活泼、更有效,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然而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缺乏有效的教师控制。这样一来,往往会产生学习者控制、迷失与认知负荷过载等问题。本文根据网络课程的特点,并与“数码摄影”精品课程相结合,提出笔者对学习路径概念的理解;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引导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研组,7个人的规模实属不小,学校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会这样设置?  李永前:在一般的普通高中,针对信息技术教师通常有这样几种安排:①只负责教学,不兼管网络电教等设备;②担任教学任务并兼管学校网络电教等设备;③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合成一个技术学科组,甚至有将信息技术与音体美合在一个组内的。  信息技术教师只负责教学不兼管网络电教等设备,其最大的好处是能脱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到了多媒体技术。而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使课本里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化、简单化。如果再加上图文声画并茂的视觉信息,学生将能够调动全方位的感官,促进自己的认知渠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对于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信息化教学中往往也会遇到